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146章 高人指点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第146章 高人指点

作者:我叫叶老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4:41:32 来源:小说旗

叶琛一巴掌拍了过去,“再胡说八道,老子拍死你!这是正经人家说的话吗?”

二壮被揍了之后,还有点不服气,“爹,对待什么人,就该用什么办法?谁让他欺负老三的!我就是气不过!”

“那也不成!”叶琛训斥道,心想,这臭小子再不调教,就真的长歪了。

不过叶琛觉得最要紧的,不是儿子的教育问题,老二这小子滑的很,吃不着亏。

关键是,怎么提防村里的乡亲们。

肯定不止孙玉芬惦记家里的银子,别人也惦记。

今天借一两,明天借二两,蚂蚁多了咬死象。

叶琛富裕过,心里很清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道理。

既然如此,他何不直接盖个大瓦房?

虽说土坯房冬暖夏凉,但到底不如青瓦房结实干净,他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更倾向于住砖瓦房子。

他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去了一趟村长家。

叶琛道明来意,村长开口说道:“你小子可真的摆起来了,竟然要盖青瓦房?不过这青瓦房可不便宜,一块砖要好几文钱呢,你小子盖的可不是房,是一座粮山。”

叶琛继续问道:“叔,我如果盖砖瓦房,而且一口气盖六间,算下来大概多少砖头?”

“这东西可不好算,看你是里面夹不夹土,如果外面包一层砖的话,用不了多少,三四千块可能就够了,但是如果是纯粹的砖瓦房,估计得两万多块砖头。”村长之前没算过那么富裕的账,如今这一核算,吓得说话都不利索了,“不不不,两万多块可不够,你要六间房,还要打地基,起码得三万多块,这还不算梁瓦,家具,你这算下来得二三百两呢。”

“二三百两,这搁在现代将近二十多万?”叶琛心里盘算着。

只把房子盖起来肯定不行,外面还有院墙呢,地面也不能太差劲,起码要铺设石砖,不然下雨天都是泥。

这么一合计,自己这五百两银子,都未必够折腾的。

嗯,叶琛因为贫穷,忽然对砖瓦房没有那么大的执念了。

于是乎,叶琛开口道:“还是盖土坯房吧,不过屋子里的地面,我想铺石板,到时候村长叔帮我问问,哪里有卖的。”

“行,秋收后我就给你去问问。”

村长抽了一口旱烟,看向远处的稻田,嘴角露出微笑。

“明天就能收稻子了。”

“老大老二,召集全村人开会!”

暮色沉沉,清河村所有村民在大槐树周边聚集。

村长站在石头上,牢记着叶琛的叮嘱,看着下面的乡亲们,“在经过干旱和蝗灾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丰收,明天正式收稻子,所有人必须记住一件事,留足稻桩,至少要八寸以上,到时候一把火烧烧庄稼地,把虫卵杀死,不然明年蝗灾可能会发生第三次。”

赵大雷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村长叔,烧田灭虫卵我没啥意见,但是留稻桩就不必了吧,稻桩留八寸,割稻子的时候手都没地方放,本来一天能收半亩地,这么一来,怕是得一天半才能干完以前一天能做完的活儿。”

牛大海赞同:“留个三四寸就差不多了,照样能烧起来,也不耽误事儿。”

村长反正就觉得叶琛说得有道理,而且叶琛还把这事儿跟县令大人也说了,县令大人已经告知了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法子得到了县令大人的认可,是可行的。

赵大雷和牛大海真是两个挑事精。

村长没好气地说道:“地里的虫卵长在你们自家的田里,烧不干净那也是你们自个的事,我管不着,稻桩爱留多少留多少,我不会强制要求你们咋做!但,如果明年你们地里有蝗虫,别指望大家伙帮忙灭蝗,就这样,散会!”

村民都散开了。

赵大雷愤愤不平站在原地。

他家里婆娘和儿子闺女全都分出去单过了,他一个人收六七亩地的稻子,会把人给累死。

他本来不想低头,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稻子烂在地里,不管了,先让婆娘儿子回来,把地里的稻子收起来再说。

他正要去儿子家中,迎面就走来一个人,是潘寡妇。

潘寡妇暗暗给了赵大雷一个眼神,示意去后面的树林子,赵大雷不想去,潘寡妇的脸色就沉下来了,大步朝他走来。

他只好妥协地走到了树林子里。

张寡妇看着他,抚着自己的小腹道:“大雷,我可能是有小雷了……”

七月流火,天气还很热。

清河村正式进入秋收阶段。

不仅仅是清河村,北海县下属的村镇,并入的县镇,都开始集中精力准备收割粮食。

折冲府也开始频频巡逻,防止有盗匪作乱。

青州的一处村镇的官道上,停着好几架马车,马车边上站着数位穿着官袍的文官。

走在最前面的男子,看样子五十岁左右,国字脸,一脸的威严,“今岁北方大规模干旱,青州也未能避免,不过好在部分县镇挖掘水源,又有秀才叶琛发现灭蝗之法,保住了不少稻田。”

那男子说到此处,看着远方的稻田,沉吟道:“不过,损失依然惨重,今岁青州减产几乎三分之一,而青州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出现流民。

眼下,诸君的任务有两点,第一稳住地方的安宁,第二适当地加派税收,完成朝廷的税收任务。”

说话之人,乃是青州的刺史,正儿八经的青州一把手。

“回刺史大人,下官已经让佐官重新设置好了税额,北海县除清河减免赋税之外,其余所辖各地都已经调整完毕。”见周围默不作声,卢秀宁率先走出,低头拱手道:“今岁虽然收成有所下降,但在税收比例上调的情况下,北海县有信心保证收上来的粮食与往年持平。”

此时颔首道,“北海县做的不错,本官自是知道的,已经为你请功!”

