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250章 惺惺相惜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50章 惺惺相惜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先出去吃饭,一会儿吃完饭我再和你们都说一说。”

把二哥哄的差不多了,秦扶清拉着他起身,“上回我烧的番茄炒蛋你喜欢吃,今日我又烧了些,你可得多吃点,别回家让婶娘一看,又心疼你不知照顾自己。”

秦扶义扯扯嘴唇,这话说的,好像他年纪比石头还小一样。

非要顶两句嘴才开心:“我向来苦夏,等到秋冬就胖起来了。”

不过想到秦扶清炒的番茄炒蛋,那酸酸甜甜的滋味真让他忘不了,走路也快了几分。

秦行早就支起来烧烤炉子,专门找铁匠打的炉子,买的上好的果木炭,提前烧了焖着。

在集市买了二斤羊上脑肉,最是鲜嫩,还有一些白条小鱼,清理干净后用佐料腌制,再用铁签子串好。

秦扶清隔三差五就想这么一口,集市上再打些米酒回来,夏夜里吃着烧烤就凉面,咂摸几口酒,那滋味,赛过活神仙。

等他们二人出去时,秦行坐在烤炉前的小板凳上烤着,王宝达给他打下手。

殷杰和周霆把厨房里烧好的饭菜往外端,放下菜后,周霆抹抹手要出门。

秦扶清连忙问道:“元桥,快吃饭了,你又要去哪?”

周霆年满二十,举行冠礼,得娄雨贤给他起字,号元桥。

殷杰他们要小周霆两岁,现在都还没起字。

周霆道:“州桥前的水货铺子卖卤味,我听人说有几道菜味道很是不错,刚好咱们几人许久未聚,我去买些回来尝尝鲜。”

有酒有饭有烧烤,再来些凉拌菜味道更好。

几个半大小子,正是能吃能喝的时候,要是吃的不尽兴,那才叫难受呢。

王宝达一听就跳起来了,“我跟你一起去!”

又转头千叮咛万嘱咐秦行道:“别忘记给我留两串羊腰子,我就好吃这口。”

秦行笑道:“好的王少爷,我知道了。”

秦扶清没再拦着,见大家兴致勃勃,一看桌上就两盘菜,好像是有些寒酸。

一拍脑门,秦扶清想到些什么,又去菜园子里挑出几个番茄来,用竹篮子装着,匆忙去隔壁王大娘家中。

他们在这处院子住了有几年,和左邻右舍都熟悉的很。

左边的王大娘,最好种些瓜果蔬菜,一年四季都不曾断过粮,有时候收获多了吃不完,没少给秦扶清他们送。

秦扶清拿着王大娘没见过的番茄,想要换些荆芥和胡瓜,胡瓜是西汉时张骞通过西域传入国内,得名胡瓜,东晋时期北方掌权者对“胡”字敏感,便把胡瓜改名为黄瓜。

如今的民间,有叫胡瓜的,也有叫黄瓜的,总而言之,不管叫什么,大家都知道是这么个东西。

秦家里种的也有黄瓜,每年夏天黄瓜炒鸡蛋,黄瓜清吃,黄瓜汤,各种没见过的吃法都有,小时候一度成为秦扶清的噩梦。

现在秦家有些钱财了,黄瓜产的再多,也不用紧着一天到晚地吃,自然而然,就有心思琢磨更多更好关于黄瓜的吃法。

凉拌黄瓜,需把黄瓜拍碎,加入蒜末荆芥或是香菜小葱之类的,倒入香油、盐等调味品浸泡一会儿。

夏日吃味道最好不过。

黄瓜晚些种,等到秋季天冷罢园的时候,还能收获一波,洗干净控水晾晒,做成腌黄瓜,等到冬季再拿出来,又是一道让人发馋的美食。

隔壁的王大娘没见过番茄,秦扶清仔细教她把番茄切了洗了,又打碎几个鸡蛋搅拌出蛋液,滋啦一声,油热下锅,正赶上饭点,秦扶清的指点来的刚好。

一道红黄相间的番茄炒蛋出锅,王大娘用筷子挑了一口,咀嚼片刻,初开始觉得味道有些奇怪,可越吃越觉得好吃,酸甜的茄汁将鸡蛋也浸染上了味道,让人胃口大开。

“秦秀才,你说这也是茄子?咱以前怎么都没见过呢?”王大娘对番茄赞不绝口,忍不住问道。

秦扶清道:“番茄番茄,这种菜是从海外番邦来的,还没大面积种植,只一些人手里有种子,等到今年秋里,我多收些种子,也好分给大娘一些。”

一听这话,王大娘嘴角都合不拢了。

“秦秀才,你可真是客气,那大娘就先谢过你,快跟我到菜园里摘菜,你看我这,耽误你不少时间吧?”

