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278章 不愉快的第一次

狄阁老和姚崇坐在官私合营作坊的会客厅里,一人手里捧着一杯冰镇凉茶,气定神闲的看着叶琛作揖道歉,默默地感慨着人生起伏实在是精彩。

面前这个村正,虚伪的模样,着实令人讨厌。

狄阁老正在适应自己座上宾的身份,人老了,年纪大了,这身子骨就是不够硬实,当初自己年轻时,也能开硬弓的,到如今,连一个石夯都抬不动,还让一个孩童嫌弃自己尿多,实在是令人唏嘘。

姚崇则默默地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只见偌大个会客厅并没有什么名贵的家具布置,只有一个巨大的圆桌,圆桌上摆着一盆盆生机盎然的绿植,这些绿植,算不上名贵,大多数乃是从山上移植,一个个模样奇特,且生机勃勃,让人看一眼,便忍不住想偷两盆回自己的书房放着。

叶琛小心翼翼的观察者姚崇,他觉得眼前的这二位,老者气度非凡,让人忍不住尊敬几分,可是这位年轻些的官员,却跟贼子一般,从进入会客室之后,眼珠子就没停过,十有**想捎点什么。

姚崇却没有注意点叶琛的神情,而是将视线放在墙壁之上,只见墙壁上挂着一些文字,上书为大周服务,亦或是安全生产很重要,四条红线莫动摇等等。

都是些下里巴人简单易懂的东西,姚崇不自觉地点头,心中觉得一个村镇的坊主,能有这等觉悟,确实不错。

狄阁老喝了会儿茶水,才开口道:“你便是叶琛?这是作坊在修路,还是村里修路?”

叶琛站在二人面前,连坐都不敢坐,毕竟是州里来的上官,不敢得罪,闻言,立刻回应道:“是,在下正是叶琛,是作坊在修路,也算是响应县里的号召,帮忙消化下难民。”

狄阁老打量了叶琛一番,说道:“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不过,作坊乃是朝廷的,往日里道路又不能运输,为何要花钱来修?真的要消化难民,让他们帮着生产不成吗?”

“大人有所不知,这作坊的工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上岗做事,若是让他们去帮工生产,怕是连他们的吃喝都挣不出来。倒是如让他们把路修一修,这样多运输些货物出去,到时候也好将更多的银钱上缴朝廷。”

姚崇笑道:“哦?我听说这家清河蔫黑鸭作坊,生产都是些鸭货,既然是鸭货,那就是吃喝有关,想来不会太复杂吧?”

叶琛见有人质疑他的专业,便立刻道:“大人若是不信,可以移驾到生产车间,他们是否能胜任,一看便知。”

姚崇道:“对于行销河北的蔫黑鸭,本官也正好奇,若是方便,正好观摩一二。”

叶琛笑道:“方便,方便,二位大人请。”

叶琛领着二位大人进入车间,车间打扫得非常干净,有专门的安全员巡逻,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紧锣密鼓地忙碌着。

涉及生产的具体内容,叶琛没有跟二人具体解释,但是二人看的却非常的惊讶。

难怪蔫黑鸭能够行销河北道,甚至辐射向河北道周围,原来是人家的生产速度太快了。

别说是那些难民,就是洛阳来的能工巧匠,一时间都未必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

而且人家采取的作业模式,是一个人一个坑位,谁要是慢了,影响的是整个作坊的工作。

姚崇看的不断点头,难怪能够为北海县和青州都这般推崇,甚至传到圣人耳朵里去,单凭这个作坊,就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村正,不是一般人物。

狄阁老对着姚崇笑着说道:“姚大人,你觉得你能胜任这份活计否?”

姚崇尴尬的摆摆手,便与叶琛和狄阁老在观看了一阵之后,退回了会客室。

狄阁老笑着看向叶琛,目光有点奇怪,看着叶琛浑身都发毛了,许久,狄阁老才悠悠的说道:“你这些年没离开过北海县,一直在家乡读书?”

“确实如此。”叶琛回应,眉宇间的疑惑一闪而逝。

狄阁老的神情逐渐严肃,“寻水之法,乃是你首创,并在北海县推广的?”

“确实如此。”

姚崇也在一旁问道:“灭蝗之法,也是你献上,并且推动的?”

“确实如此。”

“平寇策是你所书?”

“是。”

“那建议朝廷大规模收拢难民,以削弱山贼的实力,也是你干的?”

“是。”叶琛脸上的表情越发疑惑了,“二位大人,你们是否逾越了?司士参军似乎不管这些吧?”

狄阁老和姚崇同时咳了起来。

叶琛看着二人,心中渐渐地升起了疑惑。

他虽然只是村正,但好歹也算是大周的官吏,见过的朝廷官员也不在少数,在他的印象里,眼前这二人确实有着朝廷的威严和气度,尤其是为首之人,跟他后世见过的省部级高官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更为夸张。

可是,这二人从来到现在,除了开始,问的都是些不相关的事情。

这就让他不自觉地多想了。

“建议朝廷继续难民,这个做法,我有些不明白,依你所言,大肆吸纳流民,确实可以削弱山贼的实力,但同时也给地方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再这样下去,不用山贼来打,州县自己都坚持不下去了,这又该怎么办?”

