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 第206章 发豆芽技术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第206章 发豆芽技术

作者:季言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3:39:54 来源:小说旗

万一有的酒楼或者有心之人和他们签订了不能把发豆芽的技术再卖给其他人的契约,等他们又把这技术传给了其他的老百姓时,这将又是一麻烦事。

“原来慕家不是用这门发豆芽的技术来赚钱!”

不仅如此,这慕家还让他们教外面的百姓们学发豆芽的技术,这可是能给他们带来荣耀的机会啊。

他们想到了九月份在西北城韩大将军府,教从西北边疆各地派来的人学砌火炕的事。

当时他们这些人不仅受到了百姓们无数的称赞,还得到了韩大将军府韩小将军给的不少奖励。

那情形,就是现在想起来,他们的内心也仍旧骄傲不已。

那些想岔了的人,脸上顿时浮现了一抹不好意思的神情。

一直相信慕家一家子为人的余老村长在炕上坐直了身子,他伸出双手抱拳,对着慕老爷子行了一礼,说道:“慕老弟心怀西北边疆的百姓,老头子敬佩!”

慕老爷子连忙又伸手去扶。

慕老爷子确定了大家都要学这技术后,就将教大家学发豆芽的事安排在了明天吃了早饭后。

因为需要提前泡一晚上的豆子。

慕玖在自家阿爷的示意下,重新将三种豆子各称了半斤,然后将这干豆子分别放进三个干净的木盆里。

再将兑好的温水倒进三个木盆里,将木盆里的豆子浸满。

慕玖边操作边向将她团团围住的村民们解释:“这浸豆子的盆或者桶不能沾油,不然这些豆子会烂掉!”

“这泡豆子的水在冬天的话要用稍微温一点的水,这样发芽率更高,但温度不能过高,不然会将豆子泡熟,它们就不会发芽了,当然,在夏天或者天气暖和时,只需要用河里或者水井里的水就行!”

“这用温水浸好的豆子大家一定要将它们放进烧了火炕的房间,外面冰天雪地的,肯定会将这些豆子冻住,这也会让这些豆子发不了芽!”

这泡豆子的步骤相当的简单,但有的人生怕弄错了,还特意将手伸进慕玖兑好的温水里,感受一下这水温。

还有的人叽叽喳喳的问了几个问题,慕玖也一一耐心的回答了。

慕玖见这屋子里的人都没有其他要问的话,她继续出声说道:“大家回家后就按照这个方法将豆子提前泡上,等明天吃了早饭后,再来这里,我再教大家剩下的步骤!”

“那明天咱们就继续来麻烦玖儿了!”

围着她的村民们听罢,也都笑着与慕家人打了招呼,一个个的出了院子,无比高兴的回了家。

五天后,等两个村里的人,将豆子都发的长出了一指来长、普通白玉般的豆芽后,慕老爷子和余老村长一起带着慕冲等人,去镇上叫上了赵里长,一起去了霍广县县衙。

这次去霍广县,慕玖也特意装了菜豆芽、黄豆芽和绿豆芽各两斤让慕老爷子带去给周知县尝尝。

到了霍广县县衙在会客厅见到了周大人后,慕老爷子将这发豆芽的事情对看起来很是憔悴的周知县说了。

周立德一听这发豆芽的产量能以一斤豆子发出十多斤的豆芽,顿时两眼放光。

天知道,这些日子,他天天为霍广县缺粮的事担心,看着街上那成群结队的人连下雪天也要围在那几家并没有一粒粮食的粮铺叫嚷着要买粮食,他是有多煎熬。

好了,现在有了能暂时缓解粮食紧张的法子,他终于能松那么半口气了。

特别是在他和赵里长尝了后厨炝炒的豆芽后,他们俩瞬间喜欢上了这种清脆口感的豆芽。

百姓们的口粮问题是大问题,事不宜迟,周立德立即和慕老爷子以及余老村长商量起让他们两村的人负责教大家学习发豆芽的技术。

这次慕老爷子想起了孙女慕玖的叮嘱,于是他站起来,对着周知县弯腰行了一礼说道:“周大人,这发豆芽的技术虽实际上操作简单,属于一看就会的,所以这次只需要每个镇派一到两人来学习即可!”

