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494章 摧枯拉朽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494章 摧枯拉朽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董嶷的判断没错,当得知董嶷在靠近宛县后忽然拐了个弯,选择带着带领人马南下后,文聘整个人都疯了。

自己连陷阱都准备好了,你怎么能不来了呢?你们这些西凉军,有一个算一个怎么都他妈喜欢耍人啊!宛县你还救不救了!艹

他也是宿将,一眼就看出来董嶷的想法,无非是扔给了自己一个两难的选择,逼迫自己在南下追击和继续围困宛县之间做出选择呗?

南下就得解除宛县的围困,继续围困宛县就要放弃追击。至于分兵,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宛县,剩下的全力追击,争取迅速剿灭这支敌军,然后再回身继续围困宛县?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兵力减少了的话,还能稳赢董嶷吗?而且要是这个狗东西继续分兵呢?自己还能继续跟着分兵?这不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了吗?

文聘早就发现荆州军的士卒在战斗力是,无论是个人还是小队都比不上同样规模的西凉军,只有在个人战斗力被无限削弱的大军团作战中,才能尽可能的缩小与西凉军的差距。而且董嶷还有一千西凉铁骑,虽然数量少,但对于全是步卒的荆州军来说还是一个大杀器啊!

因此,分兵绝对不是个好的选择。

但文聘也不打算按照董嶷安排的路走,跟谁没读过兵法似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道理谁不懂啊!你当你是董璜啊!要是董璜用这招,我二话不说扭头就回江夏,但是你董嶷?呵呵,还不够格!

董嶷南下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引诱自己追击,第二个是想攻取邓县。

邓县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邓县的重要性所有人都是知道的,拿下它后立刻就进行了加固。现在还有黄祖带领的水师控制汉水,通过汉水源源不断的给邓县的王威提供支援,就凭董嶷那不足万人的军队就想拿下邓县?这不是想屁吃吗?

既然董嶷短时内根本拿不下邓县,自己又何必急吼吼的南下追击呢?

自己完全可以从容的围困宛县,等到刘磐带的人马返回后完成交割,再带领精兵南下,配合黄祖他们共同击破董嶷就是了。到时候根本费不了多少力气,简简单单就能干死董嶷!

从董嶷这小子之前的表现来看,确实有点小聪明,但是顾头不顾腚啊!他就压根没想过打不下邓县要怎么办?啧啧,还是年轻啊!

理清思路后,文聘便迅速恢复了冷静,再次有条不紊的开始布置起了对宛县的围困。同时也加强了对周围的探查,为的就是防止董嶷这小子玩阴的,表面上是南下去打邓县了,实际上是想搞突袭,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按照文聘的判断这种可能性还真不小。

董嶷并不知道自己现在在文聘眼中已经是个死人了,如果知道的话难免会嘲笑文聘一番,这家伙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啊!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他被表面上的巨大优势给蒙蔽了,看不到隐藏中背后都致命危机。

邓县确实不好打,但可别忘了,他这些府兵中就有从邓县中逃出来的,对于邓县的城防可是一清二楚。

而且,雨季已经到了,按照往年的惯例汉水马上就要暴涨了,这个时候水师必须要先撤出邓县这一段水道,在汉水两岸选择一个水流平缓的地方扎营下寨,以此来防止战船在洪水中受到损失才行。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某一段时间内,黄祖的水师是完全无用的!甚至要是黄祖在北岸下寨的话,自己连水师都能一起端了。而且那时候的邓县,也会因为汉水暴涨变成一座孤城……

自己只要等待着战机的到来就行了,如果没有战机,那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聚兵练兵啊!大不了到时候再杀回宛县就是了,自己有骑兵又熟悉地形,整个南阳的动向都瞒不过自己,有什么好怕的呢?

