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159章 清风拂山岗(二合一,求发电)

上次来平阳府考府试,几人很想去贤山寺,结果走错路,误入无名的寺庙。

如今一年时间已过,秦扶清也想再去瞧瞧那条通往寺庙的路可有铺好。

告别牧童,他慢悠悠朝贤山的方向走去,贤山脚下依旧一片好风光,比之去年,好像更加热闹。

通过无名庙的路上,没了灰衣僧人铺路的背影,倒是有不少背着东西的农民走在这条路上。

一路上都有青石板,靠近悬崖边的路,还有人牵了粗麻绳做阻拦,山上景色大好,畅通无阻地抵达山顶,这里的风景已经和去年有所不同了。

最入眼的,就是寺庙门前搭起的草棚,草棚里有人居住,有人在砍柴,有人在挑水,还有在菜地里捉虫除草的。

去年他们几人来此时,山上不过五个僧人,现在放眼望去,草草一看,竟然有一二十人。

这些人身体算不得强健,眼神也不似寻常百姓。

秦扶清信步走入寺庙,摒尘正在清扫院子里的浮尘和落叶。

见有香客来此,便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

“摒尘大师,是我,秦扶清。”

“原来是秦施主啊!”摒尘大喜抬头,连忙走过来相迎接,双手握住秦扶清的手,喜笑颜开道:“秦施主可是来参加院试的?老衲一早就盼着施主来此了。”

秦扶清含笑点头:“正是来赶考的,不过还未开考,四处走走,大师最近如何?可又有什么收获?”

摒尘只笑不语,拉着他道:“秦施主随老衲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吧。”

寺庙还是那么大的寺庙,除了门口多的草棚,庙后多开了几块地,较远的地方建了混厕,也瞧不出来有什么大的变化。

“施主看出来什么了么?”

“这么些是谁?”秦扶清好奇问摒尘大师,这庙里干活的除了僧人,还有些明显不是僧人,只是普通百姓。

为何会在此劳作呢?

摒尘大师大笑几声,对秦扶清道:“这都多亏了去年秦施主留下做豆腐的方子呀!平阳府每年都有人流落街头,若是下几场雪,这些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御寒之物,只怕早都魂归黄泉了。”

摒尘大师不忍见这些可怜人死去,便带着庙里的僧人下山,将这些人带回山上,教他们搭建草棚以御寒,趁着天气好时在山上收集柴火。

和尚们种的菜吃不完,便叫这些人背到山下卖掉,换来的钱就用来买黄豆,一整个冬天,他们就靠着吃豆腐喝豆浆,硬生生撑过来了。

摒尘共救助二十七人,其中九人开春后下山离去,还剩下十六人暂住山上。

他们无家可归,摒尘也不好赶人,便教他们在山上开荒,铺路,建房子。

“还有一个好消息,老衲的寺庙在官府那里也有了文碟,日后秦施主再来,这可就不是一间无名寺庙了。”

它有了新的名字,名为普安寺。

秦扶清眼中闪烁着讶异的光,这一路走来,他从不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见到那两个牧童时,他仍在想自己何时才能为天下做些好事。

可什么才叫为天下呢?

安溪江边遇到的琵琶女,是不是天下的一份子?

平阳府里争抢阅览小报的读书人,是不是天下的一部分?

甚至眼前这座小寺庙。

古时别说技艺方子,就说大户人家看病的药方,也绝不会轻易传给他人。

这都是钱买来的,谁会随手一抛就把这些东西转赠他人?

秦扶清却是不懂。他前世的世界观早已定型,网络世界里分享什么的都有,别说做豆腐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说造纸酿酒制墨甚至一些非遗文化,也都靠网络传播来续命。

一件事物,了解它的人越多,越不会失传。

物质生活丰富,人们也变得乐于分享。

可在古时候,一切都是相反的。

没钱没渠道想读书看病,想学技术改变命运,不吃剥皮抽筋之苦,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秦扶清只是善意地随手赠给几个僧人做豆腐的方子,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小的举动会救下一二十条人命。

摒尘问他在想什么。

秦扶清对他说了自己的志向,还有心中的迷惘。

二人在菜畦边散步漫谈,看山顶云卷云舒,享受清风拂面。

摒尘告诉他,人的善意就像这山间清风,风本无意,可这山间草木春泽,俱受风恩。

路就在人脚下,奔着目标埋头走去,他自能掀起人间一片清风。他日做了那山顶不落的顽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旁人虽不能至,也能心向往之。

何必将管制倾天涛浪的艰巨任务,扛在自己一人的肩头呢?

