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美时代 > 第474章 老佛爷,该变变了

大美时代 第474章 老佛爷,该变变了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9:07 来源:小说旗

非常漂亮的室内两层空间,钢架结构,钢架楼梯,长方形的空间比普通的学生寝室面积稍大点,可有两层高度,这样就能摆放出上下两处住宿区,能住八到十个人。

灰色或者任何颜色的墙面,跟刷白漆的成本类似,但就是呈现出更有韵味的色调,搭配米白色的钢架结构,富有设计感的吊灯。

同样的结构,在同一栋楼里面的不同寝室,却用不同的色调搭配。

哪怕是用滑轨射灯,装饰筒灯,又或者砖砌墙面。

都能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气质。

如果在寻常的白色墙面,水泥柱子和黑色钢架的冷冰冰工业风格里面,放上一张鲜红的懒人沙发,都能画龙点睛的美妙感受。

可以说住进这样的宿舍,从一开始,对艺考生就是一种美学教育。

相比之下蜀美的大学生宿舍,跟普通院校千篇一律的宿舍有什么区别?

院长都笑了:“你们确实敢想敢做哦?”

万长生嗯:“我们没限制,各设计团队天马行空的想,主设计师把关审核,我最后拍板就能上,曾经这些家伙忘了设计消防设施,让我们差点被关门,我想这次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所有安全问题都要放在第一位,至于其他,就没有限制了,我们想呈现一个最能体现美术生环境的氛围给艺考生。”

院长再点上一支烟:“这些艺考生以后考上美院,会不会觉得失望,真正的艺术殿堂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万长生看着大佬,斟酌了一下才开口:“用好听的说法是,这样可以促进美术学院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吃饱穿暖以后,走进美术学院的学生,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穷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什么都听学校的教导,从学生到老师都得适应这种新时代的改变。”

院长透过袅袅青烟凝视自己的学生:“学院要向学生妥协?”

万长生笑了:“我就这么一说,每个专业老师、教授都会疾呼现在的教学模式僵化,不能发挥学生的自由想象空间,鼓吹欧美的教学模式优势多么大,多么先进,可让学生能自由想象,这可不就是第一步,非要禁锢他们的思想,约束着他们这不能说,那不能做,还能自由出什么来?”

院长的目光更加凝重:“可完全放松的自由会变成什么样,你知道吗?”

万长生点头:“我知道,会无法无天,今天出院回到培训校,最大感受就是看见一片片染得花里胡哨彩色头发的新生,头痛。”

院长居然哈哈大笑了,有种你也会这么烦恼的暗爽:“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万长生摆出自己的招式:“头发是自己的,要染成那样也是他们的自由,只要不妨碍到别人我不会禁止的,但短期内的做法是拍好电影,怂恿他们去演龙套去围观看看不一样的环境,让艺考生们感受到什么是美,长远做法是把高年级的美术生设计、创作办公区和教学区放到一起,让这些艺考生清楚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看清自己的价值,我特么以后是每个月挣上万的人,别学着跟非主流一样搞得满脑袋花里胡哨刷存在感,让人瞩目的存在感,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来体现。”

总之就是没有一刀切的行政要求禁止令,那是最简单也最无脑的愚蠢态度。

院长听得都有些神往的样子:“安逸!你这是我们最理想化的做法啊,学院里怎么可能……”

说了才觉得好像这句话,有点不该自己说,连忙正色:“然后呢,越是你那培训学校让这些学生感受到自由发挥的新鲜空气,进了美院不更觉得陈腐?你这是拆我的台呀!进了美院还全都跑到你那个什么大美社里面去,还要不要上学上课了,这会不会发展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这么一说还是觉得自己又矫枉过正,再收回去点:“现阶段你那个学生团体确实做得很好,对教学帮助很大,但这种差距越来越拉开,美术学院的老师教授的课堂传授反而成了课外实践的补充,整个架构完全被颠覆了,你明白吗?”

万长生把教室和办公区共同存在的教室渲染效果图展示出来:“刚才是好听的说法,那么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如果冥顽不化,陈腐的教学模式不跟随时代改变而改变,自然会被历史进程给抛弃……”

院长眉毛倒立,猛然提高音量:“什么?你说什么?!”