先前帮着各地开渠,她就已经告知北海以及代管的营丘、下密二县百姓。

任何需要北海县衙出面解决水源问题,今岁的税收都会往上提一提。

比起田地颗粒无收,提高税收显然在那些村民的接受范围之内。

另外几个县令目瞪口呆看着卢县令。

这个娘们就说了开渠的法子,并未提前告诉他们的提高税收。

果然,女人都是小心眼的,不就是往日排挤了你几次吗?

至于吗?

眼下可苦了他们几位了。

这丰收的时候,突然强行多收粮食上来,他们辖区内的村镇肯定不干,村与村通气闹起来,也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麻烦。

但,青州三分之一的地里没有粮食,肯定需要其他区域的粮食上交补齐,否则朝廷追责,后果更严重。

由于北海县面积比较大,所以刺史难免多问了两嘴营丘和下密县的情况。

分管这两个县赋税的孙县丞开口道:“刺史大人放心,两县的粮食一定如数上缴。”

刺史又问询了其他几个县令,剩下几个县的县令纷纷表态。

刺史面前,肯定不能说自己不行。

刺史抚摸着颌下胡须,颔首道:“提高赋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此事必须跟百姓交代清楚,以免百姓有抵触情绪。再者,秋收之际,盗匪横行,辖内要加强巡逻守卫,与地方的民团、乡勇打好配合。”

“还有,刀片子磨快一些,有商人敢囤积居奇,不必上报,直接杀掉即可。上面问责,自然有本官担着。”

“另外,遣周使但凡路过山东的,该薅一层皮就薅,他们东瀛人来大周的,都有钱,不给钱的就给本官扔回海里,明白吗?”

“喏!”一群县令点头将这些都记下来。

刺史大人说完之后,乘坐马车离开,卢县令立即被其他人围住了。

“卢大人,都是同僚,为何交税之事,你不提前通个气,可真是害苦我们了。”安丘县的县令叹息一口气道:“安丘县一群刁民,还不知道要怎么闹事,我这头发都要愁白了。”

“谁不是?来青州之前,想着此地离着曲阜那么近,怎么也要受圣人教化多一些,谁曾想这里民风彪悍到了极致,若是征税狠了,他们连县衙都敢砸!”

“谁不是,这些百姓若是真的逼急了,敢抓了县令去跨马游街。”有知县战战兢兢地说道:“不知道你们可知道前朝的秦琼秦叔宝,他可就是响马出身。这齐鲁大地,可真的是人才辈出呢。大家回去之后,可要小心一些,可别响箭一响,脑袋丢了。”

卢县令冷笑道:“我说了你们会听吗?就拿前些时日,我建议你们留存稻茬,预备杀死虫卵一事你们可曾听进耳朵里去?我建议你们趁着天气炎热,想想救民之法,毕竟蝗灾过后,粮食多少欠收,你们又有谁真的去实践了?”

在场的县令大多数认为卢县令之所以得到刺史的青睐,是走了狗屎运。

他们也是读过书的,知道这地方的农事,像是他们这种外行,少干预为好,不干预最好。

什么叫做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就是他们听听曲,写写诗,老百姓自己就能活。

啥都掺和,反而会导致百姓受苦受难。

卢县令摇摇头,一群懒政分子。

她听了叶先生和叶村长的建议,几次都化解了危机,这一次肯定也能逢凶化吉。

她起身后,孙县丞也跟了过来。

“大人,这留存稻茬之事,真的要推广吗?”孙县丞有些拿不准,因为这件事情百姓的怨念挺大的,尤其是他分管的二县,百姓更不认同。

卢县令冷笑:“今日是秋收第一天,你再犹豫下去,等秋收结束,想留也没机会了。”

孙县丞和卢县令两个人互为搭档,但卢县令管辖北海县的事务更多一些,毕竟她是外来户,很多事情情况都不怎么熟悉。

不过两个人有个共同点,自从上任之后,就一直遭灾。

硬是一点政绩都做不出来。

眼看着卢县令有那么几分要升官的意思,孙县丞也很着急,总不能卢县令走了,上面再空降个大人,着急继续做二把手吧?

他总感觉的卢县令之所以接连破局,背后应该是有高人指点。

“孙大人,本来我准备将你召回县衙,今日既然遇上了,咱俩就聊聊”卢县令开口道,“你儿子最近跑到清河村拜师,去找叶秀才学习学问,经常跟我弟弟在一起,这事儿你知道吧?”

孙县丞头皮发麻,他那个儿子最是不成器,总是惹是生非,他送到清风书院就是希望书院先生能管教一二,但基本上每隔几天,山长就会派人去他的县衙控诉一番,他最近不想听关于儿子的任何事……但县令这个娘们竟然要去刺史大人那里告状。

他连儿子都管教不好的事要是传到了刺史大人耳朵里,他怕是一辈子都无法升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