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隐藏在娱乐圈的大佬 > 第389章 百度和信鸽市值几何?

随着暑假接近尾声,在父亲这里疯玩了一个暑假的加琳,恋恋不舍的在父亲陪同下上了飞机,回到欧洲。

在欧洲呆了几天,张逸哲这才回海岛。

《百度、信鸽预计将在明年上市》

《百度和信鸽市值几何?》

新一期的金融街周刊上市,直接用张逸哲的照片,然后左右两手是百度和信鸽的图标,还有这两个新闻标题做封面,立马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还有其他媒体的转发和引用。

让不怎么关注经济新闻的人都好奇买上一本,以至于这一期的金融街周刊卖到脱销。

还在飞机上的张逸哲,不知道这个情况,然后不明就里的不断接到了解百度和信鸽上市情况的电话。

没等飞机落地,不少媒体来到海岛机场,等着张逸哲出现。

这架势,让出入机场的大小明星都有些莫名惊诧,等了解到情况,这才释然。

“张先生,百度和信鸽确定会上市吗?什么时候上市?”

“百度和信鸽上市的原因是为什么?是因为缺钱?”

“百度和信鸽上市融资,是接下来有什么大的收购吗?”

......

等张逸哲走出通道,这么一大群聚集的记者便将长枪短炮的对准了他,各种问题不断抛出。

好在有机场保安严阵以待,否则身边的几个保镖都不见得能够保护张逸哲的周全。

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还有塞到嘴边的话筒,张逸哲作势让大家安静下来,这才接过几个话筒说道:“我刚从欧洲回来,你们的热情让我有些受不了,所以我简单的回答几个问题,大家放我一马,让我回去倒时差,如何?”

“可以。”

“没问题。”

......

见张逸哲肯配合接受采访,一群记者连忙点头答应。

不然混乱之下,张逸哲不开口,在机场保安和保镖的护送之下离开,他们只能抱怨今天白跑。

知道这群记者想知道什么,何况他们刚才就问出了他们想知道的问题,所以张逸哲也没给记者发问的机会,直接说道:“百度和信鸽的上市传言是真的,但没这么快,最少也要等到明年。”

“至于上市原因,并不是大家猜想的那样,两家公司有什么大的收购,或者缺钱。目前,百度和信鸽运转良好,没有负债,现金流充裕。”

“如果不是股东要求,而且两家公司内部员工对上市的呼声高涨,我其实不想将两家公司上市,接受大众监督,然后让大家来对此指指点点,干扰到两家公司的正常业务。”

“所以,事情其实很简单,没那么玄乎,也没有那么多阴谋论。”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关于两家公司运转的详细数据,等到上市路演的时候,自然会有详细的数据披露,大家不用着急这下子。”

说到这里,张逸哲将手中的话筒还回去,“好了,主要问题已经给大家回答,大家也可以回去交差,麻烦大家让让,谢谢!”

随后,在记者的配合下,张逸哲顺利的走出机场,回到家中。

张逸哲在机场的讲话,没多久便出现在新闻网站上,让大众得知。

这时候,大众一改之前的论调,除了少数人坚持认为其中有猫腻,这话是在糊弄大家之外,更多人不再讨论两家公司缺钱,或者是有什么重大收购目标,议论的重点转向两家公司业务构成,营收情况,市值多少......

因为缺乏两家公司的营业数据,各大媒体和资本机构只能估算,所以各分析师给出来的偏差很大。

回到家中,张逸哲还是没能休息下,认识的各方人物打电话过来,旁敲侧击的询问上市的各种情况,是否需要保荐机构......

甚至,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人都打来电话,了解百度和信鸽上市的进度,表达自己欢迎的态度。

第二天,张逸哲出现在辣椒工作室,听了汇报之后,让包丹宁发布一个通告,大概意思就是百度和信鸽经营状况良好,上市计划安排的大概时间表。

之后,就没人去管这事,任由媒体解说。

翌日,张逸则来到芒果影视,正式确定廖国彬为《黑客帝国前传》的导演。

接下来几天,张逸哲和吴宪林、廖国彬一起就《黑客帝国》的事情进行探讨,确保自己的理念能够准确传达。

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张逸哲带人开始实地考察国内火箭相关的企业,最重要的自然是火箭的发动机,这是火箭上天的核心。

张逸哲创建的辣椒太空探索公司,并不打算走目前一次性使用的道路,而是打算学马斯克,搞火箭回收,从而大幅度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那么,发动机的重复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一次性使用,和多次使用,其中差别巨大,需要发动机能够多次面对高温气体的冲刷,对材料的使用要求苛刻到极致。

张逸哲不知道这些火箭发动机工厂是否能做到这点,只是当他将这些问题抛出来,就受到了当初老马一样的待遇,那就是各方嘲笑......

《张逸哲异想天开,开发可重复利用的火箭!》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能成功吗?》

《火箭这东西,是要上天的,可以如此随性?》

......

没多久,张逸哲对辣椒太空探索公司的期望便被媒体得知,然后引来各方报道。

其中,以嘲笑居多,少数人看好。

但资本公司却没嘲笑,张逸哲做事向来以超前的目光而闻名,这才让他积累如此身价。

眼下不说别的,光是这个想法的提出,就打破了他们对火箭的固有认知,剩下的就是可执行性。

于是,有实力的公司询问专家的意见,专家的答案各异,但看好的成份居多,只是想要达成这个目的,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

不说人员的薪酬,就是火箭组装起来做一次静态点火测试,就是几十上百万的资金消耗。

更何况,火箭发射之前,还有无数的难题和测试要做。

发射一次,最少也得上千万。

而一家全新的企业来发射火箭,第一次就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小得可怜,基本上是交足学费,收获经验之后,这才能保证发射成功。

而这还没涉及到回收,这部分更复杂。

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无数难题......

所以,投入巨资,最后都不一定能保证火箭的成功。

这种投入力度,只有张逸哲这种穷得只剩下钱的人,才敢不计成本的投入。

他们想玩,就得掂量自己的小身板,是否能扛得住这种无底洞似的投入。

另外,怎么收回成本,然后盈利还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的火箭发射市场没那么大,整个世界一年才发射多少次?

还不到五十次,基本都是政府订单。

哪怕研发成功,还要和原来的火箭发射公司抢业务,要收回投入的研发成本,要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大家拿着计算器一算,得到这个答案,一群资本公司是望洋兴叹,直接抛弃了投资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看张逸哲玩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