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208章 天灾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208章 天灾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关中长安,知道吕布和张邈联合攻打曹操的董璜并没有趁机出兵的打算。

因为他记得历史上,吕布偷袭兖州,和曹操发生大战,但最后因为蝗灾缺粮而罢兵休战。虽然记不得具体的时间了,但肯定就这一两年是没错的了,也就是说很快就会爆发蝗灾了,而且按照中原这个打法瘟疫也快来了吧?

汉末正处于小冰河期,除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外还有数不清的天灾,在汉末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董璜都快习惯了。但没记错的话,接下来的几年,似乎是汉末最难熬的时间了,旱灾、蝗灾、瘟疫几乎就没停过。

董璜可不会觉得自己会有什么主角光环,能让治下领地免疫这些天灾,天灾可不认人。

为了预防这些天灾,董璜决定立即开始准备了。地震啥的他没办法阻止,这年头地广人稀也死不了多少人,最多就是普及一下怎么判断地震来临,敦促地方官府加强救援罢了。

旱灾?这也是个麻烦,不过也不是毫无办法,多建点仓库屯点粮食,新修水利设施就行了,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肯定是能减轻灾害损失的。

迁徙百万移民至关中,同时推行均田、开垦荒地,疏通白渠已经进行了整整两年了,之前打益州并没有消耗关中的钱粮,所以还是积攒了不少粮草的,再加上巴蜀和南阳地区都是富庶的产粮区,以及从袁术手中弄来的赎金,应该是能够应付旱灾了。

瘟疫的话也好解决,普及一下防疫知识,再推广高温消毒,闭关自守隔断和关东地区的联系就行了,反正关西地区的战争比关东少,人口也不如关东密集,董璜每次大战后也都会妥善安葬双方的尸体,在关西地区自然爆发瘟疫是不太可能的了。

对了,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将张机和华佗弄到关中来,让他们帮忙处理瘟疫的问题,尤其是张机,这可是对付瘟疫的专家,一定要弄到手。

至于蝗灾的话,在后世虽然已经绝迹了,但老人们还是知道一些治理的方法的,结合董璜自己的了解,还是能找出解决的办法的。

可以派遣百姓搜寻灭杀蝗虫的虫卵,从根源上减少蝗灾的规模;除此之外蝗虫也是虫子,似乎也有驱光性,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诱杀;多养点鸡鸭鹅这些家禽也可以有效防止、遏制蝗灾。

除此之外,董璜还有益州这个大血包呢!益州地区,历史上在东汉末年天灾**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可是难得的世外桃源啊!在其他地方闹各种灾荒时,益州似乎一直没受什么影响。

打下了益州,可是给董璜提升了不小的信心,虽然益州刚刚经过战乱,但并没有耽误农时,董璜并不担心益州恢复不过来。

时间紧迫,董璜整理好了思绪后,立刻派人找来了一众下属和亲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当贾诩等人听完董璜的想法后,不由得啧啧称奇,既惊讶于董璜的眼光思维的超前性,又感慨于董璜提议措施的可行性和完善性。

他们对于董璜关于各州灾害的担忧完全表示理解,毕竟汉室的天灾**实在是太多了,断断续续的根本就没有停过,翻开那些灾害的记录就让人触目惊心。

因此他们对于董璜提出的这些防范未然的措施是很赞成的,谁敢说不会碰到这些灾害呢?反正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打包票,而且有备无患嘛,多做一些准备总是好的。

见众人都没有意见,董璜满意的点了点头总结道,“也就是说我们接下来要,首先是建立仓库,尽可能的储存粮草防备旱灾;然后是购置大量的家禽,阻止人手捕杀虫卵防备蝗灾;派人去荆州找张机,同时购置大量药材,以此应对可能出现的瘟疫;最后就是普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灾害的办法。”

“诸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李儒是尚书令,对于施政最为熟悉,第一个提出了问题,“仓库要建多大,以什么形式的?建多少,都建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董璜已经考虑过了,当下就答道,“为了方便储存和管理,我打算建成地窖的形式,地点我选了三个,分别是扶风岐山、京兆骊山、以及弘农太华山,我的想法是每个仓窖都要储备一千万石以上的粮食。”

李儒听的嘴角狂抽,多少?一千万石以上?一千万石都够二十万大军吃一年了!三个仓,三千万石?这得多少粮食啊?就算把现在天下所有粮食搜过来都没有这么多啊!

