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开局葬神剑,我杀穿诸天 > 第七百七十四章 给你们增加竞争对手

罗纳德尝试了好些圈内好友,不过他们都不是非常的认可所谓的负面营销带来的危害。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人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总是心存侥幸,觉得也许并没有你说的这么可怕。奥斯卡的评奖已历经60多载,还没有听说过哪个人就凭用负面营销去攻击他的竞争对手,就能够获得奖项的。

况且哈维·韦恩斯坦只是一个迪士尼旗下的二级制片商和发行机构,向来奥斯卡公关,总是由各大制片厂和有良好表现的明星后面的经纪人团队进行。他们觉得韦恩斯坦就算上蹿下跳,也只能影响一些优势非常微弱的奖项结果。

就算是今年比较冷门的,按照常理不应该获奖的米拉·索维诺,大家还是更乐于相信她的父亲,也是业内明星的保罗·索维诺,和她的男友昆汀·塔伦蒂诺个人的影响力。

再说,历届奥斯卡的冷门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就算米拉麦克斯真的在公关上有违反规则的情况,其他的奖项他们也没能成功。

“我不知道,罗纳德。我本人可不受奥斯卡的青睐,再加上我喜欢拍摄特效动作片,得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就连罗纳德的圈内最好的导演朋友,吉姆·卡梅隆也不是非常相信。

“孔夫子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在你将要发病的时候就开始治疗了。”罗纳德有点心烦,只有他一个人看到了韦恩斯坦的高明(或者说龌龊)之处,不被人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愿意被这样的医生治疗,总是以为生病了很严重才会去看医生的。”卡梅隆这个说法倒是没有错。

“对了,你的新片怎么样了?需不需要我投资?”罗纳德惦记起卡梅隆那部冰海沉船的电影。反正对抗负面营销的事情不着急。

“哦,非常的棒,我找到了当年泰坦尼克号的制造商哈兰德与沃尔夫公司,他们给我提供了当年造船的蓝图——这份蓝图一直被谣传已经被销毁,因为这样的大型蒸汽机轮船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建造了。”

“太棒了,福克斯想在哪里建造这艘船的模型?”罗纳德一看卡梅隆这个眉飞色舞的样子,似乎自从终结者以后就没有看到他这样的热衷于一部电影的创作了。

当然两个人是心意相通的好朋友,一听他拿到蓝图,就知道肯定是想建造1:1的大模型来玩耍。自己这个好朋友,似乎对电影的拍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

“大致会在墨西哥,加拿大和不列颠三个地方的海滩三选一,然后搭建一个一千万加仑以上的容量的水池,再搭建实景的泰坦尼克号模型。”

卡梅隆告诉了罗纳德一些他的预计情况。然后问罗纳德有什么建议。

“坚持到底,坚持你的想法,不要因为任何人的干涉而改变你的计划,如果有钱的问题,就给我打电话。”

罗纳德一听到这样的大制作,就想起了当年拍摄与狼共舞的情况。他预计会有接近一千名工作人员来为这部电影工作,这和战争中指挥一个营级装甲战斗群差不多。

卡梅隆要拍好这部电影,需要有一点暴君的脾气,才能压制住形形色色的剧组人群。除了给他一个后盾,承诺如果超支就会补充预算,罗纳德还准备给他送一些移动厕所和淋浴设施,以及一些军用的移动大型炊事设备。

在野外,特别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长时间的拍摄电影,有合适的淋浴设施和供应热食,都对士气是非常巨大的鼓舞。

……

颁奖晚会过去了数日,各个媒体主要的报道都集中在勇敢的心的大获全胜,以及两位新晋的影帝影后身上。米拉·索维诺爆冷获得了最佳女配角,这事倒没有占据太多的版面。

罗纳德还是拿着报纸在琢磨,哈维·韦恩斯坦从去年开始就好像摸到了冲奖的秘诀,他这个人的“创意”绵绵不绝,各种新招数都能够想的出来。

再加上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特别是戛纳上,似乎韦恩斯坦有特别的冲奖心得,欧洲和好莱坞两方面联动,其实给他不少腾挪的空间。

在奥斯卡上得到提名和奖项,让他在戛纳那边融资卖出片花的行情看涨。而在欧洲获得投资以后,回到好莱坞也更容易得到银行贷款和其他外围投资者的青睐。

“嗯?”

不过在研究过去几年的提名和获奖名单以后,罗纳德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从1990年开始到1996年,每年基本上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的人里面,首次提名的都只有一个人。

而且其中真正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只有去年的昆汀·塔伦蒂诺一个人。其他几位首次提名,一个凯文·科斯特纳,一个梅尔·吉布森,还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其实都是演员出名以后转型做导演的。

只有今年有新提名者拿到最佳导演奖,而且一来就是五位。这个很显然不是正常的现象。韦恩斯坦在里面上下其手的痕迹明显。

罗纳德隐约记得,在一九八〇年代,初次获得导演提名的人都不少。每届都有两个左右,而且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新导演。比如罗伯特·本顿,大卫·林奇,罗曼·波兰斯基,沃尔夫冈·彼得森,艾伦·帕克,乃至西德尼·波拉克都是首次获得提名乃至获奖。

那个年代,也有一些老导演还在拍片的一线奋斗获得很好的成绩,但是新人导演也层出不穷,为好莱坞增添了很多新鲜的风格和叙事方法。

包括更早一些的雷德利·斯科特,伍迪·艾伦,马蒂·斯科塞斯,以及林奇,波兰斯基,等等,都是有着鲜明风格的大导演。获得好莱坞提名的肯定以后,又拍摄了无数的好片子。

而上个年代,也出现了吉姆·卡梅隆,巴里·莱文森,西德尼·波拉克,以及罗纳德自己,等等很多善于拍摄成功商业类型片,又带有一定的作者性的导演。

艺术和商业两个大的类别,交相辉映出现了很多的新的品种,让好莱坞市场和艺术高度,都有非常出色的记录。

而两者兼修的最成功的,无疑就是现在梦工厂的老板之一,同时拍出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的名单的斯皮尔伯格。

