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 第178章 后续合作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第178章 后续合作

作者:季言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3:39:54 来源:小说旗

宁大掌柜想这酒楼里,光是火锅的订单就排到了半个月之后。

再加上冬季来了,南来北往的商队也要打道回府,也都定了大量的咸鸭蛋和各种卤味儿在路上吃,或者带回去当做礼品送人的。

而且他们东家在其他的地方还有明月楼分号。

于是他急切的开口道:“这些我都要了!”

说完后,宁大掌柜发现自己表现的太过急切了。

他深呼吸了两下,假装淡定的道:“慕姑娘,这三样东西你们能及时备货吗?短时间内我们定会再次拿货!”

宁大掌柜说完,一脸紧张的看着慕玖。

卤料包以及做麻辣火锅需要用到的六样香料,有四种是在药堂入药的药材,但另外的两样香料他们目前还没有找到。

就拿这鸭蛋来说,也只有大西北南边多沼泽或者有大河流的地方有人养鸭才会有鸭蛋。

他们这北荒镇以及整个霍广县是靠近西北边境线的位置,常年偏干偏冷,有少数家庭会养几只或者十几只鸡鸭生蛋,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养殖。

所以做咸鸭蛋的鸭蛋,他也担心这慕家会断货。

慕玖知道宁大掌柜的意思,她空间仓库里不管是那些香料还是鸭蛋都已经堆积如山,何况每半个月,还会再次收获一大批那些东西。

可以说给十几座明月楼供货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只是她不能让宁大掌柜觉得她供这些货很容易,所以她故作为难的想了好一会儿。

这才勉强回答道:“如果宁大掌柜要的货比较多的话,需要您派人提前几天通知我们一下!”

“行!”

宁大掌柜听到面前的小姑娘亲口答应可以给他们供货,也爽快的答应了她的要求。

双方谈好了以后继续合作的事儿,两边各出一人当着大家的面清点货物的数量。

宁大掌柜那边自然是跟着他一起来的小林子,慕家慕玖把这活儿交给了和小林子年纪差不多大的胡大猛。

胡大猛突然被人委以重任,他一改以往跳脱的性子,故作深沉的走进了那间放货物的厢房。

胡大猛先数,数完了卤料包后,慕冲和胡大强就迅速的将一筐一筐的卤料包搬到院子里。

然后就是宁大掌柜那边的小林子核实数量,数量对上的话,宁大掌柜当着大家的面记上账。

这一番操作下来,卤料包有五百包,六样香料称重后每样各两百斤,咸鸭蛋有一百坛。

最后就是算账环节。

卤料包每包半两银子,五百包就是两百五十两银钱。

六样香料共一千两百斤,每斤一两银子,那就是一千两百两银钱。

咸鸭蛋一坛三百文,八十坛就是三十两银钱。

总共合计一千四百八十两银钱。

宁掌柜这次来慕家是做好了准备的,他将随身携带的银票拿了出来,数了一千两一张的大额银票。

再数了四张一百两的银钱,余下的八十两他拿出了八锭十两的银元宝,然后将这些银票加银元宝递到了慕玖的手里。

这些货宁大掌柜的马车一次拉不完,慕冲主动将自家的骡车架了起来,胡大强和胡大猛赶紧将这些货物往马车和骡车上搬。

宁大掌柜惦记着酒楼里的生意,他见这些东西都已经被搬上了马车和骡车,就主动和慕家众人告了辞,转身急匆匆的出了慕家的大门,坐上马车车厢外边,就吩咐赶车的小林子赶马回明月楼。

“阿奶,这些银钱是给家里备用的,还是放到您那里,由您保管!”

