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色仕途:官道无疆 > 第164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红色仕途:官道无疆 第164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作者:青涩小苹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8:02:28 来源:小说旗

“房子你看着处理吧。”

“既然是拆迁,那这里面肯定涉及到拆迁补偿的问题。”

“你告诉虞丽丽,不要搞特殊化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样吧,我看你也不要出面了。”

“让聪聪和明月那两个孩子处理一下,他们不是在宛城吗?”

“至于后面的事情,我看房子也不要继续持有了。”

“人不在南江留一套房子在那里不合适。”

“今后丫丫跟安平也不可能会去宛城市住。”

“如果这次拆迁能处理掉就尽量处理掉。”

听到周扬的话。

安晓洁欲言又止。

不过周扬突然又开口道:

“如果手里还有能拿得出来的现金的话。”

“你要是还想买房子,就去京城那边买两套吧。”

闻言安晓洁这才笑起来。

女人嘛!

自家的男人是大男子主义。

总觉得房子多了麻烦。

但是她不介意。

周扬也不可能做一辈子的领导干部。

她总要给子孙后代考虑考虑。

这房子多了也不耽误什么事情。

再说了又不是买它个十套八套的,买个一两套还是没问题的。

见她一脸戏谑的样子。

周扬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女人啊!

简直就是个守财奴。

……

共和国的“祝融号”载人火星飞船在7月21号这天正式登陆火星。

并且向地球传回了首个由人类手动发回的火星信号。

对于从去年年底火箭发射后。

第八天就失去祝融号的一切消息的国人而言。

这无疑是一个极为轰动而又震撼人心的大事情。

东海市。

书记办公室里。

周扬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上午10点钟左右。

此时他正在主持召开市委工作会议讨论东海市下半年各项工作的落实问题。

会议结束后。

周扬第一时间就致电联系了有关部门。

并询问和了解了具体的情况。

等放下话筒后。

周扬脸上的表情看起来也是极为愉悦。

“领导,这一下子咱们真的要走到世界最前沿了。”

“载人登陆火星。”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突破。”

办公室里。

秘书马少华也是兴奋的不行。

实际上。

去年祝融号跟地球失去联系之后。

国内相关的部门也好。

民众也好。

心头都覆盖上了一层阴霾。

在国际上更是出现了不少讽刺的声音。

然而谁也没料到,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

失踪的祝融号竟然在时隔半年后发回了消息。

这条信息对于许多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相关的情况周扬其实也颇为了解。

这一次祝融号登陆火星,一共是有三名宇航员。

除了张瑞的儿子张波是技术专家以外。

另外两人都是航空大队里面经验十分丰富。

至少经历了数次往返月球任务的老航天员。

他们这三个人,可以说被冠以人类探索深空宇宙的先行者也不过分。

闻言周扬也很是愉快。

对他来说。

这个消息在科技上、军事上乃至国际事务中。

都算得上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是值得载入到人类史册中的伟大壮举。

当初祝融号失联。

周扬亲自打电话慰问过张瑞。

现在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是个大喜事,能在这个领域走到世界最前列的位置。”

“这足以说明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和投入是正确的。”

“这样吧,你去跟宣传部打个招呼。”

“让他们近期对这个事情做一次集中的宣传和报道。”

“另外,你让蒋莹莹亲自致电给张瑞。”

“代替我祝贺他!”

“同时通知市委办公厅和市文化局。”

“围绕这个事件一定要做好积极正面的宣传工作。”

“在这个方面,我们东海市要走到前面。”

……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8月底。

借着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

并且向地球顺利传输实时画面的东风。

由宣传部门和东海市委联手打造。

红河集团出资赞助制作的专题纪录片,正式在科技频道播出。

这一次的节目。

不仅仅没有在版权上独家持有售卖。

而且还转赠了各大地方电视台和网络平台。

这部每集72分钟。

一共18集的科学纪录片。

一经播出就在海内外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整个纪录片完整地揭露了世界太空技术发展的历程。

当然。

重点是呈现了共和国在探索太空技术方面的伟大成就。

纪录片中。

东海市委书记周扬极为罕见地露面出镜。

用了将近3分钟的时间表示对科技人员的慰问和感谢。

也对共和国的航空技术团队表示了祝贺。

并且正式在纪录片中代表官方首次披露。

共和国月球科研基地第三期工程圆满结束。

这也意味着共和国花费了将近10年的时间在月球上成功建立了人类首座完整的月球基地。

按照纪录片中披露的技术参数来看。

这个被命名为“广寒宫”的月球基地。

一共由主控室、值班室、实验舱、维修仓以及物资储备仓等15个舱室组成。

在经过一共三期工程的改造之后。

整个广寒宫的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70余个平方。

不仅仅如此。

广寒宫还在月表以下的地下层挖空了足足有180多个平方的地下空间。

用于人员的生活、休息和日常活动。

在整个月球基地的建设过程中。

共和国的基建能力可以说是达到了人类技术所能够达到的极限。

除了各种新型的工程技术、空间技术的应用。

各种前所谓的技术设备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如果不是这一次的纪录片披露出来。

甚至就连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不知道。

在纪录片中。

出镜率最高的自然就是一个个型号不同的火箭和航天飞船。

当然了。

最引人注目的,反而是画面上的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看完整个纪录片。

其实了解的不仅仅是共和国这些年的航天技术发展历程。

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共和国的技术实力和人才、技术方面的储备。

无疑。

共和国的航天技术团队成员平均年龄是极低的。

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国外的媒体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

时隔十几年后,这些人员竟然还是同样的年轻。

他们自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东方巨龙不仅仅有着雄厚的人才储备。

而且在年轻人才的培养力度上。

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从来就没有松懈过。

不过随着这个纪录片大面积的传播之后。

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反响也是极为巨大的。

至少就目前来讲。

载人登陆火星的壮举是当世第一。

对于这种大涨国人自信心的事情。

周扬当然是希望多多益善。

不过对于主管科教文化工作的副市长田凤琴提出来的继续推出系列片的想法,周扬还是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