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影视世界开始无所不为 > 第120章 纳三房

从影视世界开始无所不为 第120章 纳三房

作者:小易爱占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5:11:22 来源:小说旗

盛长澄与余嫣然的婚宴上。

小桃一边吃东西一边问道:“姑娘,冠军大将军、七公子这官有多大呀?”

盛明兰饮下一杯小酒,哈出一口气,答道:“冠军大将军为正三品上,翰林学士为正三品,品级上算是小升,但我朝重文轻武,现在这种情况算是明升暗降了。”

“怎么可以这样,七公子怎么说也是立了大功的,这不公平。”小桃气道,吃东西吃得更快了。

“也不能光看表面和现在,官家许七弟攻城掠地推行新政,这是军政一体,天大的权势。”

“那七公子收复了那什么云,几个州之后是不是天下最大的官?”

“是燕云十六州,哪有这么容易,我朝穷近百年未曾夺回,七弟纵然是天人之才,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那如果七哥儿,做到了会怎样?”

“那便是泼天的功劳,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代表着能颠覆朝政,见龙在野,朝廷与七弟之间必有一战,纵观古史,莫不如此。”

“所以官家就要收我们青哥儿为养子,立储君,胁迫我们七公子?”

“也不一定是胁迫,七弟对你们十分宽容,不代表他是一个可以被胁迫的人。官家不至于看不透,很大可能是,青哥儿当真会成为我们以后的官家了。”

“那姑娘岂不是成为官家的姑姑了?”

“现在可是没影的事,七弟说过,枪杆之下出政权,以后就要看他的枪杆子硬不硬了。”

盛长澄的枪杆子硬不硬,小桃不知道,新娘子余嫣然马上就要知道了。

在原剧中,盛明兰的真闺蜜之一余嫣然远嫁云南大理段云海,段余两家是旧年故交,这门亲事可谓是中规中矩。

段云海比余嫣然年长许多,因为他自幼摔断了腿,落下病根,无法入朝为官,因此才晚婚。

不管余嫣然在婚后表现得多么幸福,夫君人已中年,且身有腿疾,房事上肯定不能让她如意。

盛长澄将余嫣然接入洞房,必然不会让自己亲姐姐的真闺蜜在这件事情上失望。

婚房内,床榻上铺满了花瓣,散发着淡淡花香。

余嫣然身材高挑,腰肢纤细,肌肤白皙如雪,柔嫩如丝,仿佛吹弹可破。

她容貌清雅,眉毛修长如柳叶,如同两道弯弯月牙,为她的清雅增添几分妩媚。

她头发挽成一个发髻,插上一支金簪,正是盛长澄在马球赛上,为她夺回的珍稀之物。

“听闻小娘子温婉贤淑,可愿与我夫唱妇随?”盛长澄手指轻拂过余嫣然脸颊,为她取下那支金发簪,嘴角含笑说道:“为我宽衣。”

余嫣然白皙瓜子脸,瞬间泛起一抹红晕,美目之中闪过一丝惊慌,轻声“嗯”了一声。

“一会你就让为夫随意摆弄,你维持现状就行。”盛长澄一脸坏笑地说道。

“嗯。”

“把这个戴上。”

“这是什么?”

“铃铛。”

“我戴这个铃铛干嘛?”

“等会儿……的时候……铃铛会响,如行军擂鼓,节奏很重要。”

“我能掌握节奏吗?”

“可以,你想节奏慢的时候,就咬住铃铛。”

就这样。

红烛燃尽,房间内渐渐昏暗,铃铛摇晃的声音却不曾停止,叮叮当当的声响在半夜回荡……

翌日,

余嫣然走路姿势有些怪异,纵使昨晚有盛长澄水珠滋润,这般折腾,怕也是有些吃不消,定是拉伤了筋骨。

盛长澄赶忙上前搀扶,只见余嫣然神态娇媚,咬牙切齿道:“张大娘子这个小骗子,还说夫君是个怜香惜玉之人。”

“嫣然,这不怪张大娘子,是你没咬住铃铛,我还以为你也天赋异禀,还嫌节奏不够快……嘶。”

盛长澄腰间突然一疼,心中暗想,莫不是娶错了人?不是说余嫣然温婉贤淑、温雅可人吗?

这件事之后,盛长澄的后院中,多了四个铃铛,经过多次尝试,反复操作、实践证明,没人能在盛长澄面前咬住铃铛,在上面可以,意义虽不大,但趣味性极强。

盛长澄在家玩了几天铃铛后,便率领精兵一万出征。随员有顾廷烨与石头,以及禁军八将和神勇军。

半个月后,汴京城内,一人双骑,疾驰在官道上,大喊:“王师初战大捷,王师初战大捷!”

路人听到后纷纷议论。

“这么快?来回路程要走七天,岂不是七八天就攻下一城了。”

“盛大将军推行新政,公有田地都分给了有战功的士兵,士气可用啊!”

“我想去投靠盛大将军,投军去。”

“大牛,你家不缺良田,何必舍近求远?”

“我家大娘子是贱籍,我要带着钱两去投军,新政之下,我家大娘子就成良家子了。”

“大牛,到时候记得带上我。”

“王铁匠,你也要投军吗?”

“我不投军,我要去打铁,盛大将军管辖之下,所有打造军备的木匠、铁匠,每月都有百两白银,我还留在这里干活,我傻吗?”

“哈哈哈,你们果然有眼光,到时候可以跟我的车队一起去。”

“啊,李公子家中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为何也要去投靠盛大将军?”

“我父母希望我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但我又不是读书的料,就想着去盛大将军辖内,考取武状元试试。”

一个月后,八百里加急战报传来:“王师大捷,王师大捷!”

盛宅内,盛老太太的院中,盛明兰一只手藏在身后,另一只手捧在胸前,一副老夫子的做派,正在朗诵着一首诗: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好好好,好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诗颇有与《励学篇》针锋相对的意味啊。”盛老太太开怀大笑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可有燕云十六州?若是我这个老太婆能在临死之前看到国土收复,下去见到你曾祖父,也能报一喜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