一下子获得了一千四百八十两的银钱,慕玖将其中的三成塞到了王氏的手里。

还剩下一千零三十六两银子,慕玖又自己做主,分了慕老爷子夫妻、娘亲与父亲这一房、二叔那一房、小姑慕元香以及胡家两位叔叔各一百两。

毕竟空间里的活计家里的人可都是出了大力的。

除去了这五百两后, 还剩下五百三十六两银钱,慕玖将这些银钱全部收进了空间。

大批量做等咸鸭蛋需要耗费不少酒和盐,这些钱得留着,下次进镇后,再多买些烈酒和盐备着。

这场小雪下了两天,接着刮风下雨,温度骤降,天空上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鹅毛大雪。

在北河村,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儿的人家都套上了新做的厚棉袄棉裤也冷的受不了,大家开始烧起了火炕。

其实说起来也不过是从灶房做饭移到了厅堂的炕灶上。

一日三餐做饭,刚好能给厅堂的火炕烧火取暖。

为了节省柴火,不少人家一大家子人都睡在了厅堂的火炕上。

好在厅堂的火炕一般砌的足够长,睡一家子人也不觉得太过拥挤。

因为这铺火炕除了一日三餐做饭取暖,也只需要在半夜的时候再加一次柴草烧炕,厅堂里一整天就变得暖暖和和的。

烧了火炕取暖,只要坐在或者躺在火炕上,炕上都是热乎乎的,炕头的位置甚至还会烫屁股。

整间厅堂的温度,也直线上升。

外面冰天雪地,在烧了火炕的室内活动,也只需要穿上薄薄的夹袄就行。

在北军村余老村长的家里,吃过饭后,余老村长与老伴儿和孙子们无比舒适的坐在热热的火炕上面。

他那条曾经在战场上受过伤的腿,也不再像往年冬天那样麻木酸痛难忍。

而且自从下雪后,他经常派他那大儿子余衡去一到冬天,就经常患咳嗽与风湿痛的老人和身体比较弱的孩子家里去探望。

没想到今年这过炕一烧起来,绝大部分人的这些老毛病竟然都没有再患。

就算身体有不舒服的老病人,那些症状也都是很轻的。

余老村长每每听完大儿子的汇报,都会不自觉的感叹一回:“这火炕可真是咱们西北边疆百姓们的福音啊!”

因为下大雪的缘故,即使是白天,村里人大多都窝在自家厅堂里,只有少数人在家里憋不住,偶尔会去左邻右舍串串门子。

慕家厅堂里的火炕也一天到晚的烧着,不过若是没有人来串门的话,这一大家子都还有个更好的去处。

那就是慕玖的空间。

在烧了火炕的厅堂里穿夹袄,但到了她的空间,大家只需要穿一层薄薄的单布衫就行。

只是在空间里,大家也没有时间玩耍享乐,每十五与三十的这两天要忙着挖土豆种土豆。

摘香料、种香料,收割药材种药材。

就连家禽养殖的地方,双胞胎兄弟和慕玖也要熬夜捡鸡鸭鹅蛋。

其他时间,他们还要绑卤料包、腌制咸鸭蛋。

大家在空间最开心的事,就数吃饭了。

慕玖会根据空间现有的食材,给大家做丰盛的三餐,可以说顿顿大鱼大肉。

甚至为了吃,慕玖甚至在空间新增的空地上画了半亩的地当菜园。

她从空间种子库领取了番茄、贝贝南瓜、油麦菜、黄瓜、冬瓜、韭菜等前世市面上经常卖的蔬菜。

她用这些蔬菜,做了好多好吃的,贝贝南瓜粉糯香甜,慕老爷子以及王氏喜欢吃。

番茄炒蛋,酸酸甜甜的,用番茄炒蛋的汁水拌饭,是两个双胞胎最喜爱的菜之一。

凉拌黄瓜,是慕冲、胡大强等几兄弟喝酒时,不可缺少的一道凉拌菜。

韭菜馅的三合面饺子,韭菜馅的韭菜盒子,是全家老小特别爱吃的主食。

在空间,慕玖又让阿爷和三个叔叔杀了一头大肥猪,她特意砍了一些香料的树枝用来熏腊肉。

熏腊肉的步骤很简单。

首先选取带皮猪后腿肉或带皮五花三层肉,切成大小适宜的长条块状。

其次猪肉内加入高度西风醉白酒,揉搓五到十分钟,使猪肉充分接触到高度白酒,此步骤是防腐增香的关键一步,然后放置约一刻钟。

再炒制椒盐腌料。锅内放入盐、花椒、八角,小火炒至盐略微发黄,花椒香味浓郁,自然放凉。

把炒好的腌料倒入肉条,反复揉搓、涂抹均匀。

把腌肉放入盆内,再将装了肉的陶盆放在没烧火炕的屋子里腌制五天,中间每隔一天翻动一次,使其充分腌渍入味。

再把腌渍好的肉条在一端穿粗棉绳并打结,然后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晾晒五天左右。

