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侏儒神医 > 第47章 我不怕死,我愿意上前线

侏儒神医 第47章 我不怕死,我愿意上前线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5:14:18 来源:小说旗

桂子觉得微信上一个字一个字拼音,难得说清楚,就给张慧打电话。

张慧半开玩笑:“妹妹怕死不怕?”

桂子也半开玩笑:“怕死啊,谁不怕死嘛。”

张慧切入正题:“如今武汉市正在加紧新盖火神山雷神山的方舱医院,全国的优秀医护人员都去支援,上级让我们巩固防疫抗疫成果,必要时还要派出精干力量驰援疫区。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派出三人小组,由林佳佳院长带队,你看……”

桂子忙说:“如果需要我出力,我第一个冲上去。我不怕死的。”

张慧很感动:“我觉得你最适合去,你不仅在中医大学深造了几年,从小就受你父亲的熏陶,更懂国医的经典内涵,派你跟队更能发挥所长。但真的很危险。”

桂子斩钉截铁:“姐姐,这个时候了,我觉得武汉就是战场,我没忘记自己是个兵,我应该上前线。”

“那好,你做好上前线的准备,随时会奔赴前线与看不见的敌人搏斗,但有生命危险啊,那里更是战场。”

桂子说:“我不怕!”

张慧最后又说,不一定要去,但必须有所准备。她还告诉桂子一个好消息,七里县的防疫抗疫很成功,凡是外地回来人员,都采取了隔离措施,发现了三例阴性,有两位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有一位出现低烧,吃了两次中药就退烧了。

桂子说,是张姐提前部署,准备充分,做到了未雨绸缪,所以让大家过好了这个春节。

桂子跟张慧通了电话后,做好了驰援武汉的准备,她在猜测:我若去了那里,应该是火神山还是雷神山呢?

她想象着自己穿着防护服的样子,像个可爱的大白,走进病人的房间,应该告诉他们,疫情并不可怕。

一连几天,都没有接到通知让她出征武汉,官方发布消息说,省上的三甲医院,包括她的母校,都派出了精干的医疗团队,目前还没有涉及到区县的二甲医院派人,疫情有效控制在局部范围。

桂子感到很欣慰,在这个特殊时期,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共赴国难,何愁瘟神不灭?

她想她的恋人驼子,驼子在干什么呢?

本想跟驼子视频,正要点开视频通话,她老汉却笑眯眯的来了。

桂子忙给父亲让座。

高先生喜欢绿风斋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流水潺潺,如同在梦里,一边抽烟烤火,一边抱着发黄卷边的线装书重温古人智慧,或许有新的理解。尤其是祖先留下的手抄本,网上查询不到,桂子在图书馆也查询不到,这才是宝贝啊。

乡下的年味之所以浓烈,是因为人们总喜欢放烟花,不差钱的岁月,晚上的烟花绚烂着寒冷的夜空,张家放了李家放,有时候几家人一起放,倭冲的夜晚很热闹,黯淡了星月与雪花。

桂子像小时候一样,买了很多天老鼠,拿一根燃着明火的柴棒子,点燃天老鼠引线,火花嗞嗞有声,突然把她小手一拽,拖着蓝烟尾巴飞出去,在空中炸开一朵美丽的火花。

这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昨天还哭丧着老脸飘雪,今天就风雪无影了,阳光灿烂了倭冲的每个角落。

不走亲访友,每家人都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清净而祥和。

人们不扎堆打麻将,那就各家各户晒太阳吧。以户为单位压马路,有人拿出被单,往枯草上一铺,躺下跟太阳对眼睛。

老邝家突然很热闹,三个闺女都回来了,她们带着老公和孩子,在新盖的小楼前,一大家子人玩麻将,外人羡慕了,手心痒痒的,但自家屋头凑不齐四人,老邝家两桌麻将还有多。

女儿女婿和外孙们,都说幸好回到了乡下,在城里只有在笼子里过。

三个闺女一起弄饭吃,边喝酒边回忆往事,说爹爹这辈子值得,都快八十岁了,还精神着呢。无不感叹:家有一老,胜过一宝。

老人耳背,听不见闺女说什么,只感觉她们脸上带笑,他也跟着笑。

大姐小声说:“这老汉成精了,听说他跟王碧香还有一腿。”

