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美时代 > 第356章 独辟蹊径

大美时代 第356章 独辟蹊径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9:07 来源:小说旗

说得兴起的院长在老童的怂恿下,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让万长生带路去大美培训校看看。

路面上的办公区,像时装店、影楼多过于学校机构。

蜀川美术学院院长走进去,哪怕没有大张旗鼓的介绍,从前台后面冲出来的许大妈差点没哭出来,使劲握住院长的手不放。

也许从关闭的附中离开,再到现在重新被重视。

个中滋味,只有这位前附中行政阿姨,心里才明白。

这也引得办公区的学生家长们纷纷侧目。

老童那种洒脱的派头,一件对襟唐衫加厚底布鞋,哪怕寻常平头也透出艺术家的气质。

院长多年来大画家的名头更是举手投足都不一样。

艺术家领导的气质。

等听到悄悄顺墙根溜走的大美社成员耳语这就是美院院长,家长们恐怕只剩下掏钱的冲动了。

这简直就是官办的感觉。

好在万长生只是简单介绍下,甚至连二楼办公区都没有带着去,更没到自己办公室坐坐。

对美院学生来说,多么难得跟院领导熟络的机会。

万长生不需要。

最难得的是,大美社的成员们也觉得理所当然,喜笑颜开的挤在二楼忙碌。

说今天这算是旷课被院长逮住了。

院长出来再看看巨大的竖向十来米高细长招牌,往下走的时候居然说:“太商业味了吧,我早就在马路上坐车经过时候看见这牌子,怎么都不相信这下面白色的是办公室……”

万长生则居然回应:“虚虚实实嘛!”

院长很嫌弃的嘁。

说到底他根子上还是个画家。

而气势恢宏的教室仓库,别人看来涂鸦多惊艳,但内行看来就有种工厂的感觉。

这又是院长很不喜欢的:“搞得跟流水线一样!”

万长生不恭:“您给我巨大的地盘,我也能搞得很松散不像流水线,但现在我就是想用有限的成本尽可能带更多学生,省下来的钱拿去做青少儿培训,我也很不想艺考培训搞成这种批发流水线,但这就是现状,发牢骚抱怨是没用的,先借着这个局面我才能种树,慢慢的总会一点点改变。”

老童据说竟然是跟院长一个寝室的大学室友,怪不得不当系主任还能做长老,说话也没那么拘束:“我们骂了多少年,实际上做出的改变呢?我说还不如万长生。”

万长生这时候就谦虚:“不是我,是时代恰好走到这个时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这么想了都做不到,那时候没这么多家长意识到学美术有前途,更不会考虑孩子是不是有艺术天赋,恰逢盛世,对吧。”

院长摸烟出来抖给老童,顺便也示意下万长生,远远看见的陆涛都要哭了,当学生能得院长发支烟?

万长生一本正经:“哦,谢谢,我不抽,走这边吧……”

院长还拉着老童在外面抽完再进去:“这几根柱头画得还有点意思,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搞附中。”

老童看眼万长生揭发:“这小屁孩当面反对!”

院长也看看说:“他当然想自由自在,赚得又多!但是万长生,你能一辈子都当这个培训校的校长?再退一万步说,你退休了,这里还能这样?”

万长生啼笑皆非:“您这思路……十年,二十年以后,艺考市场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反正当前我觉得搞什么附中,没多大意义,市场检验才是唯一标准,这话是怎么说来着?”

老童差点拿烟头弹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是市场化自由检验经济,不懂就别瞎说,咦?老樊还在你这边画啊,他都画了一两个月吧?”

万长生也撇嘴小声:“我准备收他伙食费。”

院长走进上千艺考生的场景里面,肯定还是有点震撼的,这是他未来的学生,万长生等于是在帮他带预科班,可这环境确实又挤得要命。

根本没有艺术学习的洋洋洒洒品位。

所以他这脸色就比较严峻。

老实说,一直画乡土题材的院长本来就长得严肃,这下发现他的助教们有点噤若寒蝉的对万长生偷偷做鬼脸。

艺考生们则如同雨中涟漪,从一个个点散开传播这是谁的话语,然后此起彼伏的惊叹。

更兴奋自己来对了地方。

老童无所谓,跟在后面小声问万长生:“今年还请那个金牌导师不?”