每个镇里学会了发豆芽的技术,再由镇里教给各个村里即可!

由此及彼,周立德也想着从县衙里安排两个人也去学习这门技术。

为了整个西北边疆,他会立即给西北大营的韩大将军送去一封关于这发豆芽技术的信,到时他们肯定会向西北城以及其他十五县城下达来霍广县学发豆芽的技术。

毕竟他只是霍广县的知县,只能管自己县下的事务,这种涉及到整个西北边疆的重要事情,他还得向在西北大营中的韩大将军报告。

到时候其他县城甚至是西北城的人想学这个,再直接由他们县衙去给那些人传授即可,这样既快速又方便。

于是周立德立即安排下属宋卫给霍广县管辖下的所有里长下达通知。

周立德作为一县的最高长官,他办事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第二天慕家刚吃了早饭,就见周知县带着乌压压的一群人上了门。

慕老爷子见状,连忙对身后的胡大猛喊了一句:“大猛,你赶紧跑了一趟北军村,将余老村长请来一趟,就说周大人带着学发豆芽技术的人来了!”

这次来的人不少,让两个村里会这门技术的人一起接待,不至于太过慌乱。

“好嘞叔,我这就去!”

胡大猛拿起放在正屋廊下的滑雪板,就直往屋外跑。

天气寒冷,王氏将一部分人请进了厅堂与灶房,另外一部分人都挤进了旁边胡家两兄弟的屋子内,屋内都烧着热热的火炕,那些风尘仆仆的人进屋了,每人轮换着用碗喝一碗热水,这才觉得活过来了。

余老村长在大儿子余衡的陪伴下,很快就到了慕老爷子的家,他们与周大人和各位里长见了礼后,就与慕老爷子安排接待来人的事。

霍广县下算北荒镇在内一共有十五个镇,所以里长就有十五位。

每个镇的管辖下,最低有十个村,多的镇甚至有二十多个村。

霍广县下,各村加起来有一百九十六个村,光村长就有一百九十六人。

然后每个村里再派一个人来跟着学习发豆芽的技术,这又去了一百九十六人。

加上周知县带的两名护卫和十人学习发豆芽技术,加起来就有十三人。

这总人数加起来足足四百二十人。

慕老爷子与余老村长商量了一会儿关于安排人员的学习这门技术的问题。

因为北军村的人户有一百零五户,数量比北河村六十八户多了不少,最后决定由北军村接待两百六十人,北河村接待一百六十人。

来的人这么多,吃饭也是个问题,周知县也知道这个时候这些农户家里吃食艰难,于是在来之前,就给大家下了命令,即自带粮食,也包括他自己。

到做饭的时候,他们直接将自己带的粮食,交给他们被分到的人家,一起搭伙儿就行。

周县令和他的两位护卫以及赵里长以及赵里长带来的一人被分到了北河村慕家。

为了节省时间,发豆芽的三种豆子都是昨天就已经用稍微温一点的水提前泡了一晚上的,慕玖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将发豆芽的步骤详细的对赵里长他们演示了一遍,然后又将另外一半豆子让赵里长他们亲自操作了几次。

他们操作时,周知县看着觉得很有意思,他也亲自动手学了一遍。

等他们学好后,王氏带着大儿媳妇又忙给这些人各自上了一盏茶。

“请大家喝口茶暖暖身子!”慕老爷子客气的将周大人、赵里长等人请到了厅堂中央的八仙桌旁坐下。

“慕村长客气了!”

饮完了茶,距离午饭的时间还早, 慕玖见大家都有些无聊,她想起了前一世祖国东北有些地方的冬捕活动,于是提议到村前的北荒河里进行冬钓。

她倒是想直接说冬捕,只是这里的人似乎没有在冬天捕鱼的习惯。

这不,她的提议才刚说出口,赵里长就带着满脸的疑惑道:“小姑娘,此时这北荒河里的冰恐怕也有一米多厚,且河水定是冰冷刺骨,如何能钓鱼?”

