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八零后咸鱼术士 > 六百四十二 老丈人高兴了

八零后咸鱼术士 六百四十二 老丈人高兴了

作者:BestMan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3:55 来源:小说旗

朱琚椿扫了一眼,见自己当场封官也没有人出口反驳,顿时心中满意。这五千东宁军对于手下这些心思各异的文武官员也算是一种震慑。

这个东宁游击之位虽然是他临时封的,但以他的身份和权力,只需要上表朝廷,很快正式的封赏就能下来。如今的大明朝廷对于能打的武将向来是不吝于封赏的。何况东宁军的成立朝廷本身就要给与名分,这种规模的军队是必须要收为己用的,即使只是名义上的听调不听宣。

其实长沙兵备道李义倒是有心出言,东宁军看起来就来势汹汹,再给他们一个正式的名位,此时平叛大营的武将力量岂不是又强了几分,这对于本来就孱弱的文官阵营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现在岳阳巡抚和长沙知府等文官都不在,他算是在场的有数的可以在军务上跟朱琚椿说上话的几个人之一。

另外的也只有武将之中作为一镇总兵的川军总兵官邓朝,和京营副将徐承信两位有资格和资历跟主帅商讨军务。

前者是此次参与平叛大军唯一一位总兵官,后者虽然只是从二品副将,但出身地位却是不同,即使是楚王也不得不以礼相待。

徐承信便是如今大明少有的与国同休的世袭公爵之一定国公徐家的子弟。

随着末代魏国公徐胤爵在弘光元年降后金被除爵后,徐达后人就剩下定国公府这一系了,因第九代定国公徐允祯于崇祯十七年在凤阳死于国事,全家罹难,隆武帝便选其旁支优秀者继承爵位,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定国公了,徐承信是当代定国公庶子,因从小好武事,便被送到京营中『操』练,因为有强大的后台,这小子本身也下了功夫,所以短短数年就升到了京营副将的位置上,成为从二品武将。

所以徐承信这个副将跟一般副将是不一样的。

李义也不指望这两位会跟他持一个态度出言反对,只看这些武将对楚王低眉顺眼如同伺候祖宗一样的态度就知道不可能。

但李义自己也不敢冒然开口。

别看他是一府的兵备道,地位只在知府与藩司衙门之下,一般同级武将都要先给自己施礼,可面对平叛大军的主帅却一点也牛不起来。

不说人家当今皇帝亲叔叔的亲王身份,那是皇家亲王,跟他文官『尿』不到一壶去,但是皇帝明旨亲封的平叛大将军和西南总督这两个临时差遣却让楚王在这西南数省之地成为权力地位最高的一位。

平叛大将军这武职最高差遣且不去说,虽然也有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这个正一品顶级的虚职恩赏,赐尚方剑,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但这些都是武职,一般是不会冒然处置文官的。

可后面那个西南总督的临时差遣就吓人了,此位即是说西南滇、贵、湖广、川、桂五省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随这总督名号一起的也有一把尚方剑,两把天子剑虽然都是同一级别的,但是无疑在天下官员眼中后一把赐予西南总督的威势更大一点。

如果今天是一位大将军持天子剑斩一七品县官,那么不久之后朝堂之上肯定奏章如雨,天下文官都要弹劾此人诸多罪过。

但如果是一位总督、巡抚亦或是御史这样低品级的文官钦差,以尚方剑斩一两个七品文官只要罪证确凿,或者有足够的借口,顶多会有被斩者的亲近之人反驳喊冤,一般朝廷都不会追究什么。

这就是数百年来文官都在削弱武权压制武人的结果,官官相护这一词更多的都是体现在文官群体之中。

如果换在大汉、大唐时候,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或者御史敢在将军面前大放厥词,早就砍他丫的,就是明初的时候,武人都是建国立功的勋贵,地位还算平等,甚至出于太祖皇帝对读书人的不信任,武人地位还要在文人之上,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长沙兵备道自认为自己身为正五品湖广按察使司佥事,出任长沙分巡道,后又被任命长沙兵备道这个实权职位,即使出了过错也不会被当场斩诛,顶多暂时撤职留待朝廷处置罢了。

但是他也不敢怠慢那位楚王殿下,不然就是自己背后的派系也保不住他。

这也是隆武帝重振武风之后,文官地位有所下降,或者说原本被压制太狠的武人开始反扑的缘故。

要是在崇祯朝以前,大明一个七品县令都能当面呵斥的四品游击面红耳赤不敢反驳,而兵备道作为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的实权职位,在边镇之地算是仅次于总督巡抚的领兵文官了,一镇的总兵在他面前都不敢放肆,其下的军将见了兵备道都要跪拜。

大名鼎鼎的袁崇焕不就是从宁远兵备道起家的嘛!

可惜现在兵备道的职权已经被大大消减,首先就是隆武朝开始规定,文官除非在没有武将的情况下,是不能指挥军队作战的,即使是一方总督,也只能决定什么时候打,因何而打,怎么打具体还是由领兵军将决定。

至于总督巡抚以下的文官,对此就更没有置喙的权力。

所以原本主管一地军权的兵备道现在就只能成了后勤大管家,一旦物资不及时,储备不全,还会被弹劾失职。

其实原本的兵备道就是皇帝派遣的临时差遣官,用来在战时监督各地军队和督办粮草物资的,直到正德、嘉靖年间因为各地民变战事逐渐多了起来,所以兵备道已经就跟巡抚一样成为常设官职。

如今这样也算是恢复兵备道原本的职权了,但是文官们尝了甜头之后职权被打回原形,自然会产生失落的情绪。

正式的拜见结束,楚王就带着一众将领官员来到中军大帐议事,除了楚王坐在上首主位,其它军将官员都只有站着的份。

高朗按照官职站到了武将的中间位置,后面是一些守备千户之类的武官,前面则是游击、参将、副将和唯一的总兵。

刚刚战稳,就见到一张黑脸凑了过来,却是那位唯一的总兵川军总兵邓朝过来跟他语气亲近的套近乎。

不过这位的口音对于习惯了普通话的现代人来说有点古怪。

不知道怎么,听着这位总兵邓朝的话语,高朗脑中不由自主的突然浮现“雨女无瓜”、“小朋友要有小朋友的亚子”、“要泥寡”等魔『性』的配音。

摇了摇头把这搞笑的念头掐掉,高朗微笑着跟这位总兵互动起来,以亲近但不失矜持,高傲又不失平易近人的态度很快就在一众武将之中获得了好印象。

然后又把手下几位将领和吴家姐弟与马老师他们介绍给大帐里的诸位。

朱琚椿看到跟武将们打成一片的高朗,不由得心中十分高兴,显然自己那位女婿心中还是有他的,给他派来五千精锐大军和自家师兄弟这些人才。

方以智这位大宗师闭关和方家求助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时间知道的消息,自然知道这种情况他那女婿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大的尊重了。

实际上对皇帝和皇家来说,西南围剿三藩等叛逆的事情根本比不上龙眠真人这大明支柱的安危,即使平叛大军败了,也无关大局,只要方真人无事,也不算亏。

所以包括朱琚椿自己也都是倾向于太阴派去援助方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