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120章 围炉煮茶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120章 围炉煮茶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6:03 来源:小说旗

立冬之后没过多久。

景佑十五年的第一场雪就飘了起来。

书院四人均没有选择回家。

六月入学至今已有四月有余,此时回家并不划算,因为整个冬天都会在家无所事事。

待在学院则不然,整个冬天都会过的充实,而明年开春,再请假不迟,来去半月时间也耽误不了太多课程。

在来之前,他就和严寿商量好了,王父王母自然也都知道。

只是苦了小丫头,也不知道过年的时候会不会哭鼻子。

书院没有冬假,但是可以请假,不过请假很少 。

多是那些家在本地洛州的,至于家在外地的多选择留校。

“小五儿,火借来了吗?我这炭盆、火炉都准备好了”良朝不知从哪里划拉一个精致的炭盆和黑黢黢的小火炉。

“早就准备好了,老大还没回来?”王清晨问道。

要说雪天做什么最适合?那自然是围炉煮茶。

好不容易休沐碰上雪天,几人便相约在学舍煮茶赏雪,毕竟这也算是冬之雅事。

“也不知道老大能不能借来炭,要我说早就应该趁着天晴多买一些”良朝马后炮道。

他们四人分工明确,景阳借炭,良朝借盆,王清晨借火,孔卓借陶壶。

如今孔卓景阳两人都还没有回来。

“要不我们去看看”王清晨有些担心。

“哎呀,这雪下的不小啊,可真是冷啊!”

正说着,景阳和孔卓披着风雪进了屋,一阵冷气也随之做客。

“快快快,炭搞到没有?火点起来就暖和了”

良朝说道,因为他已经看见孔卓的手里拎着一个砂锅,也行吧,煮茶勉勉强强。

“别提了,本来还想去饭堂接济一点,没想到那大娘说啥也不行,

最后我还是去书院外边多花了不少铜子买的木炭,这风雪天炭价是真不便宜”

说着景阳亮出自己袍子下边遮着的一篓木炭。

“据说是果木炭,焚之有异香,也不知道真假,你们快试试”景阳搓着手说道。

众人看向王清晨,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清晨则是不慌不忙将自己的黑科技拿了出来。

霎时间,三个小兄弟便看呆成了二傻子。

王清晨则不紧不慢将木炭引燃,火盆里的火苗不多时便窜了起来。

“小五,你这……我这……”景阳明显看进了眼里拔不出来,孔卓和良朝则不遑多让。

三个人盯着王清流的手心。

“玩完还我啊”王清晨也只有这一个。

虽然制作不算难,但是也有点费事,这个被顺走的话他还要再做。

在三人鼓捣火机的时候,松雪入壶,王清晨便开始煮茶了。

虽说木炭没有石炭那么危险,但是王清晨还是将窗户洞开,安全为上。

正好一边赏雪,一边煮茶。

“老大,你的茶呢?”景阳出身颍州,颍州附近好茶不少,比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

所以想要喝点好茶,自然还是找景阳比较方便。

“就在书橱那个小罐子里,你自己取就是”三人正在研究火机,此时却无暇理会。

茶叶肯定是好茶,但是王清晨却认不出究竟是何品种?

看三人兴致不在,王清晨将其收回,三人这才在炉子边坐下。

茶香顿时在学舍中弥漫。

王清晨感觉现在吃火锅好像更合适一点,这附庸风雅有点饿肚子啊。

茶汤咕嘟咕嘟的,如果是火锅该多好?

“小五,你这小玩意在哪弄的?”

“自己做的,回头我教你们怎么做”王清晨自然知道自己的小玩意被惦记上了。

“那敢情好”良朝三人皆大欢喜。

“话说今年的雪有点早啊!想必明年会是个丰收年”

现在读书人的重心更多还是放在百姓和农业之上。

“瑞雪兆丰年,希望明年百姓能多打一些粮食”看着窗外的雪景,王清晨也难免感慨起来。

“国之新立,当守成有节,当今圣上有明君之象,不必担心”景阳接着说道。

孔卓若有若无的眼神在良朝和景阳身上有意无意巡视一圈。

王清晨不做评价,窥一斑而不知全貌,确实不好置评。

“你们以后是准备做京官?还是做外放官?”景阳问道。

“我不知道,我年纪还小,估计家里有所安排”良朝有些犹豫说道。

众人知道其家境不错,所以也就没有追问。

“这还能自己做主吗?”王清晨不解,他还以为这都是吏部任免司分配来着。

“进士及第大概率都是从京官做起,一般都是翰林学士,举人多是从外放官做起,

不过也有很多进士申请外放,毕竟帝都久居不易”景阳解释道。

“我还挺想做翰林的,听说翰林院是天下书汇总处,想必能够看个够”景阳接着说道。

“小五,那你呢?”

“我,我倒是没想那么多,我答应我娘要考个状元回去的,至于外放还是留京都可以”

虽说京官起点高一些,但是朝堂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外放经历的官员坐不稳阁臣。

众人对其口言状元并不怀疑,凭其学识有很大的机会。

“孔卓你呢?”他们这些人中孔卓身份最为复杂,毕竟是孔家后人,家教之森严,无出其二。

“我想留院”孔卓有点不想回答这个话题。

他多数是留在帝都的,毕竟孔氏一脉在朝堂上还是颇有影响力的。

“啊?”三人尽皆疑惑,留院的意思就是拒绝出仕,这是想要留在书院当夫子的节奏?

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孔卓的志向,有些出乎意料。

四人一边烤火,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时间就这么慢慢消磨。

谁又能想到多年之后这四个少年又是怎样的命运呢?

漫天飞雪,将四人的声音完全阻隔在天地之间,或许只有风雪见证了今天的一切。

炉煨榾柮雪煎茶,

松竹环居耐岁华。

窗外玉梅疏弄影,

助人诗兴两三花。”

(《冬日幽居》宋·金朋说)

在几人的起哄中,王清晨也只能无奈做一文抄公了。

“不愧书院师兄都叫你小夫子,你这诗才真是绝了”良朝惊觉。

“真是既生王,何生良啊?和你一比我这诗可以直接添柴了”良朝夸张道。

“既生王,何生阳?”景阳也来凑热闹。

“俺也一样”孔卓补充。

(向广大书友道歉,时间线错漏而不自知,感谢书友狐狸岛的弥彦指出错误,现更正时间轴为景佑十五年主角十一岁,时间轴如下图)

图片太大有些看不清楚,群里边我也发了一份,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后台主页有入口,不是q群

时间轴(更正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