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 第83章 并州事毕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第83章 并州事毕

作者:云上生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4:29:23 来源:小说旗

初平二年(191)一月,建武将军、耿乡侯董璜平定并州,击溃作乱的屠各、南匈奴后,一举收复了太原、雁门、西河、定襄、云中五郡,将并州最精华的部分收回了大汉版图。

之后董璜派人将投降的屠各王休屠渠、引发了南匈奴叛乱的贵族呼延折、须卜利等人全部送往长安,自己则留在晋阳处理并州事务。

没过多久,身处长安的董卓就收到了取胜的消息,知道自己的侄子董璜又立了大功,给自己长脸后顿时欣喜不已。

在朝堂上主动提出了封赏董璜的事,虽然天子刘协和朝廷的公卿们并不想封赏董璜,但面对这实打实的功劳和董卓明晃晃的刀剑 还是选择了屈服。

最后在董卓的极力要求下,董璜被升为右将军、并州牧、进封绛侯,食邑六千户,成为了如今大汉最年轻的封疆大吏,最年轻的县侯、最年轻的重号将军。

六千户的食邑,还是河东这种富庶之地的六千户,董璜就算没有其他的官职在身,一年的收入也有六七十万钱了,根本不会再为了钱财发愁。

不过让董璜开心的并不是爵位的提升,而是右将军和并州牧这两个官职。

右将军是重号将军,能够开府治事,只是规模不能和三公相比。并州牧总领一州军政,也能开府征辟幕僚。

这两个官职在身,意味着董璜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辟幕僚、建立官署,大大强化了自身的权力。

说直白点,有了这个任命后,董璜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董卓的侄子和下属了,完全具备了成为一方诸侯的条件。

按理说这种规模的封赏,董卓不应该轻易松口的,但董卓封赏时没有半分的犹豫。连董璜原本的加侍中、假节的职务和权利都保留了。

这样安排下来,董璜已经彻底成为了董卓势力的二号人物,不再只是西凉军中的二号人物。

一旦董卓亡故,董璜都能无缝衔接的接过董卓的所有权柄。

和朝廷封赏旨意一起的,还有董卓的亲笔书信,在信中董卓对于董璜想要坐镇晋阳,将晋阳打造成军事重镇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但他觉得这不是一两日就能实现的,希望董璜能先返回长安,他有一些事情想要和董璜当面商议。

即使董卓不说,董璜也打算回一趟长安的,他大致也猜到了董卓想要商议的是什么,叔侄二人也刚好趁此机会坦诚相待。

合上了董卓的书信后,董璜又召集了众将领,宣布了对他们的封赏。

“张绣雪夜踏营,阵斩敌将,多次陷阵,封关内侯,升先登校尉!”

“郭汜千里奔袭,斩获最多,升昭义中郎将!”

“张辽袭破大营,阻敌归路,升荡寇将军!”

张绣功劳最大,郭汜斩获最多,张辽的作用最明显,这三人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至于董越、吴匡几人,功劳不足以升官,但赏钱还是有的。

至于路粹和贾诩二人,董璜将贾诩转任为右将军府长史,路粹转任为并州牧治中从事,一个负责军务一个负责政务,将军政分离,由右将军府和并州牧府分别负责。

至于这五郡之地的郡守之位,董璜知道这是叔父许诺给关中河东世家的,他也不打算直接任命,反正只要他们不搞事老老实实的干活,董璜也不打算为难他们。

政事可以放权,军事上可不行。

宣布完封赏后,董璜又开始布置并州的军务。

张绣领军五千驻军云中以备鲜卑、羌胡;董越、吴班领军一万留守晋阳;吴匡领军五千驻守雁门关。

除此之外于夫罗因为感激董璜助他重返王庭,主动送了董璜三万屠各杂胡作为谢礼,其中丁壮就有六七千人,都是能射善骑的好手。

对于这样悍勇的兵员,董璜自然不会拒绝,直接将这些屠各杂胡都安置在太原郡内,又将丁壮编练为军队,命名为屠各义从,全部交给了张辽训练。

如此一来,整个并州的守备力量已经有两万多人了。再加上被董璜迁移回到了美稷单于王庭的于夫罗手下也有三万骑兵,整个并州的防御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完成了防御布置后,董璜又授权路粹在自己不在的时间全权处理并州政务,这种看重和信任让路粹感激涕零,发誓在董璜回来前一定会处理好并州事务。

