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393章 北海县男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第393章 北海县男

作者:我叫叶老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4:41:32 来源:小说旗

“古之哲王,临御区夏,莫不好生慎罚,以理人命。故《易》称缓死,《书》贵恤刑,所以乐时布和,奉天育物者也。朕恭守丕绪,祗膺皇极。顺时调气,庶钦若於元枢;旰食宵衣,每忧勤於黄屋。顷自献春之后,膏液稍愆........”

叶琛听得莫名其妙,这圣旨不是给我的吗?

怎么感觉听起来,像是女帝的陈情书?

说什么我仁,我爱,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爱。

为了老百姓,我顺应天时,我宵衣旰食,就为了你们能吃一顿饱饭。

我太难了。

而就在叶琛的思绪飘忽,觉得这女帝也太过于自恋的时候,圣旨终于提到了自己,“而今听闻,清河乡秀才叶琛,引乡邻以筑渠,聚众以抗蝗,献策北海,活民无数,功在社稷,钦赐举人出身,御用文房四宝一套,金锄头一把!”

孟侍郎念到此处,总算吃长出了一口气。

这凤阁的舍人们,也忒没节操了。

明明是给叶秀才的圣旨,结果开篇全都是吹嘘圣人的言论,反而关乎他本人的内容却没有多少。

不过好在东西是实在的。

孟侍郎招了招手,身后的侍卫立刻从牛车上抬下两个箱子。

其中一箱子是文房四宝无疑,另外一个箱子打开,里面是黄澄澄的金锄头,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滴乖乖,那么大的金锄头,这东西得值多少钱?

如果用来种地,岂不是一亩地可以长几万斤粮食。

见乡邻们一脸震惊的模样,孟侍郎摇了摇头,又说道,“口谕,北海书生温华、卢照凌、叶家子叶三壮听旨。”

众人不明所以,卢照凌却赶忙拽了拽三壮,又瞅了眼温华,齐声道,“草民接旨。”

“汝三子,虽年不及弱冠,却为民奔走,不辞辛苦,颇有仁爱之心,朕心甚慰,今钦赐朕御评四书五经一套。望尔等勤勉读书,毋虚朕望。”

在场的家长可能听不明白这口谕是什么意思,但是在场的诸如元载奶奶、骆宾王以及一众读书一段时间的学生们,却听明白了。

那就是温华、卢照凌、三壮在村里做的好事儿,连皇帝都听说了,还送给他们她老人家平日里做过笔记的四书五经,让他们去学习。

孩子们听明白了,就赶紧小声跟家里的大人们说,众人的眼神里的羡慕都快实质化了。

看皇帝看过的书,将来科举怎么不得中个进士?

三人大拜,“草民谢过皇恩。”

三壮还好,三壮是觉得这玩意给自己是浪费,他准备回头给小壮。

而温华就不一样了。

他是传统读书人,本身听说有关于自己的口谕的时候,就已经浑身大汗了,当听说有圣人钦赐的四书五经时,震惊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而卢照凌起先是无所谓的,放着几枚装饰用的金叶子,立刻满眼放光。

哎呀,圣人还是可以的嘛。

这四书五经虽然不值钱,但是这金叶子可价值不菲呢。

他连忙爬起来,接过书籍,小心翼翼地将金叶子揣在怀里。

然后朝着另外不远处的马车上探出头来,泪眼婆娑的郡守卢秀宁咧嘴笑了起来。

卢秀宁的眼泪颇为复杂,首先是因为卢照乘竟然追到北海来欺负她弟弟,她心中有恨,其次则看到弟弟得到了圣人关注,心里开心得不行,喜极而泣。

“口谕,叶琛接旨。”

“.........汝之平寇策,朕亦曾研读,乃平寇之妙法,后献治流民疏,亦深谙治国之道,近边境贼酋横行,汝之法稳定后方卓有成效,更献鱼罐头之法,丰盈国帑,甚尉朕心,特命内侍省购置清河乡良田五千亩赐下。”

这话说完,别说是村正了,就连叶琛都懵逼了。

五千亩?

闹呢?

那是五千亩啊!

有了这五千亩地,叶琛绝对是北海县排名前十的地主老爷了。

叶琛赶忙上前叩首,“臣叩谢皇恩。”

至于老百姓们,看叶琛的眼神更是绝了。

老蔫真的不一样了,一口气五千亩地的大财主,人家以后还能住清河村吗?

没有了叶琛,大家的日子会不会变差啊?

就在大家胡思乱想之际,礼部侍郎竟然又拿出一份圣旨来,喊道,“门下:

勇而有谋,是资兼领,有则益便,实仗宏才。

清河村举人兼乡头叶琛。

成用通明,智略深远。攻守之志,不惮勤劳,报效之诚,无忘夙夜。

............克树奇功,寇盗厎(di)宁,声谣载洽。

眷兹北海,戎马要卫,时属艰虞,尤资式遏。

制胜千里,谅在伊人,必当振我大周,展兹筹画,兼弱攻昧,在此行焉。

着即册封为从五品上北海开国县男,特赐...........”

