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531章 攻伐之势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531章 攻伐之势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因为马超的冒进,致使吕布逃脱,但董璜很快根据形势调整战略,改突袭为缓战,依靠吕布缺粮、不得人心,剩下的士卒士气低落的弱点,与他对耗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是打在了吕布的七寸上。下邳城丢了,多年积攒的钱粮也没了,光有兵完全没用啊!甚至这个时候兵越多越麻烦,兵越多粮草就消耗的越快。但是不收拢溃兵和强行征兵也不行啊!没兵也挡不住董璜……吕布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中。

无奈之下他只能一边不顾一切的搜刮粮草,一边派人去低三下四的找刘备借粮。

但两个方法都收效甚微,搜刮粮草方面,徐州世家早就被他搜刮过了,现在剩下的也就三瓜两枣了。而且在得知吕布被董璜大军击败后,这些早就受够了吕布横征暴敛的世家们,纷纷拖家带口的北上下邳投奔董璜去了。董相国虽然要我们的地,但他不会把我们逼死,人家至少讲规矩,吕布?呸!土匪都不如!

因为董璜就在北方的下邳,离自己太近,吕布压根不敢分兵追击 生怕中了埋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逃离。

世家没了,为了搞到粮草那就只能从附近的普通百姓身上下手了。但普通百姓又能有多少粮食呢?吕布竭尽所能的进行搜刮,也收获寥寥,还让下相的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也选择了向北或向南逃亡。

压根搜刮不到多少粮食,至于找刘备借粮?刘备现在都自顾不暇了,哪儿还管的上他啊!他现在一粒粮食都恨不得变成两粒,哪还有多余的借给吕布啊!早在董璜南下攻打曹操时,作为策应的偏师,张辽也早就开始行动了。

董璜给他的命令是攻略豫州沛国,随后当董璜南下袭取徐州时,也要南下威逼刘备。

张辽在汝南待了足足两年,这段时间里他也推行了均田和府兵制度,汝南地处中原,是开发时间很早,人烟稠密,土壤又非常非肥沃的地方,虽然经过战乱荒废了不少。但恢复和平后在优越的制度下,很快就恢复过来了,虽然人口远远比不上之前,但粮草产出可不输给之前了。

短短两年时间除去养兵,张辽还攒下了三百多万石的粮草,依靠着充足的粮草,张辽也和刘备打起了消耗战。直接带着大军赶到了临近淮水颍水交界之处扎营,做出了威逼淮南重镇寿春的架势。

寿春和合肥,分别是淮南地区北部和南部最为重要的战略枢纽,寿春被破,那中原方向的敌军就能毫无顾忌的深入淮南腹地,甚至进一步威胁刘备的治所阴陵。因此,刘备只能留下太史慈留守阴陵,自己和关羽、张飞带着麾下主力进入了寿春城驻防,防止张辽攻占寿春。

但张辽却一连一个月都没有任何动作,就只是和刘备的主力对峙着。刘备也想过撤兵,留下关羽进行防守,但又担心自己走了张辽会趁机追击。刘备很清楚,张辽麾下是有鲜卑突骑的,要是自己这时候选择了撤退,张辽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追击的好机会,到时候自己的胜算太小了。

没办法,刘备也只能跟张辽耗了起来,但九江和庐江两郡被袁术、吕布祸祸的太严重了,本身底子又比不上汝南,安抚、招揽流民的支出也比汝南大,加上之前扩军的原因,剩下的粮草数量实在是有限,根本就耗不过张辽。

随着粮草的迅速消耗,刘备急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了。关羽也认为继续拖下去不是办法,想过直接出城和张辽野战,但刘备直接否决了,时至今日所有人都已经很清楚和西凉军野战跟找死没有两样了。

但现在的麻烦就在于,张辽迟迟不动,刘备根本耗不过,野战又绝对不是对手……

张辽依靠着强大的国力支撑,用一招简简单单的对峙战术,就牵制住了刘备,让刘备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至此,张辽没有费一兵一卒,就牵制住了刘备这个可能会去捣乱的敌军,为徐州战场创造出来一对一的优势局面。张辽得到董璜送来的信件后,虽然对马超颇感无语,但也没有担心的想法。这种局势根本不算什么,相国依旧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相国用兵如神,搞定吕布是再简单不过了。

继续耗着吧!等到刘备粮草耗尽了,相国应该也把吕布解决了,到时候自己到时候也能全力拿下淮南了。

与董璜的长途奔袭、突击斩首和张辽的举重若轻、国力碾压相比,于禁的兰陵歼灭战就要狂暴的多了,如果说董璜的战术是其疾如风,张辽是不动如山,那于禁就是侵略如火!

他带着一万精锐大军,加上臧霸等人的两万多泰山军总共三万多人,在完成了切断徐州与兖州联系的任务,奉命南下之后便对驻守兰陵的郝萌开启了狂暴模式,不顾一切的玩命攻城。甚至创造出了一日之间猛攻二十六次的可怕记录,在激战两日后直接强攻拿下了兰陵城,全歼了城内的五千敌军,郝萌和其部将曹性投降后,于禁直接让臧霸斩杀了他们。

之后稍微休整几日,探明了徐州的情况又得到了董璜的命令后,于禁便继续南下了,他的主攻方向是东海郡,要拿下东海郡保护董璜的侧翼,将战线推进到淮水边上,威逼刘备的时候从东侧包围吕布,情况有变的话还能即刻驰援下邳。

与突飞猛进的于禁相比,西侧的彭城方向就要简单多了。

彭城算是徐州的第一坚城了,西楚霸王项羽当年就曾定都于此。彭城之地,南守则略河南、山东,北守则瞰淮泗,故于兵家为攻守要地,自古以来便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黄、淮、海、扬四大水系纵横交错,使得彭城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方便了军事资源的调度和运输。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彭城也成为了历史上着名的兵家必争之地。

彭城南临淮河,北濒黄河,西依淮南山脉,东临大海,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防线。而且此地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粮食产量丰富,这在战争时期对于维持军队的供给至关重要。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等,这些资源在古代兵工制造和军事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控制彭城就意味着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和武器,从而能够维持长期的军事行动。

彭城地势北高南低,以泗水为主的一众河流聚于徐州,进而通过水系连通了整个淮泗地区,因此谁拿下彭城谁就掌握了淮泗,谁掌握了淮泗谁就控制了交通,谁控制了交通谁就能赢得战争。南低北高的同时彭城还三面环水。围城战中别的城池四面遇敌,彭城只有一面临敌,而面对敌人的那一面恰恰是地势低的南面,真说得上是占尽地利。

听上去确实是一块难得的宝地,但它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它周围没有可以依靠的天险,地处平原地区一马平川,这就意味着敌人也能借助发达的水系和开阔的地形迅速进兵,将战线推进到彭城这一个点上,轻易就撕开了淮泗地区的防线。

如果只是周围无险可守也就罢了,偏偏彭城本身也有问题,它一面临敌三面环水上真的,但彭城控制的泗水恰恰位于地势上比较高的北方啊!

贾诩探查过地形后,立即移营到了彭城北边,随后让张合掘开了泗水,引泗水灌彭城,虽然彭城的城墙坚固没有一冲就倒,但彭城这个坑爹的地形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法排水,只能被水泡着。而贾诩有的是时间等着彭城投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