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隐藏在娱乐圈的大佬 > 第421章 可能吗?

隐藏在娱乐圈的大佬 第421章 可能吗?

作者:白辣椒炒五花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14:09:03 来源:小说旗

《张逸哲巨额捐赠,设立国际自然研究奖项》

“据某些学者透露,张逸哲在帝国大学群之间走动,目的并不像之前猜测的那样,是在谋划什么大事,或者挖掘人才,而是在征求各领域顶级学者的意见,设立国际学术大奖,奖励在各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据说,张逸哲将捐赠百度、信鸽和长鸿各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作为奖金,使其永久运营下去......”

张逸哲在帝国大学之间走动,并没有特意的隐瞒,和帝国大学那些顶级学者的交流,也并没有让他们为此保密。

不过,尽管张逸哲没有要求保密,但张逸哲相信帝国大学群内部某些人已经下达封口令。

因为最大奖是国际性大奖,这个奖项不可能掌握在那个人、那个势力手里。

但大家提前商量好,也好在这三个奖项中占据各自优势。

比如组委会的人,评委成员......

而张逸哲在和某些人的谈话之中,就有人就对他做出了这些暗示。

虽然张逸哲保证不会插手奖项的评选,但在奖项设立之初,他的话和选择具有无比的影响力,直接影响最初的组委会成员和评委团成员。

帝国大学的这些大学,只要在最初拥有一些优势,未来肯定会占据优势。

随着电视台播出,率先在帝国掀起轩然大波,然后迅速波及全世界。

很显然,张逸哲这出人意料的举动,拿出一个‘惊’给市场,谁也不知道张逸哲这么做对市场的影响。却留给了学术界一个‘喜’,特别是那些做基础研究的人。

走动一周之后,消息这才泄露,这群家伙的保密措施做的不错。

张逸哲看到这个新闻,心里赞叹了一句。

不过,这时候,张逸哲私人手机响起......

“新闻上报道,你要拿出信鸽、百度和长鸿各自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设立国际自然研究奖项,是不是真的?”李思民打电话给张逸哲,直接问道。

他看到这个新闻,也是震惊了半天,这才掏出手机打电话,想搞清楚张逸哲的意图。

“是真的。”张逸哲直接回答道。

不断有电话打进来,他现在已经没兴趣来兜圈子。

“为什么?”

“已经有了几个人打电话过来问我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捐赠,只是捐赠额度有些大,但对我来说也不过如此,其实没那么复杂。如果你想要一个答案,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你觉得那个合适,就套用那个。”

“能不能说说你的具体计划?”

“问题是,现在我没空来解释这些。而且,这事才开始,我还在征求意见,管理的基金还没注册。”

李思民并没有放弃,追问道:“你还在帝国大学?我现在过去,大家见面谈一谈?”

“你有事?”

张逸哲提醒道:“本来就有不少人找我,现在消息曝光,想找我的更多,我不见得有时间。如果只是想知道奖项的具体情况,我会发个声明。如果是其他事,不急的话,有空再说吧。”

这老头,想得真多。

挂断电话,张逸哲心里嘀咕了下,见电话响起,接下一个电话。

而这时候,事情已经发酵,其他媒体纷纷引用报道。

社交媒体上,大家是议论纷纷,显然对张逸哲的突然举动给惊到。

有人不解的问道:“信鸽、百度和长鸿各自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价值万亿,一个奖项需要投入这么多?”

“需要多少那是实际情况,投入多少又是另外一回事。张逸哲投入这么多,是想保证奖项一直运营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投入当然是多多益善。”

“我觉得大家都没搞懂张逸哲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钱多没处花,这种痛苦谁能理解?”

“也许真是有钱没处花。不过,公益事业,张逸哲既然有这个资本,多投入一些也无妨。”

“张逸哲这么大手笔投入公益事业,之前那些嘲笑他吝啬的慈善组织,这回没话说了吧!”