众人都惊呆了。

别的他们听不懂,但是册封叶琛为县男的事情他们听懂了。

而且是从五品,这比县令的级别都高好多好多。

叶琛也惊呆了。

他一直以为这么久了,所谓的爵位已经没有了。

毕竟他多番打听之下,才知道,武周的爵位待遇确实比前唐提升了不少,但是圣人相当抠搜,连狄仁杰这种国之柱石才仅仅是汝阳县男。

结果没想到,自己最后竟然真的封爵了。

而且还给了五千亩地,虽然这五千亩地是皇帝花钱买给自己补贴给自己的。

但是这要是到了贵族圈,自己也可以吹牛逼了。

你们封爵,只给几百亩地,我一口气五千亩!

待叶琛接旨完毕之后,孟侍郎这才走过来,搀扶起叶琛笑着说道,“起来吧,就这些了,圣人的好处虽然荣耀,但也不可能都给你一人。”

叶琛也终于起身,在地面上跪着,又没来得及准备呼吸,这一会儿感觉膝盖都破皮了。

孟侍郎拱手道,“有句话需要嘱咐你一下,你这五千亩良田,我已经替你看过了,肥沃倒是肥沃,可关键是在大山上。”

说着一指清河村后面的绵延大山,叶琛感觉脑瓜子嗡嗡的,这幸福来得突然,走得也很突然。抚摸着金锄头的手瞬间也觉得不香了。

见叶琛一脸震惊,侍郎呵呵笑道,“还是有一定数目的良田的,而且这绵延大山,你也可以开垦成山田么。”

叶琛也知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道理。

但一低头,瞬间又发觉了不对,刚才听说圣人赐给自己的五千亩地在大山之上,情绪一激动,把金锄头给攥破了。

“这...........”叶琛一脸诧异的看向孟侍郎,这老东西不会人面兽心,偷梁换柱了吧。

孟侍郎以手扶额,拉着叶琛的袖子轻声道,“北海县男,你有所不知,朝廷这两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给出头镀金的时候,可能用料上粗糙了些。”

叶琛诧异道,“金锄头不应该是金的吗?”

“什么金的?没给你弄个铜的就不错了。”说着拍了拍叶琛的肩膀安抚道,“此次封赏,当在爵位和封地,爵位可以按时拿钱,这荒山之地若是耕种,可以不用纳税,我都给你请示过了。”

叶琛若有所思,这么说来,这个封赏确实不小了。

但依然忍不住询问,“侍郎,冒昧问一句,圣人为何会.........”

“圣人英明,岂能让贤才埋没,让功劳不赐,先前一直耽搁,乃是朝中阻力颇大,认为你缺乏边塞军功,给些钱财亦或是闲职便足够了。”侍郎开口道,“可圣人心里却很清楚,这沂蒙大山的治理,非一朝一夕之功,北海之贫瘠,北海之贫瘠,更需要有人倾心竭力,所以.........”

叶琛明白了,圣人这是要把他做典型,希望广大寒门,甚至连寒门都算不上的读书人,如果发现读书这条出路未必行得通,别钻营世家,在地方多做实事,他老人家也未必看不到。

而且圣旨里还提了一句,兼弱攻昧是出自尚书,指兼并弱小的国家。

这表明圣人把伪夏真的当一回事儿了,希望自己成为兼并他的桥头堡。

这份期盼可真的不小。

“北海县男,这圣旨和御赐之物,还不去供奉起来吗?”侍郎开口道。

叶琛颔首道,“我这就去。”

叶琛转身带着众人离开,侍郎脸上的热情转瞬即逝,一双威严的眸子看向被控制在一边儿的卢照乘。

卢照乘此时别提多郁闷了,心道,“这老头嘴巴是真严实啊,你是来传旨的,你起码说一声啊。”

“而且圣人莫不是疯了不成?一个县男的册封而已,派个舍人足够了,怎么还派侍郎?”

“莫非侍郎不需要坐堂的吗?”

不过看向侍郎的表情,他越来越怕。

他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眼前这个样子。

同时他更怕,这件事情传到家主的耳朵里,因为他之所以暴力抓捕卢照凌,就是为了逼卢照凌闹起来,让他跟家族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实际上,家主让卢照凌回家,用的是召回。

自己只是担心卢照凌飞黄腾达,影响了自己在家族的发展而已。

可一转眼,侍郎来了不说,连照顾卢照凌读书的穷秀才,都成了县男,而且还得了举人出身。

县男虽然是爵位里最低阶的,但那也是爵位。

自己虽然是中郎将,但是见到人家也是要行礼的。

“侍郎,这一切都是误会,我是奉家主之命,带卢照凌回家祭祖的,真没有其他意图。”卢照乘跪在地上,他指着卢照凌的方向说道,“卢照凌是读书的好苗子,家里人都担心寄居乡野,耽误了前程.......”

“他是不是你卢家子弟,与此事无关!”孟侍郎的语气极为阴冷,“此次尔等出行,乃是奉命护卫本官,一切行动也是听本官差遣。此次自长安出发,本官从未为难过你们,但你们千不该万不该持械伤人,更不该打着金吾卫的旗号,横行乡里,来人啊,将一干人等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