万长生笑:“要啊,不过就是以前那样两三天一组的单独请,不是满铺了,因为我们这帮助教跟着学得也差不多了,再带个一两年绝对能取而代之。”

老童点点头,故意走快点,带着院长爬上楼梯引到老樊那边去,结果同为油画家的院长,只远远看眼老樊的竖立光影,就转身顺着小教室又开始观察。

这就是有雕塑教室,舞美教室,国画教室的分类了。

泥塑教室是最受欢迎的,四五十个对雕塑有兴趣的艺考生,有空都会在泥塑教室做点东西,万长生、马振宇甚至郭槐生有时候过来看见也会指点下,不求能做到什么样,先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反过来立体的雕塑做过了,素描也会有提高,对立体感体会更深刻嘛。

万长生正在介绍这个,院长却走进旁边的教室,之前几间他都是站在门口看看而已。

这次却直接走到里面桌边,双手撑在膝盖上,弯腰看桌上一张黑白钢笔画……

艾米拉正在画。

他十一岁了,其实有些专业暑假班,已经在接受十二三岁的孩子画素描色彩,个别天赋较高的孩子真能画得似模似样。

但艾米拉从没被要求画过素描色彩。

他的个头看起来也比实际年龄小。

这会儿有点吃力的趴在给十**岁艺考生设计的桌椅边,认真的画。

万长生探头看了一眼,也很吃惊!

艾米拉画的什么呢?

反正万长生自己绝对画不出来。

准确的形容下,就是把一包方便面面饼在袋子里面压碎了,再倒出来一堆,用手指头慢慢划拉成牛羊马的形状!

所有所有的笔触,都是好像方便面面屑的那种小圈小短节,又或者就像一堆蚯蚓缠绕在一起的样子,换个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看了,说不定身上会一片鸡皮疙瘩。

但偏偏就是这种画法,不需要明暗,不需要细节,就是纠缠来去凑成千变万化的形状。

万长生觉得像牛羊马,其实再看看又有点像乱草从中有条小径,再或者又跟细胞裂变差不多。

反正和外面所有素描色彩的画法不一样。

徐朝晖正一脸无奈的坐在旁边,看见万长生还想起身,被眼神制止了。

院长却就那么撑着膝盖看得聚精会神,好一阵。

老童都吃惊,探头观察下这个黑乎乎的小孩,又回头用眼神询问万长生。

万长生退出来两步,靠在外面栏杆上介绍了艾米拉的情况:“正好昨天我们那个负责少儿绘画启蒙的伙伴在说,说这个孩子有点特殊……其实去年我们就有个艺考生,对对对对,他画的这种东西我说怎么似曾相识,去年我们有个艺考生就喜欢这么画,天马行空的随心所欲画着玩,今年考到清美去了,这孩子肯定被她遥控传授了下,您觉得这个画法有意思吗?”

老童笑了:“我不是搞儿童绘画教育的,但你忘了么,我们被抨击得最厉害的就是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禁锢了创造力,这不就是想象力创造力么?欧洲国家这些年的美术学院招生,最青睐就是这种有自己艺术天赋想法的孩子,但又不是鬼画桃符……”

院长好像是听见外面的对话声,轻手轻脚的退出来:“这就是你在搞的青少儿培训?”

万长生老实承认:“还在摸索,争取最近出教案,有人提醒注意这个孩子……”

他真是这个瞬间,忽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水到渠成的恰逢其时!

从万长生到老童,再到金牌导师里面的吴老师他们,都明白国内现在的美术教育体系不太对,艺考设置不合理,起码是比国际上的做法落后很多,还很陈腐。

动不动就是一刀切的素描色彩考试,这样的应试做法也就只能在国内体系生存,根本没法走向世界。

所以包括万长生自己都一直在说,现在的所有做法,是在现行机制下的尽可能折中。

先把钱赚了,再用钱去培养更好更合理的青少儿美术环境。

但环境改变了,又能如何呢?

倒逼体制改革么?

那是最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万长生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做了再说,尽可能把这个过程做得有钱赚,不管怎么说,把钱赚了再源源不断的投入改变,量变到质变,总有变化的那天,他甚至都不在乎是不是在自己的生命岁月里面能改变,这恐怕也是千百年来,万家人习惯了世世代代传承的耐心。

毕竟国内的任何家长,都不会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培训学校来学画画,却不知道未来前途在哪里。

来学的底线要求就是要能考上大学,进而到美术学院,更高要求就是当画家,赚大钱,最有见识的起码也是说尊重孩子的爱好选择,但也要为未来的人生考虑设计。

这就是现实。

没有家长愿意为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孩子拿来做牺牲的。

可显然艾米拉绝对是个另类!

他不是中国人,他根本就不用在国内的体系里面折腾,以他家的底子,未来这孩子成年以后,很大几率不是在西亚就是在欧美国家厮混。

所以这孩子不用考虑升学压力,可以纯粹的按照艺术培养,先天兴趣的路子来。

如果他能独辟蹊径的成才,那不就证明了一条路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