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617章 称孤道寡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617章 称孤道寡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董璜好好的陪伴了一下自己的妻妾们,顺便考察了一下自己几个儿子的学习情况,带着他们去打打猎,钓钓鱼,总体上还是挺惬意的。

就在时间的流逝中,两个月后终于走完了封王时三辞三让的流程,眼看气氛已经烘托到位了,董璜在臣子们的劝谏下终于放弃了第五次上表推辞,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劝进,接受了晋王之位!

至此,董璜正式成为了王,戴上了冕十二旒,设天子旗,享受出警入跸,用天子车服銮仪的待遇,蔡琰也受封为晋王后,董皓封晋王太子,其余诸子皆称晋王子,女称晋公主。而他原本的晋公国,也升格到了二十郡之地的王国级别,成为大汉有史以来最大最强的藩国!

董璜在凉州叛乱时就开始投身行伍,经过了十七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晋升为了王爵,达成了称孤道寡的成就。

新鲜出炉的晋王,在和晋国的后妃宗室们一起接受封赏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大自己晋王国的官僚体系,因为文官方面有原先的晋公国官吏打底,问题不是很大,进行一些细微调整就行了。

任命蔡邕为太师,刘艾为太傅,贾诩为尚书令,陈群、路粹为尚书左右仆射,荀攸为奉常,董旻为宗正,辛毗为太常,韦康为太仆、段煨为廷尉,于夫罗为大鸿胪,刘巴为大司农,王邑为少府,董越为卫尉,羊衜为中尉,王累为郎中令,张既、杜畿等为尚书,陈琳、阮隅、杨洪等为侍中,杨阜为大理,黄权为御史大夫,田畴为御史中丞,刘晔、鲁肃为黄门侍郎,夏侯兰为虎贲中郎将,张松、法正为尚书郎,张裔、梁鹄、贾洪为秘书郎,秦宓为吏部郎,蒲元为工部郎,崔琰为太子太傅,徐庶、庞统、陆逊为太子舍人,王平、王双、马忠、马岱为太子都尉,李恢、严苞、李义为太子洗马,还给在外任职的诸葛亮也给挂了个太子庶人的职。

这些人构成了晋国的行政班底,为了保持局势稳定,董璜没有将李儒、田景、裴茂这些要看住朝廷的,还有钟繇、裴潜、苏则这样出任刺史的重要班底转入晋国体系中来。

但就算是这样,这些班底也已经足够支撑起晋国的政务了。

而将领方面就不一样了,因为晋公国的体量不足,董璜之前所置的将军很少,而且级别也不是很高,但现在晋王国的等级和体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那自然是要大肆扩充的。

首先就是四方将军,董璜直接将张辽、徐晃、李傕、徐荣几人转入到了晋国体系之中,分别授予了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的军职,统一授予了假节的权利,正式确立了君臣名分。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此以后,董璜就不再是依靠相国这个官职让他们服从的上级,而是有着君臣名分的君主!张辽几人已经这一刻起就已经不是汉臣,而是晋臣了。

除了这四方将军外,董璜还设置了诸多晋国的将军号,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分别为中军将军庞德,护军将军华雄,领军将军张合,安国将军于禁,翊军将军赵云,楼船将军甘宁,奋武将军郭汜,奋威将军樊稠,虎威将军张济,伏波将军马超,折冲将军张绣,荡寇将军魏延,偏将军郝昭、裨将军吴班等十二位。

除将军外,还设置了许多中郎将,由董越、高览、韩猛、田豫、吴懿、李暹、何曼、黄邵、李蒙、王方、李严等战功和资历相对不足的将领出任。

这些人将一起构成晋国的军事支柱。

董璜的诏令下达后,众人都不由得欢欣鼓舞,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进入晋国担任要职意味着什么,进入晋国任职就代表了光明的未来!

将官僚体系建立起来后,董璜就又开始忙前其他的事情了,晋王宫总得开始建起来吧?虽然注定住不了多久,但晋阳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还是自己的龙兴之地,董璜以后是打算将其当做北都的,所以王宫还是建着好,就当以后的行宫了呗!

