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193章 游学(二)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93章 游学(二)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此诗一出,众人才信他秀才身份,一人轮做一首诗,佳句么,没有,消磨时间倒挺快。

约摸一个时辰过去,云消雾散,彩彻区明,天地陡然一新,竟然又出了太阳。

外头山路依旧泥泞不好走,几人惦记赵根吉的伤势,着急下山,秦扶清好人做到底,贡献出毛驴出来,背人下山。

山岭里回荡着长耳脖颈上挂的铜铃声响,书生们一路叽叽喳喳,瞧着无忧无虑的,反倒比秦扶清这个真正的少年人还多些少年意气。

王安石有一首诗,倒十分符合秦扶清的心境。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王安石一生惊才绝艳,权倾一时,临到头来,竟叹道下辈子宁愿生在盛世,做个走鸡斗狗的纨绔子弟,欢喜一生。

秦扶清比起王安石虽差的远,可两世为人,难免思虑过重,从小到大,可谓是步步为营,处处谋划。并非不快乐,只是时间久了,就像是披上一层皮,想要脱下来也难了。

将陈烁一行人送到山下村落之中,赵根吉面色红润,嘴唇干燥起皮,一摸额头,滚烫。

陈烁焦急万分,出门这主意是他出的,万一赵根吉有个三长两短可如何是好。

“秦兄,你们可急着赶路?若是不急,可否能再帮个忙,把我们送到县里松鹤堂去可好?”

秦扶清自然应下:“不急,自管带路。”

长耳是头健壮的公驴,秦扶清决定要游学时,阿爷就将照顾他的重任托付给了长耳,上好的草料不要钱似的喂给它,三天两头给它刷毛,养的膘肥体壮。

只是驴子一走快,这几个孱弱的书生就有些跟不上了,或快走或慢跑,不出一炷香时间,呼吸如同拉风箱。

“不,不行了,我快不行了。”

秦扶清善解人意地道:“不然你们在后面慢慢赶路,我带人先去医馆如何?”

“这,”几个书生面面相觑,随后一口应下:“好!麻烦秦兄了,我们定会快快赶去的。”

没有他们拖后腿,秦扶清和秦行的速度又加快了些。

秦行赞叹道:“少爷说的果然对,读书人也得锻炼身体,不然真不行啊。”

他们进了城,没怎么费工夫就打听到松鹤堂,秦行把赵根吉背进去,叫道:“可有大夫在?快来看看这个书生,他从山上跌下来了!”

一番话,愣是叫药堂里的人都看出来:“谁家的书生,怎的又跑山上去了?”

“来了来了,快把人放床上,”一位身穿蓝色布衣的中年男子掀开门帘,一边擦着手上的水,脚步匆忙地过来,“摔到哪了?”

这人年纪也不大,两撇山羊胡,身形消瘦,经过时带起的风里都有一股草药味,看起来仙风道骨的。

秦扶清指着赵根吉的腿道:“脚踝扭伤,大腿遭石头划伤,还淋了雨,发烧了。”

陆弘先探赵根吉额头,然后看他脚踝,随后叫人放下门帘,掀开衣服,褪下赵根吉的中衣后,看见包扎好的伤来。

他解开手帕,只见划开的伤口狰狞翻开露着血肉,秦行被这一幕吓得捂住眼睛,秦扶清无动于衷,甚至好奇眼前这大夫会怎么评价他的包扎。

“哟,还知道止血,这是什么药粉?你给包扎的?”

“是我,药粉是我朋友给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陆弘撮起伤口旁的一点药粉,闻一闻,舔一舔,回味道:“白及,蒲黄,仙鹤草……不错,都是些止血的药草,药很好,就是包扎的有点烂。”

他拆下手帕,有小童端来清水,他先清洗创口,一旁还有针线放着。

秦扶清问道:“不用消毒杀菌吗?”

“他还中毒了?”陆弘诧异地问道。

秦扶清“啊”了一声,换个法子问道:“我是说,如果用清水洗伤口,难道不会让伤口溃烂吗?”

