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326章 调虎离山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326章 调虎离山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6:03 来源:小说旗

“你还想给老大人带好?李尚书恨不得和你来场武斗,以后下值的时候,你可得跑快点,千万别被刑部的那些大人给堵住了。”

梁朝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恐吓道,脸上神色半真半假。

他与王清晨关系匪浅,自然不希望这位好友受到刑部刁难。

“不会真的如此吧?”王清晨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下意识地琢磨着,说不得往后出门得带上防身的家伙。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份担忧,他已经找了借口,推掉了好几场小朝会。

参与小朝会的官员虽然不如大朝会多,但是刑部的那些人要是真有心刁难,他可难以招架。

“你觉得呢?我可没跟你开玩笑。要是有机会,李尚书说不定真找你算账。”

梁朝收起了脸上那似有似无的笑意,表情变得极为严肃。

毕竟刑部诸多官员这次都受到了申饬。

“算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对了,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查?”王清晨无奈地摆了摆手,赶忙转移话题。

他实在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了。

“实在没办法的话,我打算再去一趟北境。”梁朝咬了咬牙,脸上浮现出一抹决绝,显然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在他看来,京城中关系错综复杂不说,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纠缠不清。

他这次查案每次查到关键之处,总会毫无征兆地遭遇各种阻碍。

那些阻碍来得莫名其妙,就仿佛有一双隐藏在黑暗中的无形大手,在背后肆意地操控着一切,让他们屡屡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但北境则截然不同,不仅他在那里待过,更重要的是北境现在的话事人是支持这起案子的。

而且那里远离京城这个权力斗争的核心地带,或许能够躲开这些无端的干扰和阻碍。

在北境,他们能够更顺利地开展调查工作,说不定还真能挖掘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关键线索,为案件的侦破带来转机。

王清晨听了梁朝的话,脑海中像是突然闪过一道惊雷,一个大胆而又惊悚的念头瞬间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最近一段时间,京城中接二连三地出现各种诡异的状况,这些状况看似毫无关联,却又隐隐透露出一种不寻常的气息。

王清晨心中不禁泛起嘀咕,这些诡异情况的背后,会不会是有人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其目的就是要把梁朝这个查案的关键人物调离京城,使出一招调虎离山之计。

而谁是那头至关重要的“虎”,自然不言而喻。

至于目的,或许不单单是案子本身,那个位置或许才是关键。

王清晨越想越觉得后怕,他开始在脑海中仔细梳理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将这些看似零散的事件串联起来后,一个潜藏着巨大危机的阴谋雏形,正缓缓地从黑暗的阴影中浮出水面。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和致命的危险,光是想想都让人感到脊背发凉、不寒而栗。

“前几日,立储之事你怎么看?”王清晨突然话锋一转,直截了当地问道。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此刻的他,不得不以最险恶的心思去揣测这件事。

毕竟古往今来,皇位的争夺从来都不是轻松和平的事情,向来都是伴随着血雨腥风、残酷无情的斗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再怎么谨慎地揣测都不为过。

“这……”梁朝顿时面露难色,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和抗拒。

他其实内心十分抵触谈论这个话题,毕竟立储之事实在是太过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

他倒不是故作矜持,从实际情况来看,他的地位看似坚如磐石、无可撼动。

他的几位叔伯以及弟弟们,无论是从身份地位,还是个人才能方面,对他都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已经注定了他会成为这个庞大帝国未来的储君。

但此刻,要他自己在别人面前夸赞自己,说自己注定会成为储君,他实在是感到不好意思开口。

这种事情,从自己嘴里说出来,总归是有些不妥。

王清晨瞧着梁朝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瞬间便明白他想岔了。

“这两次御史台发力,你可从中授意?”王清晨目光紧紧盯着梁朝,神色凝重地问道。

毕竟在私底下,投靠梁朝的官员不在少数。

在这个权力纷争的朝堂之上,要是有官员想借此机会向梁朝纳投名状,以谋求日后的荣华富贵,这种事情也并非不可能发生。

“这……你是知道我的,我不会做这种事。不过这两次上书的御史,倒都是投在我的门下。”

因为有王清晚这层特殊关系的存在,梁朝也没打算对王清晨隐瞒什么。

毕竟自从有了这层紧密的纽带,他们之间的关系便变得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此事可能有蹊跷。”

王清晨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他的思维快速运转着,分析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这两次上书的御史都归属梁朝门下,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在上奏之前,必然会和梁朝事先商量此事。

然而,梁朝显然对这件事情毫不知情,这就实在是太值得玩味了。

毕竟,在朝堂之上,有主子和没主子的官员,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如果有了主子他们便是刀,是工具,一切行动都要以主子的意志为转移。

而且御史这个群体十分特殊,他们的晋升渠道极为狭窄,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可谓是难上加难。

因此,多数御史都以孤臣自居,也就是那些没有其他官员亲近结交的臣子。

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们平日里很少轻易地去站队支持某一方势力。

在梁朝还未正式被立为储君的情况下,他们就更不会贸然地投靠梁朝。

因为一旦轻易站队,以后他们在履行御史职责,上书弹劾其他官员的时候,就会受到诸多限制。

毕竟,东宫日后也很可能成为他们监督弹劾的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