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开局葬神剑,我杀穿诸天 >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择手段的连续打击

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择手段的连续打击

得知手下的电话营销团队闯了祸,哈维·韦恩斯坦很快就改进了做法,把评委里面有丈夫,男友,或者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人,从名单里面去除,禁止他们再打电话去骚扰。

韦恩斯坦还想打电话给罗纳德表示道歉,不过罗纳德不接他的电话,只是通过经纪人转告,让他好自为之,不要作出一些让业界感到不满的事情。

韦恩斯坦当然不以为意,学院的那些人虽然定了一些奥斯卡奖评选的规矩,比如不能发表公开拉票的言论,不能做公开拉票的广告等等,但是业界谁不想办法打擦边球?就算是罗纳德本人,也自己想出来邮寄录像带这样的招数,自己只不过是在他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采用效率更高的方法——

其实大多数的评委连看录像带的兴趣都没有,她们最喜欢的是有人告诉他们一声,应该投票给哪部电影,而且连投票的理由都帮着想好了……

而韦恩斯坦的这种公关战术,就正好满足了她们的需求。根本不需要看过电影,只要把他电话营销里的那些理由记熟,在各种派对上,就不愁自己没有谈资了。

要知道,在好莱坞的演员圈子,对各种奥斯卡提奖项,有自己的分析,那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如果被韦恩斯坦的公关话术击中的那些评委在圈子里大肆的宣传,很快他编出来的论调,就会成为所谓的圈子里“主流”的意见了……

罗纳德找了几个冲奖电影的制片人,大家商讨了一下,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阻止韦恩斯坦这种行为。

一方面,几人都分别向学院表示抗议,申明这种行为有违学院的规程。另一方面,大家也别无良法,追加了一些公关预算,采取以攻代守的办法,同样开始扩大自己方面的声音。

勇敢的心开始连篇累牍地发布公关稿,讲述这是一部符合世界普遍适用的价值观的电影。冷战以阿美利加的胜利结束,也是这种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精神的胜利。

梅尔·吉布森扮演的华莱士,最后那句“自由”的怒吼,是如何的含义深远。

理智与情感则开始吹捧艾玛·汤普森的才女背景。她之前已经荣获奥斯卡演技方面的奖项,而这部电影更是让她的编剧才能得以体现。

阿美利加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好莱坞有这样的才女演员出现了。能够改编简·奥斯汀的作品,把一部长篇小说改成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全部的摄政时代风情都得以保留,情节的安排和删减可以说已经有大师风范了。

而离开拉斯维加斯剧组,就开始极力讲述一个演员为了达成巅峰的演技而竭尽全力的故事。

尼古拉斯·凯奇,伊丽莎白·苏,不断地参加各个电台和电视节目的采访。凯奇不断地讲他体验了两周醉鬼的生活方式的故事,苏也大谈她和真正的拉斯维加斯站街女交流,理解她们做这份职业的内心想法。

这几手公关手段,也是在回应米拉麦克斯的恶性公关。他们同样给出了一些演员或者导演获得奖项的理由,只不过是以一种传统的公关手段放出的,并没有使用韦恩斯坦的电话营销团队这样的手法。

毕竟电话营销还是一种非常让人反感的方法,如果圈内人问你的信息来源,也不太方便公诸于众。总不能说,我听到的这段八卦是电话营销里听来的吧。

而这三部电影采用的公关渠道,都是有头有脸的媒体报道。不管是讲述自己偶然在电台听到采访的片段,还是综艺,好莱坞报道这样的专业类报纸上的访谈,在圈内人八卦的时候,都算是一种可以很方便引用的渠道。大家一看你居然能够完整地看完几百字的报纸采访,肯定是高中毕业的,总会对你高看一眼。

……

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是也耗费了大量的成本。而这一切,如果不是韦恩斯坦用了很多盘外招,那就不会额外支出。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学院禁用这些下三烂的招数。

学院方面接到投诉以后,也做了一些私下的调查。不过碍于两个障碍,他们不能出台禁令。

一个障碍是,韦恩斯坦用的这种招数,虽然听上去不好听,但是和在报纸上做广告,私下的拉票派对等等传统的方法,没有什么原则上的不同。

不可能因为一部电影使用令人厌烦的电话营销,就说他违规。而另一部电影使在“综艺”杂志上做昂贵的“请考虑某明星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广告,就不违规。即使两部电影想要公关的内容是一样的。

而另一个学院不太能够说出口的障碍,可能更加重要。那就是学院需要这样的公关战,来凸显奥斯卡奖项的含金量。

作为好莱坞规模最大,最权威,颁奖晚会收看人数最多的奖项,花越多的钱在事前的公关上,就越能说明奖项的珍贵。这种颁奖前的热炒,更加有助于观众对于最后得奖名单悬念的期待,也就更加想要看最后的小金人鹿死谁手。

