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108章 回京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108章 回京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攻克陈仓后,董璜又令王方带领五千人驻守散关,升董嶷为校尉、李利为司马,领军一万驻守陈仓。

随后董璜带着二万五千人,踏上了返回长安的归途。大军一路疾行,终于在董卓寿辰前两天赶回了长安。

回到长安后,董璜来不及休息,和贾诩告别后,就立刻赶往了太师府,向叔父汇报了此战的详情。

董卓听的连连点头,对董璜的表现十分满意。虽然不是他亲手打败了皇甫嵩,但是自己侄子打败的,他还是很开心。

除掉了皇甫嵩、朱儁、王允等人后,朝廷大臣们也安分了很多,就连杨彪也开始向自己示好了,这正是董卓期望看到的。

不过董卓最感兴趣的,还是换上了新装备在此战中大放异彩的飞熊军,要知道此前的飞熊军虽然战力也强,但绝对没有这么夸张。

在看到飞熊军的优异表现后,董卓当下忍不住拉着董璜问道,“元伯啊,你给飞熊军的新装备可以向所有骑兵推广吗?”

飞熊军换了装备后,那战斗力可是直线飙升啊!不到一刻钟就击溃了八千羌胡骑兵,又大破韩遂,可谓是此战的最大功臣。

董卓觉得,要是能把现在麾下的两万骑兵全部换装,那自己不是直接横推大汉吗?

对于董卓的想法,董璜心知肚明,但他不得不给叔父泼冷水。

董璜苦笑着摇了摇头,“小侄觉得这样不妥。”

“嗯?”董卓疑惑的看了董璜一眼,满脸不解的问道,“为何?”

董璜先是向着董卓行了一礼,这才缓缓道,“因为这些甲骑实在是太费钱了”

“甲骑,必须人马都披甲,人穿的铠甲到还好说,但是马匹的铠甲就不好解决了。”

董卓很不理解,“各郡武库中不都有马铠吗?这有何难?”

“叔父,那些马铠大多是皮甲,而且防护上也不完善,真正能做到完美防护的必须是铁铠,我将这样的马铠称作具装。打造一副具装所消耗的时间和金钱是很多的,而且马蹄铁、双边马镫等倒是好解决,但甲骑具装最好的武器是马槊,打造马槊所需的时间也很多……”

“除此之外,每个甲骑具装除了战马外,必须配三匹驽马,以供骑乘、驮运人马甲胄,还需配几个仆役帮助穿戴甲胄,一千甲骑具装实际上至少需要四千匹马,而且对战马的要求也很高,粮草消耗自然也很多。”

董卓听的直皱眉,骑兵本来就烧钱了,这玩意儿烧钱的速度是骑兵的几倍啊!

战马自己是不缺的,并州有的是马,但这些装备确实缺啊!不过想到这甲骑具装的彪悍战力后,董卓还是心动了。

但董璜说完了甲骑具装有多耗钱后,话锋一转又说起了甲骑具装的缺陷,“这些甲骑具装正面突击的能力是提升了,甚至是无人可挡,但机动性却大大下降了,而且负重太大不能长时间作战,这都是它不可弥补的缺陷。”

“小侄认为,打造一支甲骑具装,用来陷阵破敌就足够了。要是将两万骑兵全部变成甲骑具装,一来是耗费太大,我们现在根本无法供养;二来是兵种过于单一,弱点太过明显,容易为敌所乘。”

说完后,董璜不再说话,静静的看向董卓,他相信董卓作为弓马娴熟的凉州豪雄,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思索片刻后,董卓苦笑着摇了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元伯说的不错,这个甲骑具装有一支就够了。”

“我打算将飞熊军打造成你说的甲骑具装,如何?”

“叔父英明!”

这也是董璜的想法,飞熊军本就是从西凉军中选出的精锐,战力极强而且忠心耿耿,是董卓的私人卫队,是最适合成为的甲骑具装的骑兵。

只要完成了换装,再配上几千轻骑兵辅助,什么白马义从、什么虎豹骑,都给我死一边去!

“嗯,甲骑具装是你提出来的,你最为熟悉了,此事由你负责吧!”

董璜点了点头,这事交给其他人他也不放心,他还要好好回去想想,怎么打造那些武器装备,嗯,搞不好还能在锻造方法上改进一下,现在的锻造方法是什么来着?

说完了甲骑具装的事情,董卓又问起了董嶷的事情,“听说,你将子成放在了陈仓?”

“是,子成经过战火洗礼后,心性成长了不少,我想借此练一练他。”

董卓点了点头,对此不置可否,“子成性子跳脱了一些,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你要多担待一些。”

董璜对此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名将只有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才能练出来,只要他不搞出大乱子弄丢陈仓,董璜都认了。

“还有一件事情,凉州韩遂、马腾的事情,元伯你是怎么想的?”

事关凉州,董卓的面容也严肃了起来,董璜知道自己叔父的意思,当下解释道,“我安排了张辽、樊稠、张济三人,带领五千屠各匈奴骑兵攻伐凉州,他们打不下整个凉州,但是趁着韩遂、马腾元气大伤的时候收复安定、汉阳、陇西应该是没问题的。随后拉拢马腾、打击韩遂,预计一年半载就能平定凉州。”

“陇西……”

董卓听到自己家乡的名字后,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幕场景,脸上露出向往之色,“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陇西老家,看看那些人,看看璋儿……”

片刻后董卓回过神来,看向安静侍卫在一旁的董璜,苦笑道,“我最近老是记起往事,就连早就忘记的幼时之事都记起来了,估计寿数将尽了吧?”

董璜撇了撇嘴,你就是整天闲得没事干,可不就只能追忆往事了吗?你看我东奔西跑的到处打仗,有那功夫吗?

寿数将尽?祖母都**十了身子骨依旧硬朗,自己吓自己干嘛?王允都被你砍了,谁还能害你不成?

见董璜没有搭话,董卓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告诉他,“你准备一下,我打算过几日给你加四千户食邑,加录尚书事。”

董璜眨了眨眼睛,四千户食邑?那我不是名副其实的万户侯了?

当然了,区区四千户食邑,和录尚书事的职衔相比就不够看了。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朝政实权在尚书台,三公重臣没有录尚书事的职衔,也就是个摆设而已,想参与国政就必须加录尚书事,二十三岁的录尚书事?

啧啧,这就是天子在手的好处吧?想怎么封官就怎么封官!

加录尚书事可是大大的好事啊!反正也不需要自己真的去处理政务,只是如此一来,李儒这个尚书令都成了自己的下属了。

虽然只是个加衔,没有实际上的升迁,甚至俸禄都没提,但权利和地位却是直线上升了!

要知道董卓虽然位列上公,在诸侯王之上,但他都没有录尚书事。虽然依靠手中的大军和尚书令李儒牢牢的控制了朝政,但并没有制度上的保障。董璜加录尚书事,就意味着他秉政是合理合法的。

“小侄多谢叔父!”

见董璜露出了喜色,董卓也露出了笑容,“行了,董家迟早要交给你,到时你多照顾照顾强儿和白娘就行了,我就不留你吃饭了,过两天我生日,记得早点来,赶紧滚吧!”

董璜点了点头,识趣的告辞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