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168章 伤心总是难免的

“当初秋收农忙之时,我是不是给大家分发一本叶先生书写的秋收手册。

其中如何收粮,如何脱粒,如何留存稻茬,消灭蝗虫,该如何沤肥,又该如何堆放麦秆和稻杆,都很详细。

但是你们是怎么说的?”

“莫非以为本官在北海县,就听不到吗?你们说本官一介女流,掌不了家,胡子眉毛一把抓,不懂抓大放小,会耽搁农忙,会影响民生。”

“其实无非就是嫌弃做实事麻烦而已,本官都明白,本官给你们手册,是多此一举,所以本官什么都没说。”

“可你们前面的准备工作没做,现在来寻本官又有什么用呢?”

卢县令端着茶盏,悠哉游哉地喝了一口凉茶,这个时候,她有些羡慕二壮了。

这小家伙坐在马车上,用一根细细的管子,吸食着竹筒里的凉茶的样子,真的好悠哉,而且还可以一边儿喝一边儿工作。

“卢县令,何必如此啊!”

“对啊,我等俱是同僚,自然该互帮互助。”

众人一个个没有尊严的样子,让卢县令心里很是泰然。

你们这群嚣张的家伙,也有今天。

孙县丞却呲牙咧嘴道:“县令大人,我手下二县,亦属于北海县,所以坚定不移地实施了您的政令,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

卢县令感觉这凉茶少了冰块少了那么一丝意思,砸吧着嘴,慢悠悠地开口道:“你且稍待,诸位可曾听过云南的种菇之术?”

崔县令颔首道:“确有此法,南诏百姓霉月断树,于深林之中,以秘法操之,可成菌菇。至于这秘法到底如何操作,却无从知晓了,乃是南诏不传之秘。”

“什么不传之秘,如今以为北海县秀才叶琛研究出来了。”卢县令侃侃而谈,先是讲解清河村的风光,然后描述田间农事,还炫耀了一番自己的弟弟。

毕竟自己的弟弟配合叶琛制造出改良后的水碓,这事儿也算是个功劳了,到时候给刺史的文书可以提一提,也算是给弟弟铺路了。

人终究是有私心的,即便是卢县令这种每日为乡亲们奔波的好官,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大公无私。

“这稻田种菇之法简单易行,操作得当,每户人家得个千八百斤蘑菇不在话下,”卢县令眉开眼笑,“此事,我必须立刻向此事禀告,失陪。”

她忙起身走了,这事儿是真的耽搁不得,不仅要禀报刺史,还要写政令让差役去每个镇,每个村宣读。

她坐在书房里,把研磨的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苦思冥想,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斟酌写上去。

肯定要从今年闹灾,全县缺水开始写。

然后经过何等的艰苦奋斗,才保住了粮食,我们前些年丰收年景的粮食产量是多少,荒年粮食产量是多少,今年我们的粮食产量又是多少。

己方一对比,这些多出来的粮食产量,就是自己实打实的功绩。

再写自己在秋收之中,如何处置政务,怎么帮助百姓,最后再说一下收税,北海县的进度也是比其他县快的。

最后话锋一转,再落实到稻田种菇之法。

这事儿他也是听叶琛说了半天才弄明白,自己即便是再写几千字,可能也解释不清楚。

卢县令想到了温华送过来的灭蝗之法,里面就有不少用图文代替文字的场景,让人一目了然。

然后心灵手巧的卢县令,也开始往文书上配图。

拿着弟弟临行前给自己的鸡毛笔画得非常自然,又标注了详细的参数。

如此重大之事,她自然是不敢贪功,也不会贪功。

而是仔细地说清楚是何人、在何时、在何地发明了这种技术……

字迹工整,图画明晰,总体上大概一千多字。

到了末尾,卢县令不吝啬词汇地赞美秀才叶琛,大表其于北海县的功劳。

当然,也没有忘记稍微提一嘴卢照凌。

她画上了水碓图,还加了短句描绘,不敢太过分,生怕刺史反感。

她都准备合上文书了,想想还是觉得差点什么,她弟弟是什么德行,北海官场,甚至青州官场谁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说是他弟弟抢了别人的功?

她弟弟能进步,与叶先生不无关系,也有温华的影响,这两人功劳最大。

再一个,水碓是柳一贯派人做出来的,这小子的名字也得加上。

花花轿子众人抬,不可能好事都让一个人占了。

自己给别人机会,别人也就更加愿意给卢照凌机会。

这边卢县令思虑之时,那头的孙县丞坐在回程的马车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虽然自己治下的二县也可以使用稻田种菇技术,但是跟他没有啥太大关系。

他儿子孙望峰,一直是他的骄傲,这次卢照凌那个混小子都研究出了水碓,他儿子怎么就不上进一点?