二人年纪相差四十有余,一个是僧,一个是儒,此刻交谈起来,犹如鱼水般相融。秦扶清只觉得脑海中某条困住自己的线,好像又松动了些。

他只管做自己,做自己的路上,就能带给这天下一些小小的改变了。

眼看着夕阳漫山,层林尽染,秦扶清心服口服,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多谢摒尘大师开导,我已明白脚下的路该如何走了。”

“阿弥陀佛,”摒尘大师叹道:“像秦施主这样智慧出尘的人,天下也难找几个,施主不过是人在山间不知路,无需自误。”

二人回到山顶寺庙,到山下卖豆腐卖菜的百姓已经回来,和尚们不需挣钱,可这天下多少人,都是有了几钱碎银才能活着。

“秦施主要不要留下来吃顿斋饭,明日再走?”

眼看着太阳都快落山了,摒尘大师出声留客。

秦扶清道:“我倒是有心留下,只是城里有好友在等着,若我不回,只怕他今夜都无心睡眠。”

摒尘大师面露遗色,刚想说就此作罢,一旁担豆腐下山卖的小贩犹豫着走过来道:“摒尘大师,俺腿脚快,要不俺去报个信,让秦恩公留下来吧。要是俺赶不上城门,在城里也能找个角落凑合一夜。”

这小贩名叫麻五,是摒尘从山下救回来的可怜人之一。

他本就是郊外地主家的长工,无父无母,形影单只,又好死不死得了水痘,主家一发现,就不顾他死活将他扔到山沟子里,让他自生自灭。

摒尘救的第一个人,就是麻五。

那日他下山途中,听到山沟子里有人声,便叫来僧人一同下到山沟里,发现了脸上发满水痘的麻五。

和尚也怕死,可他们更不忍心见麻五这样痛苦死去。

摒尘找了两个发过水痘的人,用麻绳捆着麻五将他救上来,在寺庙后院单为他辟出一间房来,找人伺候着。

又是喂药又是喂豆浆的,一段时日后,麻五身上的水痘脱落,留下一脸麻子,总算是撑过这一关,活了下来。

他原名叫曲五,曲是跟了地主家姓氏,他是家生子,如今被主家抛弃,他肯定不想再回去,就让别人叫他麻五,在普安寺待了下来。

这麻五虽然只是个长工,却有一奇异本领。他走路极快,平日里就负责挑着豆腐下山叫卖,听他说,这是平日里挑水浇地练出来的本事。

摒尘闻言,对秦扶清点头道:“这样也好,他腿脚快,去城里告诉施主好友,施主就安心在山上待一晚吧。”

他们两个方才还没聊够,刚好晚上也能继续聊。

秦扶清欣然答应,又叮嘱麻五道:“若真是赶不上城门,你跟我那好友讲,他会给你找住的地方。”

现在晚上天气寒凉,在外面睡冷。

麻五感激地点头,心想摒尘大师所言果然没错,这个送他们豆腐方子的秦公子果然是良善之人。

他放下东西便匆忙赶山路奔城里而去,不出片刻,下山的路上就不见他的踪影了。

腿脚确实极快。

秦扶清倒是想到一个人来,神行太保戴宗。

只不过在《水浒传》一书中,他是懂得道术神行法,才有日行八百里的能力。想想都知道是虚构了。

不过在这个世界,会不会有什么轻功武功之说呢?

