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美时代 > 第286章 能力才是硬通货

大美时代 第286章 能力才是硬通货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9:07 来源:小说旗

有了巡讲那段时间的经验,万长生也知道先在手机上面搜索地图订酒店,不过关老太没让他在高级酒店前停下出租车:“随便找个旅馆住就是了,我也想多走走看看,好久没来平京。”

平京的哥嘴贫:“您这口音是平京人啊……”

关老太笑笑让司机把车围着最气势恢宏的路段转了两圈,看得很出神。

万长生指着自己去过的国家大剧院给老太太介绍:“很漂亮,也很有气势,里面就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那会儿我还不知道美院能学雕塑呢,不过也就是在那认识了平戏的导演和舞美教授。”

关老太来了兴趣:“那我们,去看个剧!要不……我打电话问问有没有票。”

司机门儿清:“多的是,这种剧很多是单位发的招待票,门口儿多的是黄牛。”

万长生才哦,就在皇城根下找了个很普通的快捷酒店,发消息给荆老师那边说自己来了,顺便也通知雷教授自己这几天在平京。

杜雯那边,他没有特别说,但所有工作行程都是在群里通知了的.

雷教授很快打电话过来,得知万长生就住在距离大剧院没多远的地方,晚上还准备去大剧院看剧,就连声说好,约定了见面地点。

感觉万长生多热爱戏剧艺术似的,其实他是陪着老太太去感受崭新的宏伟建筑吧。

荆老师就慢点,起码两三个小时以后,万长生都在陪着老太太吃炒肝了,大师才颇有些书呆子气的打电话问:“到哪了?”

万长生腹诽,江州到平京,不是在江州,就是平京了,难道还能在半道儿上,但说话得客气:“师娘领着我逛胡同呢。”

大师果然非比常人:“那些个胡同有什么好逛的,天天都是那样儿,赶紧来我办公室。”

万长生主要是觉得这特么淀粉勾芡的什么糊糊太难吃了,还有旁边那碗带着馊泔水味的白汤,让饱受鲜香川渝美食熏陶的他难以下咽。

连忙做着为难的样子给老太太示意:“我们这就过去?”

关老太好像看出来他的内心窃喜,哈哈哈的笑着:“你喝了这个就走,你自个儿去,我这边还有手续要办呢。”

万长生担心老太太不方便。

关老太呵呵笑:“我打个电话就行了,有人来接我的。”

好吧,万长生再三确认电话手机还有住的旅馆方位,甚至把旅馆地址和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都写在收银小票上,捏着鼻子咕嘟嘟喝了那碗豆汁,才赶着去老荆那。

关老太笑眯眯的看他做这些细碎事情,等万长生出门后打电话,悠悠然的一个人吃喝完,一辆很不起眼的黑色奥迪差不离的正好过来,开门就是:“欢迎您来,老领导这身体还好吧……”

万长生就没人欢迎了,老荆也没给他个什么卫星定位,就说在皇城里面哪哪哪的单位,自个儿来吧。

肯定也没有出租车。

我滴个天啊,万长生曾经以为观音庙的一百七十五间厢房大殿,就是挺复杂的大场面了。

他肯定也知道皇城是巨大的,传说9999间房呢。

可真走起来才明白,荆大爷您可真害人。

面积巨大!

万长生还进错了宫门,哪怕他顶着人见人爱的温和笑脸,到处问路,那也是被人一路瞎指,因为就算指对了方向,也并不意味着在几重几进的各种宫门、拱门、院子里面穿行是正确的。

这让万长生百般同情千百年来在皇城里面上班的太监和宫女们,对朝廷大臣们也得说声辛苦了。

因为再大的官,到了这里来都随时可能被皇上砍头啊。

所以外面再耀武扬威的骑马坐轿,这里都只能一路颠儿着小步跑。

最终是遇见个圆脸姑娘,人家可能也是被万长生的眯眯眼吸引了,一路笑着聊天带他找到了博物院摹印研究组,还依依不舍的不想走,说跟着参观下摹印,老从门口过却没理由进来看。

小姑娘姓梅,自我介绍是修文物的,清京美院的硕士研究生。

万长生纯粹是没话找话,感谢人家给自己带路:“啊,我有俩朋友也是清美的,不过刚刚才大一,服装设计和广告传媒专业。”

梅姑娘乐:“我也是服装专业啊,不过是修补衣服的,主要修炼天衣无缝针法!”

