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美时代 > 第84章 殿堂

大美时代 第84章 殿堂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7:19:07 来源:小说旗

冷静的人往往就是目的性非常明确,不会浪费精力到无用的事情上。

万长生之前对西洋画甚至因为考试的原因有点厌恶,听老童、赵磊磊他们聊起艺术也更多是围绕中国传统,对他们抨击西方美术的有些论点,其实根本get不到那个层面。

他压根儿就没接触过。

加上这几个月来到培训学校,直接被杜雯带到外面合租,离开了普通学生之间的环境,就少了很多全方位接触的机会,杜雯自己也是个美术外行啊。

所以他俩在公寓从来不谈论什么美术大师,赵磊磊可能就是万长生迄今遇见最大的前辈了,但他也没想过去找赵磊磊的画来看,人家是画油画的,跟自己无关。

万长生从来没在这些不知晓的事情上面耗费注意力,他只看考试范画习作。

现在终于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不是没有,而是自己眼界不够。

半天的专业史论艺术课程结束以后,万长生立刻打车去电脑城,买了部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忙不迭的搜索到达芬奇的素描作品,特别是他那张着名的自画像,在出租车上就看得目不转睛。

下午再上课的时候,万长生已经开始学着那种化繁为简的笔法,开始大幅度改动自己的素描绘画!

相比他之前精准打印的风格,开始多了些飘逸的东西。

老实说,对于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要参加美术学院校考的考生,这样临阵换枪的改变风格极其危险!

可出现在万长生这里,大家仿佛觉得已经理所当然,叹为观止的挤在他那小板凳后面,看万长生减缓之前的打印速度,终于有点字斟句酌的味道,调整着勾画素描,其中甚至有些他那白描中的长线条。

考生们都有点吃不准了,这到底是素描,还是速写?

速写本来是快速勾勒形态的手法,可万长生本来动作就快,人家画个速写的时间,他硬生生的能再多画点五官细节,这就有点古典西洋画派的素描手法了。

素描则要求完整得多,但考试素描因为时间较短,仅仅也就是要求三小时内,有个相对具体的人物或者石膏头像就行了,这跟很多专业学科里面动不动几十上百小时的长期素描习作相比,其实也有点像速写。

或者说本来素描、速写就是相通的,都基本是单色创作,只是前者更强调造型、明暗的立体效果,后者在乎是动态、神韵。

万长生画出来却把两种都有点融合了。

简化的素描,深入的速写。

明明画的是石膏头像,却隐隐然带着灵动生气!

陆涛探头看得笑了,有些摇头。

艺术天赋这种东西就这样,旁边人辛辛苦苦在琢磨、钻研想提高点画面改善,他却DUANG的一下随意就改变了模式方法!

就跟普通程序员在艰难的一点点打补丁,想让程序运行起来更加优秀。

总有些大拿却随意的在安卓、苹果系统里面到处切换,想想又开发出来个WINDOWS版本。

有时候跟这种人在一起共事,会觉得非常沮丧!

自己倒是哪根筋不对,非要跟这种人干同一件事,却随时都会产生无力感,怀疑自己付出这么多努力到底是为什么,还不如人家看一中午达芬奇的素描自画像,就脱胎换骨的又上升一个档次!

这是吃了大还丹,还是捡了武功秘籍?

所以陆涛作为老师还得安慰大家的情绪:“勤奋,勤奋,万长生这种自己已经苦练十多年的白描功底,打下基础才能这样游刃有余的支撑风格转换,你们努力下去,也有这样的一天!”

其实心头都在哀叹,老子当补习班老师好几年了,怎么没遇见苏琦冬他们这样三翻四次催着一起开黑赚钱的?

这就是差距。

万长生确实是做到了有那么点关键的天赋,又确实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现在才能这么随心所欲。

还好老曹溜达着过来笑:“我还以为你以前临摹过这些呢,有兴趣再看看丢勒的素描吧,他才是写实派的鼻祖……”

当万长生在网上搜到这位德国着名大师十三岁时候,无师自通的自画像素描以后,深深的震惊了,这简直就是神童吧?

老曹觉得要打击下万长生的疯狂积极性,不要在考试前沉迷到艺术创作试验中去,这会儿还是要先脚踏实地的对付完考试:“十六、十七世纪其实涌现过大量的顶级写实派大师,所以你要学习要看的非常多,丢勒、卡拉瓦乔、伦勃朗、再到米勒,大概的看看吧,总结汲取下就行了,这个阶段不要搞什么很前卫的胡闹。”

可在真正的大师面前,万长生又一次感到高山仰止。

西方浓厚的文艺氛围,让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就进入到了社会各阶层,丢勒这样的匠人后代,米勒那种农家子弟,都能拿起画笔走上艺术之路成为大师。

而这种从上到下都懂艺术的社会,反过来又会大量保存历史上的精品流传,哪怕是在战争中都不会出现焚书坑儒的糟蹋艺术品行为。

哪怕社会风气喜欢媚俗的东西,但也会把各种风格都保存在来,而不是像中国在漫长的各种朝代更迭中,常常毁于一旦。

所以国外留存下来的画幅非常多,网上就有非常多高精度画幅的图片可以欣赏。

万长生看得都有些花眼了。

杜雯陪着他看。

她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停掉了,只是每天随手画点东西算是保持手感,其他时间全都用来攻读这些美术史、艺术论等专着,必须要超越一问三不知的外行白痴状态。

就在这么点比之前专业考试学习还要少的时间里面,差不多要概览七八本大部头!

阅读量可想而知。

补习班上的同学非常纳闷,早干嘛去了?

如果真是要考史论专业,这就跟文科考试一样,早早的就得开始背书熟悉,这明明就是参加了校考以后才临时决定的方向?

问到万长生也有点奇怪,难道杜雯准备放弃色彩等专业底子,重新选择研究美术史等非专业类院系?

但他肯定无暇过问,一来不想探讨牵扯太多,二来确实是沉迷到西方美术史上那些鼎鼎大名的巨匠中间,无法自拔。

要知道万长生从小在观音庙学习,没多少教材范画的,除了祖父长辈的言传身教,就只有那满墙的壁画和碑林里面的各色样式,自己慢慢琢磨吧。

就连中国画里面那些名家名作,他都看得少,再说国内的名家名作流传也真少,哪怕有也是被富贵人家收藏起来,不像欧美国家到处都有博物馆供普通爱好者欣赏。

必须承认,欧美国家靠着掠夺那些年,真的积攒了太多太多好东西。

一进一出,国内就更没什么可看的了。

所以随着美术史学论的老教授把课程一天天展开,万长生开始目不暇接的看到越来越多的美丽画幅,一个个本来应该如雷贯耳的名字出现在课堂上。

这方面杜雯的知识面都比他宽广些,甚至老教授提到的法国沙特尔大教堂,她去过,凡尔赛宫,她去过,卢浮宫,她也去过,京都的浮世绘,罗马的斗兽场,都亲眼看过,在蒙马特高地甚至流连徜徉过好几天,至于国内主要集中在平京,最有分量的那几个博物馆,那她就更眼熟能详了,其中那座皇宫博物馆,她小时候还去参加拍过电视剧呢!

知道些老教授都不知道的宫里段子。

乐得那位老教授都问漂亮的小姑娘到底准备考什么院校,要是这能考上,以后有没有兴趣来他这里读研究生啊。

这种因为家庭原因积累下来的经历、见识,恐怕才是杜雯这时候最大的底气。

真是被容貌耽误了的美术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