刚好今晚可以多问问见多识广的摒尘大师。

晚上庙里的斋饭是法号叫明远的胖和尚做的,听闻他出家之前是杀猪的,后来家财尽数被儿孙散尽,到头还要苦他杀猪宰羊。

听人说杀猪的屠户死后都要下十八层地狱,他便辞别家人,毅然出家。

从前做杀猪菜,如今做素斋饭,食材简单了,味道不仅不减,反而更胜从前的美味。

庙里的斋饭用的食材都是自己在山上种的,又或是住在山脚的村民礼佛时送的。青菜炒豆腐,小葱拌豆腐,秦扶清与和尚与流浪之人一同吃了顿特殊的美味晚餐。

吃素斋饭,怎么也不可能吃到撑。

秦扶清觉得,靠吃豆腐喝豆浆倒是能填补这些可怜人空缺的蛋白质了,可想要填饱肚子,豆腐干和腐竹或许更适合他们。

到时候做了也能担去山下卖,至于这卖得的钱要怎么分配。

秦扶清倒是不操心。

摒尘大师不像普通人,他心中自有一杆秤呢。

晚饭后,山与月俱是一体,山有月色,月上有山,站在山顶仰望星空,浩瀚的星海中明月高悬。

后世难得见到的美景。

就连明月上的阴影都看的清晰。

秦扶清与摒尘大师在庙宇旁漫步,他又告知摒尘大师豆腐干和腐竹的做法。

“这二物在大师手中,想必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阿弥陀佛,施主一片善心,老衲定会好好珍惜。”

没有太多的推拒和客气,二人平稳地聊天,讨论豆腐干和腐竹的做法,决定明日试一试。

当夜,麻五并没回来。第二日一大早归来,还把殷杰给带来了。

昨夜秦扶清没回去,只过去一个麻五,殷杰哪里放得下心,生怕这是什么歹人的毒计,麻五想走他都不愿,非叫麻五住一夜今天二人一起来。

见秦扶清果然好胳膊好腿没什么问题,殷杰也就放下心来。

秦扶清道:“若不是如此,只怕你还不肯出门呢,来都来了,不如和摒尘大师多聊一聊。”

殷杰还能咋办,殷杰也很无奈。

一大清早暂住在寺庙的人们开始忙碌,山上不缺柴火,煮豆浆的铁锅烧得沸腾,空腹来上一碗,人身子也不空虚了。

做完豆腐,麻五和另外两个人便把豆腐担下山去卖。麻五脸上都是麻子,若叫他去卖豆腐,只怕人会嫌弃不买。

忙碌半日,秦扶清总算帮摒尘大师把腐竹和豆腐干给做出来了。腐竹就是挑起的豆皮,豆腐干就是把水豆腐压的更实在做成干。

不算太难。

就算一开始做的有点不尽人意,但只要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地走着,早晚能越做越好。

秦扶清和殷杰他们又在山上待了一日,这次赶早下山,摒尘大师并没有再阻拦。

只是在他下山离去之前,提出一个请求。

“摒尘大师为何要我带走麻五?”秦扶清有些意外。

“阿弥陀佛,”摒尘大师面容依旧平和宁静,他招手让麻五来,也让秦扶清好好看这张脸。

麻五还年轻,却已经生出皈依佛门的心思。

被摒尘大师救回一条命,他便想请摒尘大师为他剃度,留他在佛门了度此生。

可摒尘大师并没有同意。

麻五说的是想在佛门了了度过此生。

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佛门虽说讲前世因今生果,可无论佛道,又都强调要注重今生。

倘若连这一生都过得既不甘心又稀里糊涂,那还有什么意思?

普安寺的和尚都已经体验过人生种种,麻五在某些方面也算是历经沧桑。

可他还有机会走别的路,为何不让他走一走呢。

摒尘大师用秦扶清昨晚说过的话说服了他:“秦施主,麻五这一身本领在你手下,想必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麻五眼睛湿润,他抹了抹脸,转身单膝跪在秦扶清面前:“秦公子,您就收下我吧,只要给我口饭吃,叫我做什么都行。”

秦扶清无可奈何,他没有书童,麻五今年十七八岁,又不识字,当书童是当不成了。

做个随身仆从倒也还好。

人并不是物件,秦扶清收下麻五,应允道:“摒尘大师放心吧,我既收下他,便不会让明珠蒙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