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130章 科学实验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第130章 科学实验

作者:我叫叶老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4:41:32 来源:小说旗

温华,他已经看明白了,他开口道:“姑父是想试试这些草药会对蝗虫产生什么效果,若是能找到一种克制蝗虫的草药,就不用再担心庄稼被残害了。”

叶琛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和治蝗疏中提到了一些治理蝗虫的药材,但是山里能找到的只有零星三四样,具体是不是和书上说的一样,他得做完了实验才知道。

他选了材料,分别对应四个背篓,稻子浸泡药水后或者撒了草木灰、石灰粉之后,扔进背篓之中,静候一刻钟。

第一个背篓,是浸泡了艾草的稻子。

蝗虫还在嗡嗡飞,但却不敢靠近稻子。

叶琛开口道:“艾草能驱赶蝗虫,仅能驱赶。”

第二个背篓,是撒了石灰的稻子。

里面的稻子同样没有蝗虫靠近,都靠得远远的。

温华在纸上写道,稻草撒上石灰粉,蝗虫不靠近。

接着是土木灰,蝗虫还是不会吃稻子。

温华都一一记录下来。

在里屋忙活的叶老太太听到动静走出来,看到叶琛竟然在用稻子喂蝗虫,一张老脸顿时拉下来:“老蔫,你是失心疯了吧,稻子是人都舍不得吃的精贵东西,你咋能这么糟蹋……”

叶琛打断她老人家的话:“娘,您的活儿忙完了吗,要是忙完了,能不能去帮忙把村长叔请过来,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村长叔商量。”

叶老太太立马顺着他的话道:“行,我这就去把村长喊过来。”

傍晚已至。

叶家的小课堂再次开课了。

温华准备了毛笔、石板、布匹让他们练字,他带着自己记录的东西,跟着叶琛还有村长往田埂里去。

橘色的夕阳洒落稻田,晚风吹拂而来,乡间的庄稼田地像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村长深吸一口气,再次问道:“老蔫,你知道,叔是个老实人,别人说话未必信,但是你说话,我肯定是信的。你说你能治蝗,可别骗我。”

叶琛开口道:“村长,您看看我侄儿写的东西,便知道我有没有骗人了。”

温华将一叠纸递过去。

村长扫了一眼,字大部分都认识,主要都是数字,草药多少多少,草木灰多少,石灰多少,水多少,蝗虫多少多少……看得懂,却难以理解。

若这些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他少不得会质疑几句。

但这是写在纸上的,纸上的文字,对清河村的人来说,格外神圣,他们会无条件信奉。

“艾草、土木灰、石灰粉都能驱虫。”叶琛开口道:“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

村长吞了一口唾沫:“咋试?”

叶琛笑道:“最近我跟侄儿苦思冥想,想到了多种办法,今日全都试一试,您且看。”

温华早就按照叶琛的指挥准备好了薪柴,堆在田埂上,这里距离稻田有一米远,中间隔了一条沟,算是防火带,能控制火势。

说话的这会儿,夕阳西下,晚霞散尽,暮色已经降临了。

他用火折子将干柴点燃,火光照亮了这片地。

昆虫是趋光性的物种,这边一亮起火光,就有大片的蝗虫或嗡嗡嗡飞过来,或呲呲地蹦过来。

村长吓得脸都白了。

他知道稻田里最近有许多蝗虫,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

火堆之上,嗡嗡嗡全都是,像遮天蔽日一样。

叶琛的眉目也很凝重。

白日看到的是散居到处乱飞的蝗虫,视觉上不会给人造成太大的冲击,也就没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但晚上篝火一烧起来,所有的蝗虫往一个方向飞,就能看出,蝗虫已经渐渐开始群居成灾了,必须及早扼杀。

叶琛觉得将蝗虫吸引过来,然后即刻派人捕杀,用床单或者细密的网兜罩住蝗虫,然后挖坑埋掉。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火光冲天,浓烟四散,刚刚还嗡嗡乱飞的蝗虫,一只一只往下掉,地上很快就铺了一层蝗虫的尸体。

村长满脸不可置信:“这、这……”