除此之外,因为爵位升了,还能享受天子宗庙待遇的缘故,董氏一族的宗庙规格也要提升一下了,董璜将自己的祖父、父亲还有传承基业给自己的叔父董卓都放进了宗庙之中,将他们都追封为王。

王宫和宗庙建好了,接下来就是对于官僚机构的改革,虽然董璜保留了三公九卿制度,但也不得不承认,三公九卿的职权早就被削弱了,现在的实际权力都在尚书台中。

三公位高而无权,尚书位卑而权重,以卑凌高、以小制大,是自古以来权利制衡的好把戏。

一家独大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董璜打算把三省六部给搞出来,不过因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而且董璜也不确定现在推出三省六部适不适合,所以他打算缓缓而行,慢慢的进行改革,培养年轻的官员开始接手政务,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进行推行。

这件事倒是急不来,现在更重要的是等待,积蓄钱粮,随后一举拿下草原招抚西域,然后就能倚仗大功完成篡代之事了。

董璜受封为王,麾下臣子们也纷纷加官进爵,这都是好事啊!又怎么不能庆祝一下呢?

在王宫建成的那一天,董璜就召开了了一个规模盛大的宴会,宴请了麾下的文武大臣前来赴宴,酒水、美食、歌舞表演全部都有,作为王后的蔡琰也出席了此次宴会,因此董璜也特意吩咐众人,可以带上自己的家眷!

虽然主要任务是宴饮,大家一起庆祝一下,但促进一下彼此的感情,同时促成联姻之事也是很重要的。给自己的儿子女儿们先相看一下,考察一下麾下大臣们的子嗣们有没有才能,给他们适龄的子女指个婚,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毕竟,这些人不出意外以后就都是大晋的勋贵功臣们了,他们注定是要与国同休的,培植一下他们的势力,或者通过婚姻关系制衡一下他们,还是很重要的。

这次的宴会还是很成功的,董璜给贾诩之子、刘艾之子、张绣还有法正都赐婚了,尤其是法正,从此以后就是自己的堂妹夫了,现在就可以开始走程序了,最迟年末就能成婚。

除此之外,还有张辽、徐晃、徐荣的儿子,董璜也分别召见了一番,虽然都是中人之姿但现在也在武苑中学习,基本功还是不错的,历练一下的虽然比不上他们的父亲,但也不失为优秀的将领了。

按照经验,勋贵二三代都还是能打的,真正成为只能躺在父祖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铁废物,那起码得到第四代,天下承平日久之后了,这是历史发展规律没办法改变。

不过那时候勋贵的主要作用早就变了,最主要的是帮助皇室掌握军权,只要不让文官染指军权,能帮助皇帝制衡士族就行了。而且,有武苑的持续输血,这大晋勋贵的生命力将是很强的,而且战斗力也很可观,彻底变成废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总的来说,董璜对如今的状况还是很满意的。

酒过三巡之后董璜站了起来,对晋国的文武百官发表了讲话,“孤能走到今天,离不开诸位的生死相随,这一杯酒孤敬诸位!”

说罢,董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谢晋王赐酒!”

以蔡邕和张辽为首的百官对着董璜高声拜谢,随后和董璜一样一饮而尽。

“第二杯酒,敬为了天下一统战死沙场的兄弟们!”

“晋王英明!”

“第三杯酒,敬这天下百姓!多年战乱他们受苦了!从今以后,他们不会再遭遇战乱了!”

“晋王仁慈,体恤百姓!”

三杯酒敬完,董璜放下了酒杯,对着众人沉声道,“诸位,这天下还有西域和草原呢!接下来可不要懈怠了!孤还想一睹诸位的英姿呢!”

“爵位、食邑、钱财、青史留名,这些都会有的!”

“当年孤曾经问过你们,愿不愿意跟着孤一统天下,如今孤做到了!”

“现在!孤要再问一问你们,愿不愿意跟随孤去荡平草原、根除中原之患,完成这秦皇汉武都未能完成的、前所未有的大功,回答孤,你们愿意吗?”

殿中的文武大臣们,也不知是喝了酒的缘故还是纯粹的激动,此刻都纷纷涨红了脸,不顾一旁家眷们那诧异的眼神,激动的跪了下来,对着董璜所在的主位齐声行礼高呼道。

“大王剑之所向,臣等生死相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