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136章 恩师,我元载将来肯定有出息

温老太气得牙齿都要咬碎了。

这个混账东西,怎么变得油盐不进。

她给身边儿的男人们使了个眼色,想要强行冲进去,将放在院子里的水龙车直接抢走。

就在这时,院子里响起一个温和的声音。

“祖母,您怎么来了?”

温老太太刚要动作,一抬头,就看到了他们温家的宝贝大孙子。

她老人家的眼睛猛然瞪圆了。

上回大孙子回家后,说啥要去给人教书,这几天她还准备抽空去镇上打听一下大孙子去哪个书院当教书先生了。

村里一直忙活着治理蝗灾的事情,抽不出空来。

昨日正好听说了叶家做水龙车灭蝗的事情,准备先把水龙车骗到手,再去找大孙子。

却没想到,自己千思万想的大孙子竟然在叶家。

“华儿,你咋在这里?”

温老太太怔怔地开口,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人。

他们家华儿从来都是一身干干净净蓝白色的长衫,从头到脚都是读书人的儒雅,可现在,华儿身上竟然穿的是补丁衣服,脚下穿的是草鞋,大脚趾都露在外面。

她金贵的大孙子,这是受了太多的苦啊。

温老太太一拍大腿,嚎啕大哭起来:“叶老蔫,你个坏了肠子的烂东西,竟然这么对我家的华儿,我们华儿是读书人,哪能穿这种破烂衣服,我命苦的华儿啊,都是阿奶没用,让你被人折磨……”

村里不远处路过的人听到动静,都围过来看热闹。

“这是咋回事?”

“温华来他姑父家住着,温家人不知道?”

“说来也是怪,温华不是应该在镇上书院读书吗,咋就一直住在他姑父家呢?”

“不是说了吗,教小壮他们读书呢……”

周边不少人议论纷纷,温老太太算是听明白了,她的大孙子,竟然在清河村教书。

天杀地,她大孙子去镇上教书她都嫌辱没了孙子的才华,没想到叶琛这个烂心肝竟敢让华儿留在村子里教小壮这几个小杂种读书写字!

“阿奶,我在这里很好。”温华走到院门口,拉开院门走出去,将坐在地上的温老太太扶起来,“阿奶,不用担心我,告诉爹娘我在姑父这里很好。”

“好啥子好,一身破烂衣服,每天是不是吃都吃不饱,瞧瞧,孩子都瘦了。”温老太太心疼不已,“阿奶带你回去做好吃的,走走走,回家!”

温华将自己的手抽出来:“阿奶,我不回去。”

温老太太急了:“你这孩子说啥子胡话,你是读书人,咋能在这种地方受苦,咱们有啥事儿回家说。”

温华缓声开口道:“我已经读不成了,我不再是什么读书人。”

“华儿!”

温老太太一把捂住了大孙子的嘴。

他们家大孙子被清风书院开除的事,除了他们自家人,就只有温家村的村长和族长知道。

这不是啥有光彩的事,反正也能解决,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温华的目光环视走过来看热闹的村民。

他自从来清河村之后,这里的每个人都会用尊敬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什么圣人。

哪怕是村里多嘴的妇人、混不吝的无赖、或是偷懒耍滑的混混,这些人看到他都会避着走。

他知道读书人的身份在这个没有读书人的村里非常神圣。

村民们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来读书认字,是因为他是读书人,是因为坚信他能考中秀才。

事实上,他早就没了这个资格。

他必须要跟所有人把这件事说清楚。

“我因为某些原因被清风书院开除,失去了继续科举的资格,也就是说,我这辈子都只能是个童生。”

“啥?!”

“这话啥意思,我咋听不懂?”

“温家村的人不是说他们村要出秀才老爷了吗?”

“温华说他不能再考试,意思应该是不能去青州赶考了吧,连赶考都去不成,哪能中秀才?”

叶琛家院子门口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他着实没想到温华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公开这件事。

他看向这个侄儿,眼神清明,背脊挺直,无论村民议论什么,他都坦然受之。

这样的心性,以后必有大出息。

温老太的脸色铁青。

在温家庄众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直接咆哮道:“痴心妄想,一群贱民也不撒泡尿照照,看看自己什么模样,就凭你们也配让我孙儿做你们家孩子的先生!

我家华儿是什么人!那是文曲星下凡!将来一定要中秀才,中举人的,那是要侍奉皇帝的,你们谁都不配。”

在温老太的咆哮下,清河村的乡亲们都沉默了。

他们知道,即便是温华真的不能继续科举了,但他还是童生。

清河村除了叶老蔫这个连童生都不算的读书人,还真的没有识几个字的。

而且,通过这段时间和温华相处,村里人深刻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叫叶老蔫。

温华这孩子,即便是穿着赤脚,穿着补丁衣服,依然像是寒光四射的宝剑,跟他们这些贫苦的农人,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们自知,他们这一生,大抵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下去,那一座座不为人知的坟茔,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了。

可是他们却真诚地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像温华一样,读书识字。

即便是考不上童生和秀才,但是也算是有所进步。

只是当温老太太,站出来无情的嘲讽,鄙夷他们的时候,他们无力反驳。

“温华心中有山岳,他是离开,还是留下,有他的决断,”叶琛扭头看向温华,淡然道:“温华,你自己拿主意,姑父不会强迫你。”

温华抿了抿嘴唇,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姑父于温华有资助之恩,有再造之德,温华岂敢忘恩背信而走。”

叶琛笑了起来,“清河村绝不会止步于此,你与清河村这场缘分,必然会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而姑父也确实希望,你用你心中所学,回馈乡人,成就一段佳话。”

二人的对话文绉绉的,大家听不懂全部,但是知道温华是要留下的,于是纷纷开口道。

“温华,我们希望你留下。”

“束修费虽然不多,确是我等的一番心意。”

“科不科举有啥子关系,乡亲们谁不念您的好!您在我们心中,比孔圣人都高贵呢。”

“是啊,恩师,莫看我元载今日穷困潦倒,他日必位登宰相,为您杀了那些害您的奸人,迎您入朝为官。”

“温先生,我们是真是心意想让您留下来。”

温华的眼眶湿润了。

他不是无心无肺之人,当初在家中,族叔知道自己科举无望,都立刻失望地离去。

可是清河村的乡亲们呢?