“公子误会了,这并非清水,而是盐水,我师傅可是随军做过军医的,怎能不知道治外伤不可用清水?”小童解释道。

陆弘也笑:“原来你是说这个,消毒杀菌的说法也怪有意思。”

古人看不见细菌,但也能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比如处理外伤要清洗,防止伤口溃烂,他们通常用一些抗菌消炎的草药来处理外伤。除此之外,古人还知道污秽之物能使伤口难以愈合,比如攻城时浇金汁等。

但这其中原因,又很难说的明白。

陆弘没有多问,烧过针后开始缝合外伤,秦扶清也在想,他都把玻璃烧出来了,是不是能试着做显微镜了?

当初教给舅舅简单的杂交育种之法,舅舅就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样,研究得不亦乐乎,如今也颇有心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创造出一个奇迹。

若是能把显微镜给倒腾出来,让苏木见识一下微观世界,他懂得医术,又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手搓显微镜最关键的点就在于做出凸透镜,看来可以尝试一下。

秦扶清对陆弘从军的事很感兴趣,不免多问几句。

陆弘倒是爽朗,笑道先前筋竹岭山中多野兽,吉川县县令广发英雄贴,招能打虎的能人,杀死一只老虎赏银百两。那段时间好多猎户来到吉川县,有人尝到甜头,有人则被猛虎打的不能自理。

运气好的,还能活下来被人送到他这松鹤堂,运气不好的,直接喂老虎的。

山里老虎吃多人,就跟成精了似的,猎户来了一拨又一拨,输多赢少,狼狈不堪。

那些老虎尝到吃人的甜头,也不甘心留在山中,经常下山到村落里扰人清闲。

不得已,只能请附近驻军来猎虎。

陆弘因医术高超,便被军队招去,做了三个月军医。

回来后也算镀金了,说出去也能给药堂招揽些生意。

仔细算来,上次大规模猎虎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秦扶清了然,他就说巴陵地处偏远,也从未听闻战事,怎么就碰到个随军的大夫。

原来如此。

重新给赵根吉包扎好伤口,陆弘摸着他扭伤的脚踝,好像就随便摸了摸,便道:“好了。”

“好了?这么快?”

“不快,还要再针灸,不然好不透彻,日后一到阴雨天,保准还疼。”

陆弘会的挺多,他祖上世代从医,到他这代都已经是第五代了,家中兄弟都是从医的,姐妹们也都会些岐黄之术。

不过为了讨生活,大家各自散开,很少都在一块地方。

秦扶清与他聊起天,说起自己是从安溪县出来游学的读书人,陆弘先是惊讶他年纪之小就出来游学,随后又道:“我一个姑姑就嫁到安溪县了,算起来也有一二十年未曾见过面。一二十年前,我比你大**岁,也曾外出采过草药。这老天爷啊,就跟家里的大长辈似的,少有偏心,有些地方长出来的药草,总比别处好些,现在想想那次出远门,还觉得似在昨日。”

陆弘赞赏地拍拍秦扶清的肩膀,“等着我,我这儿也有些好用的伤药,你且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秦扶清收下他的好意,本要付钱,陆弘却道:“不值几个钱,我巴不得你用不上,日后有缘再见,你可要好好给我讲讲路上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也有礼物送给陆大夫,山高水长,总有再见之时。”

赵根吉伤势稳定下来,他本就是吉川县人士,药堂里有人认得他,已经回去告诉他家中人了。

秦扶清也不必在此等待,收拾好行囊,与陆弘告别,牵着长耳带着随从便离开此地。

从吉川县向北再走一二十里,便是金川江渡口。二人走大半个时辰,穿过一片森林,还未看见金川江,便听到奔腾的江水溅起的声音,如骏马嘶吼。再向前走,路上便多了些许行人,背着行囊,带着斗笠,牵着驴马,竟都是要过江的。

过江之人多是商人,也有僧人道士,待靠近渡口后,人群熙攘,渡口并未见到船只。只见一个身穿蓑衣的中年男子声嘶力竭地吼着:“此处不能渡江,正是汛期,风急浪大,想过江需先坐船到宣城,那里水流平稳,适合渡江。”

人群纷扰,有人出声道:“船家,就不能在此等汛期过去吗?”

