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沈家九姑娘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次出招

沈家九姑娘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次出招

作者:夜纤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0:56 来源:小说旗

“三嫂,太太那儿伺候的人手不足,把小桃调过去伺候,你觉得如何?”孙桢娘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沈丹遐看着孙桢娘,知她这么做是在为徐朝的行为扯一块遮羞布,垂下眼睑,无奈地道:“就这样吧。”不耻徐朝所为,却还要替他遮掩,这真是让人感到憋屈。

“三嫂不必为我感到难过,虽说徐朝不好,但能嫁到徐家来,是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其实这样也不错了,比我在娘家过得还要舒坦,嫂嫂和我好,祖母慈爱可亲,我是因祸得福。”孙桢娘豁达地道。她因容貌不佳,迟迟不能出嫁,几个妹妹对她怨声载道,父母明面上没什么,暗地里也是多番嫌弃,是以在那个时候嫁给徐朝,成了她最后的出路,虽然知道徐朗不是良人,曾后悔过,但最终她还是想通了。

想得开,总比郁结于心好;妯娌俩又闲聊了几句,孙桢娘起身离开,回她的榴实院。决定好的事,孙桢娘立刻实施,在小桃去漪岚院前,孙桢娘见了她一面,主仆在屋里说了什么,无人知晓,只是在小桃离开后,孙桢娘愤怒地砸了一个茶杯,咬牙切齿地骂道:“彭氏,你这个贱人,我饶不了你。”

徐朝贪花好色是一回事,被人算计是另一回事,即便孙桢娘对徐朝没有丝毫夫妻情意,但她绝不允许旁人拿徐朝来打她的脸,彭昕此举,成功地再次激怒孙桢娘。

小桃被调去漪岚院伺候沈妧妧,彭昕就知计划失败了,和蒋奶娘躲房里,另想计策。

大雪纷纷扬扬,如絮如盐,很快地上就厚厚地铺了一层积雪。整个锦都城,都笼罩在这白茫茫大雪之中。天气寒冷,街上行人稀少,酉时初,天色已然暗沉。高榳的马车出了宫门,沿着玄武大街前行;离郡王府还有百尺的距离,刺杀突然而至。

利箭如雨点般射向马车,“啊”有五个护卫提防不及,被箭射中,而其他人反应过来,立刻拨刀挥舞,抵挡射过来的利箭。还有人大喊,“保护王爷。”

又一轮利箭射过,从暗处窜出十几个蒙面人来,一场血腥的杀戮正式开始,两边人马短兵相接,刀剑相交;高榳打开车门,目光冷凛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这些刺客有备而来,手段残忍,下手利落,显然是职业杀手。一个蒙面人手中长剑干脆利落不带一丝犹豫,向上斜刺,一只断臂伴随着惨叫声飞上半空;护卫们亦是拼死对敌,大刀割断蒙面人的脖子,血液喷洒出来;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断肢残腿。王府内的人见高榳遇袭,赶过来护主。

高榳已被层层保护起来,那些蒙面人都是死士,死士是宁死不降的。他们眼见刺杀失败,他立刻反转剑锋刺向自己,有的了断了自己的生机,有的却被眼明手快的暗卫们点住了穴道,束手就擒。

酉时初刻,针对高榳的刺杀行动,以刺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高榳看着满地的尸体,沉声道:“厚葬这些个护卫,请大夫进府为受伤的护卫诊治。”

“是,王爷。”护卫首领应道。

高榳一步一步的走回郡王府,幽深的眸中平静无波,刺杀、下毒、刺杀,是谁这么想让他死?

燕郡王在郡王府外被人刺杀的事,令满朝文武震惊,五城兵马司、城卫军以及锦都府衙门,加强了巡逻和盘查,一时之间城里风声鹤唳。

城中紧张的气氛,也波及到了内宅,那些什么冰雪宴、赏雪宴都无人举办了,这对畏寒又不喜应酬的沈丹遐而言,却是件喜事。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治,锦都城到是“干净”不少,偷鸡摸狗的人少了,坑蒙拐骗的人也少,就连青楼的生意都清淡了许多。