卢家姐弟一起上进,肯定会被刺史嘉奖,日后考核升迁,卢县令肯定会被提拔。

说不准,到时候一个别驾都有可能。

他……哎,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必须得给儿子加把劲。

孙县丞开口道:“去一趟清风书院。”

车夫听令,转道前往清风镇,马车上了大道,朝清风书院疾驰。

正好清风学院放假,孙望峰和柳一贯等人相约去酒楼吃烤肉,食堂的饭菜不论多好吃,吃久了也腻得慌。

基本上每隔几天就会去一趟附近的酒楼打牙祭,几人轮流做东请客,出不起请客钱的就没资格进入他们这个圈子。

看到自己儿子和柳一贯混在一起,孙县丞面色很不好看,柳家是做大生意的,没指望过柳一贯能考个什么功名回来,但他儿子不一样,他儿子孙望峰必须考上秀才,考上举人,成为进士当官,发扬孙家门楣。

孙望峰一抬头,就见自家老爹板着一张脸走过来,心里咯噔了一下,连忙迎上去:“爹,您怎么来了?”

“你还有心思去街上玩乐,你知不知道卢照凌因为一水碓,立了大功,卢县令正要向刺史请功。”孙县丞冷脸道,“卢照凌和温华在一起,受其影响,改进水碓,还没科考就在刺史那里露了脸。

你在清风书院反倒还不如卢照凌用功,我这就让人把你送去清河村,跟着温华还有卢照凌一起读书写字,希望你也能有长进。”

孙望峰不可置信:“爹,我的文章在清风书院数一数二,山长说我这次院试极有可能拔得头筹……”

“哎,大人且慢。”柳一贯没忍住开口,“大人,您刚刚提到水碓,就是架设在水里的那种木头工具吗?”

孙县丞虽然不喜欢柳一贯,但柳家的生意遍布各大县镇,每年上交不少税,确实也得罪不得,淡声开口道:“听卢县令说,确实是木头做的,可以用来给稻子脱粒,是很好的农具。”

“太过分了,卢照凌就出了一张纸,那水碓是我做错的!”柳一贯骂骂咧咧一声,“这是我们柳家的功劳,怎么能被卢照凌这个王八蛋抢走,大人,我先走一步,失陪了!”

孙县丞震惊:“水碓还跟柳一贯有关?”

“是卢照凌让柳一贯做了送到清河村。”孙望峰皱眉,“就一个木头做的东西,真能从刺史那里请功?”

“我看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天天之乎者也,是不是也该关心一下百姓生死?”孙县丞道,“农业乃一国之本,农事是圣人最关注的头等大事。这下好了,不仅卢照凌有功,柳一贯也有功,你就只知道死读书,走,回去收拾换洗衣物,明日就去清河村历练几天再回来。”

孙望峰没有反驳,倒不是不敢,而是他想看看卢照凌是不是真有这么厉害。

这一边,柳一贯也急匆匆赶回了柳家。

柳家,河东门阀。

其家族有名柳奭者,曾于贞观年间,位列宰相。

高宗在位时,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柳奭被牵连,柳家一族受影响很大,在朝廷中难有显贵者,但在民间影响力依然很大。

柳一贯听闻水碓之事,一路狼奔豕突冲回家,直奔老太爷的书房。

老人家正在教育一名唤做从裕的孩子,见柳一贯急匆匆而来,并未愠怒,而是听柳一贯详细的说明情况。

老人家子孙众多,从来没想过柳一贯这个孙子可以成器,本来没怎么认真听。

脑子里还在想,怎么教导从裕,结果听着听着,忽然猛然间站了起来,一脸的不可思议。

“水碓此物,我在长安也曾听说过,但却并未见过实物,不过确实是很有影响力的农具。”刘老太爷沉思了片刻,“一贯,这水碓的图纸的具体数据,找的是哪些木匠,做一个水碓需要多少耗材,多少时间.......这些你都要记录下来,做到心里有数。”

“还有水碓一个时辰可以脱粒多少,一个人使用普通农具一个时辰可以脱粒多少,你也要记录下来。甚至什么条件下可以水碓,起码要什么流速,你心里也要有谱。”

柳一贯颓废地抓着头发,“祖父,我当时只是被卢照凌逼迫而已,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谁能想到这玩意还能有此等用处。”

“愚蠢!范阳卢氏岂的高足能无缘无故地折腾你?卢家跟咱们家姻亲数不胜数,卢照凌这是送你机缘,你个蠢货!”老太爷恨铁不成钢道:“自从家族被许敬宗那个畜生陷害,家族的声威一日不如一日,如今青州刺史张柬之明察秋毫,为人公正,若是我们柳家能为青州立下功劳,对家族的繁衍必有大用。”

“保险起见,我命家族火速打造水碓一百架,捐赠给安丘县,让安丘县一并上书刺史大人为家族表功。”

