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民间诡闻怪谭 > 第二百一十七章 陶弘景

民间诡闻怪谭 第二百一十七章 陶弘景

作者:张自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0:34 来源:小说旗

后脑受到重击过后,我整个人一下子瘫了下来。

昏倒的前夕,又看到了那黑色的深渊,它成为一只散发着凶光的野兽,终于将我扑到在地。

唉,看来我的挂术还是没有到家啊。

我被钟自灼拽下木舟,“噗通”掉入潮水般鬼影,黑暗渐渐吞噬,意识终于消散了

在如此多的恶鬼中,连我自己都知道,今天几乎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可能。

可在关键时刻,森罗鬼令却救了我命。

不知不觉我有了意识,睁眼所见是一处阴森森的隧道,脚下有着小溪向着隧道深处流淌,而我自己则不受控制的跟了上去。

穿过隧道走啊走啊,跟随小溪不知不觉站在一处没有边际的湖泊近前,我站在原地眺望,水面深处有人划着竹排渐渐靠近,最为显眼的是竹排上端摆着的一盏红灯笼。

它速度不快不慢,水波摇曳,等到了近前,我惊呼道:“卧槽,胖子!”

这不正是接替我师父摆渡冥河的死胖子么!

他同样惊讶道:“卧槽,怎么是你?你...你又死了?”

“这里是冥河?”

他如今的职责是留在这里清理那些偷渡的亡魂,有的带回地府,有的则给赶回去。

他说:“废话嘛,胖爷一直在着当个车夫,我倒是想去当个阴司大官儿啥的,但是不行啊,哥们我虽然是个人才,可第一资历不行,又没后台。”

说着,这货竟然坐在竹排上,把灯笼放在一边,伸出手看着我。

此举搞得我特别不理解,就问他想要干啥?

他当时就急了,指着我说:“你好歹也是个凡人,来阴曹地府不知道带点金银么?老子也在凡间活了几十年,知道那里一袋子金元宝八块钱,难道你特么连八块钱都没舍得花?”

“什么跟什么啊,我这边出事儿了,搞不好咱俩还得成同事呢。”我叹了口气。

一想起被六爷砸了一棍子,心里也是特别无奈,但说实在的,我对他的恨意远没有任少岩来的强烈。

在鬼潮汹涌的前提之下,如果我那个时候没抓钟自灼,可能也就真的走了。

这货小眼睛贼溜溜的,看面相就知道是个喜好打听的混蛋。

在他询问之下,我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胖子听完了还特疑惑,又说:“你是说长江底部?”

“是啊,那里怎么了?”我说。

他又问:“巫支祁?”

“你怎么知道?”

“小瞧我是不是?哥以前是考古学家,要不是命不好,现在怕应该早就成富翁了。”他感慨了几句,又说:“金陵城下十三把文殊法剑,镇守历史上所有的屠城过后的阴魂,除此之外,一些作乱的鬼怪邪神同样被阵法所压。”

我特别诧异的看着他:“真看不出来啊,这你都知道?”

“老子在阴曹干了这么多年,知道点消息也很正常,最主要咱哥们能经常与人间打交道,这样也不至于与凡间脱轨。”他挺起腰板,显得特别牛气。

聊聊几句,得知但凡阳间有法师偷偷超度个亡魂,或者送个婴灵,送替身等背地里的买卖都找他做,所以他的消息自然也就多了一些。

聊着聊着,我们俩都看到一只小小的纸船顺着溪水飘荡而来。

他说:“先等会儿,来活儿了。”

胖子特别兴奋,一把捞起来了小船。

发现纸船底部有着一根儿红线,他像是拔河般缠起线团,小溪底部被他拽出一袋子黄橙橙的金元宝。

胖子在里面拿出一张纸,皱着眉直嘬嘴,我就问他写着什么?

他说,这是送贡金的法师求他办的事儿,“唉,钱难赚屎难吃,王八蛋竟然让我把两个信耶稣的人带进来,这不扯呢么?”

“怎么?信耶稣不应该来么?”我疑惑的问。

“当然啊,咱们本就都不是一个系统的,而且判官他们挺讨厌的那些人的,真去了阴曹地府,也是不被允许投胎。”

熟人见面就聊了几句,听他这么讲我也有点好奇。

听他的意思,大概也就需要一天半天的,我走来的那条隧道会有车马载着阴魂偷渡过来。

说起信耶稣不允许投胎,我感觉有点奇怪,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不都应该上天堂去神国,做永生不死的子民,还需要投胎做凡人干什么?

胖子冲着我嘿嘿的冷笑道:“你缺心眼啊?人善人欺天不欺,在年轻的时候恶事做绝,到老了忏悔几句就上天堂了?犯下的罪孽就算搁在人间,也得判几年赎罪,凭啥死了就得安宁?实话告诉你,都是特么的自自欺人,而且我听判官讲,只有死后的尸体伴有香气,那些灵魂纯净无暇的人才能去天堂,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满腹污浊殃气,如果不来阴曹,过完了五七就魂飞魄散。”

胖子的确是话糙理不糙,没错,人的忏悔有很多种,如果刀砍在脖子上,绝大多数人都会忏悔,因为他害怕。

当人坏事做绝,随着年纪增长,会看到很多因因果果的报应,由内心产生畏惧而去忏悔,此做法充其量只能叫做‘忏’,还远远达不到‘悔’。

被刚刚的一打岔,我差点忘了正事儿。

到底长江底部的鬼潮是怎么回事?

我得搞清楚,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活下来。

胖子说:“巧了,你说的这个事儿,我还真听过,前些日子我接了几个金陵那边法师的活儿,在梦里闲谈聊起了金陵护城十三文殊法剑,听到他们说起一个人。”

“谁!”

“陶弘景。”

“你是说茅山上清派祖师爷?”我惊讶道。

他说:“是啊,听他们讲起的传说,陶弘景曾与梁武帝萧衍的私教很好,古时候武帝即位,国号未定,还是陶弘景引谶书中‘运’符的意思定名为梁,并将国都定在金陵,后来长江断流,恶鬼入凡,他在水下布下阵法,镇压过大批鬼兵。”

“等等。”我打断了他,思索道:“不对啊,我记得梁武帝是佛教徒,还是痴迷佛教的那种,曾出家过数次,被朝廷花了重金在寺庙赎回来的和尚,与茅山有什么关系?”

胖子一脸鄙夷的看着我:“你懂什么,听胖爷把话讲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