叶琛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不是对这个问题,而是对眼前这两个人。

大家即便是同僚,你又不是我上官,你跑过来问我一堆奇奇怪怪的问题,跟审问似的,这样好吗?

叶琛对陌生人显然是没有什么耐心的,开口说道:“二位大人,奉命巡查,可有凭书,或者官印?”

叶琛忽然开口道。

“什么?你跟我要官凭?”姚崇蹭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叶琛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按照朝廷法度办事么,没有官凭,在下也不好多说什么,请二位上差出示官凭。”

二人在身上摸了半天,尤其是姚崇,看着叶琛冷笑不已的表情,顿时恼火了。

这厮!

着实过分!

自从上任河北道以来,还没有人敢跟自己要官凭呢。

我真掏出官凭来,你敢接吗?

狄阁老还是比较有耐心的,他对叶琛笑着说道:“走得急,并未带官凭,若是你相看,我们派人送来便是。不过老夫也甚是好奇,对于刚才姚大人所言,你可有应对之法?或者详细的方略?亦或是并无长期谋划?”

“既然没有官凭,烦请二位大人,哪里来的回哪里去,这里并不欢迎。”

狄阁老和姚崇脸色都难看极了,很想过去,对着他那张英俊的面庞来上两巴掌。

狄阁老和姚崇从官私合营作坊走出来,姚崇恨不得立刻调兵,将叶琛抓起来,然后当众抽他一顿。

狄阁老显然淡定了许多,一边儿走,一边儿笑,“姚大人,姚大人,消消气,你说你出门在外,怎么能不带官凭呢?”

姚崇猛然叹气,心道,你不也是没带官凭,让人家赶出来了。

走到清河村村口,狄阁老忽然停住了脚步,对着不远处打量了一番,说道:“听说高家的小子在此地驻扎,元之,我们不妨去他那里看看,听听这位叶村正的德行口碑。”

狄阁老确实是不用带官凭,的就凭他这张脸,就凭他这卖相,走到哪里,一般敢有人阻拦。

待听说有长者前来时,高适赶忙迎接出来,一看竟然是狄阁老,哪里敢犹豫,立刻下拜。

高适自然是认识狄阁老的,当初狄阁老巡视渤海时,他随族中子弟,远远地看过狄阁老一眼,虽然他只是小角落中的一员,但是不妨碍他记住这个执掌着帝国大权的老人。

狄阁老坐在主坐,姚崇坐在一旁,高适站在近前,内心忐忑不已。

姚崇正一肚子气没地方消除,重重的哼了一声,说道:“你便是高家的高三十五君?”

高适不敢犹豫,连忙称是。

“你且说说,这位叶村正口碑德行如何?竟然敢跟本官要官凭,本官恨不得揍得他爹娘都认识他。”

高适瞪大了眼睛,一脸雾水地看着姚崇和狄阁老。

狄阁老笑道:“此事确实怪我们二人,出门走得匆忙,竟然没带官凭文书,不过这小子确实过分,竟然连姚大人都不认识。”

姚崇立刻扭头道:“阁老,您又打趣下官。”

“我们几遍不是他的上官,也算是长者吧,他今日所为,确实无理。”

姚崇确实一肚子火气,将叶琛刚才的所言所行,一一当着高适说了一遍。

高适的眸子越听越大,最后甚至吃惊地捂住了嘴,算是勉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狄阁老笑道:“这位叶村正并未触犯我大周任何律法,姚大人跟后生说这些做什么,莫非想让三十五君给你作首诗,以扬天下么?”

高适连忙摆手,他可不敢拿这二位的糗事作诗,只是解释道:“二位大人明鉴,叶村正虽然只是秀才出身,但是心怀锦绣,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能,且品行极佳,又愿意提携后辈。

北海的才子诸如温华、卢照凌、孙望峰都常常侍奉左右,听其教导。

但这位叶村正却着实命途多舛了些,早年丧妻,何人所为,一直没有定论,待有些许名气,却又为周法曹陷害,差点遭牢狱之灾。

前些时日,又卷入奚族的内斗之中,差点丢了性命。”

“他却始终坚持如一,造福乡里,救助百姓,但遭遇小子所言种种磨难,多一分警惕之心,也是应当的。二位大人可在营中稍待,高适这就前去叶前辈家中,说明事情缘由,让他前来给二位大人负荆请罪。”

狄阁老和姚崇目瞪口呆听得高适的解释,营帐之内一时默然。

许久之后,狄阁老怅然道:“怎么这些事情,我等都未曾听说?我来河北,只听叶琛之贤,诸多遭难,却未有只言片语。”

高适苦笑道:“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去宣扬的呢?不论那些坏人如何,叶前辈一直在这里,造福乡里,造福北海,造福青州,这也恰恰晚辈敬仰他的地方啊!”

狄阁老扭头看向良久不语的姚崇,只见他起身而去,大步流星,狄阁老大惑,“姚大人,这是何为?”

姚崇感慨道:“遇贤者而不察,反自矜身份;不明真相,便轻易恼怒责怪,元之心中起伏难安,我当与叶村正当面道歉,以正本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