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187章 树个榜样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87章 树个榜样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安溪县这地方穷苦,洪涝灾害频繁,天灾一来,百姓颗粒无收,养不活家中人口和需要更多人口来耕作土地换取粮食就像是个死结,而当地百姓是怎么处理这个死结的呢。

安溪县县志记载,大约六十年前,一位名叫黄鸣珂的官员来此地当县令,他来之后发现安溪百姓适龄男子都是光棍,且此地男子多,女子少。

一开始他以为是当地人注重名声,不许女子出门,知道有一日,他在河边亲眼见到一老者溺死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将其逮到县衙,想要处罚。

才从身边人口中得知,安溪县本地百姓向来如此,已有十几年的溺婴史了。男子长大后就是合格的劳动力,干活多,种的粮食就多,全家人遇到自然灾害活下来的几率大。

养女子的回报率不如男子,很多人就选择溺死女婴。

如此十几年过去,最开始的那一批男子长大成人,竟面临着无妻可娶的窘境。

黄鸣珂又惊又怒,实在不敢想此地百姓竟有如此愚昧,他当即下令处死溺婴的老者,并发布公文,日后不得处死女婴。

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安溪县百姓把溺婴从明面转到背地,若无人揭发,他们照溺不误,甚至还有人公然反对,认为养不起家中女娃,宁愿被官府砍头,也不得不溺婴。

黄鸣珂不信邪,谁敢叫嚣就抓谁,然后不出半个月,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直接落草为寇,差点让他乌纱帽不保。

后来,黄鸣珂总算想出一个解决方案。他取消溺婴的惩罚,然后广发公文,劝说百姓不要溺婴,家中有女婴的,由官府筹备养育婴孩的费用,每口每个月给钱六百文,以二十月为止。赤贫之家若再难养,卖给别人为婚也可。

“夫养六畜犹出卖以取利,岂养女而不可出卖以求生乎?”

把女儿养到两三岁只能卖几百文,养到**岁可以卖几两,借着世人求利的思想,黄鸣珂终于止住当地溺女之风。

在利益面前,道德绑架压根不够看的。

想让村民送家中女儿去读书,就跟六十年前黄鸣珂解决溺婴一事的思路差不多,空口白牙去说什么女子也有人权,也该读书。

笑话,真把普通百姓当圣人了啊。

两日后,一辆马车缓缓向村口驶来。自从秦扶清考上秀才后,青牛村没少来外人,原先见马车都十分稀罕,见得多了,只稍稍抬头给个眼神,便有继续干活。

“二位姑娘,青牛村到咯!”

“麻烦车把式,就把我们放到这儿就成。”

“好嘞!”

车夫勒住缰绳,缓缓将车停下,车帘被人掀开,露出女子白净的手,手腕上系着一根红绳,上面还拴着一对金铃铛,一动起来叮当作响。

这声音引起村口井边众人注意,“这谁啊?”

树下还有人坐着搓麻绳,好奇探过头看去,只见两个及笄之年的女子,裙裾飘扬,腰间系着天青色的腰带,更显腰肢纤细。

一回头,赫然是两张熟悉的脸。

“一巧二巧!是你俩吗?”

一巧抿唇淡笑,挎着包袱迈着优雅的小碎步走过来,“春花婶,你不认识我了不成?”

“哎哟,我的老天爷,”春花婶眼睛都看直了,这还是秦家那两个黑乎乎的丫头吗?才多久没见,怎的突然长开了!

“这俩丫头,皮肤白了还怪好看的,怎的这般水灵灵的?”

众女人见到是秦家一巧二巧,连忙围了上来,摸摸她们的衣服,还想摸她们的皮肤。

一巧大方的很,不仅不躲,还主动凑上去给人摸。

“这是啥布料,怎么这般柔软?跟天上的云似的!”

“一巧姐姐,这是真的金铃铛还是假的啊?”

“二巧,你身上抹的什么,怎的这般香?”

二巧一脸得意,好似看不起人,仰着小脸制止别人:“你们小心点摸,别把这上好的素锦给摸坏了!”

“这肯定是金铃铛啊,你别捏瘪了!”

女人们眼睛都看红了,这样好的衣服和首饰,她们一辈子都没穿过,可一巧二巧两个人命好,摊上这么一个秀才公做弟弟。

也有人劝道:“你俩小心些,别一会儿回去叫你们阿奶看见,不把这金铃铛给扒下来啊!女孩子家藏点私,留作嫁妆多好。”

一巧温柔地笑道:“春花婶,你想多了。这钱可不是家里给我们的,是我们在书局干活得的钱,阿奶也知道,也不会把东西要回去的。”

“啥?你们在书局做啥活?”

一巧二巧去县里的事大家都知道,可都以为她们是去照顾弟弟的,谁能想她们是找了工作呢。

二巧道:“我们在书局里做些清闲活,一个月也能有二两银钱呢,还不用出门,没瞧见皮肤都养白了么?”

“怪不得,怪不得,那书局还缺人不?”

“缺,怎么不缺。”

“那你看我能去不?”

“你认字吗?”

“不,不认识啊。”

“那就去不成,不认字怎么去书局做工?”

二巧跟人一问一答,让众人的心从云端掉到泥堆里。

一巧连忙道:“村里不是有村学吗?你们去学一学不就成了?反正现在还缺人,一个月好几两,只要女孩,要是去晚了,这么好的活可就没了。”

当晚,此事就在青牛村传开来,都说秦家一巧二巧出息了,每个月能领三两月银,都能买得起金子了,打扮的还跟个仙女似的。

可讨论归讨论,一巧二巧在家待了两天,也没见村里有人送闺女去读书的。

难免心焦,找到弟弟问道:“石头,你说他们能上钩吗?”

秦扶清把两个姐姐叫来,就是为了以利益诱惑村中村民,想要改变他们的思想,不过从这一招来看,效果还有些不够。

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还是郑氏给孙子解了难题,她道:“女娃就是再能挣钱,到年纪也是别人家的人了,叫他们掏束修钱培养女儿,没两年就嫁人,还白白耽搁没嫁人前给娘家干活,他们才不肯吃亏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