董嶷带着大军一路急行很快就赶到了朝阳县,距离邓县已经不远了,然后董嶷就没有继续往南走了。他在攻占了朝阳县后,选择了停下来修筑城防,派出骑兵四处召集在南阳南部打游击的府兵,让他们带着粮食来会合。

这让留守邓县的王威一头雾水,立刻将这个情报告诉了黄祖,打算一起商议一下,看看董嶷这家伙是在搞什么名堂,但黄祖也摸不清楚董嶷想做什么,只能提议王威提高警惕加强戒备。

过了几天董嶷依旧没有动静,但黄祖却不得不走了,因为雨季来了,汉水马上会暴涨,这段时间继续停泊在汉水中是很危险的,没人会傻到这时候硬抗洪水。先找个地方避开洪峰,等到水位降下去、流速减缓了再回来才是正理。

黄祖要暂时离开王威觉得能理解,同时他也猜到了董嶷的目的,这家伙就是在等着汉水暴涨的时机呢!汉水暴涨水师必须要暂时退避保全自己的,这样在一段时间里,邓县就得不到水师的援助,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城。而且因为汉水暴涨的原因,董嶷也压根不需要彻底包围邓县,南边是汉水东边是低洼地,这两个方向根本不需要董嶷派兵看着……

想明白这一点后,王威立刻拉住了黄祖,提议让黄祖在北岸下寨安营,这样还能和邓县互为犄角相互照应。而且只要等到汉水溢过两岸,洪水延伸到邓县东侧之后,那水师就能发挥最大作用了!

对于王威的提议,黄祖表示你提议的很好以后不要再提了。什么馊主意啊!在北岸下寨,要是董嶷先跑过来打自己呢?到时候你还敢出城救我吗?至于停泊在东侧那就更扯淡了,自己带的都是大船,要是洪水迅速退去,水师战船不小心搁浅了怎么办?这不就任人宰割了吗?这可是自己最后一点家底了,能不冒险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于是,黄祖不顾王威的劝阻坚持顺流而下,来到了汉水南岸下寨准备暂时躲避洪水的侵袭。

反正在他看来就算邓县是一座孤城,也足够坚守十天左右了吧?等到暴涨都汉水退去,自己马上带着水师回来支援就行了。

黄祖的分析其实也是有道理的,但更关键的是黄祖知道在北岸下寨,自己会成为敌军的重点照顾对象,而要是自己暂时退避,那敌军就会优先攻打邓县,这样一来自己就不用承担最大的压力了。守住了就是自己及时支援的功劳!守不住?怎么可能守不住嘛?区区十天,邓县绝对能守住的!

黄祖走了,留下了惊慌失措的王威带着数千人马守卫邓县。然后随着汉水暴涨,董嶷也来了!

为谨慎起见,董嶷抢先占据了邓县的西侧高地,等到确认了黄祖确实退走,而汉水正式暴涨,水流湍急已经不能行舟之后,董嶷便抓住机会立刻发难了。

通过之前从邓县城中逃出的府兵,董嶷对于邓县的布局,还有附近的地形都了如指掌,加上对邓县城中的兵力有了一定的预估,很快就定下了强攻的决定。打其他军队驻守的城池,强攻肯定是会损失惨重的,但荆州军本身就比较菜,现在守的又是一座孤城,因为黄祖撤离军心士气也都受到了打击。董嶷觉得自己拿下邓县还是手拿把攥的,事到如今也该给这些荆州人见识一下,什么叫精锐了!

哪怕自己带的不是西凉军,哪怕自己的军队数量不多,但也不是这些二流的荆州军能碰瓷的!

董嶷亲自擂鼓助威,郝昭分析出了敌军的防守弱点,悍勇的李利则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在激战了不足两个时辰后邓县便告破了。守城的王威仓惶逃窜,最后死于了乱军之中。

董嶷摧枯拉朽般收复了邓县,随后便留下了郝昭带领了两千人马防守邓县,对他仔细叮嘱了一番后,便又马不停蹄的带着剩下的士卒北上去找敌人了。邓县这个关键据点被收回来了,那这些盘踞在南阳的敌军,就已经是瓮中之鳖了,还是早点送走他们吧!免得他们一直提心吊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