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381章 河北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381章 河北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第二日一早,韩猛便带着一万步卒堂而皇之的从邺城下路过,一路北上前往了漳水,然后在邺城城墙上的数千守军注视下,旁若无人的开始挖起了沟渠!

这毫不掩饰的一幕,瞬间便让城内的守军大惊失色!高干和蒋义渠立刻将这一消息汇报给了负责镇守邺城的审配。

审配得知这个消息后有点懵,这种平坦开阔的地形也能用水淹吗?这不是扯淡吗?徐晃脑袋被门夹了?

“不用理会他,徐晃喜欢干这个就由他去吧!邺城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根本不能用水淹城,徐晃注定在白费功夫!”

高干和蒋义渠闻言想了想,发现情况好像确实是这样,不由得松了口气。虽然他们不太相信徐晃这样的名将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但他们又确实没看出来徐晃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也就只能静观其变了。

于此同时,同样留守邺城的田丰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而和审配等人不同,他不相信设伏击败自己等人出城突袭的大军的人,会不清楚漳水不能攻城?如果徐晃真的是个无能之辈,董璜怎么可能把他派到河北来呢?徐晃这么做一定有什么原由!

在仔细研究过邺城一带的地形后,田丰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会不会徐晃不是想破城,而是用漳水围城呢?以此来减少他围困邺城所需要的兵力,同时还能打击城内军民的士气……

田丰越想眼神越亮,他觉得自己应该猜到了徐晃的计划了!可下一刻他的眼神又灰暗了下去,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

猜到了又能如何呢?出城去破坏吗?田丰不用脑袋想都知道,徐晃一定会派遣羌骑在四处游弋,就等着城内派出人马去突袭呢!用城内士气受挫的步卒和士气正盛的羌骑野战?不用想都知道结果了!

做出反应,就会被徐晃不断的削弱!不做出反应,就会被徐晃彻底困死,这还真是……何等操蛋的处境啊!

田丰一脸无奈的看向了渤海和幽州,如今的情况,只有袁公前往渤海或者幽州聚集兵马,迅速回援这一个选择了!只是,真的来得及吗?

这种彻底围困的形势下,田丰不觉得城内人心惶惶的军民们能坚持很久!而且,徐晃可能不会给袁公这个机会啊!邺城真的能撑到袁公回援吗?

其实时至今日,田丰对于战事的发展也是一头雾水,实在是想不明白袁公到底是怎么战败的这么惨的?从袁公不敢和邺城守军夹击徐晃来看,损失应该很大,但有沮授在,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就算是战败,不也该是小挫然后据守消耗吗?怎么忽然间就被敌军杀到大本营了呢?

田丰越想越觉得诡异,事到如今城中的所有人都已经知道袁绍战败了,还是惨败,但田丰总感觉,可能还发生了什么很不好的事情,沮授甚至可能已经……

想到这路,田丰不由得叹了口气,哎~袁公,希望不是最坏的情况吧!只是,如果袁公真的已经抛弃了冀州世家呢?

城外,领着羌骑埋伏在邺城东门外的李乐,再苦等了一天也没有结果后,一脸愤恨的返回了营地,向徐晃汇报了今日的的情况。

听李乐说敌军一点动静都没有后,徐晃也不由得陷入了怀疑。敌军难道就没有一个看出自己想干什么吗?还是说自己的计划有什么纰漏?

徐晃思索片刻还是不太明白,便挥了挥手示意李乐退下,“今天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明日继续!”

李乐闻言顿时垮下了脸,硬着头皮开口道,“要是袁军明日还是不出城呢?”

“那就继续,你只是设伏罢了,总比劳累了一天的韩猛他们要好吧!”

李乐闻言想了想自己确实比挖了一天沟渠的韩猛要幸福的多,便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主帐。

见李乐走远,徐晃又唤来了自己的亲兵队长徐五吩咐道,“今晚带着五千强弩悄悄北上,到挖掘的沟渠中设伏,要提高警惕!”

徐五是跟着自己好几年的老人了,能力不错、功劳也积攒了不少,徐晃对他还是很放心的。

“是!”

徐五行礼后应下了此事,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要是等到了袁军最好,没有等到也没什么大事,野外待一宿什么的,早就习惯了!

送走了徐五后,徐晃并没有立即休息,而是查阅起了军中的粮草存量。作为主将,必须对重中之重的粮草时刻关注才行!只有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粮食,才知道自己能打多久,能运用哪些战术。

知道粮草还能应付一个月后,徐晃同样感到了头疼,一个月的时间听上去不短了,但这么点粮食对于军队来说其实是很危险的!容错率太低了!

计划顺利施行下去的话,徐晃有信心能拿下邺城,但这一切都建立在顺利的基础上!冀州的粮草早就被袁绍征集过了,秋收已经过去,百姓的手中除了来年的粮种和口粮外,估计也没多少了。就算现在推行均田制度,似乎也起不到作用啊!还会让冀州世家大族们团结到袁绍的身边去。

冀州的粮草大部分都在这些世家大族的手中,而这帮家伙本就是袁绍的支持者。虽然现在袁绍处于下方,他们必然会产生动摇,但想让他们倒向大将军所代表的朝廷,还是很困难的!要是自己真的让他们利益受损,无疑是弄巧成拙了,带来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如果不能从河北就地补充的话,那就只能从上党和河内运粮了,也不知道王文都和荀公达能弄来多少粮食?

就在徐晃为军粮头疼时,清河国,崔府,崔琰和崔林正在商议此事。

“族兄,现在情况未明,我们当真要去支援徐晃吗?要是徐晃战败了……”

崔林很是犹豫,不太明白族兄为什么要此刻下场,明明等一等也是可以的。不管是谁赢了,难道还能对咱们崔家动手不成?既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何必去蹚浑水呢?何况要是董璜就算了,现在董璜不过派了个徐晃来,就上赶着去投效,这也太轻贱了点吧?

崔琰闻言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崔林所想的事情呢?甚至可以说,崔氏族人的想法都差不多,不想在这个局势尚未明朗的时候表态,以免家族将来遭遇不测。

但崔琰觉得,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找死!因为经过他的观察,他发现董璜明显是在提防打压世家大族,尤其是关东的望族!将这一切归咎于董璜自身的出身,未免太小看这个大将军了!

关中、益州的世家,除了被关东世家排斥外,自身的实力也确实比较弱,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董璜的威胁要小很多,董璜可以依靠着西凉并州的将校轻易压制他们。

也就是说,董璜其实是有意识的在剪除强大的世家大族!这种时候还想着待价而沽,可不就是找死吗?人家正愁找不到借口收拾你,你就给了人家一个理由……

与其到时候被打压,还不如现在率先示好呢!虽然还是免不了被打压,但至少是能保全家族,而且还能被董璜真心接纳。有失有得乃自然之理,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情况不明?袁绍都被打成这个鬼样子了,连邺城都回不去了,难道还能翻盘吗?就算他真的打退了徐晃,等到董璜亲自带领大军前来呢?袁绍还能赢吗?更重要的是,此刻,崔氏一但下场表态,那河北的胜局就确定了!

“不必多言了,你要是相信为兄,去做便是了,若是不信,我去安排其他人就是了!”

见崔琰如此说,崔林苦笑着摇了摇头,对着崔琰行了一礼,“族兄哪里的话,我去还不成吗?”

“嗯,德儒,这对你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你要好好表现啊!”

崔林闻言一愣,已经意识到了什么,“那族兄呢?”

崔琰嘴角轻笑,看向了西边,“我?当然是继续在家读书了~”

崔林眨了眨眼,你猜我信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