十二月初六,大吉,宜嫁娶,雪霁初晴,高榳身穿王爷吉服,亲自去裴国公府迎娶他的新娘杨灵芝,这令杨家上下倍感荣耀。高榳把杨灵芝接回了郡王府,等皇上派来的内侍念完赏赐的旨意后,一拜天地,三鞠躬。二拜父母,三鞠躬,皇上皇后没有亲临,两人是对着空位行的礼。夫妻对拜,三鞠躬。

礼成,送入洞房,待高榳揭了盖头,喝了交杯酒,出来待客一番后,再次回到新房,夫妻俩自是水到渠成,颠鸾倒凤,一夜缠绵,一夜旖旎。次日,高榳带着他的新婚妻子进宫拜见皇上和赵后。成亲后,高榳也就成燕郡王晋升为燕亲王了。

虽然今年的雪下得比往年早,但雪量不大,没有成灾,不过因冷得过早,木炭消耗的比较快,彭昕又是个奢侈的主子,把屋里烧得火热,半个月就把一个月的份量给用光了,打发婢女去领。

守炭仓的婆子翻开册子,“五奶奶每月是五十斤银霜炭,前日就已领完,你怎么又来领?”

“五奶奶房里的炭用完了,这大冷的天,你不让我领炭,冻病了五奶奶,你担待不起。”婢女厉声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炭,我怎么让你领?”婆子翻着眼皮道。

“我刚已看过了,里面明明还有五六篓银霜炭。”婢女斜睨她道。

“那五六篓银霜炭是老太太院子里的,怎么五奶奶连老太太的东西也要抢占吗?”婆子冷笑地诘问道。

婢女磨了磨牙,甩手走了。婆子立刻唤一个小婢女过来,“快去,告诉四奶奶,五奶奶的炭用完了,来要炭,给是不给?”

小婢女拔脚就往榴实院跑,孙桢娘正坐在房里看书,得知这事,勾唇一笑,道:“那是祖母院子里的炭,不可乱动,我用炭用得少,就分出一篓炭来给五奶奶吧,行了,一会我让人把炭送去给五奶奶,你回去告诉张婆子一声。”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婢女怀瑾。

怀瑾会意,将小婢女带了出去,给了她一个荷包,“这是给张妈妈的。”又给了十几枚铜钱给小婢女,“这是给你的,去买糖吃吧。”

“谢谢怀瑾姐姐。”小婢女高兴地走了。

怀瑾让粗使婆子去杂房搬出那篓浸泡好药水的炭,命她们送去给彭昕,半道上遇到怒气冲冲要去寻张婆子麻烦的彭昕,怀瑾上前行礼,笑道:“五奶奶,那张婆子不懂礼数,我家奶奶已训斥她了,这是我家奶奶让奴婢给五奶奶送来的炭。”

彭昕不疑有他,转怒为喜,也不去寻张婆子了,返回院子里。这篓炭两天后又用完了,不等婢女找张婆子要炭,怀瑾又送了一篓炭过去。

二十六日,徐家城郊的三个庄头送来了年货,沈丹遐在城外也有四个庄子,不过她并没让四个庄子一起送年货,而是让他们轮流送,今年是西城洪庄。

侍琴拿着红禀帖进来了,“奶奶,洪庄的庄头送年货来了。”

沈丹遐接过帖子,上面写着,“门下庄头洪堂叩请姑爷、姑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金安,新春大吉,万事如意。”沈丹遐展开单子,上面写着“狍子十只、竹根鼠六十只、獐子五十只、大鹿二十只、山鸡一百只……孝敬哥儿,活白兔四对、活黑兔四对、活山雀四对、活锦鸡两对。”

沈丹遐出去见了洪堂一趟,她虽然年轻,却是当家主母,而洪堂已年过五旬,主仆俩隔着屏风见上一面,并无大碍。

“你们有心了,那几个活物,两位少爷挺喜欢,今年雪大,路上难为你们了。”沈丹遐笑道。

“过年来给姑奶奶请安是小的们的荣幸。”洪堂躬着身子道。

“今年的收成还不错,你们辛苦了,这三百两银子,是赏你们的,回去过个富足年吧。”沈丹遐出手一向大方。

“谢姑奶奶,谢姑奶奶。”洪堂接过侍琴送来的三百两银子,满脸感激。

“还有十几匹布,你带回庄子上,分一分吧,我让你发放给庄户们的粮食和糖,你可都发放到人了?”沈丹遐问道。

“姑奶奶吩咐下来的事,小的都已办妥。”洪堂道。

“好,你歇上一晚,明儿回庄子吧。”沈丹遐让侍琴带他下去安置。

这一年没有年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夜。申时末,又落雪了,天空昏昏暗暗的,各房各院里早早就点上了灯。祭祀等礼仪,一如去年,有所区别的就是沈妧妧没有来祠堂,去年在沈丹遐肚子里的两小家伙,今年坐在蒲团上,沈丹遐跪在两人中间。