董璜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带着贾诩、郭汜、华雄和新征辟的右将军府司马郝昭,领着一万大军南下。

路过河东时,王邑又赶来拜访了董璜,并提及了想要转任太原郡守的事,董璜知道这是王邑在向自己示好,对于王邑的行政才能他还是相信的,河东郡就被他治理的很好。

但他虽然挂了个并州牧的官职,但现在打下来的几个郡的郡守,早就被许诺出去了,董璜只好委婉的拒绝了他。

王邑虽然有一些失望,但也没多说什么,在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力帮助并州诸郡休养生息后,也就离开了。

卫固护送着王邑返回,路上好奇的问道,“府君,右将军会不会是不愿与我们亲近啊?”

对于卫固的想法,王邑付之一笑,显得不以为然,“右将军不是这样的人,当初我不过是个朝不保夕的落难士人,右将军依旧没有轻蔑于我,反而是加以任用,又怎么会因为立下大功后就疏远于我呢?”

“那右将军这是?”

“可能是确有难处吧?位置越高,就越是身不由己啊!右将军是个宽厚之人,不会忘了我等的。”

卫固点了点头,回忆着董璜接见王邑时的场景,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董璜确实和传闻中残暴跋扈的董太师不一样,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对王府君也很是亲近,虽然立有大功却不居功自傲,而且为人也不嗜杀,这样的人他还真不反感。

再加上又是王府君的恩主,他卫固也愿意效忠于这样有情有义的人。

送走了王邑后,董璜正准备休息,又被牛辅闯了进来。

牛辅一见董璜顿时抱了上来,哭嚎着,“元伯啊!你要帮我报仇啊!”

见牛辅嚎了半天,也没嚎出一滴眼泪,董璜也颇感无语,一脸嫌弃的将他推开,“姐夫有事你直说就是了!别干嚎了!我能帮的就一定帮!”

见董璜答应下来,牛辅立刻收敛了起来,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董璜。

原来是牛辅之前按照董璜的方法,做出了防守的样子,想要先让王匡和张杨相互攻杀,再出兵一举占领河内。

本来计划是好好的,不料中途蹦出来一个麴义,直接把准备捡便宜的牛辅狠狠揍了一顿,死了上千人后,牛辅只能灰溜溜的退回河东,真的开始固守。

事后牛辅越想越气,知道董璜打了胜仗要回长安后,立刻连夜跑来让董璜帮忙报仇。

听完牛辅的叙述后,董璜的第一反应是牛辅输得不冤,麴义出身凉州西平是西平豪强,最擅长以步破骑的打法,毫无准备的牛辅能打过他才有鬼呢!

第二反应是,历史脉络开始崩坏了,因为他记得历史上可没有麴义出兵河内的事情。

“姐夫,现在河内是什么情况?”

“王匡死了,张杨自领河内太守……”

“那麴义呢?”

董璜微微皱眉,这麴义可不是什么老好人,反而是个桀骜不驯的军头,出兵河内,竟然不是为了河内太守之位?这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麴义?回去了啊!”

董璜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半晌后才开口道,“这事我知道了,只是暂时没办法动兵,希望姐夫能等待一段时间,如何?”

牛辅也知道现在的情况,确实不适合再出兵,而且岳父董卓更不可能为了替自己报仇而出兵冀州,那冀州的韩馥是有意投靠朝廷的。

牛辅表面上是想让董璜帮忙报仇,其实就是为了向董璜表示一下,不是自己不行,实在是出了意外,你姐夫也是有能力的,以后有机会再带带我。

对于牛辅的小心思,董璜一清二楚,不过无伤大雅,因此董璜也就不在意了。

打发走了牛辅,劳累了许久的董璜终于能好好休息一下,没过多久便沉沉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