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 第五十五章 妃陵(二)

蛇蝎毒妃:本宫不下嫁 第五十五章 妃陵(二)

作者:冷月一江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6:39 来源:小说旗

上了马车,脸色渐渐冷了下来,想不到皇上登基未到一年,朝中就已经有人开始结党了。皇上登基之前并无根基,安南伯一族迅速上位也是由于眉太后的缘故,皇上孝顺是优点,但同时也是软肋,助长了眉太后母族的气势,绝对不是好事。

我虽然劝说陈直不要在朝中与安南伯在明面上作对,但不代表我对太皇太后的丧事听之任之,否则万一皇上没想明白,真把太皇太后葬入了妃陵,那可真是皇家的一出笑话。

如今这事儿在朝中虽有争议,但市间却无传闻,如果把这件事做大了呢?

太皇太后入妃陵,绝非小事。此事若传到街头巷尾,必会引起百姓议论。别得我不知道,单是在茶坊里那些鸿学馆未入仕的学子,这些人对朝廷秘事,可是很有兴趣的。

从刚刚陈直的话来看,皇上的立场一直在摇摆不定,逼得太急反而会有逆反心理。而安南伯虽是朝中新贵,但在坊间并无威望。此事传到坊间,到时一但民意汹汹,皇上自然会考虑陈直的观点。当然,想要造些声势出来,也不容易。

据朝中传来的消息说,近日陈直安静得很。这些日子,无论是人前人后,朝上朝下,对太皇太后入葬之事,陈直绝口不提。连皇上有意的试探,都软软的顶了回去,反正一幅不想说话的样子。

陈直不说话,但有人想说话。

要知道,皇家的丧仪流程都是由礼部来议定的,而礼部的尚书程豫,是太皇太后的亲哥哥。尽管程氏一族最近被安南伯一派打压的厉害,但在此事上,礼部是占理的。之前因为有陈直在朝上出头,白白便宜了程豫,缩在礼部坐享其成。如今陈直一退,那程豫哪里还能坐得住?

恰好,我让刘郁白把风声也放出去了,短短几日,京中物议沸腾。一般情况下,民意难以达到上听,但这次不同。事关国政,鸿学馆被卷了进去,那安南伯如此悖礼而为,那些士子清流怎肯罢休?再加上我特意加了一些太皇太后的功绩,比如废亲子保新皇,在那些士子看来,太皇太后简直是深明大义的化身呀!至于安南伯所讲的那些勾连外邦的罪名,那是一个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的无奈之举。再联想到安南伯和眉太后关系,这分明是前朝勾连后宫,祸国殃民之举。

不得不说,文化人的想象力真是有理有据,不可限量。

而这些士子还有一个特点,都以为自己是日后要当家作主的人。本来此事也是朝廷秘事,应由在朝官员及皇上裁决议断的。可这些士子却不把自己当外人,竟有几个年青气盛的联名投书给礼部,要求礼部转给皇上。礼部收到这封投书犹豫了两天,毕竟几个小孩子随便写封投书就要交给皇上,这事儿从来也没人干过。再加上投书上不仅要求恢复太皇太后的应有的名分待遇,与先帝合葬,还要求严惩安南伯勾连后宫。这哪儿能给皇上看?也就犹豫了两天,这封投书被印了一百多份,贴了一整条街,那条街的正中间就是安南伯的府阺。

安南伯岂能罢休,虽然街上的大字报没有署名,但依着朝中提供的名单,安南伯就到鸿学馆抓了人。抓几个学子不要紧,得罪了鸿学馆几个大儒问题就大了。

这些在鸿学馆做学问的夫子,哪个背后没几个当官的学生?一时间安南伯仗势欺人罪名便落了下来,在朝言官纷纷上书参奏安南伯,礼部一看机会来了,前账后账一起算,把安南伯种种不敬的行为理了一个单子出来,那个单子我倒是没看,不过听千玑说,写得真是条理清楚,件件都有出处。

一时间群情激愤,矛头都指向了眉太后和安南伯,言官闻风奏事,弹劾的奏章堆积如山,弄的皇上十分的头疼。

最后,还是由陈直出面折中,太皇太后以太后之礼与先皇合葬于帝陵,安南伯由眉太后护着,没有受到处罚,但在朝上朝下,名声上到底还是受损了。

当然,整件事情下来,我也是有份的。编故事放消息是我做的,也是我让程豫压着鸿学馆的投书不上报的,安南伯门口的大字报是我派人贴的,大字报上的学子名单,也是我授意透露给安南伯的。那几个学子被抓虽受了些苦,但很快就被鸿学馆的人救了出来,我也没搭手,从外面看,公主府置身事外,干干净净。

不过,皇上也不傻,陈直也不傻,稍稍细想一下,就能知道其中关窍。不过即便他们知道,又能如何呢?陈直不用说,他自然乐见其成,而皇上,估计也在找机会想挫磨一下安南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