二姐说:“大哥二哥看不惯,我认了,只要他高兴就好。”

邝珊珊说:“我们给他钱,他想怎么玩怎么玩,只要他老年快乐,我们才心安理得。”

大姐说:“小时候,村里人说老邝霉,为啥要帮人家养娃,还让几个闺女念书。我当时就发誓,一定要对爹爹好。如今看来,爹爹真是个好爹爹,倭冲人不让闺女念书,他偏要让我们念书,直到我们不想念书了,他还骂过我呢。”

二姐说:“我也一样,当时王七婆说,狗日的老邝太蠢了,自己起早贪黑卖打药赚钱,全花在这几个跟她没血缘关系的人身上,老了要造孽的。我也不服气,我发誓要对他好。自从他六十岁后,我是按月给他钱,对他的好是内心的好,我是真爱他的。但我没时间陪他,疫情来了也好,让我们好好陪他。三妹都陪他很久了,我们感谢妹妹。”

三儿说:“我不放心他一个人,也舍不得他,所以我回来了。每次看到王碧香在门外鬼鬼祟祟的,我就转山去,直到王碧香就走了,我才回家,装着什么不知道。”

大姐二姐傻傻地看着三妹:“难怪两个哥哥骂你,你太宠爹爹了嘛。”

三儿说:“我小时候他宠我,他老了我宠他,我跟两个哥哥说了,爹爹不需要他们赡养。”

……

一大家子在桌子上砌城墙的声音稀里哗啦,放炮的放炮,胡牌的胡牌,闹热得翻天了。

老邝穿着闺女们给他买的兽皮大衣,脚上穿的是有毛的鞋子,用他的话说,这鞋子在霜雪里走也发烧,有人说你这老顽童得瑟,老邝就嘿嘿地笑。

人家问他:“哪个闺女对你好?”

老邝说:“他们都对我好。”

人家等着他说三儿最好,但他精着呢,就是不说这句话。

当然是三儿对他最好,人家叫邝珊珊,不玩麻将,陪着老爹转山,累了往枯草上一坐,然后说:“爹爹,来我给你找蝨子。”

老邝就乖乖的躺在他的三儿怀里,三儿边拨弄老爹的白发边说:“你敢吃我爹爹的肉,我就要你的命。”

找蝨子,其实没有蝨子,一遍又一遍找,老邝就睡着了,三儿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视频,怀里如同抱着个孩子。

村人就教育孩子:“你看你看,三儿对她爹多好。”

倭冲人的祥和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就被一辆拉着警报声的大救护车给打破了。

从救护车里下来几个大白,阳光把大白照得熠熠生辉。

大白先到二毛家,把二毛和他的老娘老爹带上车了,然后又跟王碧香家里打招呼,不许出门了,吃的蔬菜水果,有人送来。这叫居家隔离。

人们戴着口罩,远远地看着王碧香家的大门小门被几把大铁锁给锁了,二毛一家人被拉走了。来人告诫村人:“大家不许打堆,弄不好都要居家隔离,弄不好还要带走到酒店隔离。”

村长在广播里吼:“疫情期间有人胆敢违反疫情管控政策,娶媳妇办席,我们村有人偷偷跑去吃酒席,如今出现了疫情,二毛属于密切接触者,王碧香属于次密切接触者。”

倭冲人都知道,二毛吃酒这家人在清河镇,是他姑妈家娶儿媳妇,他去吃酒了,官方通报说从外省携带病毒回来的人也吃酒席了,如今确诊了一例,正在接受治疗,患者没有出现病情加重。

好在前几天太冷,倭冲人都没跟二毛接触,但他跟王碧香隔着口罩近距离说话了,王碧香一家子别出门,需要居家隔离一段时间。

村上的民兵,戴着红箍箍守在要道上,外地人不许进,村里人不许出,有事找村长。

封村后,这下倭冲炸锅了。有人骂二毛:“龟儿子还敢偷偷去吃酒,如果他被感染了,大家跟着遭殃。”

