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八零后咸鱼术士 > 三百零四 外交人才

八零后咸鱼术士 三百零四 外交人才

作者:BestMan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3:55 来源:小说旗

“还是人手不足啊!”

大明官员手下一般都养着不少人,这些跑腿的杂事需要专门的手下处理,程千户和罗岩虽然能够帮得了一时,却不能回回都让人家出手,郑铭心里寻『摸』着,得招揽一个信得过、有能力的大明土着管家来为自己等人做事。

穿越者小队目前缺少一位外管家的人才,内管家有伯德负责,忠诚与能力都有着保证,而罗岩毕竟是盟友而非部下,不能有事总指望人家处理。

这样车晨想起了在盐城墟市的清客,这些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简直是最适合的人选。

“你看这人怎么样?”把话跟郑铭一说,正愁分身乏术缺人手的郑铭当即定下了。

不要以为清客考不功名是无能之辈,实际论起待人处事,经办实务,这些清客要那进士老爷强过百倍。

如果大明的官员录取不问出身,大部分采用这些没有功名但智商和能力都在线的清客的话,说不定也不会轮到流民作『乱』,后金突虏崛起了。

每个清客能够混出名声来,基本都有自己的本事,在某方面出类拔萃。

郑铭安排罗岩派来的几个找人打听了一下自己的这位本家,盐城和京城这边来往的客商和官吏不少,要打听一个较出名的清客还是很容易的。很快手下有了回报。

郑一平,字青云,父乃青皮出身,后入县衙成为壮班,母为扬州名『妓』,梳笼之后,被为台州海商的恩主赎身收归府里,后因大『妇』嫉妒,在其举家迁往扬州时,被卖入盐城『妓』馆。

幸运的是当时因为战『乱』,『妓』馆老板急着离城,被郑一平之父以百两银子赎身,又请县衙的主簿出面为郑母消籍为民,至此郑母从良嫁人,生了郑一平这独子。

作为古代的名『妓』,相当于现代的演艺明星,不但要擅长歌舞音律,更要有不俗的诗词造诣,才能与各方名仕交谈,为青楼带来名声利益。可以说是古代难得的知识分子,各方面都完爆现代那些号称才女的明星。

自小受母亲教导郑一平不但擅长丹青音律,且自小混迹坊里,为人灵通圆滑,有急智,曾经16岁未及冠便被当初的盐城知县聘入幕,成为县尊幕客,如果不是年龄太小,当个师爷也不在话下。

不过虽然胸有智慧,但是郑一平一直想要通过科举走人人的地位,可惜其父衙役的身份尽管在街坊里受人敬畏,但却属于贱藉,子孙不可参加科举。其母虽然贤惠,又脱去了贱藉,可到底出身卑微,名声不好,算入学也不会有老师肯教。最后只好沦为一名清客,周旋于达官贵人和市井之人间。

如今年纪已经三旬出头,前任知县离任之后,新任的费知县清高冷酷,瞧不起『妓』女之子,便不再入幕,只作为掮客为各方大商和士绅服务,后来又转为盐城墟市服务于各方修士,在修士之间名声不错,经手的事办的都很利落。

有了这些信息,穿越者们对这位出身卑微但志向高洁的郑清客很满意,是不知道对方能否接受他们的聘请了。

于是当即派人走水路去盐城,把他们的条件说明,看那位如何选择。

盐城,墟市不远处的一座民坊之一个小院里,郑一平拿着师爷宋先生代笔润『色』,郑铭口述的聘书看着,其提出的条件让经历了不少东主的郑一平也不由心动了。

后面是郑家二老,郑一平虽然当家了,但仍旧孝顺父母,把信交给二老询问他们的意见。

年近五旬,但是一身朴素仍旧看出姿『色』的郑母看完轻轻一叹。

“我儿受我连累许久,此乃难得机会,如何抉择看我儿想法了!”

虽然饱经生活磨难,但是郑母的智慧却非寻常人家『妇』女可的,不然也不会在当初一众青楼姐妹都结局凄惨很多活不过三十年岁,她却能经历被抛弃被大『妇』发卖的险境仍能够得个依靠,成功脱籍为民。

平时家里小事情都是郑父郑一平做主,大事却必会问郑母的意思。

郑父也是多年衙门生涯,现在虽然退下去让本家侄子顶了去,但是人脉关系还在,而且不用打听知道之前在盐城一战大放异彩的太阴派诸位修士的名号,心里也十分看重这次聘请。

“平儿心里委屈为父也看在眼里,只是为父无能,不能让你才华得以施展,此乃难得机缘,我儿得贵人看重,为父也不能拖后腿。”

说是这么说,但是对于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和郑父还是十分不舍的。

父母的意思郑一平都明白了。

在一个贵爵封地,不但自己一身本事可以得到重用,连自己儿子也能够脱离贱藉的身份,可以参加科举圆自己的梦。这样的聘请条件不得不说是一般东主给不了的。除了世袭贵爵,是五品的知府也不能随意给自己儿子科举的资格。

不得不说郑一平已经动心了,唯一可虑的是这位东主爵位不高,只是三尉的最高一级,并非公侯伯子男那种真正的封建领主。

不过又一想,爵位虽低,但是却有可能进步,何况对方还是一位实力不小的修士,背后有一个门派支持,在这道法显圣的年代,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再是最高,成为强大的儒家法师自身掌握强大实力才是大多数读书人心所望。

要是自己儿子能够在其门下学个一二,那么成为人人的梦想在眼前。

于是郑一平十分果断的甩卖了家里的房子,连夜带着父母妻儿坐了返回京城的客船。

这郑一平也算是精英家庭出身,拿现代的话来说,他父亲从混混到协警最后成为正式警员,母亲也是大明娱乐圈和学圈曾经混到高位的存在,人情世故和技能修养他都不缺,缺的仅仅是一条升的路罢了。

要知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所谓的“知县附郭”,说的是知县和知府在同一座城里,县衙府衙同在一地,自然地位低的要一举一动处处受制,甚至沦为摆设。“疲于奔命”,完全没有了“父母官”的威风。“附郭省城”是知县、知府、巡抚同在一城。附郭京城不用说了。

当时的盐城虽然已经较独立,但是作为大明在淮安府仅存的大城,面还是有着婆婆、『奶』『奶』管着的,那位可没有现在的费知县的背景和五品分守道的实职。

郑一平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辅助盐城那位知县在官场混的不错,最后连任数年高升而去,可见见识和能力都不一般。

三尉爵位虽小,但只要是世袭也为贵爵,不是挂名的勋爵,有权任命封地下属官吏。

其正九品的令史,是三尉府的主官,如同王府里的长史一样。

一般令史都是挂大宗正院长史司典簿之职,余下还有主管礼仪、工匠、医士、教化的典仪、工正、医正、教授等从九品佐官,和库使、副使等不入流的吏员。这些是世袭贵爵属下,共同辅佐贵爵治理封地治下百姓。

其令史按例为朝廷委任,以下由贵爵自行任命,这是为了防止勋贵作『乱』。

至于领地的武职,一般三尉都是武职出身,通常由地位最高的轻车都尉兼任本县巡检,所以为了平衡,三位府只允许设立少数随从侍卫,不可再设武官。

当然如果是边地或者海外封地,这些情况都会大大的放宽,令史都可以由贵爵自行任命。

郑一平考虑着,如果入了那位爵爷的幕下,等爵位封地跑下来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在领地能够获得什么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