徐奎给列祖列宗上了香,祈祷道:“列祖列宗在上,吾乃徐氏第十一代徐奎,小儿徐朗奉皇命离京,自古忠孝难两全,恳请列祖列宗宽恕;现有朗儿之嫡妻沈氏,率二人之嫡长子均炎,嫡次子均烶,跪于堂前,恳求列祖列宗庇护。”

言罢,徐奎将杯中祭酒倒于地下,沈丹遐磕了三个头。

“沈氏,你替均炎均烶给祖宗们上香敬酒。”徐奎肃颜道。

沈丹遐起身,接过婢女给的三炷香,插进香炉里,端起酒杯,道:“列祖列宗在上,妾乃徐氏第十二代徐朗之妻沈氏,妾夫奉皇命离京,妾儿均炎、均烶年幼,尚不足周岁,母代两小儿向列祖列宗上香敬酒,祈求列祖列宗庇佑。”言罢,也将祭酒洒于地上。

祭祀完毕,徐家二房三房的人告辞离去,各自回家吃年夜饭,徐家今天的年岁饭,摆在圃院的花厅;除夕夜团圆宴,就连沈妧妧亦坐着软轿,抬了过来,卧床这么久,她没有瘦,反而胖了;虽然婢女给她清洗了一番,换上了新衣,但她身上仍然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怪味,嘴角处口水不受控制的往外流。

徐老夫人看着这个样子的沈妧妧,轻摇了下头,目光转向彭昕,彭昕的头发已长了寸许,眉毛也稀稀拉拉的长出来一些,可睫毛仍然一根也无,脸上虽抹着脂粉,却仍能看出她肤色蜡黄,眼睛深陷,似乎身患恶疾。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做人,要心存善念,心怀恶念,必遭天谴。”徐老夫人幽幽地道。

沈妧妧怒目而视,死老太婆是想说她现在这个样子是遭了天谴吗?

徐家五位奶奶表情各异,若有所思。

“上菜吧。”徐老夫人在居中的位置上坐下。

或许是意兴阑珊,又或许是知道家中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和睦,待散了席,喝了半盏茶,徐老夫人就说乏了,没有留儿孙们守夜,叫他们各自都散了。沈丹遐带着两个儿子回了灵犀院,小儿不知愁滋味,笑得露出白白的小乳牙,沈丹遐点点两人的小鼻子,轻叹道:“你们爹爹看来是没法赶回来过年了。”

徐朗出去三个月,隔七日就有家书送来,还送了三次在沿海买到的一些特产,什么鱿鱼干、墨鱼干之类,可这人却没法回来,通过信函,沈丹遐大致能推算他如今已到了新城,到海口至少还要一个月,也就是说,徐朗或许都赶不上两小家伙的周岁。

次日,大年初一,徐家人没有出门;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陶氏回鲁泰守孝不在锦都,依礼数,沈丹遐是可以回沈家老宅的,但她并不愿与沈母、林氏她们见面,早就与陶家说好,清晨,陶深和陶泽兄弟亲自过来接沈丹遐母子去仁义伯府。

在仁义伯府轻快了一日,初三,沈丹遐就得打起精神来,迎接徐家的几位姑奶奶,好在最让人头痛的徐缊还在城外的庙里清修,徐纹又和亲远嫁了,回门的是几个庶出的,在嫂子和弟媳面前,她们不敢拿腔作势,相处的还算十分融洽;彭昕说了几句酸话,众人也当没听到。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徐朗不在家,沈丹遐也没兴致带两个儿子出去赏灯,就让人在院子上挂上近百盏花灯,让奶娘抱着两小家伙,观赏花灯。

“这是灯,花灯。”沈丹遐有意引导两个小家伙学说话了。

胖胖是“噗噗。”

壮壮是“唧唧。”

沈丹遐并不气馁,继续教,只是还没满周岁的两小家伙,暂时还没有学会说话。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