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民间诡闻怪谭 > 第十八章 真相

民间诡闻怪谭 第十八章 真相

作者:张自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0:34 来源:小说旗

这场换命能成功,是因为爷爷已经算准鬼僧贪财,他们看在钱的面子上不会说破,哪怕舍利子的效果不太好,也一定会做。

当被僧人念咒施法时,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我,便被鬼差带去给七叔的孩子换魂。

整个换魂的过程是非常惊险的,七叔一直希望能拥有自己的骨血,所以他找代孕生下了骨肉交给胡冰抚养。

胡冰一直想要把她的孩子复活,可由于没有亲眼见过孩子长大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胡冰想到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我,在整整十八年的期间,我与七叔的孩子同时生长。

爷爷正因为看出了这一点才没有说破十几年前那场大火。

爷爷利用七叔换魂的方法偷梁换柱,将我魂魄换到另外的身体,事先需要换魂的身体必须口含九阴养命丹,当她将要成功的时候,爷爷、穆文斌、刘萍他们三个同时出手,让辛辛苦苦十几年的胡冰为我做了嫁衣。

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筹谋了十八年,爷爷虽然没杀人,可他明明知道有很多人会死,却仍然坚持这样做,这又与杀人何异?

深知爷爷为人的我,难以想象他这些年以来承受着多大的自责,可这一切却都是因为我而造成的。

他在痛哭的时候,我也跟着他一起流泪,摸了摸身体,除了比以前瘦弱点以外,完全没有任何的变化。

七叔被抓了,爷爷他们暗中调查将七叔曾经所有的恶行举报,他也因此受到审判。

而胡冰就是那个中医艾灸堂的少女,自从十几年前受过伤之后,她始终利用人茧之术来保持青春。

两个人背地里做过很多歹毒的事情,我盯着爷爷的双眼,问他是不是因为我,所以明知道七叔在做什么却不阻止?

爷爷目光深沉的望着父母的牌位,他长叹口气,令我心里也升起了某种说不出来的情绪。

这件事,在我们爷俩心中算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灰衣鬼僧后来被无罪释放,他们并无直接的证据证明鬼僧杀人,何况,人家还有着正儿八经的身份。

鬼僧并不是汉传佛教的僧人,他们修行的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之所以入庙为僧,完全是为了方便掩护,其实背地里扮演着收钱办事的买卖,经常出去立阴庙,制造神迹来赚钱,只要给钱,亲爹都能给卖了。

鬼僧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唐玄奘回归中原之后,他打开华夏与外界的教派往来,渐渐的有许多的外来僧人宣传自己的教义,这些人不仅仅懂得法术,又深明奇淫技巧,非常受达官贵人的推崇。

因此也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特权,有一则受到当时最高级别的赞赏便是将寺院的大门刷上朱红色。

妖僧霍乱屡见不鲜,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组织军事不断打击外敌,安禄山内部又发生权力的争斗,两种作用的交叉令这场大乱得以平息,可笑的是,唐肃宗皇帝认为是他手下一个叫‘不空’的僧人念经,求得佛祖的保佑,才使得这场大乱平息。

包括后来的唐宪宗皇帝,他竟然在皇宫中迎佛骨入朝,等等愚昧的事情层出不穷,而导演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灰衣鬼僧,他们崇尚权势,喜欢金银,与正统的佛教背道而驰,可由于打扮的光鲜亮丽,始终无法被人识破。

直到唐武宗继位,一场清理佛教的大事发生,这让许许多多真正的修行者也遭受磨难,可鬼僧们逃离之后遁入民间,仍然干起坑人害命的买卖。

我虽然活过来,可爷爷却说,这条命是在阴曹地府的换来的,如果想要安享晚年,必须如出马仙那样躲过三灾六难。

所谓三灾六难,分别是天灾、地劫、**。

六难指着的是:金难、土难、水难、木难、火难、心难。

需要每三年度一次大灾,每一年承受一次劫难,三灾六难完全度过,需要九年的光景。

未来的事情真的如爷爷所说的那样,换魂之后,灵魂是自己,容貌是自己,可身体却不再如当初那样健硕。

爷爷没有让胡冰活下来,七叔在妻子死后也疯了,后来被移交到精神病院看护后,我还曾以亲属的身份探望过他,他在见到我时非常兴奋,不断的拍打玻璃,大声喊:“叫爸爸叫爸爸。”

我对他完全提不起什么恨,就像爷爷所说的,杀害我父亲的是李伟山所请的黑茅道士周不海。

过十八岁生日那天,爷爷在家中设立了灵堂,摆了张桌子,只备至了米酒、鸡蛋两样食物,他说今天是借命到期的日子,鬼差会来阳间带我回去,躲不过可能这辈子也就交代了。

按照要求,我躲进了家里的米缸,爷爷在盖子上压了石磨盘,上端仅留下一处透气口,又请了穆道长与刘萍坐镇,家里的火盆从上午便始终烧着纸钱,天黑后,气氛渐渐变得紧张起来。

好奇心促使我贴在了盖子边,听着外面拍打的窗户声,气温变的特别特别的冷。

“张~~明~。”

幽幽的声音传入耳边,吓得蜷缩在底部一动也不敢动,意识涣散,这不就是勾魂么!爷爷用石磨压在头顶,上端由穆道长写了个‘泰‘字,取的是泰山压顶之意。

听着外面传来的声音,爷爷正在与人说话。

“见过二位鬼差大人,我孙子已经死了,您看看,灵堂就在这儿。”

“奇怪哩~,来之前可是按照生死簿拿人的,张明借寿十载,于今年的七月二十四日归还,这生死簿怎么能有错?”

“这是贫道做的法事,还能有假?”穆文斌没好气的说。

刘萍在旁打着圆场说:“二位官差一路劳顿,快,坐下来休息休息,吃点东西,我与司判大人是故交,待我去阴曹问一问,便知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不瞒二位大人,这孩子说来也命苦,前些日子去泰山游玩,不慎跌落,到现在连尸骨也找不到,按照时辰记载,也的确是到了阳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