柳一贯看了一眼端坐在一旁,如同小大人一般的柳从裕,他自觉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偷偷的撒尿和泥呢,怎么可能这般卖力读书,这小子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作为他的兄长,自己有必要与祖父他们一道,为这些有前途的族人开路。

于是乎柳一贯颔首道:“祖父,我这就去清河村,摸清楚这水碓的使用方式,免得被人问起,什么都不知道。”

刘老太爷看着积极的柳一贯,内心很是欣慰,“一贯,你长大了,知道为了家族的事业而努力了。你多带几个族人过去,免得路上遇到危险。”

“遵命祖父。”

柳一贯痛快地应下了。

日落西山。

赵菁菁端来饭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上,阿福习惯性地搬来一张胡床坐在一边儿的小桌旁。

叶琛专门奖励给阿福一副鸭架。

这孩子天没亮,就去了清风镇,很是辛苦,一直到了傍晚才回来。

还一口气带回来五十只成熟的鸭子,而且已经带回了契书,人家范家会定期供应鸭货,亦或是活鸭。

几十只鸭子,被叶琛和叶大壮轮流屠宰,开始制作蔫黑鸭,香味不时从厨房里传出来,小壮不停地抽着鼻子,瞪大眼睛往厨房看。

二壮看他口水都流到下巴了,上去拍了他后脑勺一下,“就算是做好了,也不许吃了,明日我要去做生意,赚了钱,给你买好吃的。”

小壮笑嘻嘻地说道:“二哥,我想吃蟹子。”

“这天气,蟹子带回来都臭了,换一个!”二壮想了想说道:“给你带爹爹先前带过的炸糕?”

小壮摇摇头道:“早就吃腻了,守正哥,你是豪门公子诶,你应该知道啥特别好吃吧?”

卢照凌失笑,这群小家伙的关系进展得挺快的呀。

昨日还是少爷,公子的叫着,今天就是守正哥了。

卢照凌心里很不开心,哼了一声,没搭茬。

他跟这小家伙,商量做他老舅的事情,这臭小子一点面子都不给。

现在想吃好吃的,想起来自己了,没门。

他继续埋头干饭,大口大口的米饭扒拉进嘴巴里,以前不怎么爱吃饭,但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即便是吃咸菜,他都觉得香。

而且速度要快,生怕吃慢了,好东西被人家抢走一般。

卢照凌甚至觉得,自己的耍剑都比之前要厉害许多,因为吃得多,真的是长力气。

“阿耶。”二壮放下手里的筷子,有些犹豫地开口道:“我想问您一件事。”

叶琛以为他要就生意的事情跟自己取经,很欣慰,点头道:“问吧。”

“就是,那个,阿耶您先前说,要等娘亲回来,是真的吗?您不会中途反悔,再娶一个女人进门吧?毕竟咱家马上要盖新房子了,到时候找您相看的女人,估计要踏破门槛了。”二壮因为过于紧张,连对叶琛的叫法都变了。

卢照凌猛然间抬头,连干饭的动作都顿住了。

叶琛不明所以,但是看了看眼前的几个孩子,依然心满意足道:“当然算数。”

天啊,我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婚姻的泥潭之中?

婚姻能给男人带来什么?

是跪搓衣板,还是跪榴梿?

想谈恋爱,可以随便谈恋爱的,我儿子都有了,为什么还要再结婚?

“二壮,你这说法不对!”卢照凌重重地放下手里的筷子,不满地说道:“你爹才三十多岁,春秋鼎盛的年纪,凭什么你们将来都娶妻生子,却要你父亲在家里为你们苦熬?

你们能一辈子给他洗衣做饭,给他暖床铺被吗?等你们长大成人了,都照顾自己的小家去了,让你父亲自己在家里孤苦伶仃,形影相吊吗?”

大壮一脸疑惑地看向卢照凌,不知道这家伙忽然发什么疯,但是作为长兄,他还是要摆明立场给弟弟们的,“我们兄弟几人,会一直孝顺在父亲膝前,不会让父亲孤单的。至于.....”

大壮话还没说完,二壮点头道:“对,大不了父亲在一天,我就不成亲了,陪着爹爹。”

三壮也点头道:“女人有什么意思,我可以陪着爹爹打光棍呢。”

小壮小脸肃然,气氛都到这了,不表决心是不行了,一咬牙,“好,我也打光棍!”

大壮急得满头大汗,这话题似乎不太对啊,自己马上有孩子了,不能说把媳妇休了,打光棍吧,还有作为儿子,劝父亲不娶妻不纳妾,这是大不孝啊。

叶琛哭笑不得,“瞎胡闹什么!吃饭吃饭!”

“愚蠢!”

卢照凌瞪了这哥几个一眼,扔掉筷子,扭头就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