慕老爷子和慕冲三兄弟也是一脸懵,要说在雪地里打猎他们还是能理解,但是在被冻住的河里钓鱼,他们别说做,就是见也没见过啊。

周立德到底是作为读书人,且作为见多识广的一县最高长官,他倒是来了兴趣:“古人不是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嘛,我倒是觉得可以一试!”

周县令发话了,大家也就不再质疑,反正大家现在都没事干,暂时打发时间罢了。

慕玖听了也很开心,她可没忘记她空间里的井水对动物们可是有一股致命的诱惑,若是这河里真么没有鱼,那也没关系,她空间的海水养殖塘里多的是。

到时候她偷偷从空间里放一批鱼出来,反正活鱼从河水的冰下面出了水面,也都是被冻的硬邦邦的命,这就没人怀疑空间里的鱼突然不适应这淡水很快就挂掉了。

“慕姑娘,这冬钓的建议是你提出来的,那接下来该怎么做,要准备什么都关系,我可都交给你了!”

周立德这次带人来北河村,对于慕村长这一家时不时给他带惊喜却不求回报的人家,他也是打从心里尊敬,所以在称呼上,也自动的把“本官”改成了“我”。

“周大人您放心,这准备工作就交给我了,若是钓到了大鱼,我保证给您做好吃的!”

周知县的话正中慕玖的下怀,高兴之余,她就忘记了这是尊卑严格的朝代,用了“我”字,吓得站在一旁的慕老爷子打算上前对周知县赔礼,周立德看到后,忙对慕老爷子摆了摆手,慕老爷子吊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首先是准备钓竿,这个家里之前在北荒山准备冬季的柴火时,也砍了十几根三四米长的竹竿,现在正好碰上了用场。

鱼线就用阿奶她们纳鞋底的线,这线有些粗,不过没关系,王氏和许柔以及李翠翠和慕元香就立马动手将这纳鞋底的线分成几股。

至于鱼漂,这更简单了,一截高粱秆就能代替,这事儿胡大强与胡大猛在流放前没少做,他们俩把这个给揽下了。

“玖儿,钓鱼用的竹卡子就交给你阿爷我了!”慕老爷子除了会功夫,还会木工,他见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的,于是自动将这个任务给领下了。

对于“竹卡子”,慕玖的脑海里有原主的记忆,在他们这一家被流放前,他们生活在上京城东南方偏远的巷子里时,春夏秋天没事之时,慕老爷子就会自制鱼竿,去城外的池塘边或者河边钓鱼。

这“竹卡子”就是用芦苇梗和竹子做成的鱼钩,慕玖在前一世学历史时,也从野史看到过这种东西。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慕玖从野史中了解到,姜太公钓鱼用的就是竹卡子。

古代生产力低下,铁制品也管控严格,哪里会有像前一世现代社会那种小巧的钢铁鱼钩,所以聪明具有智慧的古人们,就发明了钓鱼用的竹卡子。

至于引鱼上钩的鱼食,这事儿就被慕玖包揽了。

家里灶房里还有剩下的猪肉皮,慕玖拿刀将一块猪肉皮切成半寸长、一厘米宽左右的肉皮条,然后将这些肉皮条泡在她从空间引出来的井水中。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所有的东西已准备就绪。

大家带着准备好的东西,一起去了村子前面的河里。

先是要将冻住的河面给凿出一个半米见方的洞,这事儿力气大的慕冲和胡大强、胡大猛三人自告奋勇领了。

只见这三兄弟拿着锄头和锋利的冰锥,选好一个位置,就开始了动作。

随着周知县来的两名护卫宋卫和周一,两人也很是积极的加入了进去。

这无人都是会些功夫的人,用了一些巧劲后,不到一会儿的时间,就凿好了一个一人合抱的冰窟。

然后再在距离这个冰窟五六米远的位置又接连凿了七八个窟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