他无法找到了一个词来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火燃烧得不够充分,味道很刺鼻,众人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而村里的人看到这边情况,也全都围了过来。

漫天飞舞的蝗虫筛糠一样掉下来,落在人们的身上,曾深恶痛绝的害虫,就这么死在了浓烟之下。

众人都在咳嗽,但不想走,他们想亲眼看到蝗虫死绝。

火势渐渐小了,蝗虫也慢慢消失了。

叶琛开口道:“这只是一部分蝗虫,在收割之前,我建议每天晚上都试试这个法子,能杀死多少是多少。”

“这也太呛人了。”牛大海的婆姨皱眉,声音尖锐,“这浓烟滚滚的,把人呛也呛死了。老蔫,你可别害死大家。”

温华开口道:“若是在屋中,浓烟确实会呛死人,但是在旷野之中,吸入点浓烟没什么,我们的先祖烧山开田,也是要放火的。不会有危险。”

牛大海的媳妇不依不饶道:“你说没危险就没危险,在田边儿放火,万一烧了粮食怎么办?这可是我们的命,叶老蔫你想饿死全村人吗?”

其他村民也有些惴惴不安。

虽然杀死了这么多蝗虫是好事,可如果烧了庄稼,太得不偿失了。

叶老太太从人群里挤出来,冷冷道:“你没长手,没看到老蔫挖了隔火带?怕被烟熏,不会带条湿毛巾?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怕被呛死,总比饿死强!你个混不吝的臭婆子,敢质疑我儿子,想找打不是。”

温华咳了咳。

他是这里唯二的读书人,身上穿的衣服也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一咳嗽,周边就自动安静。

他开口道:“烧火杀蝗虫只是其中一个法子,若是怕失火或者呛着,可以离着庄稼远一些,挖好大沟和准备充足的水放火,此外派出团练,轮流管控火焰,捕捉蝗虫。”

“还可以将石灰粉、土木灰用筛子撒到庄稼上,亦或是将艾草煮成汁水浇在庄稼上,也可以防止蝗虫吃粮食,不过这个比例要掌握好,太多了对庄稼不好,太少了对蝗虫无效。”

村长没忍住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读书人就是聪明,这要是我们清河村的孩子就好了。”

温华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这法子是我姑父想出来的,我只是配合记录,农事方面我也不太懂……”

村长只当他是谦虚,看向他的眼神里有多了几分尊敬。

叶琛得了村长允许,开口道:“若是信得过我,明日可以去我家集合,男人们上山烧石灰,女人孩子下地挖艾草,家里的草木灰收集起来备用。”

这些法子使出来,蝗虫即便是再厉害,也能保住一些庄稼地。

村里人围着叶琛和村长渐渐走远。

牛大海的婆娘气得直跺脚。

她也不是非要跟叶琛作对,他就是看不惯村里人全都围捧叶琛。

以前叶琛就是个破落户,村里人提起叶老蔫就纷纷摇头,一直同情叶家的几个孩子。

可现在呢,村长无论做啥事儿,竟然都去跟叶老蔫商量,而且叶老蔫说啥就是啥,一个破落户,能懂啥子,还不是靠着会念书的侄儿。

那个温华看起来真不错,一表人才,说话斯斯文文,他娘家有个侄女,或许可以凑一对。

牛大海婆姨的眸子闪了闪,一个主意涌上心头。

田埂边上的那堆火渐渐熄灭了,只有隐隐的火光。

清冷的月光下,东面的山上,一块凸出来的岩石上,三四只狼站在那处,幽幽绿眼在月光下发出深寒的冷光。

野狼畏惧火光,也畏惧人群,它们在山上伫立良久,最终还是散去了。

日头正盛。

叶琛家在院子外对着数口大锅,这些是拿公家的钱买的。

全村人轮流来叶家煮艾草,在温华的指挥下,又加入了一些对蝗虫有害的中草药,然后开始煮成汤汁。

这种被加工过的汁水有毒,最好人不要碰。

叶琛便不再藏私,翻阅书籍,找到了一种叫做水龙车的工具,找父亲帮忙打造。

叶五四当了一辈子二把刀木匠,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有这种表现的机会。

村长大手一挥,将村中所有懂些木匠活的人都配给了他,同时还有十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二十来个人通力合作,不消半日便做出一个简易版水龙车。

