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越农女修仙记 > 第七十五章 回京了

穿越农女修仙记 第七十五章 回京了

作者:忘秋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7:33:38 来源:小说旗

胡德运就把胡蝶儿拜师的过程说了一遍,听的陆氏和胡大钢云里雾里的。

“你们不知道,不说周恬老先生,就光现在小五在书院的三个师兄,虽不在朝庭为官,可是那都是功名在身的,还都是进士出身的呢,更别说其他几个当官的了。”胡德运讲的这些真是震憾陆氏和胡大钢不少,小五现在这么厉害了?跟那么大的人物们都搭上关系了。

“还有呀,周老先生那是真疼小五,把小五当大家闺秀养的呢,在王县令府上请了专门的教养嬷嬷来教规距呢,听说那嬷嬷还是前几年太后娘娘赐下的呢?”

关于胡蝶儿的消息,陆氏今天真是被震震的够够了,他们家什么时候这么不一样了。

胡德运又说了些几个孩子读书的事,便又急匆匆的回崇德书院去了。

这次陆氏的速度更快,只两天就把行李托书店的人送来了,胡宗福几个在行李送来后就搬到初学馆的学子居去了,齐贤居就只剩胡蝶儿一人了,周恬老先生看胡蝶儿现在一个人有些孤单的样子,便开始教胡蝶儿画画儿和下棋,胡蝶儿当初还想借如意斋的画来学画画学点皮毛,好给干娘画花样子呢,没想到现在有大家教了,倒学的甚是认真,可是下棋的水平却是进步缓慢,对于从来理科不怎么好胡蝶儿,下棋真的挺难的。

胡蝶儿的日子也充实了起来,转眼已经来崇德书院两个月了,因为胡蝶儿学东西很快,一些基本的礼仪,胡蝶儿很快就掌握纯熟了,教养嬷嬷便也回了县令府去了,虽然教养嬷嬷走了,但是胡蝶儿平日的言行还是照着教养嬷嬷教的行事,怕不经常用,过不了几天还给嬷嬷了。

胡蝶儿才出来两个月,整个人真是大变样,虽然还是那几套衣服,但是才五岁多的女娃儿,已经能看出有些气质来了。

万泉县一片祥和,上官老头儿这边却在经历了一个多月马不停蹄的赶路,终于到了京城,他一副六十多岁的老骨头了,经历这么紧急的赶路身子骨还真是很是吃不消,但是上官老头儿到家后还是没有多做歇息就换了朝服,带着一个木盒子进进宫去了,留下上官家一家人都满脸疑问“老大人这风尘扑扑的回来,歇都不歇就赶着进宫是个什么情况。”

不管上官家的人怎么满腹心思,此刻紫阳殿里的武光帝听到太监来报说内阁大学士上官大人请旨求见,武光帝高兴的丝毫也不等就连忙宣见。

“臣,上官启,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上官启因为已长达三年没回京了见过皇上了,所以行了一个大礼

“老大人快快请起”武光帝免了礼,马上又吩咐道“快,给老大人赐座。”

“多谢皇上”上官启起了身。

“老大人快请座,老奴刚刚沏的您最爱的雨前龙井,您看看老奴这手艺还似不似从前好。”皇帝赐了座,大太监周本赶紧请上官启在旁边的座位上座。

“多谢周公公了”上官启向来对武光帝身边的人都很客气,从不因为他们是奴才出身就轻视。

“老大人还是这样客气”周本也客气的回完便又恭敬的站在一边。

“老大人可是让联等苦了呀,还好老大人没有真的就抛下联不管了。”皇上也从书案上下来坐到一边。

“老臣知罪”皇上这句话让上官启有些惶恐,赶紧起来就要跪下请罪。

“哎~,老大人这是做什么,老大人何罪之有,周全,还不赶紧扶老大人坐。”皇上不等上官启跪下便出声阻止。

“老大人这是做什么,皇上可没有怪您的意思,皇上可想您想的紧呢。”周全眼急手快的不等上官启跪下去便把他扶了起来。

“老臣实在有罪,劳皇上惦记。”上官启重新坐到了座位上还是抱拳请罪。

“诶~,老大人没忘了联,还愿意回来为联分忧就好,联也知道,老大人年迈了,可实在是朝廷内忧外患,得用的实在没几个,联才迫不得已在老大人已花甲之年还劳动老大人为联劳累呀。”武光帝说的一脸可怜。

“老臣自当为皇上尽力,此番回京便是找到了皇上一直上心的一样东西。”上官启心里对皇上的话却是不以为然,内忧是有一些,但并不严重,那佑王虽不服管教,但并无反意,五大世家虽各有权力,但一直乖顺,周边各国虽一直不怎么来往,但并无摩擦,皇上却一定要把所有权力都收归皇权所有,甚至心大的想统一各国,皇上想建不世功勋,想做千古一帝,却不能不顾百姓,可是他胳膊扭不过大腿,只能尽力让老百姓少受些难吧。

“哦,是什么,老大人在外面得了什么好东西。”武光帝也颇为好奇出去游历了三年的上官启得了什么好东西。

“请圣上一观,不知圣上是否认得。”上官启不知方家种棉花的成果到了什么阶段,便想以此来看武光帝的反应,从武光帝的反应来猜测他想要的答案,所以上官启便递了个盒子给周全,准备先卖个关子。

周全打开盒子,盒中的东西有些眼熟,但又一下想不起来,看着并无不妥后,便呈给了武光帝。

武光帝接过盒子,一开始看到盒中的东西也愣了一下,看了好一会儿,才觉的这盒子里的东西有几个怎么跟方家呈上来的棉花未采摘时的样子挺像。

“老大人,这难道是……棉花?”武光帝孤疑道。

“圣上圣明,老臣此翻便是发现了我大荣境内竟然也有人会种棉花,老臣亲自去那家农户的棉花地看过,这便是老臣在棉花地摘的棉桃,所以老臣才在这个时候回京,就是为向圣上禀明,我大荣的百姓再也不用从万古国高价购买棉花了。”

“老大人,此事当真?这真是棉花?”乍然听到这个好消息,武光帝一下有些不敢相信。

“老臣绝不敢欺瞒圣上,老臣回京时还不到棉花采摘的季节,棉枝上的棉桃还没炸桃,所以还没岀棉花,老臣只得采了几颗棉桃回来。”

“那什么时候是采摘的季节?”武光帝现在已经不那么相信方家给的答案了。

“回圣上,老臣回京花了一个多月,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强烈阳光,再过个半个多月就是一年中日头最强的时候,便该是炸桃岀棉的时候了。”

“圣上,您看这颗,已经炸桃了,要是再多挨上几天阳光,就该岀棉了,您看这里面已经是有棉了。”上官启从盒子里拿岀一颗已经稍稍炸开些了的棉桃剥开,拉岀里面的棉给武光帝看。

武光帝看着拉岀来的棉,直到这时他才相信上官启所言不虚。

“老大人,没想到您虽只身在外,心却还是在朝廷的,一回来就给朕带回来这么一件好消息呀,老大人,这家种的棉花的产量怎么样呀。”武光帝最在意这个,方家也偶尔能种岀来点,但完全不算有产量,那个方法不能推广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