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开局葬神剑,我杀穿诸天 > 第七百四十一章 联艺的艺术重生

“恭喜你收购了联合艺术家,历史上最独特的制片厂,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

在确定了和科克里安和里昂信贷银行达成交易以后,罗纳德的DDH和他们联合发布了公告。这个收购在华尔街没有形成什么反响,因为迪士尼并购ABC,西屋电气收购CBS的交易都是几十上百亿,而联艺的收购价只有两亿出头。

但是在好莱坞,这个消息还是受到了一些关注。联艺是好莱坞第一个由艺术家成立的制片厂,和其他的由资本家成立的制片厂有本质上的不同。

这是一家在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卓别林,范朋克,和玛丽·毕克馥等当红明星建立的制片厂。之后所有权几经转手,但是一直给予导演相当的创作自由,是好莱坞历史上诸多艺术成就一流的电影的出品和发行人。

这样一个制片厂,在八十年代初期遭遇了天堂之门的大失败以后,被母公司扫地出门。原有的管理团队在离开联艺以后成立的猎户座,在前几年也遭遇了破产重组。

所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虽然联艺和猎户座还在苟延残喘,一个被并入了米高梅,一个虽然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但还拼命发行了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电影,但是这种给予创作者极大自由度的电影制片厂,已经绝迹。

不管是米拉麦克斯,还是其他的中型电影公司,都不像当年的联艺和猎户座那样,能够给各种类型片提供发挥的舞台。

就在艺术电影的爱好者逐渐灰心,特立独行的导演没有拍片的机会的时候,罗纳德斥巨资收购了联艺,并且重新激活了这个厂牌,不禁给业内带来很多的联想。

所以,洛杉矶时报,综艺杂志等媒体,就和罗纳德约了一个联合专访,想听听这位新晋大亨亲口聊聊对联艺的规划。

“其实我的想法有点类似一个影迷,我很喜欢历史上联艺的那些电影,除了众所周知的卓别林的电影,还有众多的经典,看老电影是我最大的爱好之一。

有一天我突然惊觉,现在的电影,很少有当年那样的百花齐放的特性,大制片厂也以投资很高的大制作为主,中型投资的电影数量在减少。

别误会,我不是说大制作不好,我很喜欢大制作,这是电视上看不到的。但是在电影院看不到那种结构精巧,表演精致,情节独特的电影,我总感觉有些遗憾。

正好我和DDH的CEO等管理层开会,他们告诉我收购联艺会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我就开启了谈判,好在一切顺利,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联艺这个厂牌就会重新在影院和大家见面了。”

“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个制片厂,会恢复以前联艺独特的导演负责制嘛?”另一个资深记者问出了很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

“啊,让我们现实一点,现在的好莱坞,每部电影都有非常严格的制片管理。包括对制片进度和拍摄镜头的微观管理,想要像天堂之门那样,每个镜头都拍三十遍,或者花上一个月拍摄一大群人来溜冰的镜头,这是不可能的。”罗纳德先再次黑了一把当年让联艺被出售的罪魁祸首西米诺。

“但是,我想联艺毕竟有他的光辉传统,我如果只是拍摄现在好莱坞的那种普遍的电影,就没有必要花钱重新激活联艺这样一个公司了。

我们会通过事前周密的筹备讨论,和导演达成一致,但是在拍摄的时候,会给予导演一些老联艺时期的创作自由。这是出品一部风格独特,足以传世的电影的必要条件。”

罗纳德侃侃而谈,给新的联艺制片划下了规矩。

首先,想要像七十年代那样获得导演绝对自由,那是不可能的了。当年的大制片厂的老一辈管理者凋零,新的老板不懂拍电影,才给了导演远超出任何时期的拍片自由。

但虽然有教父这样的杰作问世,失败的电影却耗尽了老板们的最后一点耐心。作为懂行的业内人老板,罗纳德有一支经过十年锻炼,成熟的制片管理队伍,导演休想像迈克尔·西米诺那样偷偷把制片预算揣进自己腰包。

不过,新联艺确实有一些和现有的制片厂不同的地方。罗纳德答应,对任何导演敞开大门,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来展示自己的电影梦想。

而且,新联艺不会像米拉麦克斯那种新型的中小型电影制片厂那样,专攻一类类型片。

比如米拉麦克斯只对那些在欧洲电影节上能够获奖的电影感兴趣。而被特纳传媒收购的新线电影公司,则专注于恐怖片。

另外,像城堡石影业,安博林影业这样的电影制片厂,则是专门为他们的老板,著名导演服务的。最多只投拍一些和老板关系密切的其他导演的电影。

而行业内大多数有想法的导演,则很难像以前的联艺或者猎户座那样,获得拍摄比低成本电影高一档预算的中型电影的机会。

他们要么拍罗杰·科尔曼那样的B级小预算,获得成功以后,才有机会和大制片厂合作。

而且,随着中型电影制片厂的日渐消亡,中型制作的数量减少,不但新人导演得不到锻炼,连类型片也显示出了很多走到生命周期终点的迹象。

越来越多的电影,似乎都开始套用某些公式,也只选择头部的明星。

如果你要拍摄一部动作电影,那么先找汤姆·克鲁斯,克鲁斯没有兴趣,再去找布鲁斯·威利斯,威利斯没有兴趣,那就去问问基努·里维斯。

一部浪漫爱情喜剧,先找梅格·瑞恩。梅格不喜欢你的剧本,那再找黛咪·摩尔,她也不喜欢,嗯,你还可以去问问戴安·莲恩……

这种死板的规矩,再加上每个明星都会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修改基本适合自己,七八十年代那种欣欣向荣,每年都有新的类型翻新的迹象不再出现。