水龙车其实就是装有四个轮子的小型救火车,有点像是冰柜,长约二米,宽一米,齐胸高。

车内有机械制成的抽水装置,整车装满有几担水的量。

水龙车的前后各有翘起的杠杆把手,像公园里的跷跷板,可以多人同时用力。

操作时由几个青壮年上下按压,如捣米似的,捣得愈猛,水管射出的水柱愈高。

村长亲自领着老农,驾驶着水龙车,沿着田垄开始喷射艾草水,没有了篝火的吸引,蝗虫没有聚集,零星飞在田地里,见到艾草水,立刻躲得远远的。

即便是叶五四不眠不休,也才赶制出四台水龙车,明显不够用。

这个时候,草木灰、石灰就派上用场了,妇人和孩子,端着筛子,在田地里,将细密的石灰粉和草木灰,小心翼翼地洒在稻穗上,防止蝗虫偷吃。

一时间清河村再次拧成了一股绳,齐心协力打响了一场与蝗虫之间的大战。

被蝗虫祸害的庄稼日益减少,大家的情绪也终于放松下来一些。

还等不到十天,地里的稻子就要收起来了,到了那时,就是农村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

各家各户有什么事儿,都会在秋收之前定下来办好。

这个月唯一的一个黄道吉日,村里两户人家同时办喜事。

因着是在荒年间,谁家也没余粮,更不可能备席吃酒,村里人去凑热闹吃点喜饼就算是办过喜事了。

另一家,是刘全友的儿子,刘玉柱娶媳妇,娶的是孙家庄孙家的闺女孙玉芬。

刘家跟叶家关系不错,刘全友经常给叶家帮忙,当年生大壮时,温云衡难缠,是刘全友背回来了产妇婆婆,叶琛必须去一趟,还准备了给新娘子的见面礼,一人一块三尺长的粗布。

他出门的时候,叶三壮在院子里忙活,他的步子顿住,随意开口问道:“三壮,你要不要跟我去吃喜饼?”

当地喜饼又叫老婆饼,媳妇饼,是不是好耳熟,大家小时候吃的这玩意真的是娶媳妇时候吃的。

叶三壮低着头,继续干活:“我等会还要去镇上送货,就不去了。”

叶小壮凑过来:“爹,我能去吗,我想去看新娘子。”

叶琛牵着小家伙的手:“走吧,看新娘子去咯!”

一大早上,村里就很热闹,都在说两个新娘子,同一天嫁进来的人,自然免不了被比较。

“要我说,还是玉柱媳妇好看,那眼睛水汪汪的,玉柱都看傻了。”

“孙家那姑娘确实是好看,但大海媳妇也不差呀,听说家里家外的活都是一把好手,以后大雷媳妇可以享福了。”

“大海媳妇是大雷媳妇的亲侄女,以后也没啥婆媳矛盾。”

叶琛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先去了刘全友家中。

刘玉柱的爹娘在院子里迎客,只要是上门来道贺的,都会塞四个喜饼过去,是杂粮面做的喜饼,正中间点了红色的印子,看起来十分喜庆。

刘玉柱和新娘子在里屋,新娘子坐在床沿边上,刘玉柱傻乎乎地站着。

见叶琛进来,刘玉柱打了声招呼,然后跟媳妇介绍到:“这是老蔫叔,你跟着我喊叔就行,老蔫叔,这是我媳妇儿,叫玉芬。”

刘玉柱一张脸黑红黑红的。

孙玉芬抬头看过来,当看到叶琛这张脸时,她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她艰难开口喊:“叔。”

叶琛的脸上依旧是笑容,他把准备好的一块布递过去:“叔也没啥好东西给你们,这块布不大,可以做个鞋面啥的。”

这年头成婚,家里长辈的见面礼基本都是几个鸡蛋一块布之类的,他给的不算寒酸,也不算出挑。

隔壁刘老太就给了条熏鱼,刘全友也笑呵呵地接了。

孙玉芬将布收下:“谢谢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