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色仕途:官道无疆 > 第47章 茶叶奏效了

红色仕途:官道无疆 第47章 茶叶奏效了

作者:青涩小苹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3 10:33:33 来源:小说旗

其实程一楠一开口安平就知道,这次会议明面上是讨论日常工作,但是这位程书记在履新两个月后,终于准备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会议室里很安静,基本上只听得到程一楠说话声。

而此刻,这位程书记在讲的赫然就是关于清河县上半年的整体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的工作计划以及任务分配。安平听得很认真,时不时会拿起手里的笔在面前的工作簿上记录一些重要的内容。

尽管来清河的时间不长,但是程一楠的思路很清晰,讲的也很细,从清河县的经济基础到产业分布情况,尤其是重点结合当前豫南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目标,对清河县各个镇长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细分。

不得不承认这份工作总结和计划的水平很高,大概率是程一楠自己亲自捉刀起草出来的东西,如果是秘书写的,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主张。

但是程一楠的这个动作显然并不一定的好事情,这一点安平瞥了一眼县长张建军,从这位张县长明显有些阴沉下去的脸色就看得出来。

毕竟程一楠抛出这么一份东西,足以说明在充分了解清河的基本情况之后,程一楠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主导清河县的工作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张建军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予以应对,否则一旦程一楠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他这个县长恐怕就要麻烦了。

这段时间安平很认真地观察过程一楠的行事风格,跟前任书记刘符生相比,这位程书记的个人色彩更浓郁。换句话说就是个人主义很严重,一旦她掌握了主动权,张建军的处境恐怕远不如跟刘符生搭班子的时候,现在就看张建军怎么应对了。

果然。

随着程一楠的发言结束,在问及众人的意见时,张建军几乎是紧随着程一楠的话音落下,立马就咳了咳嗓子。

“我来说两句吧!”

会议室里,张建军一开口,众人果然立马就朝他看了过去,显然都是抱着安平同样的心思。

“程书记刚才对清河县的基本情况做了一个梳理,可以说是十分客观和全面。我在清河任职多年,很了解清河的情况,对程书记的总结是十分赞同的。”

清了清嗓子,张建军的调子一出来安平就暗暗点了点头,姜毕竟还是老的辣,没有直接反驳程一楠的观点,但是却把重心引到了自己的优势方面,接下来就看张建军怎么破局了。

毕竟程一楠刚刚针对现状提出来的几个观点,包括加强县委的领导,尊重清河县的客观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利用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等,基本上可以说是囊括了现在清河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的点。

如果张建军不能另辟奇径的话,那程一楠主导县里的经济工作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要强调一点,清河这么多年,经济为什么迟迟搞不上去?在我看来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大环境的影响,豫南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中,自身的定位受到了限制,我们清河为什么不搞工业化?不搞汽车城?不搞现代轻工业?不是我们的条件不够,而是政策上存在短板。”

“第二个,清河的优势过于大众化。我们大的优势就是平原多,可耕地多,劳动人口多,但是还有其他的吗?有没有丰富矿产资源?有没有传统的特色工艺?有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但是我们要看得见客观的事实。”

“第三一个,像清河县这种地区,我们豫南太多了。这就跟货架上的商品一样,多了就不稀奇,就卖不上价格,我们清河县缺乏吸引投资的拳头优势……”

会议室里。

随着张建军侃侃而谈,气氛果然立马就发生了变化。

作为清河的干部,会议室里的众人自然知道相比于程一楠的观点,张建军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更贴近清河的事实。

而此刻。

抬头朝县委书记程一楠瞥了一眼,安平心里也是暗暗摇头不已,这位程书记虽然心思缜密,但是张建军毕竟还是老狐狸。

他这一番发言,看似处处都在支撑程一楠的观点,但是又处处是在反对,认为程一楠的想法过于空谈理论,没有结合实际。

不过程一楠既然敢出手,在安平看来,那就肯定有后手,事实也的确如此。

就在张建军的发言结束之后,程一楠脸色平静地朝会议室里的众人扫了一圈,见没有人主动发言,立马就点了常务副县长胡云鹏的名字。

看到胡云鹏慢条斯理地扶了扶面前的话筒,安平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无误,不仅仅胡云鹏已经彻底倒向了程一楠,而且这位程书记的确准备了后手。

“既然程书记点了我的名字,那我就说两句,刚刚张县长的有些说法,我个人是不太赞同的。清河县的客观条件是困难,但是也不能自卸斗志嘛,总体上我们还是要乐观一些的。”

“同志们,当前整体的战略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豫南被明确列为五大特色经济圈之一,接下里必然会围绕这个总体的战略框架布局一系列的发展举措,这个机会百年难得啊。”

“所以我认为,当前我们清河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敢想敢做,依托我们这些以前不算优势的特点,开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尝试,前些年我们提出了要搞大型的农庄建设,当时市里认为条件不成熟,所以方案就搁置了。”

“现在我认为是时候重新把这个计划提出来了,搞大型的农庄建设,一方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搭建更大的发展平台,集中力量做大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农庄的试点来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至于其他的方案,我看可以先放一放嘛。”

听到胡云鹏的话,安平的眼皮也跳的不行。

搞大型农庄?

这个方案他倒是知道,但是大型农庄在他看来并不适合清河。原因很简单,清河的人口太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更多。

搞大型农庄必然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人面临无地可种、技术转型以及知识更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譬如一个种了三十年地的老农,你总不可能这个时候让他去学习机械化操作吧。

除非有其他的产业能够安置更多的劳动人口,把过剩的劳动力释放出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但是毫无疑问,在没有其他的方案之前,胡云鹏的这个方案肯定会占据主流,对于张建军来说,想破这个局的难度很大。

想到这里。

安平顿时就不住朝程一楠身侧的张建军瞥了一眼,然而令他诧异的是,这位张县长脸上的表情居然纹丝未动,仿佛并没有被胡云鹏的这个提议给将军。一时间安平隐隐像是捕捉到了什么,但是又没有在脑子里形成具像化的想法。

而随着胡云鹏的话音落下,程一楠又再次询问了一次众人的意见,见没有人开口,当即就拍板定了调子。

“既然如此,那这个事情就先这么定了,回头胡县长你提交一份更详细的报告上来,县委讨论后再报到市里去。”

然而就在这时,原本宛如一尊老僧的张建军却突然敲了敲桌子开口了。

随着张建军一开口,会议室里,众人顿时就齐刷刷地扭头看向了安平。而此刻,听到张建军的声音,安平心里的想法也是莫名地复杂起来。

“这个老狐狸!”

“看来自己的那两罐茶叶奏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