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45章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45章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6:03 来源:小说旗

今年的秋收,算是王清晨穿越过来以后,王家湾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遭灾。

倒不是没有遭过灾,不过以前的几场损失并不大,咬咬牙就能挺过,不过今年这次遭灾有些人家估计连粮税都交不上,而且如何坚持到明年也是问题。

王父此时也有些担心,家里虽然有些存粮,但是都被王母制作了稻芽糖,就等着新粮下市,补充一波,此时别说新粮,陈粮都不好买,这种灾荒时候,有钱都买不到粮。

“或许就只有咱们这里遭灾,其他地方粮价都正常呢?”柴薪显然是想当然了,柴家兄弟也有着担心自己家的口粮问题。

这次雨势之大,波及范围肯定不止青牛镇。

一早上太阳的清晒,打谷场虽然还有些潮湿,但是已经能够晒粮食了,各家早就划分好了地盘,所以很快都将稻谷晒了出来。

王家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晒在晒场,另一部分晒在王家新房,那里当初打地基的时候,王父就留了很大的院子,早上王父王母两人都收拾好了,现在也能派上用场。

不过晚上两人就要分别睡在这里看守这些水稻了。

今年灾荒已经形成,村里人虽然沾亲带故的,但是如果做出些什么也不是那么奇怪的事情。

帮忙将这些稻谷都放到晒场,白破虏就和柴家三兄弟告辞离开了。

毕竟此间事了,他们也不是闲的没事。

王父再三感谢,最后还是将外公带来的一些野味让三人带回去,毕竟他们这次可算是帮了大忙,几人推脱不过,只能如此。

不过只有柴烈离开的时候,一步三回头,眼光全都落在晒场上翻动稻谷的大姐身上。

而王父下午也推着鸡公车前往了镇上,希冀能够买到一些粮食。

但是粮店也不是蠢人,镇上来买粮的不知几何,排队都快到了镇尾,值得庆幸的是粮价并没有涨太多,不过到了傍晚还是销售一空。

最后得到一句:东家已经外出调粮,不日便归,不必担心。

王父只得空车而回,明天得找自家四弟走走路子,毕竟粮店就是郑家的,自家四弟在郑家做工,总比他这个外人能多说上几句话。

王父来镇上的时候,王方水也回到了村里,毕竟那么大的雨,又正值秋收,他也放心不下。

据他所说襄阳周边几州县都不同程度遭灾,郑家的马队,船队,已经到各处调粮了。

消息应该是真的,王清晨也对郑家的仁义有了重新认识,这个时候粮价不涨就是救灾。

王父推着空车回来,早就在王清晨的预料之中,明天即便去的再早估计也是希望渺茫。

镇上精明的人不在少数。

“今年村里说不得又要出现逃荒了”逃荒一为逃税,二为生存,大多数都会往京师逃,其次往没遭灾的地方逃。

整个王家湾就是逃荒来的,不过那是前朝末期,一为逃兵灾,二为逃**,三为逃动乱。

毕竟王家湾就在小青牛山脚,如果有兵灾过来,躲进山里就是,小青牛山那么大,想要搜山可不容易。

老爷子好像想起了什么伤心事,不由化作一声长叹。

暴雨过后的第三天,便有吏员下来,一为统计受灾情况;二为劝告百姓故土难离,县令正在想办法;三为劝告村老约束乡里,防止动乱或者成匪。

和他印象中的其他吏员不同,这两个吏员倒是没有鱼肉乡里,虽然吃了族长家的两只鸡,但是至少没有索要好处,而且行事也多是解决问题,这让王清晨对于他们的县令有了一些好感。

最后两人一个骑驴一个牵驴,径直离开了,虽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但是至少态度是好的,而且是愿意负责任的,这一点王清晨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并没有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

……

吏员离开以后,族长就召集各家主事在村里祠堂开会,因为王父不在,王家就大伯和王老爷子去祠堂开会了,王母是没办法进祠堂的,王清晨又太小。

不过不去也正常,无非是一些救灾的办法,这不用想都知道。

王清晨这几天完全没有学习,帮着翻稻谷,看晒场,照顾妹妹,实在有些够忙的。

王父也终于在粮店排了一晚上,带回来两大袋糙米,索幸郑家守住了底线,没有涨价,郑家土地众多,趁着这个时间出手一些新粮也是不错。

不过郑家地多,自然遭灾也最大,或许今年青牛镇上受灾最严重的就是郑家,但是郑家依然这么做了,算是挺有担当的。

“别再去了,熬一天也不一定能再买上的”看到王父憔悴的样子,王母规劝道,确实,王父排了三天只买到两袋子,这样下去,身体都要熬垮的。

“据说郑家的船队一来一回就要半个多月,也就是说半个多月粮食就能运来,但是也保不齐。”王父说道,现在这个时候,什么消息也做不得准。

“没事咱家今年没遭多大灾,粮食肯定够吃了,没必要非得这样”王母有些心疼。

“但是村里人却没得吃啊!咱家除了盖房子,还有些银钱,到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王父有自己的坚持。

“爹,那些稻子还是发芽了”王清晨插嘴道。

王父王母最后背回来的两背篓稻子还是发芽了。

看王清晨说的着急,两人还以为是哪些稻子呢?不过最后那两背篓湿气太大,没有发霉就算很好了。

“没事,让你娘做成糖就行了”王父说道。

这次各家发芽的稻谷都不少,王家却是无力收下,王清晨看到绝大多数人家都是把发芽的稻谷晒干然后磨成粉,这样在缺粮的时候也能垫一下肚子。

这时候没人会浪费粮食。

雨过之后,连续好几个大晴天,王家的稻子很顺利脱粒入仓,如果没有那场大雨,今年会是个丰收年。

可是天不遂人愿,稻田里的水逐渐下降,稻谷不出意外地全都发霉了,一穗穗稻谷都发了芽,原本金黄的稻穗现在有些发黑,青白色的稻芽开在稻田里像是绵延的小花。

充满了诡异的不适感,站在田边,王清晨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霉味。

即便发霉,田里的稻杆也要收割,要不然影响下一季的收成,很多村里人都在含泪收割。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