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杨再兴从坟墓中爬了出来 > 第22章 静心读书

我,杨再兴从坟墓中爬了出来 第22章 静心读书

作者:南派基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34:15 来源:小说旗

南宋的使者本来心怀不满,虽然管家叮嘱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弄到世人口中的天雷制造方法。

但是宋朝百余年来都看不起武将,而杨再兴又不见他们把他们晾在客栈。这让他们满腹怨气,心中想着怎么样才能让杨再兴吃点苦头,让他不敢小觑自己。

只是他们的办法还没想出来,就收到了一个惊天消息。

金国前来的使者,汉人全部被枭首示众。金人也就是女真人被抓起来,扬言让金国派人带赎金来救人。

这让他们三观尽毁,那是一方诸侯啊。完全是土匪啊!

对于此事,西夏一方却乐意凑热闹。但是心中却充满了警惕。

如此作为完全是不把不可一世的女真人放在眼里,同时也暗示了杨再兴这位诸侯不惧一切的强大,不死不休的节奏啊!

南宋最终没敢答应张宗昌的要求,一门青铜两百万石粮食的代价。只言要回去向管家汇报。留下圣旨灰溜溜的走了!

西夏也没在喋喋不休的要求杨再兴出兵,他们出钱粮的的事情。

这样野蛮的结果,无论如何是杨再兴没想到的。

但是另外一件事却引起了他的关注。

学堂中的一群学子竟然公然冤枉有辱斯文,前途黑暗!

听闻此事之后,杨再兴第一时间让王志秘密调查。

儒家的书籍早已被他拆解的七零八落,只剩下一些忠义孝的书籍,加入了杂家,兵家的书籍自己自己编写的算求。

这样的言论不应该是从这样的学子口中出来的。

这事很容易查,带头发表此言论的学子什么时间见过什么人一查就出来了。

杨再兴看着案头的报告呵呵一笑。

真有趣,一些豪门世家为了抵制杨再兴壮大,竟然拿起了软刀子。

清查土地,分发田地。在士绅看来都是在割他们的肉啊。他们如何能看着杨再兴做大。

只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糜烂后的地方。世家豪门的手还是伸了进来。

杨再兴找来张宗昌把名叫范德的情报丢给他看。

“你公务繁忙,但是学堂那边一定要盯紧。年轻人很容易被蛊惑。特别是有了同窗之谊之后,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张宗昌一脸的羞愧。

“走吧,我们一起去学堂看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晋城的学堂就在将军府的南面,这里当初是一座军营。被杨再兴单独画出来修建了学堂。

授课老师的水平大多都不高,只能教他们识字读书。张宗昌每周会来上堂课,主要是解答大家的疑惑。

将近两百名学子正整整齐齐的坐着,听台上的老师解析三国志。

此时刚好解析到就被称王,拜诸葛亮为宰相一段。看见杨再兴带着张宗昌站在门外,赶紧行礼。

“杨督学辛苦了,这一段我也比较熟悉。我讲两句如何?”

杨督学不仅是学堂的负责人,也是张宗昌的文书。平时都是大忙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只是上过县学。

“大将军请!”说完又对张宗昌行了一礼之后走到旁边找个位置坐下。

“杨督学只是读过县学,但是他讲的很不错。大家可知道为何?”

“因为他没有加入他的观点强加给你们。这是一种对于你们的保护。”

“本将有一个疑惑,不知哪位学子可以回答。对错都没有关系,因为你们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一定会有新的解读。”

“问题就是,诸葛亮的兄长在东吴。他为何要入蜀国为官?谁能说说?”

“因为,卧龙先生心怀汉室。就被乃中山王之后。”

“不错,有道理!还有吗?”

“刘备礼贤下士。”

“刘备……”

“大将军,我能说一句吗?”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周围一静。大家一起看向说话的人,原来的杨督学杨宏。

“讲讲!”

杨再兴自无不可。

“秦汉以来,朝代更迭。世家却依然屹立不倒。即便是唐高宗在位之时依然受他们制衬。诸葛家族兄弟二人分别去往吴蜀两地,是不是也有分开选择为家族长远打算的意思?”

“很好。”

“大家说的都对。大家想没想过为何光武帝时期有一千多万户人丁。汉末之时不到八百万户人丁。这期间的百年时间人丁应该增加啊,为何反而减少?”

“大家不忙着回答,慢慢思考。我等你们有一天能亲自走到我的面前告诉我原因。”

“范德,你范家不是跟着逃跑了吗?为何留下你们一支在此?是要投靠金人还是舍不得你们家族的几十万顷土地?”

“我这人不喜欢杀汉人,所以留下所有财产去南方吧。如今你们所得是我和众将士用鲜血从金鞑子手中抢过来的。为了不让一百多万人丁饿死,所以我把田地分给了他们。这件事谁有二心,谁就和一百多万人过不去。”

“拖出去!”

杨再兴怒喝一声,几名士兵不顾吓瘫的范德,提起他就走了出去。

“学堂是读书的地方,这么多人为你们创造了安静的环境。不是让你们结党营私的。而是让你们静心读书的。有这事可以听可以想。但是要等到有一天你觉得你说出来能负责的时候才可以说。”

说完召来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摊开纸张一笔一划的写了

“静心读书”四个大字。

回去的时候都没有骑马,一群人慢腾腾的走着。

“学业不错的学生放到团练中锻炼一段时间再召回来读书,算是学以致用吧!看看他们从书中读到的到底能不能在实践中运用。”

“以后形成惯例?”

杨再兴没有回答,想到了明末朝廷议论事情只要对于士大夫不利的时候都拿出祖制说话,让皇帝束手无策的事情。

“暂为惯例,查漏补缺。”

“此事我不签字,但是会下令让团练配合,以观后效。”

张宗昌张了张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最后也没问。

“大将军,是不是该拟定俸禄了?”

张宗昌说完尴尬的补充道。

“很多官员家里没人务农,仅靠田地的粮食无法养活一家人。”

“属下也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