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唐1931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两年(2)

汉唐1931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两年(2)

作者:鸡蛋加辣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7:43 来源:小说旗

如果说夏建仁这边通过拓跋宏的通电之后,就进入到了全面的备战状态之下,那么完颜涛就是陷入了无尽的麻烦当中。

首先,拓跋宏作为北汉的皇帝,他的家族已经在北方存在了四五百年。

这些年当中,虽然有一些不成器的皇帝,可也有一些十分出色的皇帝,他们大力发展民生,使得百姓从最开始的民不聊生,发展成为了当时亚洲的第一强国。

虽然在后期,例如拓跋宏这样的人成为了皇帝,但是依旧无法掩盖拓跋家族,在北方的声望。

百姓纷纷南逃,那也只是相比较汉唐的开明,北方显得格外地压迫。

不过,无论怎么说,拓跋一脉是皇室,这一点无人可以否认。

这也就导致,拓跋家在北方拥有很大的声望。拓跋宏拥有一大帮的死忠。

再加上完颜涛虽然势大,但是他得国不正,属于是叛乱性质夺取到了皇位。这就让底层的一些中立派感到了不满。

而且,完颜涛在听到拓跋宏的通电之后,深深地感觉,下面的人会随时起来反抗他,加上汉唐这边开始整军备战,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压迫感。

于是,完颜涛开始着手收拢中立派的兵权。

原本这一策略不能说多高明,但是也不能算是错的。

但是,完颜涛似乎有一些着急了,他没有采用比较温和的手段,要求那些中立派交出兵权,而是非常强硬的告知他们,必须一个月之内,将兵权交出来,否则将会派遣大军围剿。

这一下就引起了中立派的不满,而且还有一些拓跋宏的死忠和汉唐的特工开始光明正道的怂恿他们起来反抗。

于是,在完颜涛寸步不让,拓跋宏的死忠和汉唐特工的双重努力之下,终于将中立派逼反。

中立派直接组建了同盟,宣布独立,相互之间互助互利。

这样一来,就使得完颜涛能够控制在手中的领地,大大减少,只保留了蓟城、河北、河南、鲁省和山省四省。其他的省份,不是在拓跋宏的死忠手里,就是在中立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汉唐的支持下,打响第一枪的就是汉江防线北岸。

拓跋宏的死忠,冒着北燕的凶猛炮火,对他们发动了反攻,从而一举将他们赶出去了五十公里。这就让北燕和汉唐之间,多出来了一条五十公里的缓冲带。

随后由于汉唐并没有做好反攻的准备,于是就停止了对北岸的支援。

虽然大规模的支援停止了,但是小规模的支援却一直没有停止。

从武器弹药到军粮,都源源不断的从南岸运往了北岸。

为了耗干完颜涛的最后一点战争潜力,在夏建仁的主张之下,各种各样的物资都不停的流向北岸。

完颜涛明知道这样做对自己不利,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停下来。如果他一旦停止进攻,那么就直接默认了这些地区的独立。以后再想用兵,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完颜涛丝毫不敢停下来,只能不断地派遣效忠他的军队,开始围剿其他的派系。

在完颜涛成功篡位之后,他在北方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效忠他的军队,已经超过了300万。

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源源不断地扩大。

完颜涛为了扩大自己的军队数量,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他强制要求,每户都必须有人加入军队,无论贫富,都必须加入,这样一来,就大大的减少了劳动人口,导致了北方粮食减产。

而这些粮食,又必须优先保证军队,再样一来,就导致了完颜涛治下的百姓,粮食严重不足。大量的百姓都陷入到的吃不饱的境地。

百姓为了活命,纷纷举家外逃,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完颜涛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少,兵源也越来越少。

于是完颜涛采取了严格的连坐法,一个村只要有一家逃离,一个村的人都要受到牵连,又在边境派遣了大量的士兵守卫。

这一系列的举措下来,又导致了完颜涛手中的兵力不足。

于是,完颜涛把注意力放到了扶桑和沙俄的头上。最终在第二年的元月,完颜涛与扶桑和沙俄签订了条约,形成了攻守同盟。

得到扶桑和沙俄的保证后,完颜涛开始大举进攻中立派的领地。而扶桑则出兵占领了原本属于北汉的属国高丽。

在没有背后强国的支持,高丽仅仅是抵抗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亡了国。所有的王室成员纷纷被扶桑杀尽。

沙俄通过和约,在远东获取到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

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中立派被打的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但他们也不能说意思用处都没有,至少他们拖住了,完颜涛百分之七十的兵力,而完颜涛也从这两年的战争中,直接将原本属于北汉的国库耗尽。

最后,中立派在只剩下陕省一地的控制地之后,终于派人来到了金陵,要求汉唐商议合并的事。

夏建仁在得知这件事之后,兴冲冲的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他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良久。

陕省位于蜀州的正北方,背靠着蜀州,有山川之险,属于关中地区。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王朝国都首选之地。

秦汉因为立于关中,而虎视关东大地,背靠蜀州,北临大河,东出三川而临中原。换句话说,只要夺取了陕省,那么无论是东出还是北进,夏建仁可以选择的方向就有了很多。

于是,夏建仁力排众议,直接要求统帅部与中立派的代表进行谈判。

此时的夏建仁早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小侯爷了。

他从蓟城将拓跋宏带回来之后,张延卿也就没有阻止他的可能。也就顺水推舟的促成了他与朱婉蓉之间的事情。

就在1933年元月的第一天,大汉帝国皇室就对外抛出了一个大炸弹,帝国女皇宣布与溧阳侯世子订婚,于此同时,统帅部也考虑到了拓跋宏对于收复北境有很大的帮助,也极力劝告朱婉蓉。

她同意了拓跋宏只有18岁的长女,拓跋琰与夏建仁订婚。

婚期就定在了33年的8月,而朱婉蓉的婚礼则比她提前了一个月,在7月。

这无异于便宜了夏建仁,这也导致,夏建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帝国亲王。

而统帅部的几个老头,在思考过后,也将夏建仁推到了台前,让他顶替朱婉蓉担任了帝国大元帅,统帅三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