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美时代 > 第606章 我思故我在,自我的存在

大美时代 第606章 我思故我在,自我的存在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9:07 来源:小说旗

换了便装,虽然还戴着口罩和棒球帽把脸遮得严严实实,但胖大姐肯定突破了自己的暴露面积。

在这种打扮很罕见的江州,她依旧很引人注意。

万长生没看见另一位侍女,但是对对方这种愿意面对的态度远远点下头表示认可。

但眼前的事情肯定要忙起来。

本来杜雯帮忙设计的开幕式,有个很投政府喜好的小环节在其中,就是让艾米拉以西亚小朋友的身份,在整个画廊式的巨大仓库里面搞出一个角落来做小画展。

既能让黄院长这样对全新青少儿想象力绘画有个评价,也能让政府官员看见喜闻乐见的国际噱头。

只有深谙其中奥义的杜雯才能凑出这样的安排来。

但是昨天晚上突然发生的事情,让万长生决定取消这个环节。

艾米拉目前的状况不太适合搞这个。

刚才巡视一圈,万长生看见艾米拉那些被装在银白色镜框里面的各种手绘作品,虽然没有要求摘下来,但吩咐不用小家伙来介绍了。

还是先解决好他这个姐姐的事情吧。

这不是惩罚,而是万长生希望小徒弟能够明白,也许在他们的风俗里面可以随便决定一个侍女的命运,但在中国不行。

这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哪怕以后艾米拉回到他的世界,这也应该是正确的态度。

人生来平等虽然只是个奢望,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能成为欺凌弱者的理由。

这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

虽然斗起来毫不留情,但总有有些宣扬的道义传统在那。

幸好没提前给院长说这个安排,所以万长生还是让陈澄按照普通的流程。

自己陪美院这帮大佬,陈澄陪市里面领导,姜主任帮忙招呼铁西区的各方官员,陈太为串联那些商界人士,从这边办公室借来的范老师和一众美术助教,美院学生会的干部负责引导场面,冒充游客群众。

其实要在这个时候召集一定数量的游客观众并不难。

但既然官员们来了这么多,黄院长都要握手寒暄的来了位秘书长和主任,那就没必要再让场面乱糟糟,这时候并不是非要挤得水泄不通才能证明这个项目好。

领导们主要是来走一遭的。

没怎么经历过这种场面的万长生,对杜雯的点拨是一说就懂。

没有搞那些俗气的气球拱门立柱什么的,主要就是一边七八块两三米高的展览板,顺着入口大门的红地毯,斜着在两边层叠摆放。

上面有铁西区、蜀川美院、江州市等各级艺术人才的介绍,烘托出有这样一个巨大的创作发源地。

其中还有黄院长的作品画面呢,赵磊磊的也跑不掉。

万长生的金奖作品本来也该放在后面,但他主动要求算了,这时候风头已经够多,不要再秀了。

然后江州又有这么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所以搞这么个交易市场,就是为创作者跟市民之间搭建桥梁。

所以交易市场是蜀川美院、大美培训机构、太为画廊三方联合,在江州市教育部门指导,铁西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搞起来的,也是国内第一家主要以青年学生作品为交易内容的市场云云……

听起来还是很有说头的,陈澄陪着市里面来的领导挨着介绍,顺便走红毯,周围媒体镜头不少。

但这时候肯定很多人都能关注到万长生身上来。

实在是从昨天晚上的新一轮娱乐八卦消息开始,万长生就是话题中心人物了。

大美社的以他为荣,美院过来的充满羡慕。

况且还如此游刃有余的在这么多大佬中间谈笑风生,连市里面的秘书长都请黄院长介绍这位青年艺术家是谁呢。

有时候这种气质真是一看就不同凡响。

结果只要提到是《人间不拆》的电影导演,现在铁西区最火热的文化景点操盘者,随便哪一级的江州官员都会笑着跟他握手聊几句了。

万长生俨然已经不是需要在前面带路介绍的那个层面。

于是在走进大门,精心调配的灯光打在中心的“江州市青年艺术品交易市场”背景墙前,万长生以仅次于市领导和黄院长的身份,两边还站了陈澄和区领导、教育部门领导,最后才是陈太为的顺序下剪彩。

只要是第一次来教室仓库,都会对这种充满LOFT风格的空间感到新奇,艺术家钟爱是理所当然,外行就觉得充满艺术气息。

剪彩之后当然是要简单的参观视察下。

陈澄还演示了怎么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获取价格销售方式,并表示现在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艺术品备库,一定能够满足江州市民对艺术品的追求喜好。

