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145章 发展路线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45章 发展路线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君子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素养。县学里主要侧重于儒家经典的教授,也会有书法课程,但在其他方面,均无涉猎。

秦扶清意外发现自己在射箭上有天赋,他还有些想学古琴,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幸好殷杰的舅舅殷宝松会射箭,刚好休沐,殷杰回家,又去外祖家一趟,成功劝说殷宝松教他们射箭。

娄雨贤听几个学生想学射箭,欣然同意,还特意开辟一个院子,请人做了靶场。

待殷宝松到县里卖猎物时,就能顺路来家中教导他们几人射箭。

秦扶清手中积攒了一些银钱,又请戈玉扬介绍,给自己找了一位教授古琴的琴师。

如此一来,他的时间安排越发满满当当,要去县学,还要去水井小院安排小报排版,又要学习,再多添两门特长,秦扶清两眼一睁,就开始卷。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他勤奋刻苦的学习中慢慢流逝。

旭武三十一年冬,安溪小报的名声再也瞒不住,从平阳府传回安溪,许多本地的读书人也到处重金求购。

终于在他们的孜孜不倦探索下,发现镜今草堂背后竟站着石家人。

这半年多时间,其他书局要多恼火就有多恼火,都盼着赶紧揪出镜今书局的幕后之人狠狠教训一顿,让他吐出办小报的法子来。

可当帷幕掀开,露出石堰山那张明艳如好女的淡定面容,众人又都哑火了。

他们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石堰山啊。

那就没事了。

安溪县里谁人不知石家的名声?还有谁不知道石堰山?石堰山没有石家的继承权,可他亲舅舅是盐运使啊!

也难怪镜今书局的出版刊印没受到什么限制,原来背后有人啊。

瞒无可瞒之后,秦扶清无比庆幸自己用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把石堰山给拉上船!

不然就凭他一个孤家寡人,如何能支撑起这么大一条船呢。

半年多时间,镜今草堂共发行小报二十六期,小报共有五大板块,盈利八百一十六两。

秦扶清个人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分红足有二百多两,秦家全家奋斗个五六七八年,差不多能挣到这好些钱。

参与合作的每个人都分到一大笔钱,就连当初落魄到结庐河边的黑三一家,如今也鸟枪换炮,不复从前的落魄。

黑三除了担任制作字模的任务,还在不断改进字模字板等工具,他木匠技术十分精进,秦扶清也不希望他仅止步于此。

答应黑三等明年院试考上秀才之后,他就尽量在县令面前替他求情赎回良籍,最迟等他考上举人,黑三一家就能脱籍。

如今镜今草堂走上明面,办书局的事刻不容缓。

石堰山名下十几个铺子,便在草药一条街拨出一间二层木楼给秦扶清开书局用。

每年的租金肯定少不了。

不过铺子有后院,黑三他们能搬到铺子后面住,又能免掉租房子的一部分租金。

这样一算,书局的支出变少了。

竟然开了正经书局,总不能只刻印他们自己的小报,出其他书的事情刻不容缓。

当下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人手。

过完年一巧二巧就十四岁了,放乡下,早该到了议亲的年纪。

可秦扶清却不放手,他两个姐姐习得一手印刷技术,有这样的技术,怎能轻易嫁人?这不是明摆着把技术拱手让给他人吗?

他这样说,就是郑氏也没办法。

如此一来,一巧二巧能安生在铺子里做工,她俩每个月都有工钱拿,还有自己的房间,平日不忙的时候,秦扶清还会带她们出去逛街。吃小吃,喝茶听书,自己挣了工钱,还能买新衣裳新头花。

这样的日子,她们在家里一天也够不着,谁想嫁人谁就是傻子!

一巧二巧也看出来了,家里既不是阿爷当家,也不是阿奶做主,真正说话管用的,还得是石头。

她们自然是跟着石头混了。

虎头亦是如此,他如今成了印刷的熟练工,做起活来比俩妹妹还要趁手,在城里惯了,回去也没什么好的。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就不说他们三个,家里哪个小的不盼着能到城里?锁头猫娃驴娃子还有三巧四巧,成天盼着秦扶清休沐,能把大哥大姐二姐带回来。

一到他们回来时,全家就跟过年似的,他们一走,全家人都跟着依依不舍。

趁着过年,秦扶清从这半年多挣得钱里拿出一百两上交公中,白花花的银子差点把秦木桥一双老眼提前闪瞎。

“石,石头,这都是你挣得?”秦木桥人都傻了,他只当孩子读书了,早晚要当官,当官就能挣大钱,没曾想这才是个童生,离做官还远呢,大钱就到手了。

“是啊,我和殷杰他们合伙办的书局,不是都跟你们说了吗?”

说是说了,可秦扶清也没跟他们说能挣那么多啊!

其实不止这些,秦扶清趁着这次分红的机会,给老师师娘他们二位都选了礼物送过去,送给娄雨贤的是一块砚台,花他一二十两,给师娘买了两匹南方来的时兴挑花云锦,花了十来两银子。

这些钱是必须该花,省不了的。

不光是今年要买,只要娄雨贤一日为师,这些节礼就不能间断。

郑氏爱钱如命,忙碌一年,累的她觉得自己又老几岁,本来都想着今年要不要跟大儿媳妇商量移交管家的事情了,今天一看到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她是眼也不花了,腿也不酸了,突然觉得又有干劲了。

秦扶清能挣来这么多钱,是他的本事,也是老秦家的本事。

他一下拿出这么多钱给家里,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劝阿爷阿奶,秦家头顶的天变了,家里的观念,也确实要跟着改变了。

他说再多长篇大论,都顶不上这一百两银。

一方面,秦家有适龄儿童要读书,女孩们也不能总待在乡下做苦力,要学一技之长。

秦扶清想着,家里有爹和二叔两个扛家的男子,最好一个去县里发展,一个留在乡下发展。

这些都需要阿爷开口提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