董璜笑着摆了摆手,“这只是我预想的规模罢了,总之,尽可能朝这方面靠拢吧!”

李儒闻言这才松了口气,刚才他连坟选哪儿都想好了,不过冷静下来后,他也反应过来了,这不仅是备灾的吧?估计还有用来日后征战天下用的。

这么大的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凑齐,为了鼓励百姓的努力耕种,粮税可是定的二十税一啊!这得攒到猴年马月啊?

袁术好像还欠着五百万石粮食吧?还有五亿钱!先拿三亿去荆州买粮食!最便宜的麦和粟是220钱一石,就算现在时局混乱最多也就升到三百钱,还能再买一百万石……

缺口还是好大啊!还能从哪儿搞到粮食呢?

作为大将军府主簿的张松有心跟李儒套近乎,主动开口道,“李令君,益州没有遭遇什么大的灾害,可以从益州大族手中弄粮食。”

李儒眨了眨眼,什么都没说,益州?益州肯定有粮食,但是益州打过仗啊!而且从蜀地运出来的损耗太大了,现在又不是长平之战那样需要玩命的压榨,要是对刚刚平定的益州搜刮的太狠了,那益州一定会乱起来的。

这时候一旁的贾诩出言提醒道,“我们可以从胡人那里购置牛羊,将它们制成肉干,应该也能弥补一部分了。”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胡人重利,只要下血本还是能购买大量的牛羊的,而且这样一来也能消耗胡人的粮食储备,免得他们趁着中原灾荒时搞事。

董璜可是知道的,小冰河期中原不好过,草原更不好过,甚至艰难程度是中原的十倍,只要尽可能的买走鲜卑人的牛羊,到时候鲜卑人一定会比中原百姓更难受。

同时董璜又想到了什么,下令道,“我会上表朝廷,下一道禁止酿酒的诏书,以此节省粮食!”

“购置家禽和药材方面如何?”

李儒点了点头,“这一点大将军可以放心,应该没有问题,只是该如何分配呢?”

“药材方面全部收入大将军府中统一管理,家禽的话,分配给军中将士的家眷们进行养殖。”

这倒不是区别对待,主要是担心百姓嘴馋,全部给吃了,但对于将士的家眷就不会有这个顾虑了。正好可以将将士们的家眷全部组织起来,也方便进行管理,日后还可以负责纺织将士的衣物,工钱照发,但是也能省下不少钱了,还能加强凝聚力。

“至于给百姓进行灾害预防的宣传,你们觉得谁能负责?”

听到这里,张松立即来了精神,“大将军,我可以,我过目不忘!所有要点都可以迅速记下!”

众人闻言一愣,纷纷看向其貌不扬的张松,过目不忘?嘶~好大的口气啊!

只有董璜知道,这家伙真的没有说大话,想了想这家伙虽然功利心重了一点,但本事还是很大的,便答应了下来,“那就交给子乔了!”

张松闻言一怔,随即狂喜的点头答应了下来,大将军真的很信任我啊!我一定要好好报答大将军的知遇之恩!

“那就剩下灭杀虫卵和寻找张机的事情了,你们觉得谁合适?”

众人互相看了看,还是荀攸主动站了出来,“大将军,属下可以用荀家的人脉打探一下张机的消息,但属下没有十足的把握。”

董璜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张机这家伙四处晃荡行踪不定,公达尽力就好,你也可以找元常和公悌打探一下,他们现在在南阳,公悌还在荆州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也许会有眉目,对了还有刘巴,可以的话,把这家伙也弄回来吧!”

刘巴可是玩经济的好手啊!自己的商会还缺人呢!

虽然不明白大将军为何会提到刘巴,但荀攸并没有多问,只是恭敬的行了一礼后便退了下去。

最后,眼看事情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董璜将视线集中到了贾诩的身上,贾诩一愣,随即露出了苦笑,“大将军,属下年纪大了还这么胖,恐怕不适合……”

“我和你一起灭杀虫卵!”

贾诩立即识相的闭上了嘴,董璜身为大将军都亲自带头去干活了了,他还能说不去吗?

“给并州和凉州那边也送去命令,让他们也开始做准备,凉州那边底子薄又偏估计作用不大,不过那里受灾的可能也小。并州那边,多少还是能准备一些的,总好过全靠关中输血。”

众人对视一眼同时行礼道,“是”

董璜默默的看向冀州的方向,要是粮食真的不够应付未来的旱灾,那董璜就只能带着大军去冀州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