而刚才剪彩那个进门空旷的中心区,将会经常举办各种免费艺术品讲座,整个交易市场也是超大规模的艺术画廊,一周七天都会运转免费参观。

未来这里也将成为市民探寻艺术宝藏,青少年启蒙艺术的重要场所,下一步还有可能扩展变成博物馆的规划。

当然前提是把这边的艺考班级全都搬走以后。

一边介绍,一边游动步伐的领导群,忽然就在转角的时候,看见这里挂着的画,画风突变。

当然更吸引所有人目光的,就是穿着一身白袍,头巾上还带着圆箍的艾米拉,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充满期待眼神。

万长生从来都是希望把机会给予那些在拼命争取的人。

就好比这个时候的艾米拉。

他内心甚至非常惊喜,小徒弟在这种逆境时候的主动争取,难得主动探身介绍:“这是来自西亚的青少年画家艾米拉,他的作品也将作为我们艺术交流的一部分展出,只有多元丰富的艺术形式呈现,才能让我们的艺术审美得到全面提升。”

然后笑着请黄院长来评讲下这些作品?

换个蜀美的学生,谁敢这么借用院长,不按剧本走的结果让陈澄额头的汗水一下涌出来。

但所有人看来这就好像是商量好的,一身条纹衬衫牛仔裤的黄院长笑着过去伸手搭在少年的肩头,认真的观看这些钢笔画和水彩作品。

艾米拉从头到尾都没有学过标准的造型,让他精准的绘制出什么物件是做不到的。

他拥有的就是想象力,还有随心所欲的创作**。

老实说,那些挂在展板上的黑白钢笔画,很难让人看懂,

院长却很感兴趣,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声名远扬的领导,只是个画家,艺术家。

相比刚才看过那些美术生的画作,在内行的眼里,有天壤之别。

不是说那些科班出身的美术生画得不好。

而是他们的思维已经被禁锢在教条主义或者说各种艺术框架里。

很多美术学院的画家,要么永远都在学院派的风格里面打转,要么就是痛苦的破茧而出,重新打破这种牢笼。

因为创新是艺术永远的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顶级巨匠,或者说中国历史上那些大画家们,已经把各种绘画技巧和创新花样都搞了个遍。

一两千年下来,怎么创新都有别人的影子。

所以可想而知这有多难。

但艾米拉恰恰没有这种问题,他就像牙牙学语的孩子,一切都是新的,不受任何框架的限制,万长生、费雪雁都只是给他教导艺术品和随手涂鸦的区别,譬如一幅画总得有个主题,表现手法总要有自己的风格,其他的徐朝晖天天陪着根本就没有限制过什么。

所以他的画就是充满了无穷尽的想象力。

黄院长看着笑,转身对这边已经站得水泄不通的嘉宾、官员、镜头和灯光:“这就是艺术的本源,内心对艺术表达的渴望,首先,我得说我也不知道小画家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我也看不懂,但走近些,凝视这张画,慢慢走近,让你的视线里面只有这张画,仿佛整个天地里面只有你面对这幅画的时候,你就会有种特别的感受……”

怎么形容呢,就像这些画作,如果把价格标在那,任何人看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分出价码高下来,但是只有个二维码,那么第一眼看的就是画本身,关注的是画面在表达传递什么。

黄院长说的也是这样一种境界。

具象写实的作品,挂在那只要一看就会明白哦哦这是讲的什么,表达什么情感,仔细观察笔触或者画面角色眼神,这都能区分出画家的高明与否,甚至观众还会受到画家身份名气的影响。

但是在这种完全抽象,天马行空的画面面前,要么毫无兴趣的一掠而过,要么逼着自己定睛观看,让所有瞳孔注意力都放到画面上。

对艺术敏感,或者跟画家表达情绪有共鸣的人,也许就能感受出来那里面充沛的情感!

这就是禅宗里面常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越过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以后,绘画已经不是画面上那些技巧来体现的好看不好看。

而是期望用抽象的内容,表现画家的内心感受。

把喜怒哀乐呈现给观众。

这就要求观众起码能有点哲学思维,而且能够和画家的思路产生共鸣。

所以说对于国外艺术家的文化逻辑、哲学思想根本契合不上的国内观众,根本都欣赏不来抽象作品。

这是个文化沉淀的问题,我们才把扫盲解决了多少年,文化普及搞定了多久,高等教育比例达到多少?

只有在文化层次普遍发达的时代,审美才能整体提高。

而不是成为极少数拥有天赋的艺术家小圈子孤芳自赏。

万长生眼里闪耀着光彩,不动声色的示意上面二层架着摄像机、照相机的马振宇他们,加大拍摄力度!

趁着老黄搞一波!

马振宇却用眼神提醒他,有个胖大姐绕着弯悄悄走到他身后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