“那你们就料错了,上万亿资金,人家酸得掉牙,怎么可能没话说?大家就等着看戏好了,到时候会有跳梁小丑出来搏眼球,曲解慈善和公益事业的意思,做一些没底线的事情出来。”

“这点我相信。那群家伙,之前没事就指责张逸哲做慈善空喊口号,没有实际行动,不关注弱势群体,等等。现在张逸哲眼睛都不眨下,成立国际学术大奖,甩手就是信鸽、百度和长鸿各自的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有几个人能够坐得住?有几个人能够视而不见?”

“这么说,到时候会有不少人跳出来,抢夺这万亿资金?”

“可能吗?”

“很有可能。一个国际奖项,根本用不着投入这么多资金,哪怕是划拨的股份,但这些股份每年分红加起来可是几百亿,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资金。到时候,这些慈善团体聚众吆喝,张逸哲迫不得已,说不定还是得敞开口袋。”

“我觉得张逸哲不是那种逼迫之下就让步的人,否则某些慈善机构早就得逞了,那会等到现在,不时站出来指责。”

......

大家对这事议论纷纷,张逸哲也做好了准备,看那个傻蛋敢跳出来。

等到第二天,设立国际性大奖的事得到确认,而且还有传统艺术大奖和青年学者大奖曝光,让这些事更是热闹。

可惜的是,张逸哲想杀鸡儆猴的愿望落空,没有那个傻蛋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搏关注。

全球性的学术大奖,还有青年学者和传统艺术两个大奖,涉及到了太多人和太多利益,而涉及到的这些人在各自专业领域还有巨大影响力,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冒头,引来大众的口诛笔伐。

等到晚上,张逸哲见那些人没动静,只得更新微博,“事情突然曝光,一群人找上我,更别说都想采访我的媒体。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专门说明一下,省得大家曲解我的意思。”

“我想说明的是,设立国际性大奖的事是真的,设立传统艺术大奖和青年学者大奖的事也是真的,投入信鸽、百度和长鸿各自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依然是真的。”

“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正、公开、透明的奖项组织,接受大众和社会团体监督。”

“目前,奖项组织还处于开始阶段。专门负责资金管理的基金才开始注册,负责奖项事宜的组委会还没开始组建,评委还没确认。我正拜访学者,讨论资金管理制度,组委会管理制度和评委选拔机制、该设立哪些奖项等。”

“我这么做的目的,钱多花不完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也是想堵住那些慈善机构的嘴。那些家伙上窜下跳,没事就开口找我要钱,没得到捐赠就指责我不关注弱势群体,为富不仁,似乎我十恶不赦一样。”

“现在,我再次重申一遍,除了我目前固定捐赠的这些慈善机构,其他慈善机构别想从我这里掏一个子,再怎么上蹿下跳都没用。”

“我辛苦打拼所赚来的钱,怎么用,是我个人私事,不接受任何威胁,永远!”

“以上,就是本次更新的内容,谢谢!”

随着张逸哲更新微博,再次掀起一波热议。

大家重点讨论慈善机构逼捐的事,特别是之前站出来指责张逸哲不关注弱势群体等慈善机构,备受大家质疑和指责。

毕竟,他们有些话,说得确实过分。

之前大众乐于吃瓜,所以没人理会,只有少数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这种做法欠妥。

现在被张逸哲专门拿来说事,那么事情就不能等闲视之,大家自然转变了态度。

另外,这事也引起某些人的担心,如果这种做法被其他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效仿,到时候谁都有可能被逼捐,特别是身家丰厚的有钱人。

因为这个话题触动有钱人的神经,所以各大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对那些慈善机构喊打,认为慈善机构接受捐赠没错,但应该遵循自愿原则,而不是逼捐。

另外,更不应该利用慈善的名义,对没捐赠的人横加指责......