“那你在此地等吧,起码要等半个月呢!”

立马有明智的人问道:“船家,去宣城要坐几天船?多少银钱?”

“咱们顺流而下,一日三百里,跑的比骏马还快,最快两天就能抵达宣城,至于船费嘛,一人三百文钱,驴马与人等价,不讲价!”

“这么贵!若是直接渡江,不才收二十文钱?”

“汛期啊,我们也没办法,实在不行,你们走陆路,绕的更远!”

秦扶清在人群后,也看出这船家有坐地涨价之气势,奈何这人群之中有人急着赶路,耽搁一天便误一天银钱,仔细算来,还是掏钱坐船去下游渡江划算。

可看着湍急的江流,众人不免心中犯怵。

“掏钱坐船没什么问题,只是你这船可能经得起风吹浪打?”

那船家咧嘴一笑:“嘿,你这话问的话。你若是信不过我,且去附近水邬打听打听我江中银鱼的名头,我娘生我那天就在船上,我还没落地呢,我爹划着船先吃了十**个比山还高的浪头。任谁都说我天生是吃水上这碗饭的,你们若是不信,且看我给你们露一手!”

他说罢,把头上斗笠扔到一旁,褪去上身汗衫,连裤子都脱的一干二净,赤条条的,二话不说,如银鱼般蹿进湍急的水流之中。

这般急的江水,还不知里面有多少漩涡,别说人了,丢根木头进去都能卷到水底半天浮不起来。

有人吓得大叫:“他跳进去了!要出人命了!”

不远处还有看热闹的船家,在那笑道:“这夯货,迟早死在他自己手里头!”

秦扶清看得津津有味,他就说出来走走是好事,在家哪能天天看到这般多有意思的人呢。

众人在江边围观,替船家捏一把冷汗。

下一秒,那人从混浊的江水中露出头来,露齿一笑:“接着!”

说罢,一条闪烁着银光的白条鱼被扔上岸。

那船家也手脚并用爬上来,一边套衣服一边道:“这回信了我的本事吧,你们要赶时间渡江,非坐我的船不可!要坐的赶紧交钱,一会就出发,都赶紧的!”

“少爷,要不咱们还是等等吧。”秦行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他倒是会凫水,可在这江中浪打浪游个来回,就跟调戏阎王爷一样,真怕有去无回。

江边等的人挺多,真交钱上船的还是少,大多数人都在观望等待。

船家也不着急,从河边捋了草绳穿过鱼口将鱼身弓起绑住,又吆喝道:“三百文钱,船上各种鱼管够!包你们都没吃过!”

正打算交钱的和尚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不吃荤腥。”

船家尴尬笑道:“莫急莫急,还有白粥可喝。”

“一、二、三……已经有四个人了,再来四个人,咱们就发船!”

他说着,跳上船把鱼挂在船尾垂在水中,又回来要解栓船的缰绳。

秦扶清走上前道:“二人一驴,可能上船?”

那船家仰头看他,“小孩可有钱?”

“有,没钱怎么会来问价?”

“那肯定能上船啊!”船家把绳子拧几圈攥手里,看清长耳的体格后:“嗬,这么壮的驴?乖不乖?”

“还算听话。”

“那就上来吧,给一两银,我就不收第八个人了,你这驴子实在占地方,如何?”

秦扶清打量一下长耳,想了想,觉得也不算太过分。

秦行心疼地掏出一两银递给船家,“给你,可千万要将我们平安送到啊!”

他们二人一驴上了船,船家便解开绳索,跳上船,不消片刻,船体晃动,长耳被安顿在船尾,乖乖卧在船舱里,显然有些慌乱,嘶鸣着寻找主人的安慰,秦扶清坐在一旁,给它顺毛。

“乖长耳,不怕不怕。”

这时,船上一布衣书生笑道:“这三百文不白花,未来两日都有孙楚声做伴,也能聊以慰藉,大伙说是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