人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二毛家的消息,但愿他没事。

王碧香跟二毛,这对冤家虽然双双被隔离了,但还是不妨碍他们吵架。电话上吵:“你龟儿子瓜货,明明在人多的地方吃了酒,你还跑到老娘家门口说事。这哈对了嘛,你这个天杀的。”

二毛就嬉皮笑脸的说:“我就是想看看你嘛。”

“我稀奇你来看我,我男人回来了不捶扁你。”

“你男人外面有人,回来也只是看看他的儿女,肯定不得碰你一下。”

王碧香嘴硬:“我男人外面有人关你啥事?说明他有本事。”

二毛说:“如果你男人不要你了,我要你哈。”

王碧香呸了二毛一口唾沫:“你不仅三条腿,还是个胎神,我霉啊。”

虽然王碧香嘴硬,但她内心很痛很痛,也不断忏悔自己愚蠢的曾经。她跟她的老公高德亮在外地打工认识,两口子一年也能挣不少钱,也很恩爱。见人家在城里卖房子,她也想买高楼,高德亮说等孩子大点买高楼就买嘛。

俩娃丢给父母管,他们在厂子里打工,男人跑销售,日子还过得去。但王碧香耐不住寂寞,有人说她漂亮,她非常高兴,背着男人跟人家好,男人知道后劝她看在一双儿女面子上,她依然嘴硬,不承认自己做了对不起男人的事。

后来公公婆婆都死了,孩子没人管,男人就把她送了回来。挣多少钱都给她。没想到在老家,她成了流莺。男人脸上挂不住了,每月只给她两千块,这女人生得黑不说还平胸,村里村外的老少光棍,给钱就可以上。男人不管她了,你爱找谁找谁,子女是你所生你会好好管教,高德亮放心。

做销售越来越有经验,腰包鼓鼓的,还愁找不到好女人?

于是他就找了个外省的漂亮女人,同吃同住一室,不是夫妻胜似夫妻,这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王碧香破罐子破摔,有男人陪着,夜夜当新娘,管那么多干嘛?

如今疫情期间,给弄成了次密切接触者,出不了门,姨妈来了也要找村长买,村长平时还能开玩笑,在这大灾大难面前,连玩笑都不敢开,她要什么就帮她买什么,然后送上门来。

凡是找高先生看病的,不号脉了,站在两米开外看口舌,然后把药丢在一个小凳子上,来人拿了就走。

天上的太阳只有一个,但各家各户,都坐在自家门前,晒自己的太阳。

桂子也不知道自己要被派往哪里去增援谁,羽绒服和生活必需品,都打包了,只等防疫抗疫指挥部一声令下,她就像当年的壮士出川抗日一样,当个好战士,冲锋陷阵吧。

倭冲人心焦如焚,等待着二毛的结果,都在做准备,万一二毛中弹了,他们也出不了门。有人把地头的蔬菜,带泥拔了回来,搁在屋檐下,再看看冰箱里还有多少肉,若是不够,赶快上街买,再贵也要买,莫要委屈自己,又不缺那几张票子。

有人说瘟疫是邪气,多买些炮仗回来,对着门外放炮,赶跑它们。

今年春节的烟花爆竹,倭冲人买得特别多,有事没事放炮,热闹着。

有人给二毛打电话:“你有没有症状?”

二毛就骂人:“你才有症状,老子好好的,有吃有喝还睡得着,就是没酒喝。饭菜比我娘做的好吃,还不要钱的。”

村人也骂他:“二毛你龟儿子瓜货,明明村长通知大家不许办宴席不许吃酒席,你偏要嘴馋,你把我们都坑了。”

二毛知道自己错了,如今成了倭冲的公敌,就安慰给他打电话的人:“莫要想多了,没事的哈。医生给我们说了,有高先生的药,大家都没事的。”

村人又放心了。

倭冲人也像城里人一样,时时刻刻看央视新闻,他们关注的是,每天新增了多少确诊病例,从全国再到本省,以及本县有没有新增病例。

一个小道消息在倭冲悄然传开:二毛真的中招了,染上了新冠病毒,弄不好还要被封村。

有人问:“封村是不是每家每户门上都要挂铁锁?”

又有人说:“还挂啥子铁锁嘛,不挂铁锁也不敢出门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