媒体和大众围绕慈善机构募捐之事议论纷纷,张逸哲却在酒店见到了其他大学的代表。

投入如此多的股份,涉及到上万亿的资金,来打造这么一个国际性大奖,而且目标高大上,未来的影响力很大,其他大学自然不会错过扩大自己大学名气和影响力的机会。

另外,这些股份的分红,光凭三个大奖是无法使用完,那么剩下的资金肯定要有个去处,不可能说全部投资出去。

张逸哲现在没有对此作出解释,显然还没做出决定,他们自然要来争夺一番,不可能让帝国大学群的大学将所有好处都占了。

而且,因为大奖还在筹备阶段,不少事情还有操作的空间,等到事情确定下来,一切都对大众公开,到时候操作空间几乎为零。

张逸哲在帝国大学群忙碌了大半个月,然后将剩下的事抛给律师,自己来到硅谷视察。

“张董,我觉得是时候进入半导体生产、测试行业。”等到张逸哲过来,汇报完其他事,刘根海最后提议道。

辣椒科技现在产品线不少,除了业务最大的屏幕,还有依靠空气倍增技术所发展起来的家电业务,以及机械键盘、鼠标等业务,另外还有利润最大的u盘产品,每年的净收益也是上百亿。

半导体生产、测试都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对辣椒科技来说,跨度不算太大,也有足够的资金。

而且,辣椒科技不可能从头开始,肯定是收购现有的半导体生产公司。

张逸哲考虑了下,然后同意下来,“可以。你将方案递上来,让智囊团那边分析下。”

“另外,你这几年做得不错,我准备将董事长位置让出来交给你,你合合适的总经理人选没?”

这一天终于来了。

刘根海看到吴勤国等人上位,就知道自己也会有这天,连忙回答道:“有。”

辣椒科技不是上市公司,而且不像信鸽、百度、长鸿那么受关注。

加上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设立国际性的学术大奖,还有慈善捐赠的事,让辣椒科技在官网上就董事长更换一事发出的通告都无人问津。

......

“张总,你怎么突然想到要设立国际性的学术大奖?”

等张逸哲来信鸽视察,在汇报完公司情况之后,吴勤国好奇的问起其中的内幕。

这事发生得太突然,张逸哲事先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

不管是包丹宁,还是智囊团,又或者是私人律师,都不知道张逸哲有这计划。

他们得到消息之后,张逸哲也没在邮件上给出解释,自然让他们更是好奇其中缘故。

张逸哲解释道:“新年的时候,小侄子向我炫耀他的成绩,让我想到这个。钱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这么做好处多多,为什么不做?”

好处是不少,学术界就对张逸哲另眼相看,民众也普遍认可张逸哲的做法。

吴勤国问道:“捐赠过去25%的股份,会让你对公司的掌控出现影响吗?”

捐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张逸哲在信鸽的股份只剩下百分之四十八。

原本,在信鸽上市之后,张逸哲还能剩下百分之七十七左右。

但张逸哲和其他公司签署了换股协议,导致他手中信鸽的股份下降,但依然没能影响到他对信鸽的绝对控制。

现在捐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出去,那么情况就不同了,张逸哲手中的股份让他没有绝对控制权。

在张逸哲手下工作,吴勤国很满意,也过得很愉快。

不仅是因为张逸哲在公司业务上面的布局,省去了他对信鸽未来发展方向上的迷惘,更是因为公司的事情,张逸哲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他要展开某些业务,只需要说服张逸哲即可,在这方面,让他的工作量大大降低。

如果张逸哲失去对信鸽的控制权,董事会进来其他人,他要展开某些业务,那么需要说服的人就多了,而且事情还不一定成功。

其中穿插的各种扯皮和交易,到时候有得烦。

更麻烦的事,如果有野心之辈对信鸽的控制权有想法,联合其他人来挑战张逸哲,到时候信鸽就会陷入动荡。

张逸哲明白吴勤国在担心什么,“专门负责奖项资金管理的基金依然掌握在我手里,这块我不会轻易的拱手让出去。”

“另外,我会将这些股份的投票权等权力留下,只剩下所有权交给基金。”

得到张逸哲的保证,吴勤国是松了一口气,又问起这个国际性的学术大奖目前的筹备情况,看自己是否能提供哪些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