可惜万长生接不上这个梗,嘿嘿笑。

走进去其实就是个四合院,万长生更愿意理解为类似传说中冷宫那样的偏僻小院,一圈厢房中间居然还翻了点土种上西红柿和茄子!

反正和想象中全国最顶级博物院研究部门的牌子反差很大。

万长生一路其实都被查验身份证,每一处门岗都要打电话给老荆这边确认。

终于找到的时候还埋怨万长生:“怎么这么慢,你走绕路了,我们这边有个侧门出去就是公交车站。”

万长生想哭。

老荆也不管旁边跟着的姑娘是谁,拉着万长生就去自己那厢房:“这边一共就几个人,来来来,正好这边有副唐寅的画,要求把这堆章全都复制出来,家伙事都在那边自己拿吧。”

莫名其妙的水都没得喝一口,万长生就被拉着开始刻章,更别谈报酬了。

可唐寅啊!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啊!

哪怕不是真迹摆在桌上,那也是百分百原样复制品!

现代国画高手照着馆藏真迹画的临摹版本,因为桌上还有百分百原大的真迹照片,准确的说应该是高清彩色打印件,原尺寸的。

两件摆在一起,区别就是没印章。

万长生自然是如获至宝的捂着嘴凑上去看,因为要防着口水滴下来。

梅姑娘跟他一起看,万长生疑惑的时候她帮忙解释:“这是抢救保护性临摹,无论是外出展览活动,还是岁月自然变化,这些珍宝都会受到损害,我们服装组就是专门针对各种衣裳修补编织,尽可能按照原样恢复,也有抢救性的照着重新做出来,文物固然是要尽量保证原品原件,但实际上在博物馆采用新技术对原件修复保存并且备份,这也是全世界博物馆的通行做法。”

万长生恍然,手上没停的开始刻章,使劲凑近了观察原件图片,核算那印章尺寸,再从旁边架子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印章石里面挑选接近的,开始摹印。

刚开始老荆还探头看两眼,后来就干脆丢了自己在刻的,过来坐在旁边和梅姑娘一左一右看。

和清美研究生的默默无语不同,他不停碎碎念,各种细节都在提醒万长生:“你对篆文熟悉,那就再好不过,不懂篆文怎么摹印?很多人以为篆刻就是刻章,这是两回事,对,对,这里推深点,停顿下,错刀,哎……舒服!,就是这个味儿!”

感觉跟上次在美院上课差不多,只是今天反过来,万长生专注于刻,荆老师话没停过,只是他是纯粹的细节教授。

要说万长生刻章的特点确实也就占了个快字,这十块钱一个,还得连蒙带哄的吸引游客注意力,所以要说其中有多深的艺术修养,还真不见得。

但就像他临时开始学素描,半路出家直接跟上雕塑系研究生的学习,都因为前面十几年大量的反复练习积累,已经让万成生沉淀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篆文,单凭这点他就秒胜好多刻章的。

况且在进入雕塑殿堂之前,万长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刻章,没事儿都会拿着把玩雕刻。

但手熟尔啊。

熟到他这个地步,那就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技巧问题了。

摹印就是看着各种原迹的红印,翻刻出来。

那种在脑海里面把篆文镜像反过来的步骤,对于新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适应。

万长生则基本已经是本能。

更不用说那些原迹上的刀痕细节,在万长生这里都是可以原样反应的,老荆应该是第一次从细节上观察万长生的篆刻过程,这跟上次课堂上万长生开玩笑的刻了枚张春燕的姓名章是两回事。

那是刻章的人都能做到的基本功底,可现在是要求按照名画名作上面的印章来摹刻,难度比临摹画画大多了。

章和印是反的啊。

可万长生在碑林里面摹刻了多少年?

很长的时间里,他到观音庙前摆摊都是为了入世,别把自己呆在碑林里面成了书呆子,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只能摹印,临摹祖先长辈、文人墨客们的印。

这跟那些以刻章为生的手艺人其实有根本性的差别。

从一开始,他的篆刻就不是个饭碗,而是把玩陶冶的爱好。

这样的后辈,老荆看得喜不自禁。

终于还是再提一次:“来吧,来博物院跟着我吧,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彻底接过我的班吧。”

万长生收尾:“我给您培养出一长串的徒子徒孙来,岂不是更加后继无忧?”

老荆实在:“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我这地方的工作又不需要那么多人,两三个就够了,编制也只有这么点,可人少了又容易断代,你就是最好的接班,你接过去,后面怎么续上,都是你的事情了,我再也不用操心了,好不好?”

梅姑娘眼睛亮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