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330章 陛下的人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330章 陛下的人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6:03 来源:小说旗

“不必找了,

御史李拙,生于建德六年,陇西李氏,出身名门,祖荫深厚。自幼聪慧敏达。弱冠之年,以明经科登第,初任汴州尉,于任上公正廉明,声名渐起,后任司马,知州等都表现不错。

景佑元年,圣上登基,因其才德兼备,蒙圣上赏识,擢为监察御史肃清法治。

曾亲赴岭南,彻查当地官员贪腐,使一众蠹吏伏法,吏治为之一新。

景佑七年,迁殿中侍御史,景佑一十二年,进为侍御史,常参与三司会审,景佑一十五年迁御史中丞至今。

御史张允,建隆元年生于京兆府,自幼勤勉好学,建隆二十二年,以进士擢第,初授蒲州司户参军,掌户籍、赋税诸事,处事精细。

景佑元年,经举荐入御史台,任监察御史。巡察邵州,永州等地,时逢河患,深入灾区,详实奏明灾情,劾奏失职官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景佑二年知永州,任上表现突出。

景佑六年,迁殿中侍御史,期间返乡守孝三年,景佑一十五年,迁御史中丞。

你觉得其中有何异常?”左相不愧是左相,竟然对京中官员的履历如数家珍。

施泾川却并不感觉震惊,朝堂并不缺少天才。

而他也不过是其中稍幸运的一些罢了。

至于左相,天才也只是见他的门槛罢。

“崔师是说,这二人都是陛下的人?那这两次莫非都是陛下属意的?”经过崔珏的提点,他也想到了什么,不过声音却是愈发地低沉了。

如果都是陛下做的,那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也不一定,不过这两人肯定不是皇孙殿下的人”崔珏轻抿一口茶。

显然,这两人肯定也是别人的棋子。

自皇孙殿下返京以来,投靠的人不少,这两人已经算是比较大的鱼了。

“陛下此举莫不是在钓鱼不成?”鱼饵自然是梁朝,而这两人便是鱼钩、鱼线。

只是这样真的好吗?

如此浑水摸鱼,难道不怕将皇孙殿下玩坏?

“那你觉得的皇孙殿下此举如何?”崔珏此语未免没有考教之意。

“不管结果如何,殿下显然不想当鱼饵,而且皇孙殿下此举对错不说,至少极为果断。”施泾川的评价显然是比较正面的。

“只是如此会不会坏了陛下的大事?”他继续说道。

“陛下又岂会在意这些?只是不知道皇孙殿下接下来会如何做了?这水是越来越浑了!”崔珏却有点看好戏的样子。

这些时日,朝堂之中接连发生了不少事,他这个左相在其中却是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这其中既有他自己的摆烂,也有陛下刻意压制相权的意味。

而且他早已看透,目前正处于权利交接的敏感期,他也不能有任何的表态,要不然朝堂只会比现在更加混乱。

他能做的便是稳定朝堂的基本盘。

……

自从梁朝步入朝局开始,不知不觉间已经慢慢组建起了自己的班底。

其中多数都是东宫的遗臣,自从太子倒台之后,这些官员便依附在梁朝身边,这也是他们仅有的去处了。

不过这些人却注定了不会受其重用。

再者,其班底之中有陛下为其安排的魏国公以及景国公两派,以及孔氏文臣一脉。

这才是他即位以后的中流砥柱。

至于王清晨则只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不过目前来看,陛下也有意将王清晨绑在梁朝这辆马车上,要不然也不会强行让王清晚嫁入皇室。

“殿下,并未查出幕后之人,这两人身为御史少有好友,平时也很少有人拜访”

“这两次参与请奏的官员可调查了?”因为早在预料之中,所以梁朝倒也没有太过失望。

“这两次请奏的官员太多,而且多是各部上官,查起来的话会很忌讳”有幕僚提醒道。

“这二人可有说什么?”梁朝再次问道,他可不信奉清者自清那套。

“这二人倒是呈递了请罪函,只是殿下交代过,暂不理会,所以这才没有呈交给殿下”

身处漩涡中心,梁朝才体会到万事为难。

难以想象,坐上那个位置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也不知自己皇爷是如何做到游刃有余的。

“此事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对于依附过来的官员仍要仔细甄别,皇爷爷那里我自会去交代”想了想梁朝说道。

“那二人……”

“暂且如此吧!不管他们是谁的人,总会漏出马脚的,让你们调查的宗正寺建隆年间致仕的官员,如今可有结果?”梁朝问道。

“殿下,吏部虽然有相关存档,但是这些官员致仕已久,分散各地,也不知尚存与否,鉴别还需要时间?”

梁朝都要气笑了,还真是事事不顺。

“京中难道没有?”梁朝不信。

“回殿下,倒是有几人,除去已经身故的,还有三位,但是查到最后,都被宗室接走赡养了,若要调查的话还需殿下出面”

“宗室什么时候如此好心了?”

这话可没人敢接。

“对了,那个崔经历(经历,官职)的家人如何了?可送回老家了?”

崔经历就是当初服毒自裁的老崔,王清晨答应帮他照顾妻儿的,不过王清晨并不是经办人,所以只能托梁朝帮忙。

崔言的妻儿对于突如其来的噩耗自然难以接受,只是她们却也不知道更多,问再多也是白问。

梁朝甚至还查了他的生平履历,甚至问及此人为何十数年得不到升迁,最后所有人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毕竟案牍库在刑部几乎属于最不起眼的地方,平时甚至都没多少人关注。

“已经按殿下的吩咐送回陕州老家了”

勉强还算办成了一件事,梁朝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就东宫的这些人,他用起来是真不顺手。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自己上阵,前几日,王清晨的一番话,算是彻底打破了梁朝最后一丝幻想。

身居高位有时候看谁都像好人,很多时候事情真相都被这一层身份所掩盖。

现在想来,梁朝仍旧一番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