这话就有种造反的大逆不道了!

万长生指指屏幕:“您看这教学模式,让艺考生能隔着玻璃看见旁边的美术生在做什么,知道未来自己的样子是什么,跟现在的教学模式确实不一样,您的作品也在不断求新求变,一直没有放弃探索,但是教学模式呢?谁说了就是一成不变的?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改变,只要跟不上时代,一切都可能被抛弃,所有的一切。”

这也是万长生最欣赏的设计部分之一,大厂房之间是有空地的,五万多占地面积,有四万多建筑面积其实很多是二三四层楼的建筑,那么空地其实也不少。

那时候的厂区阔绰得很,基本上不受普通行政限制,跟独立王国似的随便修随便扩展。

所以在大厂房之间,设计团队填充满了绿化带,大概是几个篮球场排开的那种面积,郁郁葱葱的植物修建得四四方方比人还高,可中间却好像七星瓢虫的圆点一样,排列着二三十个黄色的椭圆形平顶玻璃屋,那就是按照工作组分配的办公区,七八个人、十来个人一组大小都有,靠玻璃墙一圈白色桌子,中心一张大会议桌,灵活机动的方便创意产业使用。

关键是美丽啊,一片深绿中点缀的黄色平顶,从空中看起来大大小小,就像地上的黄色落叶,又像平静的湖面上一朵朵睡莲展开。

还有夜景图模拟晚上开了灯,更把灯火阑珊的那种温暖气氛营造得如梦如幻。

进入这些办公屋都得穿过周围茂密的绿化树丛,想想都觉得惬意!

这还是学校吗?

院长可能就艰难的在自己艺术家跟行政身份之间摇摆:“这是真漂亮,也就你这商业机构能这么干,美院里面随便做点什么改动,那都要面临各种压力和权衡,哪怕在内部搞定,让所有人都利益均沾不要出岔子了,还要面临跟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这是不可能变得这么随心所欲的,谁能保证某个校长、院长的决定就都是正确的呢?很难改变的!”

万长生才像个冷酷无情的长者:“美术管理机构不是从几年前就要求去行政化吗?要求跟行政脱钩,取消这样协会那样协会的,到现在没做,不过是因为盘根错节太多太复杂,牵扯利益太多,抗拒的力量太大,可……这就是埋着头当鸵鸟的理由?不过是上位者在权衡其中得失罢了,变革是一定的,已经把方向都摆在那里了,可笑很多人还装着没发生。”

自身都还是各种协会主席、理事身份的院长,可能有那么个瞬间,想把烟头砸万长生这大逆不道的家伙脸上!

可又不得不承认万长生说的是事实。

美术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社会来说,美术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对于政府来说,美术的社会作用又是什么?

目光短浅,或者说只在乎自身的人,在几块石头、几张画和人体书法上纠结。

有眼光的人会思考艺术的价值。

更有远虑的人,才会看到美术和这个社会之间的关系。

如果美术脱离了普罗大众,成为极少数人的自嗨和资本追捧的玩物,那就彻底失去了根基。

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门类都是这样随时可能被抛弃掉。

这道理是真没说错,只不过六十多岁的着名油画家,居然需要二十出头的学生来点醒?

说出去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有些人把着名画家,美院院长可能看得太高,以为大人物就一定什么都懂,殊不知起码在美术院校这个范围内,这些院长教授首先是个艺术家,能成为顶尖艺术家的往往都痴迷于他们的专业。

两耳不闻窗外事,还得保持一颗童心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特别是在国油版雕这些传统艺术分类里面,油画家可能是最单纯的。

既没有国画那样强调全面的传统文化修养,也不像雕塑那样跟市场接轨,很多油画家只需要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面遨游就行了。

也许是在这个体制内已经遨游太久,别人也不敢贸然跟院长说这些。

着名油画家,居然夹着香烟在那陷入了沉思。

万长生又看见烟头要烫到手指了,连忙拿过烟灰缸凑上去碰一碰,还用谄媚的语气说出挺铿锵的话:“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院长惊醒的揉了烟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