“看来,他们不经受一次巨大的丑闻,是不会出台任何禁令的……”

罗纳德的私人律师,林赛·多尔正在为他解惑。学院并不是一个有立法权的组织,除非韦恩斯坦的所作所为违反了联邦法律,学院也没有任何权力就他们的一些做法给予禁止,或者作出处罚。

任何监管都是落后于商业做法的。之前的一系列冲奖的禁令,比如不得公开拉票,不得赠送礼品交换投票等等,也是在以前的奥斯卡奖上出现了大丑闻,激起了好莱坞各工会从业者的愤怒,由工会向学院施加压力,这才发布的禁令。

在历史上,学院和工会有一段时间曾经是互相竞争的机构。工会代表劳工的利益,而学院代表资方的利益。双方产生了很多矛盾,以至于有些年度,因为工会抵制,演员工会的成员都没有参加颁奖典礼。

而之后的学院改弦更张,取消了调解劳资矛盾的功能,专注于举办奖项和对行业进行培训。之后两者之间的矛盾才消弭掉。而工会也和学院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评委的名单也主要从各个行业工会里产生。

但是,工会的会员数量,毕竟大大高于有权力投票奥斯卡奖的人数。一个人要成为奥斯卡奖的评委,要么获得了某个奖项的提名,要么连续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担任某种类别的工作,到达一定的年限以后才会获得投票资格。

所以,平均只有不到10%的工会会员有学院的投票资格。这些人往往也是年资比较长的工会成员。

现在韦恩斯坦就是利用这个比例在做文章。他主要针对这些年长的会员,花大价钱做公关。平均花在这些有投票权的评委身上的公关费都是以数千美元计。

而90%的会员拿不到这些恩惠,只能羡慕他们的前辈有能力投票,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跻身这些评委之列。

这也是为什么朗·霍华德能够获得导演工会最佳导演奖,但是连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提名都没有得到的原因。

韦恩斯坦给那不到500名有投票权的导演进行了高强度的公关,以至于他们和成千上万名导演工会成员的看法有了偏离。导演工会奖是所有导演都有机会投票的。

韦恩斯坦不光光让他的项目里的人可以拿到提名,而且罗纳德怀疑有些不是他项目的人,也获得了一点免费的公关活动。

就拿导演奖的提名来看,朗·霍华德没有拿到提名,而小猪宝贝,和死囚漫步的导演拿到了提名。这样米拉麦克斯发行的邮差的导演,获奖的可能性就陡然增高了。

毕竟小猪宝贝的导演是澳大利亚人,第一次拍摄在阿美利加上映的电影。而邮差的导演之前在阿美利加也没有什么名气。他们的人脉和累积的好感,都没有希望让他们拿奖。

相反,朗·霍华德如果进入提名,他获奖的可能性就高很多了。朗·霍华德最早是参演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成名的。后来才在罗杰·科尔曼那里获得了当导演的机会,成功转型。

他的秃顶让他戏路狭窄,但是做导演就没有外型上的问题了。再加上他拍摄了一系列还算卖座的电影,在业内有不少演员都期待和他合作。

不管怎么说,影响500个决定导演奖提名的人,要比影响上万名决定导演奖获得者的人,要便宜多了。通过这种定向爆破,让韦恩斯坦的米拉麦克斯,在某些奖项里去除了某些有竞争力的对手。

而确定了提名奖项的人选以后,米拉麦克斯又开始拿这个做文章。

比如阿波罗13号,获得了九项提名,包括比较重要的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等等。

这些奖项都和米拉麦克斯的提名有冲突,而现在的公关稿上,就可以看见一些言论,说阿波罗13号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女配角有难度,因为他没有再获得最重要的最佳导演奖提名。

所以,它获得这些奖项的可能性也很小,毕竟导演是艺术表现力最重要的人,他没有入围的话可见其他的提名也一般,竞争力不强。

相反,邮差是26年来,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外语片,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历史性成就。一部外语片都可以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可见观众和其他的评委,对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准非常认可,否则谁会去关心一部需要看字幕的外语片呢?

“这是重复利用啊……”

看到这样的评价,罗纳德也觉得实在是太过分了,朗·霍华德本来爆冷没有拿到最佳导演提名就不太开心了,现在还要利用他落选来打击阿波罗13号的其他提名奖项……

不过很可惜,罗纳德现在对于这样的行径,也没有办法做出回应。这不是他公司的电影,出来说话不合适。而且大多数好莱坞的人都是对成功者拍马屁,对失败者不屑一顾的。

现在去电视节目上为朗·霍华德抱不平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让他继续被奚落,对奥斯卡奖项的评选造成更加不平等的后果。

“算了,我也不是主持公义的人,等着吧,总有一天会闹出大丑闻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