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八零后咸鱼术士 > 五百八十六 铸币 二

八零后咸鱼术士 五百八十六 铸币 二

作者:BestMan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3:55 来源:小说旗

这个时代的铜可以说是除了金银外最贵的金属了。

在大明,铜就相当于钱,因为民间小额交易广泛使用的就是铜钱,私自铸造铜钱是大罪,但是总会有人铤而走险或者仗着有背景谋利。地方权贵和勋贵藩王依靠铸币谋利已经是圈子里人尽皆知的事情,只不过没有谁会傻傻的去举报。

在大明,铜除了能铸造铜钱之外,更是用来铸造大炮的最好材料,只不过即使朝廷也舍不得耗费大量的铜来铸炮,所以大明的火器发展缓慢估计也与这方面有关,可以说,只要有了铜矿,除去开矿冶炼和运输的成本外,剩下的就都是纯粹的利润。

所以很多地方士绅阶层都会勾结官府,隐匿矿藏,私下开矿牟利。

在穿越者返回淡水城不久之后,铸币机器也到货,淡水城这边早就由科技水平在民国时代的冶炼师傅精炼出了相对比例的造币材料。

作为机器设计者的赵铁柱对此门清的很,直接带着几个工匠将机器组合好了,安放在码头西边已经准备好的水里锻造坊之中。

这是一套压铸一体的水力铸币机器,当工匠将加热到熔融状态的原料送入轧辊,经过轧辊压成金饼,切边,然后金板被机器带动送至合金模具下面通过上千公斤的水力锻锤压铸成一枚枚金币。

金币成型等待冷却的功夫,赵铁柱带人把另两台机器也启动,分别压铸出银圆和铜圆。

第一批金银铜币制造出来,被工人们捧在托盘上请太阴派诸人观赏。

车晨捻起一枚精美闪亮的金币,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确实不错,这成『色』一旦面世估计会有地主老财抢着收藏吧?”

完全按照众人的设计,金币正面是白鹿圣徽,背面是兰草竹子围绕的花纹,中间是壹两两个大字,旁边还有东宁银行,崇祯47年的字样。

直径40mm,重量50克,其中含金量为九成,剩下的一成为铜和银,这保证了金币的硬度和光泽度。因为大明那边的度量衡混『乱』,所以穿越者们领地里一致采用现代公斤和市斤等规制,比如东宁法定的重量单位一两跟现代一样是五十克,十两为一市斤,两市斤为一公斤。长度单位同样如此。

银圆正面与金币相同,背面的兰草竹子换成了灵芝纹和枫叶,以应和丹枫白鹿宫的美景。

与金币只有一种一两的不同,银圆共有三种规制的,分别为半两、一两二种。

半两银币直径35毫米,重25克,同样是含银九成,一两的45毫米,重50克,也是含银九成。

这在这个时期无论东西方,都是十分高纯度的银币了,因为西方银币通常都在七成左右,某些国家甚至还铸造有含银量不足一半的劣质银币。

铜币则有一文,五文和十文三种,正面与金银币相同,背面为橡树和莲花。

整个货币体系都是采用十进制,一两银圆等于铜圆一千文,与大明那边的银钱比例类似。

而一枚金币能兑换十枚一两的银圆,这要比大明在一比六到一比八之间浮动的金价更高,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大量大明的地主老财过来用金子兑换银圆,带回去赚这个差价了。

众人中最有经济头脑的丁晓峰却关注在面值最小的铜币上,他想到一桩好事,提议道:

“如果我们以铜币为主,造一批铜圆出来,以现代机械加工的精美,绝对完爆古代铜钱,到时候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依靠小额铜币套取真金白银,二来也方便领地民众进行日常生活消费。”

铜他们不缺,这时代倭国的铜要比大明便宜不少,而且还有现代工业精铜可以大量购买,以现代的金银铜价比,其中利润更是惊人。

造币的利润历来是『政府』的专利,不过大明对此监管不严,主要是禁止民间私铸仿造大明历代通宝等铜钱,对于新铸的反而不会去管,太阴派和车晨虽然只是个男爵,但也是大明贵爵,尤其是身处海外番岛,自行铸造一些钱币方便民生,拿到朝廷上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造币的利益那些官老爷们不是不知道,但是对于古人的经济观念来说,士大夫们秉承着君子不言利的态度,基本上不会发表什么观点,尤其是各方势力都不会认为一个小小的海外领地里会有可能造出冲击大明货币体系的钱币来。

得到了太阴派诸人的认可,这一批金银铜币很快就铸造出来,一共有金圆九千枚,价值二十万两的银圆三十万枚,其中十万为一两面值,二十万为半两面值,铜圆更是有上百万枚,全都面向市场发行,欢迎民众进行兑换。

东宁岛上的领民们虽然有些迟疑,但是原本的闽粤移民身在海外多年,早就见过各种西洋番钱了,所以也见怪不怪。

就是大陆过来的新移民对此可能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因为东宁官府已经禁止民间私下金银交易,金银铜三大货币又十分精美,受到了至少一般人的认可,所以很快就被市场认可了。

……

刘大成是个木匠,二十多年来在金国治下饱受剥削,骨架宽大的他原本应该魁梧的身子因为吃不饱饭也瘦的跟杆子一样,不过为了侍奉老父母,他也一直咬牙坚持着每日起早贪黑的做工,争取多换点掺着沙子麸子的杂粮米面,让一家人能够填饱肚子,只是老天爷不开眼,生了一场急病,让原本就揭不开锅的日子更加的难堪了,父母为了不拖累他双双吞了观音土做了一个饱腹鬼,拖着病体埋葬了爹娘的刘大成对金国的一切都痛恨不已,悄悄伐了官府的林子,做成木筏从胶东出海打算去南边大明寻一个出路。

不得不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刘大成依靠在礁石上挖牡蛎贝类为食,下雨天接雨水饮用,竟然在海上飘『荡』了一个多月,幸运的在舟山群岛一带上了岸。

原本打算投军的他被东宁招揽难民的队伍选中,几顿稠粥咸鱼下去,人也恢复了血『色』,也有了力气,就被送到基隆那边开垦。

然后淡水城建立,又因为在护庄队训练刻苦,被派到了淡水加入了基隆千户所军队,也就是后来的东宁军正兵营。

正兵营的待遇是每月足银一两,吃喝都在军营,顿顿有荤腥,加上服装、日用等配发的福利,远比土里刨食和他以前做木工更富裕。

刘大成攒了三个月的银饷,请了淡水城里的媒人说了一门亲事,这两次出征巨木社和北港大员,他都在队伍里,一共得到了作战补贴二两,杀敌赏银五两,加入东宁军的都在城里分了房子,七两银子足够他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了,这在前半辈子来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美事。

今天轮到刘大成轮休,因为他有着木匠的手艺,之前军队重组便由正兵营掉到了炮兵队,以后月银饷涨到了一两半,待遇比正兵营普通士兵更高了,不过欢喜之余,拿着刚刚领到的七枚一两面值的银圆,刘大成心里不免有些疑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