当得知真相之后,依然如先前一般对待自己。

温华颔首,“不走,不走。”

温老太感觉自己的心口都要爆炸了,她一辈子当做宝贝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竟然心甘情愿地留在清河村当一个破教书先生。

她原本以为,叶老蔫肯定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强迫自己家大孙子。

可现在看情况,明明是他大孙子乐在其中。

明年就要去青州府参加科举了,他的宝贝孙子怎么能在这群贱民身上浪费时间?

“温华,你忘记了温家全族人的期盼了吗?”温老太太压抑着怒火道:“你忘记了全族人,为了你吃下的苦头吗?你这是不思进取,会寒了族人的心。”

话罢,温老太甩手就走。

温家庄的村长连忙道:“老嫂子,咱们不是来借水龙车的吗?”

“借个屁的水龙车!”此时的温老太压根压不住怒火,“我大孙子的前途重要,还是咱们这群破落户的庄稼重要?”

他的宝贝孙子不读书了,那么家里的庄稼即便是产了万斤粮食又有何用?

这是家族的大事,这是温华的大事,她必须想办法让温华回家。

温老太的怒骂声越传越远。

温华心里也难受,他知道祖母到底有多失望。

可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又如何愿意放弃呢?

他看向清河村的众人,拱手道:“承蒙大家不弃,温华一定竭尽所能教授孩子们。”

原来就有三十来个孩子准备读书,温家老太太这么一闹,村里不少人越发的动心,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来读书,最终结果就是叶琛家的私塾一口气扩编到了四五十人。

叶琛家的院子种了菜,还有作坊,此外还养了一大堆鸡鸭,那么多孩子根本坐不下。

村长是热心肠,“我们叶家的祠堂虽然破旧了些,但是宽敞,稍微收拾下,就能当学堂了,你也别想办什么私学了,干脆就做清河村的族学,反正你说了算的事情,至于其他的,我让族人们收拾收拾,自己准备桌子即可。”

本来就是为村里谋福利,叶琛自然没有必要将学堂落在自己家里。

村长一道令下,几十个家长便过去收拾。

叶家的祠堂经常破败了一些,但毕竟是全族人的信仰,大体算是村里最豪华的建筑了。

一群人打扫完卫生,摆好桌子,一排排,方方正正,虽然桌子高低不平,但是气势有了,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即便是村里通了水渠,大家都有口饭吃,都没见村长那么开心过。

背着手,笑吟吟说道:“等村里富裕有了银子,就在祠堂边儿上,盖个学堂,总不能委屈了后生们,将来温华走了,也好请外来的先生过来。”

读书的事情安排好之后,村里的老嫂子们便一涌而至,“我刚才看见温老太又老闹事了?”

“老蔫,这老娼妇之所以闹事,就是因为你没续弦啊!”

“要不老蔫,嫂子给你介绍个黄花大闺女,身段好,还能干。”

“额!”叶琛一脸尴尬,刚想说什么,就听不远处的牛大海婆姨开口道:“老蔫可不是一般人,听说沂蒙山的群英寨缺个压寨相公,咱们老蔫那么厉害,说不准哪天,就被山贼劫走了呢。”

叶琛当即一记冷眼扫了过去,这个牛婆娘没事找事!

自己一本本分分的庄稼人,怎么会跟山贼扯到一起去。

“群英寨威风的紧呢!连朝廷都降服不得,而且人家也从来不劫掠百姓,算是山民呢,老蔫你真不考虑考虑?那可是吃不完的山鸡野兔呢!”

牛大胆媳妇笑嘻嘻地说道。

她自认为识破了叶琛和山贼之间的事情,说起这话来,颇有几分审视的架势。

不远处帮忙收拾东西的二嫂闻言,立刻过来帮腔道:“哎呦呦,这不是牛家嫂子么,听说你把娘家的侄女接过来了?那丫头还没成亲吧?听说你娘家穷,其实跟咱们村守村的八叔凑合凑合挺不错的。”

守村人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大体上就是村里的痴傻之人,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上去帮忙。

当然,他的日常生活,也多靠村里的乡亲们接济。

叶琛诧异的看了眼二嫂,没想到二嫂平日里寡言少语的,对外的时候,还那么厉害。

牛大海他婆姨一听就恼了,“大旺嫂子,这话我可不爱听,我家侄女的婚事,我都做不了主,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外人做主!这要是我们家大海在,保不齐就要说道说道。”

二嫂皮笑肉不笑,“对啊,大海嫂子,你自己都知道,你自己侄女的婚事你管不着,你咋管起我们家小叔来了?还你们家大海!你瞅瞅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叶家祠堂!牛大海敢炸刺,我们叶家人不弄死他!”

叶琛皱着眉头,这女人家吵架,他肯定是不好开口的。

他主要是觉得好烦!

他觉得单身挺好,怎么就天天有人拿自己的婚事说事儿?

牛大海的婆姨被人一同嘲讽,就要炸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