等悬挂的肉表皮变硬时,就在肉的下边架起花椒树等柴火堆开烧火熏。

等熏个十来天后,咸香的熏腊肉就做成了。

熏腊肉烟熏味足有嚼劲,辣椒炒腊肉、蒜苔炒腊肉、芹菜炒腊肉,还有腊肉米饭、腊肉煲汤等菜,可是深受家里每个人的好评。

只是空间种的新鲜的菜蔬以及熏腊肉这些,慕玖并不打算拿出去卖。

毕竟他们慕家只是北河村普通的一户农家,太过打眼,肯定会给家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西北大营。

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远处的天雪山山脉已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在天地之间牵起了一道白色的帷幕。

而西北大营正西边的的边境城墙,也披上了白色的羽衣,仿佛一条白色的巨龙横亘在西北边境,保护着境内的平民百姓。

如今在寒风肆虐的西北大营,也烧起了火炕。

那些白天顶着风雪在外面边境线巡逻了一天的将士们,晚上回到就近的营房,里面的火炕已提前烧好。

将士们卸下了厚重都盔甲,与冻的硬邦邦的棉衣棉裤棉鞋,舒舒服服的躺在热乎乎的火炕上,这才仿佛活过来了一般。

冻硬的棉衣棉裤棉鞋,堆放在炕灶的周围,经过一晚上的烘烤,第二天一早衣服鞋子都变得干燥暖和。

不再像以前一样,硬邦邦的衣服一穿就是十天半个月的。

营房内有炕灶,负责做饭的火头军开始在炕灶上做饭。

炕灶上的两口大铁锅,一头做的是杂粮饭,另外一头锅里烧了满满的一锅热水。

饭熟了,吃一碗杂粮饭,喝上一碗热热的白开水,即使配的是咸菜,将士们都不断的感叹着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吃过晚饭后,爱干净的将士们还能烧点热水烫烫脚,大家挨个儿躺在火炕上,一晚上再也不会被冻醒无数次。

休息好了的将士们,第二天一早,又是精神抖擞的。

西北大营韩大将军和韩小将军的营房内。

韩大将军和韩策的餐桌上,两人都是杂粮饭配一小碟咸菜。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两人的碗里,多了一个剥了壳的咸鸭蛋。

韩策率先拿起了筷子,根据慕千总说的方法,用筷子将咸鸭蛋戳破,再将流油的整颗咸鸭蛋戳碎,与碗里的杂粮饭和咸菜搅拌均匀。

搅拌均匀后,再夹一筷子混合了咸鸭蛋碎和脆脆的咸菜的杂粮饭送进嘴里,味道竟然出奇的好。

“没想到这小小的咸鸭蛋风味儿竟如此奇特!”

韩大将军也学着儿子的样子尝了一口拌好的咸鸭蛋咸菜杂粮饭后,也对这咸鸭蛋赞不绝口。

听他手下慕良说这生的咸鸭蛋封好在坛子里放在阴凉的地方能保存半年之久,如果是在这下雪天保存时间甚至能延长到一年甚至更久。

至于慕玖让慕良带给韩小将军的风干猪肉和风干鸡,则被韩策让厨下做了几个肉菜,然后请了他父亲韩大将军以及他父亲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一起改善了一顿伙食。

其中也包括慕良。

“父亲,我们上京城的探子来信怎么说?”

韩策将自己的那碗杂粮饭吃的干干净净,现在整个大西北已经进入了冬季,他们西北军的军粮最多只能扛一个月。

所以全西北军中,为了节省粮食,全军上下,早上一顿全部喝杂粮粥。

中午和晚上两顿都吃干杂粮,不过每人仅限一碗,连西北军的最高长官韩大将军和其子韩小将军都不例外。

“哼,还能怎么说,户部尚书司马彦那厮根本就是闻渊那老儿的走狗!”

韩镇云听到儿子的话,他啪的一声将手中的筷子拍在桌子上,一张脸上满是怒容,身上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韩策听到父亲的话,一张好看的脸上眉头紧皱,面色铁青。

这是不管三万西北军的性命了?也不管这整个西北边疆的老百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