但是回看九十年代的前五年,就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轻导演出现了。以至于到了去年为止,最大的年轻人还是昆汀·塔伦蒂诺。

至于今年的几位导演提名者,别说和七八十年代涌现的那几批导演相提并论,连昆·塔伦蒂诺的尾气都难以吃到。

九十年代出现了三位演员转行导演的最佳导演获得者,凯文·科斯特纳,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今年的梅尔·吉布森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导演群体缺乏新鲜力量。

再说,梅尔·吉布森今年的获奖感言也表明,他并不想彻底转型导演,或者以后的电影都自导自演,而是更想作为演员再次拿到最佳男主角奖。

究竟是为什么先进缺少好的新导演的加入呢?罗纳德想了一会儿,可能还是因为低成本电影在好莱坞消失的缘故。

在他入行的时候,还有罗杰·科尔曼的新世界这样的公司,专门拍摄低成本电影,让很多新手导演有了拍摄处女作的舞台。

但是到了今天,不管你是影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从片场底层学习出来的实干派,要想第一次当导演拍摄院线电影,难度是呈现几何级数上升的。

现在这些新人的机会,都集中在两个类别的影视剧里。一是直供录像带市场的低成本电影。包括罗纳德在香江的那些朋友们,拍摄的多数是这种电影。

相比院线电影,这种电影有一个根本的不同点,那就是发行的渠道不一样。直供录像带市场的电影,没有机会在大银幕上放映,所以从拍摄,分镜头剧本的绘制,到镜头设计,拍摄灯光,乃至最后的剪辑,都是一套完全不同的体系。

拍多了录像带的导演,拍摄大银幕的电影,会有本能的不适应。一个情节,用几个镜头来表现,大银幕和小电视的取向是完全不同的。

剪辑的时候也有分别,调动观众转动眼珠,和调动观众转动脖子,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剪辑体系。如果习惯了前者,那么剪出来的电影在大银幕上放映就会出现表现力不足的问题。

罗纳德本人收集了不少的老电影的拷贝,用录像带播放的时候,很多经典电影都显得平淡乏味,节奏缓慢。但是一旦在大银幕上播放,由于转移注意力到银幕上的焦点(通常是演员的脸),需要更多的时间,电影的节奏会完全不同,在电视机上看很平淡的电影,在大银幕上会显得紧张激烈,节奏很快,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是录像带电影的问题,如果是另一个新人导演经常入行的领域,电视剧拍摄的话,那么导演的问题就更大了。

电影和电视剧的表演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电影的表演通常需要拍摄多次,选取其中特别精彩,符合导演想象的镜头,剪辑到一起。而电视剧表演,则更讲究用最少的时间拍好。

相比电影多数使用视听语言和剪辑来带领观众前进的方法,电视剧更多的使用对话和脸部特写的跳切来推进剧情。

拍多了电视剧的导演,对电影的拍摄会是一个障碍。那些在电视剧上正确的方法,在电影拍摄的时候会变成错误。

如果你没有机会尝试,出错,改进的话,很可能在拍摄第一部电影的时候票房不会太好,由此就失去了进一步拍电影的机会。

好莱坞的制片人是非常苛刻的,如果是一个成功过的电影导演,他们会给你三次机会。三次连续赔本才会放弃。但是如果你没有拍摄过票房成功的电影,那么往往你只有一次机会。

第一部处女作拍砸了,票房失败,那么你就会被打上只适合拍摄电视剧录像带的标签,很难获得第二次拍摄院线电影的机会了。

“怪不得,好像人才断档了……”

罗纳德手里拿着助理整理的从七十年代开始的新晋重要导演的名单,从八十年代的最后几年开始,这个名单上的人数就越来越少了。

长此下去,好莱坞可能艺术水平就要下降了。

毕竟一个导演,特别是商业片导演,如果重复拍摄一种类型的话,会耗尽才华和观众的缘分的。

有新的导演的新招数来刺激,也能让老导演们感受到新鲜的刺激,说不定能够拍出更好的电影来。

“米拉麦克斯,哈维·韦恩斯坦……”

罗纳德在米拉麦克斯的名字上重重的画了一个红圈。

以米拉麦克斯为首的所谓“独立制片”公司,其实对培养新导演反而有害。

他们的商业路线,就是先从欧洲电影节开始,获奖了以后再引进阿美利加国内。所以像昆汀这样的新导演,先获得的是欧洲电影节的肯定,再来接受票房的审判。

而欧洲电影节,向来是小评审制度,不到十个人的评委决定获奖者,这更容易受到少数人艺术品味的影响。他们其实在更进一步的挤压好莱坞本土有潜力的新导演的机会。

再加上韦恩斯坦的抹黑操作,很多本土导演获奖提名的机会就更少了。

而且,像米拉麦克斯,探照灯,等等所谓的“独立制片”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都被八大制片厂收购,他们的选片品味也更进一步接近商业大制作。

整个好莱坞失去了八十年代那种初兴勃发的态势,再也难以看到各种各样独特的电影。

这当然对行业整体不是什么好事。罗纳德感到,自己对此也有责任,说不定本来梦中的那些电影的原导演,可能失去了一个机会呢?

“还是要给你们增加一些竞争对手……”罗纳德用笔点了点已经被他画了一个大叉的米拉麦克斯公司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