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枭雄 > 第901章 他也希望华夏不要再有战争。

穿越枭雄 第901章 他也希望华夏不要再有战争。

作者:佛之封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5:10:36 来源:小说旗

夜幕渐渐降临,联谊会也接近尾声。但士兵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有的士兵讲述着自己在训练中的趣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

此时的大夏皇宫内。

新年的喜庆氛围如霭霭祥雾,轻柔地萦绕在大夏皇宫的每一处飞檐斗拱之间。

华灯初上,皇宫内的新年家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帷幕。此次家宴,乃是延平帝精心筹备,旨在借这团圆佳节,与朝中重臣及其家眷共享天伦之乐,以亲情为纽带,加固君臣之间的情谊。

金碧辉煌的宴会厅内,烛光摇曳,映照着雕梁画栋上精美的纹饰,更添几分温馨与华贵。

珍馐美馔如琼林玉树般罗列于桌案之上,佳肴的馥郁香气与美酒的醇厚芬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大厅。

延平帝高坐于首座,面容和蔼,目光中透着对臣子们的关切与期许。

右相潘美,身为潘贵妃的父亲,自是备受荣宠。

他年过半百,面容清瘦,眼神却透着睿智与沉稳,此时正与身旁的几位大臣轻声交谈着。

户部侍郎孙长文,孙贵妃的父亲,生得一副圆润面容,脸上总是带着谦逊的笑意。

户部尚书范思敏,皇后范丽的父亲,身姿挺拔,气质雍容,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

而左相方道远、兵部尚书邓子荣、大元帅杨宗源、礼部尚书陈清等重臣,皆为延平帝的铁杆心腹,他们对皇帝忠心耿耿,犹如擎天巨柱,支撑着大夏的朝堂。

妃嫔们亦盛装出席,环坐在皇帝身侧。潘贵妃面若桃花,眼波流转间尽显妩媚;孙贵妃温婉娴静,浅笑盈盈;皇后范丽端庄大方,母仪天下的风范令人敬仰。

她们的存在,为这严肃的家宴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旖旎。

家宴伊始,延平帝率先举杯,声音洪亮而亲切:“诸位爱卿,今日乃新年佳节,朕与尔等相聚于此,实乃幸事。

朕视诸位爱卿如手足兄弟,亦赖诸位爱卿之力,大夏方能有今日之繁荣。来,满饮此杯,共庆这团圆时刻。” 说罢,一饮而尽。

群臣连忙起身,齐声道:“陛下圣恩浩荡,臣等愿陛下龙体康泰,万岁千秋!” 言罢,皆将杯中的美酒饮尽。

酒过三巡,佳肴数品,宴会厅内的气氛愈发融洽。

此时,皇长子永熙和皇三子永泽两位皇子步入宴会厅,向父皇与诸位大臣行礼。

永熙和永泽皆年方十二,他们身姿挺拔,面容青涩中透着聪慧,但是此时二人却似乎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情绪并不很喜悦。

延平帝见此情形,慈爱地问道:“熙儿,泽儿,为何这般神色?”

永熙恭敬地回道:“父皇,儿臣思念太傅。”

永泽亦点头道:“父皇,儿臣亦想向太傅请教诸多疑惑,许久不见,心中甚是牵挂。”

延平帝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朕亦知你们思念太傅,太傅为我大夏鞠躬尽瘁,忙于诸多事务,实在难以分身。

说起太傅,朕与诸位爱卿今日能于此共享盛宴,大夏能有如今之昌盛,太傅功不可没。”

方道远道:“回想太傅出山仅仅六年时间,我大夏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治学办校培养人才无数,化工启蒙开科技之门,农机推广利国利民,工程机械利在千秋、环球航行开朝廷视野,太傅功劳居功至伟呀!”陈清总结道。

方道远继续道:“如今太傅自报身份,朝野与邻国皆惊。其和平统一倡议尚未得到各国回应,只是以倭国银矿打赌,臣始终觉得即便银矿属实,各国也很难同意合并。”

兵部尚书邓子荣皱着眉头,沉声道:“陛下,诸位大人,华夏统一,本是我等心中所盼的大势所趋。如今我大夏军力强盛,威镇四方,若论武力征伐,或可成就霸业。

但宋太傅所倡导的和平统一,却是荆棘满途。各国割据已久,利益纠葛错综复杂,且彼此间积怨甚深,仿若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放下干戈,携手共进,谈何容易?”

大元帅杨宗源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各位也不要误解太傅之意,太傅是以武力为后盾提议和平统一,倘若四国不愿统一,就凭太傅为我大夏打造的强大武力,大不了老夫再带兵走一遭。”

礼部尚书陈清面朝延平帝一拱手,轻声说道:“陛下,臣主管礼部,与各国直接打交道,以臣看太傅倡议虽然难,但是尚有实现可能。

至少太傅提出的三个月为限,其中是在各国见识了我大夏阅兵之后的。其实所谓和平统一,本质上只是给各国一个脸面而已。

无论他们是否同意,统一都已经不可阻挡。

各国君臣也都不是傻子,他们也会得出这个结论。因此,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无论如何不服终究会选择和平统一之路。”

众人皆陷入了沉思,宴会厅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摇曳,似在映照众人心中的波澜。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匆匆步入宴会厅,手中捧着一份电报,神色恭敬地呈递给延平帝。

延平帝示意刘公公直接念出来。

刘公公从小太监手里接过电报念道:

“臣宋品于三千里外的倭国叩拜吾皇,祝愿吾皇身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已经将倭国四大银矿位置全部探明,很快就会回国。

想今日新年,臣要有喜事禀报。

在四国各自到达一万士兵后,臣将在倭国的两万大夏军队和近五万的四**队重新打散整编成六个师,主要改变就是将华夏地区天南地北的士兵全部混编,下到最小的单位——一个班十人都是不同地区士兵组成。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整编熟悉,各国士兵们现在都非常认可华夏一统。

包括大齐镇南王,突厥三王子、吐蕃大将军、大理相国都期待华夏和平统一。

臣汇报此事,是要请陛下务必坚定和平统一不可动摇。

待臣回去之时,必然能让四国主动加入华夏!

臣,宋品,再拜陛下。”

刘公公念完,现场所有人都愣在现场。

十二岁的皇长子永熙高兴道:“父皇,儿臣于三弟现在已经中学毕业,已经转入希望之城上学了。儿臣的同班同学也就是吐蕃赞普旺姆次仁也一起进了希望之城。

他和我们都是好朋友,他也希望华夏不要再有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