“没事,元桥他们出去买东西还没回来。”

王大娘家的院子不算大,和隔壁四人住的小院差不多格局,可在面积的精打细算上,秦扶清快马加鞭也赶不上王大娘。

前院里种的有花草,后院里用树枝隔出来的菜园子,这里一畦,那里一拢,像豆角、葫芦这样的攀爬植物,专门用竹子搭了架子,人能在蔬菜架子下通行。

格外悠然。

王大娘手快,摘了好些嫩黄瓜给秦扶清,一边精准地把老黄瓜给放一边,等老黄瓜彻底成熟,就能摘下来留种。

“等留种了,大娘给你也送些。”

秦扶清平日里不种菜,今年是他第一回种番茄,没想到被王大娘当成可以交流的农友了。

他欣然同意,其实种菜还挺解压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很多事都并非做了就能立竿见影看到效果,可种菜是。

短短几日十几日,就能看见小芽突飞猛涨,悉心照料就能吃到果实,好不快哉!

秦扶清俨然想把种菜也当成一门学问,王大娘不懂这些,她只道这么好的地方,不种菜就可惜了。

后院里还有一棵梅子树,五六月正是黄梅时节,树梢上的梅子金黄黄的,王大娘手快,把为数不多的梅子也采了些放到篮子里。

“你们吃罢饭就酒喝,今年雨水好,梅子结果也多,我家闺女就惦记这棵老树,暮春时来采不少梅子,说要拿回家泡酒。”

王大娘笑眯眯地说着,夏日的晚霞映照在她脸上,让人觉得十分朴实又安心。

秦扶清想到自己快过门的舅妈,听说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会酿果酒,去年酿了回杏酒,到今年秋里二人成婚时挖出来,不知又该是何种滋味。

秦扶清心里盼着呢。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秦扶清将一篮子新鲜现摘的蔬果拿回家去,压井水淘洗一遍又一遍,从地下提出来的水,带着透彻的凉气,这样洗出来的黄瓜也格外解热。

他在厨房里拍黄瓜,也无需殷杰和秦扶义帮忙,二人便在井边清洗梅子,摆到瓷碗之中。

二人同围着水井洗东西,难免手指触碰,接触之时,秦扶义也只是微微闪躲,并未表现出太多的不适。

这可和他前两日的反应不太一样。

殷杰有些好奇,这兄弟俩方才都在屋里聊了什么,便借着青梅找话题。

要说秦扶清的几个朋友中,最能与秦扶义说上几句话的,也就数殷杰了。

他们二人,有相似之处。

殷杰道:“我一看见梅子就口齿生津,盖因此物太酸。后来读书读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才知道在食醋出现之前,古人都是用梅子做肉汤调味的。”

秦扶义看他一眼道:“殷兄对饮食颇有见解?”

“哎,见解算不上。我不过长了一张嘴,除了读读书,便是用它吃饭,比不得扶清,样样精通,不仅会吃还会做。他平时爱好广泛,对吃的研究也不少,就比如这小小的青梅,有乌梅盐梅金梅十香梅等等之分,你可知道?”

“不曾听过。”

“古人除了用梅子当调料,也会生食,最常见的就是伴盐或者糖,减轻酸味。宋人诗词中有云‘何物与侬共醉眼,半黄梅子带红盐’,便是如此吃饭。除了生食,梅子还能泡酒,花样腌梅,”他举起一颗洗干净的青梅放在眼前,颇为感慨道:“看着这么一颗小小的梅子,谁又能想到它背后还有这等学问呢。”

“二哥平时一心读书,可有劳心注意?”

