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云掩初弦月 > 第171章 战事,募捐背后

云掩初弦月 第171章 战事,募捐背后

作者:咖咖奇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8:47 来源:小说旗

七月烈阳似火。

接连三四个月主动进攻乌古的镇北军,被乌古军拦在了阴山脚下,进入胶着战。

从未想过大雍会主动攻击抢占他们地盘的乌古,今年不但没守住去年抢来的城池,还丢失了几处马场以及山林茂密牧草丰美的巴林地区。

最让他们光火的是,被抢去的地方竟然马上有了大雍百姓来开荒。

还有军队驻守。

这明摆着大雍想长期霸占他们乌古的土地。

大雍军史无前例的强势,让乌古窥见了大雍的野心,彻底慌了起来。

以前他们仗着兵强马壮跑得快,时常到大雍地盘烧抢掳掠,补充过冬物资。

大雍边军多是驱赶他们为主,极少深入他们乌古来围剿他们。

知道大雍兵不敢深入他们乌古,他们才肆无忌惮的抢了这边烧那边。

可现在,大雍军队居然一步步推进了他们乌古地盘。

凡是攻占下来的地方都有军队守护,并迅速堆砌军事防线。

这是要一块一块吞掉他们乌古的土地!

乌古大汗急了,好不容集结了四十万大军,想要一举把镇北军扑灭。

结果跟西厥交界的西北方竟然也有大雍军闯入他们地盘,把他们通向西厥的关口切断。

大雍西北军陈兵十五万对着他们西边好几个大部落。

直接逼得乌古要兵分两路的开战。

西北两线开战,是大雍一开始就制定下的战略,西北军搞拉扯,镇北军主进攻。

目的就是要让乌古两头兼顾无法战力集中。

两国进入百多年来最为激烈的对抗战。

大雍朝廷源源不断的为两军输送粮草兵马。

户部官员又开始眉头皱得跟树皮样了。

慕玄月看着账面上进来又出去的银子,召见了知画。

“去年出去的船队,什么时候能到?”

“估计还要两个月。”知画给出了时间。

知道公主急需银子,她提出了建议:“隐族的银子今年未支取,可以暂时挪用,若是他们需要,我们可以用其他物资顶替。“

他们现在需要大批粮草支应军队,隐族也需要用银子换粮食,但他们也需要其他物资。

“那就先挪用他们二十万两银子,等月底收粮上来,到时直接还他们新粮。”

不过是大半个月时间差,等今年的赋税收上来就能渡过这难关。

镇北军从乌古抢来的诸多牛羊,也能从民间换取一些银子。

困难是暂时的,总有办法去解决。

“是,奴婢马上去办。”

知画很快支取了本属于隐族的银子,交给户部购置粮草,应付军队所需。

为了贴补军需,慕玄月还再次缩减宫内开支。

一减再减的各种避暑物资,让后宫那些太妃们都有了意见。

但太皇太后都忍了,她们也不得不忍,只能私底下发牢骚。

知道皇宫里的贵人连冰鉴都不能多用后,勋贵们也不敢大肆铺张浪费,他们担心朝廷又要逮着他们薅羊毛。

但天子并没有这么做。

为国分忧不强求,允自愿。

深入了解国情的静仪公主,再次带头捐了三千两银子。

镇北侯府和永宁侯府也跟着出了三千两。

自发性支援,响应的人有,就是数额并不高。

毕竟去年已经捐过几次,家家银兜子都空了一块。

自愿为国分忧的名单呈送到天子跟前时,他没细看,翻到后面看总数。

不到十万两银子的额数,让他很是失望。

“这点银子够干嘛?”

明嘉公主拿过名单一张张翻看,待看到谢氏两府分五六拨人共捐出了两万两银子时,挑了挑眉头。

这是想花钱买平安?

那谢氏也太不值钱了点。

看到他姐盯着名单,慕玄度好奇的拿过来重新翻了翻,一看就呵了一声。

“两万两就想让朕收手,哼!想得美。”

办完无上皇的后事,孝期一结束天子就开始清洗景王的残余势力。

凡是为景王摇旗呐喊过的,无一幸免,统统被查。

拥护那等丧心病狂的王爷上位,自身必然干净不了。

乾泰元年被捋下来的人,有不少都跟谢氏一族有关系。

或姻亲,或血亲,或门生门客。

谢氏背后支持景王的意图,彻底被天子抖露了出来。

谢大儒被此事打击得一病不起,如今已经是积重难治。

他上的自辩折子,天子看都没看就扔到了角落。

事实就是事实,不管中间是否退出过,下一代的事他知不知情,都改变不了天子要打压谢家的决心。

谢大儒门生遍天下不假,但这些门生再多,他们最终是为皇家效力。

而不是谢氏一族。

谢氏没有站错位天子都想削他们下去,何况还站错了位。

这样的大把柄落在天子手里,他不用岂不是天下第一大傻瓜。

所以别说两万银子,谢氏一族就是捐二十万两银子,甚至两百万两银子,他该打压还是得打压。

当然,一边打压也不妨碍他一边收银子就是。

“太少了,让他们吐出多点来,朕可以考虑下个月不动他们。”

下个月不动,下下个月接着动。

弟弟这么“无耻”,慕玄月只能充耳不闻。

只是想起正直的谢七太太,到底有丝唏嘘。

但大雍的变革巨轮顺利转动,绝不会为个别人有所停滞。

谢氏一族与皇室的关系, 是建立在他们有一定话语权的基础上,才有长久和安。

如今他们做为大雍绝对掌控者,是绝对不容许有人到处掣肘他们。

谢氏一族对朝堂的掌控力必须削减。

这种削减开始还不是天子刻意为之,而是他们自己站错立场被揪了出来。

门生遍天下的谢大儒,门客无数的谢氏一族,除非谢氏另起炉灶,要不然那么多士子除了效力当今天子别无其他出路。

谢氏家主错选人站,直接导致谢氏一族的势力被天子迅速分化。

收揽了不少人为自己所用。

谢府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显而易见已经被天子厌弃。

谢三夫人想拉谢七太太一同去求助明嘉公主,谢七太太却犹豫很久没有出门。

虽然她不懂朝堂之事,但她知道,明嘉公主那样有大才能的女子,眼里装的是国事。

不会有空闲听她们这些后宅妇人的诉求。

去了,不过是自取其辱。

谁让自家人贪心不足,在出身正统的天子统治下还妄想翻天保住以往地位。

这样的结果都是自找的。

她们那点交情,说起来还是因老家主保错媒而起。

本已经是谢家对不住明嘉公主,还背后支持景王企图推翻他们。

她没那个脸面去求宽恕。

正因为谢七太太的自愧自知,才让她在倾巢之下获取到一线生机。

当然,这是后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