那时候你可以发明太空史诗片,儿童特效片,动作喜剧片,甚至女性动作片,女性职场片……

现在被制片厂放行的剧本,大多只能是克鲁斯类型,或者梅格·瑞恩类型这样的分类,观众逐渐对此感到疲惫,不再有上个十年那种看到新型电影的惊喜。

长此以往,如果观众被局限在这种有限的类型里面,而得不到新的创新电影,那么无疑等这一批明星老去以后,现有的这些电影观众就有可能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彻底失去兴趣。好莱坞也将会走向死亡。

所以,当罗纳德提出,自己想要恢复联艺和猎户座的传统,开拍一些导演创新的新电影,业内的资深记者们都觉得兴奋。

毕竟罗纳德自己就是行家,对于导演水平的分辨,要比联艺当时的新老板和猎户座的老板那种门外汉要厉害多了。

是否可能出现一个新的大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重新能拍摄出一些能让观众喜爱的新型电影,以后其他人也就可以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前进,让好莱坞重新焕发生机?

“这个行业目前处于变革之中。你预见到哪些挑战,计划如何应对?新的联艺会建立自己的国际发行网络吗?”

一个记者意识到了罗纳德想干的事情,不由问出了其他制片厂CEO最关心的问题,你会不会也想要成为迪士尼,维亚康姆,或者特纳,福克斯这样的巨型媒体集团,整合电影制作,发行,电视网络?

“当然,联艺在和米高梅合并之前,就有自己的发行网络,不过经过多年的合并时期,两个厂牌的发行队伍其实没有区分的那么清楚。我想,现在联艺发行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在国内的发行能力。

至于你说的国际发行,那是一个需要巨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的领域,新联艺不会立即就此开展工作。我想我们会广泛的和其他著名的大制片厂开展合作,利用他们的国际发行网络,把我们的新片努力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

罗纳德的回答,可以说打消了现在的大制片厂高管的所有疑虑。至于以后联艺有没有可能创建自己的分销渠道,就算可能,也也多半是在他们的任期之后的事情了。

罗纳德还承诺,建立一个专门为希望突破界限的独立电影制作人提供支持的基金。同时把原来资助大学生导演的项目纳入其中。

他告诉媒体,可以把它看作是回归联艺的根基——支持那些可能被传统制片厂视为过于实验性的,但是有远见的创作者。

和历史上的联艺和猎户座不同之处在于,现在的新联艺,拥有远为成熟和熟悉创作的制片人团队。

不仅原来白日梦的以米歇尔·坎诺德为首成熟制作团队会整体迁移到联艺的厂牌,而且原来三星影业的CEO,迈克尔·麦达沃伊,也会加入联艺,成为为所有联艺项目提供顾问服务的副总裁。

“联艺现有的项目和关系会怎么样?”这个问题主要就是针对新的007-黄金眼等电影,有没有变化了。

“所有现有的承诺都会得到尊重。我已经与我们的商业合作伙伴会面,以确保现有项目的顺利完成。当然,我们也探讨了新的项目的合作,现在来看的话,一切都很顺利。”

罗纳德拿到的黄金眼的发行权,国内发行的部分,原来由米高梅/联艺的发行网络主导。现在联艺和米高梅分家,但是一时之间发行网络的建设还赶不上。

所以,这部电影仍然会使用原米高梅/联艺的发行团队。顺便,在完成这部电影的发行工作的过程中,DDH的管理团队也会评估原来发行团队的实力,对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会发出加盟新联艺的邀请。

而这部电影的国外发行,则会遵守合同,由阿美利加国际发行(由派拉蒙和环球联合创建的海外发行公司)来操盘。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发行公司,除了华国和东瀛的一些部分,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会由他们来操作。

顺便,罗纳德也和新的环球高管罗恩·梅耶,以及派拉蒙的老熟人雪莉·兰辛分别开会,承诺会和他们进一步合作。

如果黄金眼的票房能够让他们满意,那么接下来更多的新联艺的电影,就能交由两家公司海外发行。

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因为如果罗纳德制作的电影票房不错,对于两位高管就是天赐的业绩。如果票房不佳,那么也不会让他们受到责难,反正制片是罗纳德方面,就算票房不好,通常在阿美利加之后才做海外发行也亏不了什么钱——就少投一点好了。

想要尽快恢复联艺在MPAA的创始成员的地位,进入董事会,有能力影响电影评级,这两年内和现有的董事会成员搞好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联艺和他们合资拍片,或者罗纳德制作的有票房潜力电影,交由他们发行,都是能够增加他们高管的业绩的行为。

而MPAA的董事会,虽然名义上属于各大制片厂,但是真正代表公司出席董事会,在讨论事情的时候给投票做决定的人,还是制片厂的CEO这样的高管。

有时候,他们的意见要比空洞的一个个公司要更加具体,更加管用。

就这样,白捞了一部电影的派拉蒙和环球,都表示满意。他们约罗纳德尽快进行007的最新作品黄金眼的试映会,以来决定投入的发行预算的多少。

不过,被冷落在一旁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和迪士尼就有点不高兴了。

迪士尼部分,因为奥维茨走马上任,所以暂时还没有和罗纳德沟通合作事宜。但是二十世纪福克斯那边,但是二十世纪福克斯那边,CEO彼得·切宁坐不住了,主动联系罗纳德,希望能够尽快拍摄一部合资影片。

罗纳德答应和他会面,不过作为新联艺的董事长,罗纳德并不打算拍摄什么大制作。既然是继承了联艺的名号,当然要从中型规模的电影入手,给一些新人导演机会嘛。

正好,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去年也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叫做福克斯探照灯。他们也感觉到了罗纳德感受到的那种好莱坞创新的停滞,和迪士尼收购米拉麦克斯一样,他们也打算成立一个新的部门来专攻中小型独立制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