秦扶义看着殷杰,隐约有些明白他要说的意思。

或许这就是他们二人的相似之处,都有同样的心思,所以格外能了解对方。

他拦住梅子,控出水分,摇头道:“我没有那么多闲心去研究这些。”

殷杰苦笑道:“我又何尝不是呢。这些道理,都是你弟弟交给我们的啊,你可知他那时才多大?”

秦扶义都不用知道,便能想出来当时那场景。

殷杰接着道:“他那时候不过十岁出头,才刚考童生呢。王舅舅家中种的有青梅,酸不溜秋,难以入口,卖也卖不出去,他便每日来私塾时带一小包,给我们讲梅子背后的学问。我们没得糖,便叫娄姐姐从师娘的厨房里偷盐来,佐着青梅吃。有时候什么也不蘸,直接吃,是因为午后困的不行,总想着睡懒觉。”

一提到和秦扶清在乡下读书的那段时光,明明也没过去多久远,殷杰的脸上却挂着怀念的神情。

秦扶清就像是少年时期乡间吹过的无忧无虑的风,吹着吹着,就将他催长大了。

殷杰那时候看着秦扶清就在想啊,这个人怎么这般厉害,懂得比夫子还要多,还要杂,他是从哪知道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呢?

为何除了读四书五经,还有闲时间闲心思研究别的这些呢?

殷杰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秦扶清,世间有大毅力者,不过如此。

寻常人面对秦扶清所处的环境,面对那些人,绝难做到他如此耐心的程度。

就像是秦扶义,殷杰小时候挺不喜欢他的。

大概是想到自己家中同样闹腾找事的亲邻吧。

难免对秦扶清有所同情。

可秦扶清就不觉得秦扶义麻烦,带他读书,带他一起玩,还要想法子给他调理身体。

一个小孩子操的心比大人还要多。

饶是如此,秦扶清还能做学问,在闲杂事上继续做学问。

殷杰也是考上秀才后,才稍有空闲时间读了闲书,或许是受秦扶清影响,他读书时不分正经或是不正经,什么书都读,读了后再做筛选。

如此一来,懂得的知识确实比从前多了,也杂了。

只是小院里一起长大的朋友们见惯了秦扶清的变态之处,便对他的博文广记没太多实感。殷杰为人也低调,从不拈酸,这才能稳住心态。

可他真的不酸吗?

想也未必。

都是老师的弟子,秦扶清受到的关注远超他们所有人,凡是秦扶清所到之处,人们没有不喜欢他的。

就连殷杰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他太喜欢秦扶清这个朋友了,以至于说话做事,总想着秦扶清会欣赏什么样的人,便向此靠拢。

他了解秦扶清,也了解自己。

所以当他看见秦扶义看向秦扶清偶尔流露出来的神情时,才觉得二人真是相似。

二人都不甘心落于人后,奈何身边就是有个秦扶清,他们再怎么不甘心,也没办法不去欣赏甚至模仿他。

秦扶义听殷杰说着乡间趣事,内心可太赞同了。

秦扶清才五岁的时候,就帮王家倒腾出来杏酱果脯,后来林氏将这些蜜渍果脯发扬光大,每年都往家中送不少。

他虽然不是林氏的亲外孙,可托秦扶清的福,在王家住过一段时日,逢年过节时,他爹娘还会准备节礼,叫他一同跟着送去。

每回家里人吃果脯,都会惊奇且百般不厌地重复:“石头怎么就这么聪明,能想出这般做法呢?”

后来王立来种了梅子,初开始青涩苦口,卖不出去,往家中送来不少,都盼着秦扶清都想些法子。

秦扶清果真想出来了,不知从哪找借来的书,翻出腌制梅子的古方来,选出两种最适合常人口味的做。

后来王舅舅用了更好的法子,结出来的梅子果不再酸涩苦口,梅子也就好卖了。

二人经历过同一个时间段,欣赏了秦扶清的不同面,却同时被困扰着。

一瞬间,隐秘的心思通过眼神快速交换,二人竟然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他们搞不懂秦扶清的脑回路,只能苦苦跟着,免得被抛下更远。

如今找到知己,秦扶义也就打开话口,重新说起秦扶清最近的所作所为。

“他方才还说什么要帮青楼里可怜无辜的女子,我也不知道他又在想些什么,这种事,怎么能轮到他来插手管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